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4-03-11 05:43马平叶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8期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康复训练

马平叶

延伸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马平叶①

目的:总结分析延伸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出院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分别于术后6个月、1年通过Barthel指数和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和髋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的Barthel评分及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科学的延伸护理指导能有效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延伸护理;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生活质量; 髋关节功能恢复

术后有效的康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锻炼是促进髋关节恢复、改善生活质量的保证[1]。延伸护理是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性的护理指导服务,指导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用药方法、生活起居注意事项、解答疑问等,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保证手术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现将本院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给予延伸护理的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90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35~78岁,平均(46.8±1.2)岁;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股骨头坏死18例,脊柱炎5例,股骨头颈部骨折7例;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32例,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3例;小学及以下文化者13例,初中文化者10例,高中文化者12例,大专及以上文化者1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40~70岁,平均(45.8±1.9)岁;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例,股骨头坏死患者17例,脊柱炎患者6例,股骨头颈部骨折患者10例;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35例,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10例;小学及以下文化者10例,初中文化者15例,高中文化者10例,大专及以上文化者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首次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病情比较稳定、无严重性并发症;无心肝脑等脏器疾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处骨折或外伤;合并恶性肿瘤;术前长期性卧床;严重精神或认知障碍者[3]。

1.3 护理方法

1.3.1 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康复训练、生活指导、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具体如下:(1)手术知识介绍:手术前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围手术期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康复训练等相关知识,与其进行心理沟通,争取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完成手术治疗和护理。(2)常规护理:术后注意各项生命体征监测,注意切口、引流管护理。指导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容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3)术后康复训练指导:早期康复训练是防止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键,能有效预防下肢肌肉萎缩、增强肌肉肌力。护理人员要正确指导患者康复训练的方法,叮嘱其注意事项。(4)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术后切口感染主要原因在于操作不当、引流不畅等,护理时要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敷料,合理应用抗生素。术后假体脱位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术后护理中要正确有效的指导患者运动锻炼,防止髋关节内旋、屈曲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术后患者肢体皮温、肢体疼痛或肿胀等症状要加以小心,警惕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于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假体脱位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要及时对症处理。(5)出院指导:耐心做好出院健康宣教工作,让患者及家属做好心理准备,出院后要继续坚持功能锻炼、行走练习,避免屈膝而坐、开车、激烈运动等对髋关节功能恢复不利的动作,注意进食营养好、易消化的食物,戒烟酒。

1.3.2 延伸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具体方案如下:(1)组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延伸护理小组,编写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康复训练指南,将术后康复训练和护理技巧制成光盘发放给患者。为患者留下护理人员、主任医师等联系电话以备用。出院前根据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关节功能评分与患者及家属值得全面的、个性化延伸护理计划。(2)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搜集患者的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疾病种类、假体类型等,记录患者和家属的联系信息资料,存入档案。定期随访后进行随访记录并存档。(3)电话回访:患者出院后由于髋关节未完全恢复,行动不便,或多或少会出现焦虑、紧张的心理,不利于康复锻炼和治疗。出院后短期内要多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康复锻炼情况、饮食起居等自理能力、关节恢复情况等,以温柔、专业的语言让患者放心。(4)家庭访视:术后每月家庭随访1次,面对面的了解患者整体恢复情况,了解其患肢功能恢复、心理状态、生活自理等情况,及时解答患者和家属的疑问,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和康复锻炼方法。

1.4 评价指标 (1)生活质量:通过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包括穿衣、进食、如厕、洗澡、行动等,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者生活质量越好[4]。(2)髋关节功能恢复:通过Harris髋关节评分进行评价,包括关节疼痛及功能、畸形、活动度等,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者髋关节恢复越好[5]。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的Barthel评分及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Barthel及Harris评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术后Barthel及Harris评分比较(±s) 分

H a r r i s评分组别 B a r t h e l评分术后6个月 术后1年 术后6个月 术后1年观察组(n = 4 5) 9 2 . 6 ± 1 . 8 9 6 . 2 ± 2 . 1 9 3 . 6 ± 1 . 2 9 6 . 8 ± 1 . 1对照组(n = 4 5) 8 5 . 6 ± 2 . 6 9 0 . 5 ± 3 . 6 8 6 . 1 ± 0 . 9 9 5 . 6 ± 1 . 3 t值 1 4 . 8 4 9 2 9 . 1 7 4 5 3 3 . 5 4 1 0 4 . 7 2 7 0 P值 <0 . 0 1 <0 . 0 1 <0 . 0 1 <0 . 0 1

