比较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的效果

2014-03-10 08:18黄冬梅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28期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脂蛋白

黄冬梅

高脂血症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的进食高脂高蛋白的食物,从而引起高血脂症发病率升高的现象[1]。该病是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肾栓塞及冠心病的诱发因素。冠心病(CHD)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本病的基本病变是供应心肌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而临床中最为多见的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情况[2]。尤其是老年人多发,也是由于血脂异常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常见慢性疾病[3]。早期应用血脂调节药物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对冠心病有较好的逆转作用[4]。近年部分临床证实,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脂水平并延缓或阻止动脉硬化发展,具有较好的抗炎、抗氧化应激等作用。但是对于老年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不仅药物治疗效果重要,同时有效避免不良反应同样要在临床中引起重视,而本院常用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高脂血症。本研究着重探讨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对该疾病的效果以及安全性有无明显差异,并为今后治疗老年患者的冠心病高脂血症提供较为有价值的用药剂量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冠心病高脂血患者120例,其中男71例,女49例,年龄46~73岁,平均(53.8±13.8)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7.12±1.24)年。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冠心病诊断标准,符合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空腹总胆固醇(TC)≥5.72 mmol/L,三酰甘油(TG)≥1.70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 mmol/L[1]。排除他汀类药物过敏及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以上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6~73岁,平均(52.9±16.1)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8.13±0.97)年。对照组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6~73岁,平均(54.1±10.7)岁,病程6个月~12年,平均(6.84±2.17)年。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病程、血脂水平、冠心病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给予冠心病基础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康可等常规治疗[5],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60 mg/d,1次/d。观察组给予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40 mg/d,1次/d。

1.3 疗效评定 观察临床疗效和产生的不良反应。按照标准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判定,对两组患者的在治疗前后TC、TG、LDL-C和HDL-C水平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同时观察患者服药后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脂水平改善情况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TC、TG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尤其观察组明显;治疗后,观察组TC、TG、LDL-C和HDL-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经药物服用1个疗程后,两组部分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横纹肌溶解、周围神经感觉障碍及抑郁症等。其中较为高发的为肝功能异常以及骨骼肌病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对照组为81.6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后果及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脂血症能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可损伤内皮细胞膜结构,改变膜通透性、膜酶和受体功能,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6-8]。他汀类药物的降脂作用在治疗和预防冠心病中越来越被重视。不仅能够降低血脂,而且能够对动脉粥样硬化在形成方面进行有效抑制,能够让动脉内的皮下组织功能得到恢复,起到抗感染的作用,能够让斑块趋向稳定[9],防止破裂,从而减少了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的心绞痛等冠状动脉相关事件的发生,降低了因冠心病伴高脂血而导致的死亡[10]。同时他汀类药物具有较强的调脂作用[11],可以较好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并通过反馈调节,增加肝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LDL)受体的活性而加速LDL的清除[12],调整血浆脂蛋白,延缓动脉硬化的进程,减少血栓素和ET的形成并防止血栓形成和抗炎作用[13],从而达到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抑制[14],降低发病率和病死率。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比较(±s) mmol/L

表1 两组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比较(±s) mmol/L

*P<0.05,△P<0.01,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

TC TG LDL-C HDL-C观察组(n=60) 治疗前 5.81±0.59 1.91±0.53 3.97±0.43 1.36±0.39治疗后 3.73±0.46△# 1.47±0.68*# 2.98±0.75△# 1.68±0.42*#对照组(n=60) 治疗前 5.83±0.48 1.89±0.58 3.83±0.52 1.31±0.40治疗后 4.87±0.51* 1.68±0.41 3.21±0.57* 1.41±0.35组别

表2 两组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他汀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冠心病的防治,辛伐他汀对冠心病的高血脂症有着较好的作用,而且可以有效恢复动脉内皮功能、预防感染发生,对减少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都有显著的作用[15]。同时具有药效持久、服用限制少、安全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药理研究显示,辛伐他汀是临床应用中常用的钙拮抗剂,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的动脉收缩[16]。该成分可以降低受体与药物的结合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而且辛伐他汀可以激活LDL受体,降低患者动脉壁的脂肪累积,起到改善动脉硬化的作用,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在治疗存在心肌缺血性改变的患者时,包含该成分的复方药剂可以有效增强患者心脏功能,提高输出量和冠状动脉血液流量,提高心肌供氧的同时减少氧气消耗量,显著提高患者的运动机能。

综上所述,给予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服用辛伐他汀40 mg剂量为最为安全的有效剂量。

[1]梁庆佳.步长脑心通联合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87-91.

[2]徐乃翠,徐晓春,俞琦,等.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干预[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0):1834-1836.

[3]郭丽君.他汀类药物联合消心痛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7):87-88.

[4]郑渊.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高脂血症42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2006,6(23):4623-4624.

[5]王红卫,喻卓,付先平.国产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云南医药,2007,28(3):241-243.

[6]徐国华,李庆,李良露,等.合理应用他汀类药物,促进血脂异常达标[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158-159.

[7]徐乃翠,徐晓春,俞琦,等.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干预[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0):1834-1836.

[8]焦静,章磊.辛伐他汀药理作用及临床新应用[J].吉林农业,2011,2(1):192.

[9]胡丽辉.辛伐他汀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0,4(23):91.

[10]熊瑛,罗丹,李俊.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4(22):251-252.

[11]丁小蓉,常晓琪.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医学综述,2012,22(17):246-247.

[12]赵新杰,普永军,宋毅.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心绞痛45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14(9):172-173.

[13]侯俊会.他汀类药物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作用机制及治疗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1,4(2A):82-83.

[14]杨秀枝.他汀类药物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早期作用[J].内科,2009,4(2):284-286.

[15]张晓东.阿托伐他汀钙片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调脂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8):19-20.

[16]陈加贵.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20例临床分析[J].现代养生,2013,9(2):76-77.

猜你喜欢
辛伐他汀高脂血症脂蛋白
高脂血症的日常保健护理该怎么做
低密度脂蛋白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高脂血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及消除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社区健康促进模式降低老年高脂血症的效果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类脂蛋白沉积症一家系调查及基因突变检测
结节性黄瘤并发Ⅱa 型高脂蛋白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