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市公司看我国种业发展态势

2014-03-11 08:35
中国蔬菜 2014年10期
关键词:种业种子企业

(1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6;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 266109)

从上市公司看我国种业发展态势

周玉忠1李秀丽2*

(1青岛金妈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6;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 266109)

近年来,国内种企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研发体系建设提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存在着并购形式单一、科研能力与国际种业巨头差距甚远、种企经营过度依重国内市场、政府管理满足不了种业发展现实需要等问题。

2011年4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后,我国种业开始步入转型发展和跨越发展的崭新时期:兼并重组步伐加快,研发体系建设提速,发展战略不断调整,从而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科研成果数量不断增加,特色和实力显著提升;但同时也存在着并购形式单一、科研能力与国际种业巨头差距甚远、种企经营过度依重国内市场、种业发展配套体系不健全、政府管理满足不了种业发展现实需要等问题。在此背景下,深入分析与总结我国种业发展动向及取得的成绩,找出制约种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于正确把握形势、调整思路、寻求突破意义重大。

本文以丰乐种业、登海种业、隆平高科、万向德农、神农大丰、敦隍种业、荃银高科、农发种业等8家种业上市公司为例,对我国种业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

1 近几年我国种业的主要成绩及发展动向

1.1 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国务院《意见》下发后,国内种子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凭借强大的品牌号召力以及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便利性条件,通过吸收合并、新设合并及增资扩股等手段,扩大企业规模。截至2013年,国内8家种业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总资产和营业收入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62.86%、57.19%和54.61%(表1)。其中,农发种业仅在2012~2013年1年间用于并购的现金资产即达25 926.39万元;2011年5月至2013年6月,登海种业实施并购及增资扩股活动7次,动用资产达19 122万元。截止到2013年,这两家公司通过其子公司实际控制的注册资本总额分别增加了4.70亿元和2.58亿元。

表1国内8家种业上市公司2013年与2010年资产及营业收入对比亿元

1.2 研发体系建设提速,科研成果数量不断增加

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种子企业对外实施科企合作,对内进行科技资源整合,以建设研发体系为目标的实招密集出台:隆平高科继2011年11月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科研合作事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书》之后,2013年又注资1亿元整合公司内部科研资源,并设立了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集中力量开展杂交水稻等新品种选育;2012年6月,神农大丰与中国水稻研究所签订了《科企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立了中国野生稻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合作研发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

研发体系建设提速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增加:截至2013年底,国内企业的植物品种权申请量超过了教学单位和科研单位(表2);自育品种在品种审定总量中的比例也日渐提高,国家审定品种中企业自育品种186个,占国审品种的22%,尤其是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企业自育品种数量增长更快,玉米由45%提高到60%,水稻由30%提高到38%,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和8个百分点。

表2 2011~2013年我国科研、教学单位及企业植物品种权申请量

1.3 发展战略不断调整,特色和实力显著提升

近年来,国内种企以调整发展战略为手段,大力强化发展特色和发展实力。例如,隆平高科通过内部股权整合进一步突出主营业务,推出了三大举措:上移湖南隆平、安徽隆平、亚华种业等3家核心控股子公司的股权;出让隆平农资、隆平有机、湖南隆博等3家子公司的部分股权,淡出农化产业和房地产业务;成立隆平高科水稻部,通过营销和信息化创新,为广大农户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产品和服务。丰乐种业通过实施多元发展战略为主营业务寻找利润支撑,大力发展农化和香料两大产业, 2013年农化类和香料类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 262.51万元和23 343.01万元,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的32.64%和35.84%,对公司种子业务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荃银高科在深入研究国内种业格局的前提下,及时将战略定位调整为“做强杂交水稻种业为主,同步发展玉米、小麦等限制性相关多元化种子产业”;同时,还以强化科研、拓展作物领域、完善区域布局为原则,通过控股、参股等方式先后重组了8家种业公司,经营实体跨越华东、东北、华中、西南、西北等主要粮食种植区域,迅速从一个区域性水稻专业公司步入集水稻、玉米、小麦、瓜菜、棉油等农作物种子业务为一体的多元化种业集团,公司实力和影响力都得到显著提升。