3 讨论

人工全髋关节是由人工髋臼与人工股骨头共同组成,目前国内外均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制成的髋臼,低强度模量金属制成的人工股骨头。较厚的髋臼,直径相对小的人工股骨头组成的全髋,头臼摩擦力小,人工臼稳定,局部反应小[6-8]。这些都使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且对临床骨性关节炎、继发股骨头坏死以及股骨颈骨折等疾病疗效较好。与大多数手术一样,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也存在假体松动、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加之患者本身的生理和心理机能障碍,术后工作、学习、生活、社交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9-10]。延伸护理是为满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将院内临床护理工作延伸到家庭,能够弥补传统的院内护理模式不足,出院后的家庭化专业护理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保证患者合理用药、准确进行康复训练,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伸护理中选择专业髋关节研究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医院、家庭一体化的全程护理模式,为患者髋关节康复提供全程保证[11-13]。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Barthel评分和Harris髋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综上所述,延伸护理能有效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1]夏振兰,郭达,范梅霞,等.不同时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比较[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40-43.

[2]阙纤沣.综合性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0,25(6):70-71.

[3]潘丽英,洪哲,章泾萍,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家庭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5):12-15.

[4] Roder C,Staub L P,Eggli S,et al.Infuence of preoperative functional status on outcome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J].J Bone Joint Surg Am,2007,89(12):11-17.

[5]林红珍,黄爱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指导[J].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994-995.

[6]薛源,贺加.SF-36量表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生命质量测定的效果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16(11):507-509.

[7]黄金平,何福平,王进.全髋关节置换与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2013,(27):15-17.

[8] Johansson H R,Bergschmidt P,Skripitz R,et al.Impact of preoperative function on early post operative outcome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J].J Orthop Surg,2010,12(1):6-10.

[9]陈静,凌坤.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结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1):38-139.

[10]贺景云,杜芳,刘玉兰.早期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0):97-98.

[11]张广华,胡利君,朱玉华,等.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2):67-68.

[12]郝恒,孟辉.不同手术时机进行关节置换术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6):118-119.

[13]段敏,田金萍,王卫青.预见性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3):150-152.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2014年征订函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邮发代号82-189。

栏目设置: 论著、综述、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中医药研究、经验交流、医学综合等。现今本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龙源期刊网收录。

办刊宗旨: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与技术应用,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增强卫生科技创新能力,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上提供新思维、新理论、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平台。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本刊为旬刊,大16开,每月5日、15日、25日出版,全年36期,每期定价15.00元,全年540元(包邮资)。全国邮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常年接受读者订阅,预订者可直接向本刊发行部办理邮购订阅业务,或直接在当地邮局订阅。本刊发行部同时接受破月订阅和补缺。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中国医学创新》发行部

邮编: 100054 邮箱: zgyxcx01@163.com

电话: (010)63357546 传真: (010)51112837

Effect of Extended Care for Quality of Life and Hip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Artifici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

/MA Ping-ye.//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08):106-108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extended care for quality of life and hip functional recovery of patients after artifici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Method:90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0 to November 2012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each group had 45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routine care and telephone follow-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extended ca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hip recovery of two groups were analysed by Barthel Index and the Harris hip score in 6 months, 1 year after surgery.Result:After treatment, the Barthel Index and the Harris hip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in 6 months, 1 year after surgery,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1).Conclusion:Scientific extended care can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and help restore hip function for patients after artifici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

Extended care; Artificial total hip arthroplasty; Quality of life; Hip functional recovery

10.3969/j.issn.1674-4985.2014.08.046

2013-12-16) (本文编辑:蔡元元)

①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总院区 河南 鹤壁 458030

马平叶

First-author’s address:General Hospital in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ebi City,Hebi 458030,China

猜你喜欢
股骨头置换术康复训练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反肩置换术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