蕹菜新品种云霄柳叶白梗蕹菜

2014-03-11 08:35
中国蔬菜 2014年10期
关键词:蕹菜云霄反季节

(福建省云霄县农业局,福建云霄 363300)

蕹菜新品种云霄柳叶白梗蕹菜

张明理

(福建省云霄县农业局,福建云霄 363300)

云霄柳叶白梗蕹菜群体生长整齐一致,分枝力强,口感柔嫩,持嫩性佳,一次性采收可比对照泰国种延长采收期3~5 d(天),也可多次采收达5~6次,产品仍可保持叶片狭长,口感柔嫩的优良品质。

云霄柳叶白梗蕹菜,当地俗称“白梗”,选自当地农家自繁自育的水培蕹菜(空心菜)。从2006年开始,福建省云霄漳南果蔬科学研究所从当地农家白梗蕹菜品种群体中选择健壮的植株留取种子进行繁育。经过连续5 a(年)的去杂提纯复壮,群体生长整齐,性状稳定。2011年,在云霄县云陵开发区上坑村、东厦镇佳洲村、荷步村、火田镇下楼村和莆美镇中柱村进行试点试种观察,并在东厦镇洲渡村、火田镇圆峰村、列屿镇山前村、陈岱镇峰外村、诏安县桥东镇、东山县西埔镇、漳浦县绥安镇及平和县山格镇等地进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表现群体生长整齐一致,分枝力强,植株呈丛状,口感柔嫩,持嫩性佳,一次性采收可比对照泰国种延长采收期3~5 d(天),每667 m2产量达2 200 kg左右;也可多次采收达5~6次,产品仍可保持叶片狭长、口感柔嫩的优良品质,每667 m2累计产量6 000~7 000 kg,商品价值高,经济效益好。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为云霄柳叶白梗蕹菜。

1 品种特征特性

1.1 植物学特征 株型半直立,株高约30 cm;主蔓扁圆形,黄白色,粗1.1 cm,质地柔嫩,主茎基部有茎刺瘤;叶片浅绿色,条形,长12.7 cm,宽1.3 cm。花白色,蒴果白色,成熟时为褐色,单果结籽2~4粒,种子褐色、近圆形,千粒质量37.55 g。

1.2 生物学特性 中早熟。播种到采收夏季18~25 d (天),冬春季40~50 d (天)。耐高温高湿,夏季种植苗期生长势较慢;进入旺盛生长期分枝能力强,植株呈丛状,长势快,产量高,持嫩性佳(图1),每667 m2一次性采收产量达2 259.3 kg;冬春季40~50 d(天)开始采收,可采收5~6次,每667 m2累计产量可达6 000~7 000 kg,商品价值高,可作灾后特别是涝灾后恢复鲜菜供应的首选品种。田间白锈病发病情况与对照泰国种相近。2012年经漳州市农业检验监测中心测定,粗纤维含量低至3.4%(对照泰国种为7.2%),口感柔嫩,适口性好,极适合于火锅烫涮用菜,在广东、广西、江苏、上海、浙江等地深受欢迎。

值得注意的是,云霄柳叶白梗蕹菜鲜菜颜色偏黄绿色,常使初种者和部分消费者误解,认为是种植过程中施用肥料不足造成。

图1云霄柳叶白梗蕹菜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露地栽培 旱地、水田均可栽培。4~9月播种,每667 m2用种量10 kg,播前先用清水浸种,并催芽至50%~60%种子露白时再播。播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00~1 000 kg、钙镁磷肥25 kg作基肥,撒施后整地,耕翻20 cm左右,充分混匀后做畦,畦高20 cm、宽1.0~1.5 m。将催芽后的种子均匀撒播在畦面上,取畦沟内的碎土覆盖1 cm左右厚,随即浇水,并在畦面上覆盖稻草以保湿, 3~5 d(天)子叶展开后再揭去。生长期间结合浇水薄肥勤施,苗期每667 m2可用10%~15%稀薄农家有机液肥1 000 kg淋施;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每667 m2施三元复合肥(N-P-K为15-15-15)15~20 kg、尿素2~4 kg,整个生长期追肥2~3次。勤浇水,晴天每天早晚淋水,保持土壤湿润,使用喷灌设施效果更好。雨天要及时排水。

2.2 保护地反季节栽培 可采用竹架大棚或薄膜小拱棚进行反季节栽培。11月至翌年2~3月播种,每667 m2用种量10~15 kg,催芽至50%~60%种子露白时进行播种。播时将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好的畦面上(畦的规格同露地栽培),覆盖碎土1 cm左右厚,随即浇水。采用小拱棚栽培,间隔1 m插一弓形竹片,拱架高0.5 m,用宽2 m、透气性好、透光率高的薄膜覆盖,畦周围用泥土封实薄膜。一般情况下全期覆盖,以创造较高的温度条件。保温控湿防冻害是蕹菜反季节栽培的关键,要勤盖膜勤揭膜。即低温盖膜,气温较高的晴天揭膜排湿,进行通风增加光照。小拱棚栽培的可在晴天中午前后打开棚两头的薄膜进行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湿度,盖膜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16:00前盖膜密封好,有利于棚内温度上升。因棚内湿度较大,平时每天淋水1次即可,阴雨天不用淋水。多次采收,每次采收后随即追肥,可用尿素和充分腐熟的稀薄农家有机液肥等有机肥配合施用,同时还应注意每667 m2追施硫酸镁2.5~3.0 kg,以补偿采收后土壤中流失的镁元素。

2.3 病虫害防治 夏秋气温较高的季节种植,因生长期短,病虫害甚少,可基本不用农药。多次采收的生长期长,主要病害是白锈病和褐斑病,可用50%代森锰锌可溶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白锈病;用50%甲霜灵·琥胶肥酸铜(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雾防治褐斑病。害虫主要有斜纹夜蛾、菜青虫等,可用2.5%氯氟氰菊酯(功夫)微乳剂800倍液喷雾防治,7~10 d(天)喷1次,连续使用2~3次。

2.4 适时采收 露地栽培播种后18~25 d(天),保护地反季节栽培播种后40~50 d(天),株高25~35 cm时收获上市,过迟采收会影响蕹菜品质和食用的口感。

张明理,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E-mail:gzml161@163.com

2014-06-25;接受日期:2014-08-19

猜你喜欢
蕹菜云霄反季节
南方奇蔬
——蕹菜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飞上云霄
强军壮志在云霄——记党的十八大代表、战略支援部队某旅三级军士长赵云霄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空心菜入药,清热解毒
观 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