2 我国种业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2.1 并购形式单一,功效有待提高

2.1.1 并购主体以业内为主,规模扩张作用有限当前,尽管国内种业的兼并重组活动如火如荼,但悉心观察便不难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兼并重组主体几乎全部为种子企业,资金实力更加雄厚的其他行业鲜有介入。反观国际种业巨头,在其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均得到资金实力雄厚的非种业公司的加盟。二是兼并重组后上市公司的总体量和单一规模仍然较小,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种业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总资产和营业收入分别为25.83亿元、189.02亿元和108.21亿元,而且没有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5%。与国外种业公司高投入、高产出和高回报的形势相比,我国种业仍然停留在低投入、低产出和低回报的境地。可见,并购对于企业扩张规模的作用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

2.1.2 并购形式以横向为主,产业升级的作用无法释放 当前我国种业上市公司进行的并购多属于横向并购,此类并购虽然使一些种子企业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但也引起了一定程度的产能过剩。据现代种业发展基金统计,2013年全行业库存积压愈演愈烈,水稻、玉米种子的过剩量从2012年的25.9%、60.0%分别增长到49.0%和84.3%(李竟涵,2014)。此外,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一些企业竞相杀价,行业整体发展受挫。严格意义上的、在横向整合基础上进行的以产品差异化或业务功能差异化为基础的纵向整合尚未开始,并购对于产业升级的作用有待释放。

2.2 科研能力与国际种业巨头差距甚远

2.2.1 研发投入强度过低,研发人才严重不足 首先,我国种业公司的研发投入普遍较低。2013年种业上市公司中研发投入强度超过5%的只有3家,分别是神农大丰(55.13%)、万向德农(6.03%)和隆平高科(5.07%),但单个公司的投入资金分别只有2.50亿元、0.25亿元和0.96亿元(其中神农大丰的研发投入不具代表性,因为该公司当年资本化研发支出占研发投入的比重高达88.43%)(表3)。与国外种业巨头动辄每年10%的研发投入强度、10亿美元以上的投入资金相比差距甚远。其次,研发人才严重不足。我国大部分种企的员工人数仅几人或几十人,许多企业甚至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研发人员。反观国际种业巨头,先锋公司在全世界的12 000名职员中1/3是研发人员;瑞克斯旺公司的研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43%;安莎公司的研发人员更是占到企业员工总数的50%以上。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些种业巨头的研发团队不仅在人员上数量可观,而且大多具有博士、硕士水平的专业背景。

表3 2011~2013年国内8家种业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情况

2.2.2 种质资源利用不够,育种手段落后 我国所拥有的种质资源绝对数量较多,但其储备和利用目前只是局限于国家层次的一些研究机构,种子企业在种质资源的利用方面还相当不够。同时,多数种子企业的育种手段落后,主要以常规杂交育种为主,育种效率低下。反观国外种业巨头,早已建立起矩阵型、标准化、机械化、信息化的大规模商业化育种程序,实行程序化、流水线式管理。例如,美国孟山都生命科学中心已完成大豆、玉米、番茄、西瓜、马铃薯等品种的基因测序,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根据需要,按照育种目标选择目的基因进行电脑配组,大大地提高了育种速度,同时也提高了达到育种目标和选择优良性状的准确度。可见,国内种子企业要提高研发能力,还需在种质资源储备和育种技术手段提高上继续努力。

2.3 种企经营过度依重国内市场,国际市场拓展缺乏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谋划

2.3.1 经营过分依重国内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剧,种业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具有全球竞争力已成为所有国家的共同目标。但我国多数种企仅关注国内市场,即使是经营情况相对较好的上市公司,已经开展境外业务的也只有隆平高科、荃银高科、丰乐种业、农发种业、神农大丰等5家,而且境外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比例也分别只有8.96%、6.18%、23.82%、0.71%、2.51%(表4)。除丰乐种业外,其他公司的境外销售占比都不超过10%,种业公司对国内市场的依重可见一斑。虽然国内市场是一个最重要的市场,但是若被我国逾5 000家种业公司分摊,则单个企业的市场空间大为缩水。反观国际种业巨头,美国国内种子市场世界第一,但该国的种子公司却并不满足于美国本土市场,而是把眼光瞄准了国外市场,从而使公司的市场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孟山都2013年的财务报告显示,该公司在全球66个国家设有404个分支机构,其中国内机构只有33家。由此可以推知,其来自海外的利润在该公司的重要地位。

表4 2013年部分种业上市公司境内外销售额对比

2.3.2 国际市场拓展缺乏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谋划根据国际种子联盟(ISF)的统计,2012年我国种子进口额为2.68亿美元,出口额为2.51亿美元,种子贸易逆差0.71亿美元。与此相反,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家则处于净出口地位(表5)。由此可见,我国种业的国际化水平及国际竞争力水平较低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比这个问题更加严重的是,目前国家层面对种业的国际市场拓展缺乏战略性谋划,现有的这些微不足道的出口份额主要是依靠企业的自觉行动。反观我们的邻国韩国,为了开拓国际种子市场,韩国政府确定了中国、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智利、哥伦比亚作为其种业发展的首选目标国,由韩国政府出资,对目标国种业市场政策、需求、消费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帮助韩国种业企业在目标国建立品种示范区,全面支持韩国种业的发展,目前已有15 家韩国种业企业在中国、印度等国建立了9 类作物、171个品种示范区(王磊和宋敏,2014)。目前,韩国的辣椒、春大白菜等品种在亚州地区的市场份额极其可观。可见,在种业国际化问题上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谋划非常必要。

表5 2012年世界十大种子进出口国的进出口情况

2.4 种业发展配套体系不健全

首先是技术服务有效性差。目前国内大多数种子生产商、经销商没有能力承载向散、多、广的终端客户提供系统、及时的服务能力。

其次是种子基地建设落后。目前,无证生产、抢购套购等现象在制种基地普遍存在,严重损害合法企业和农民的利益。而现行《种子法》中没有对种子生产基地管理(包括价格机制、生产保障体系、生产技术体系、基地组织管理体系、基地条件的改造和建设、生产档案的建立及基地年度评估制度等方面)做出规定,导致种子生产基地的管理无章可循,体系建设不规范(谢鑫,2012)。

三是种子加工发展严重滞后。精加工种子数量不到种子产量的30%(梁习卉子,2012),严重影响国产种子的市场竞争力。

2.5 政府管理满足不了种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2.5.1 种子市场监管不到位 据农业部统计,自2011年8月农业部出台新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以来,国内种子公司由原来的8 700家减少至5 200家。表面上看,似乎国内种业的市场集中度大幅提高。但调研发现,由于行业准入门槛提高,不少种子企业无法正常办(换)证,但实际上它们并未因此而从种子行业退出,而是在无证经营。对此,许多地方的种子行政主管部门并未采取有力措施予以制止。同时,对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生产经营资格、不具备种子生产经营条件,或是在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发证机关不能及时有效对其许可证进行撤销、注销或吊销处理及依法处理。还有一些企业在从事违法生产经营后,改头换面,更名注册,而发证机关又给其核发了新的生产经营许可证等。若此等情形继续存在,我国种业市场无序竞争的状况仍将难以扭转,从而妨害我国种业的健康发展。

2.5.2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佳 当前我国种业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却相当不乐观,套牌、套购现象非常普遍。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从法律上讲套牌和套购均属于违法行为,但由于从该渠道流出的种子虽假但未必劣,加之政府打击力度不够,因而大有市场。如此一来,品种权人投巨资研发出的新品种很快便失去了应有的竞争优势。这不但严重影响了种子企业进行研发投资的积极性,而且还会使业外资金介入种业的计划归于消灭。此外,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不佳还会影响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例如,不少原先在其他种子公司供职的员工,利用在工作中掌握的一些资源,另起炉灶,由于没有研发成本,因而很快就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益并且生存下来,从而减缓种业集中度的提高。国内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亟待净化。世界种业发展的轨迹表明:在从公益性种业阶段向商业化种业阶段转化的过程中,政府能否向种子公司提供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

李竟涵.2014.种企对接资本:在徘徊中前行.农民日报,2014-02-17.

梁习卉子.2012.国内外种子加工行业的比较探究.新疆农垦科技,(11):30-32.

谢鑫.2012.未来若干年中国种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路径选择.中国科技论坛,(12):138-143.

王磊,宋敏.2014.韩国种业发展战略及其对我国种业发展的启示.中国种业,(2):25-28.

周玉忠,男,总经理,农学、工商管理学双硕士,主要从事以种子为核心的农业产业链条整合方面的研究,E-mail:goldenmama@163.com

*通讯作者:李秀丽,女,教授,专业方向:经济法学,E-mail:lxllyac@126.com

2014-08-06;接受日期:2014-09-09

2014年青岛市知识产权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QDISSP-1310)

猜你喜欢
种业种子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名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