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胶东在全国革命中的后方战略基地作用

2014-03-12 18:57曲春杰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子弟兵解放区胶东

曲春杰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山东烟台264000)

论胶东在全国革命中的后方战略基地作用

曲春杰

(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山东烟台264000)

以烟台为中心的胶东人民,胸怀中国革命大局,倾尽全力支援中国革命,提供巨大的人财物力支援革命战争,倾力支持运兵东北,动员优秀青年参军参战,派出优秀民工随军支前,抽调优秀干部上东北、下江南,开辟、建设新解放区,为中国人民解放和中华民族独立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立下了卓越功勋。

胶东人民;中国革命;贡献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以烟台为中心的胶东人民继承光荣革命传统,胸怀中国革命大局,甘于奉献,在“一切为了胜利,一切支援前线”的思想指导下倾尽全力支援全国革命,在血与火的洗礼中,书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为中国人民解放和中华民族独立作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树立起一座高耸的革命丰碑,立下了卓越功勋。

1 大资助:提供巨大的军工、粮食、物资支援革命战争

战争打的是财力,没有财力支持战争就无法坚持。胶东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了巨大的财力物力支持。

1.1 蓬黄掖集资创办北海银行,发行北海币

北海银行于抗战初期的1938年3月在掖县创建。根据当地群众“南山松不老,北海水长流”的传统提法,定名为北海银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北海银行在对敌开展经济斗争,打破日军对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和扰乱,发展解放区经济,保证部队供应,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也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40年8月北海银行成为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总行,1948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华北解放区的华北银行、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和西北解放区的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北海银行发行的北海币,直到1953年全国统一金融时才被人民币所取代,在胶东和山东解放区整整流通了15年。

从1938年在黄县圈杨家白手起家,建起第一个兵工厂开始,到解放战争时期,已发展到拥有九个兵工厂、1万余人的兵工工业。胶东兵工厂在战火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生产的武器、弹药,源源不断地供给胶东战场和山东其他战场英勇杀敌的人民子弟兵。

1.3 黄金大奉献大支援

胶东地区作为黄金重要产地,是日本侵略军进行经济掠夺、以战养战的必争之地。在胶东黄金主要产地招远,日军对黄金重地玲珑金矿垂涎已久,并叫嚷“宁失招远城,勿失玲珑矿”。侵占玲珑金矿后,在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的矿区,竟驻有一个200余人的日军中队,再加上7个伪军中队,共有1000余人守卫。日军在玲珑金矿采取掠夺式的开采,将含金量高的富矿石和精矿粉用汽车送到龙口港,然后运回日本。胶东根据地军民,同日军展开了激烈的黄金争夺战,从1939年至1945年,冒着枪林弹雨、流血牺牲的危险,将秘密冶炼的43万两黄金,通过层层封锁线送到延安的中共中央、鲁南的党中央派出机构和山东分局等地,其中送到延安的就达13万两。电视连续剧《大金脉》描绘了我胶东军民与日军争夺玲珑黄金的斗争。抗战期间,延安党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一是各级党组织提供的黄金特别是胶东特委提供的黄金;二是国民政府提供的军饷,但很少,只能够供应4个师、4.5万人;三是苏联和有关国家提供的援助,这部分来源极不稳定。胶东主要是招远的黄金成为我们党当时最主要的经费来源,周恩来、朱德同志对此赞叹不已。

2 大运兵:抢占先机全力支援运兵东北

抗日战争胜利后,胶东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人民坚决执行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由山东调兵进入东北发展的方针,完成了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渡海行动。山东军区先后组织3批主力部队奔赴东北,除第一批部分部队从陆路出关外,绝大多数部队是从烟台沿海的龙口港、黄河营和蓬莱县栾家口等地运送过去的。此间,胶东军区还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决定,抽调10个整团的兵力、3000名干部北上,8万优秀胶东儿女义无反顾地奔赴东北,成为后来东北野战军的骨干力量。

烟台人民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圆满地完成了艰巨的海上运兵任务,硬是用落后的运输工具抢在美国军舰护送下的国民党军队到达东北之前,把山东军区大批部队运到东北,为开辟东北根据地赢得了时间,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3 大调干:抽调干部北上南下支援新解放区

在解放战争期间,从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胶东地区先后抽调7250名干部,随人民解放军北上东北建立新解放区,南下江南接管新解放区。组成整套的区党委级、地委级、县区委级领导班子,其中烟台市各县先后抽调的干部有2624名支援东北、豫西、江南和济南、青岛。

1945年9月,胶东区党委抽调3000名干部,随山东主力部队渡海去东北开辟新解放区。1948年2月,胶东区党委抽调600余名地、县级干部,开赴豫西。1948年秋,又在全区抽调3650名干部,组成1套区党委级、6套地委级、36套县区委级的领导干部,成立“南下干部大队”,先后随军南下支援新区。

原来大部分养殖场青贮设施比较老旧简陋,中小型养殖场以土坑为主,青贮质量无法保证,改善青贮设施是提高青贮质量的重要措施,最好的青贮方式是地上青贮。今年从项目资金中预算300万元,用于地上青贮设施建设补贴、老旧青贮设施的改扩建,改善青贮条件。从长远角度推进了全市“粮改饲”工作进展。

在南下干部中,还有一批干部是从参加淮海战役支前的担架团中留下的脱产干部。这批脱产干部被编入“华东军区干部工作队”,支援解放军渡江战役。之后,工作队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随第二野战军入川,接管新解放的地区。

这些北上南下的干部,遍布东北、中原、华东、西南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他们以忘我的牺牲精神,同所在地的干部群众一起,开辟和建设新解放区,后来都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骨干力量。

4 大参军:动员优秀青年参加人民解放军

兵源的更新和补充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兵源的支援就是对革命战争的最大支援。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800万胶东人民先后将40万优秀儿女送进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7.6万人,有10万多人因伤致残。

从1945年10月至1949年春季,烟台市在胶东区党委领导下,先后发动了五次大规模的参军运动。在大参军运动中,烟台人民以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己任,舍小家保国家,表现了崇高的革命觉悟。他们提出了“保家、保田、保饭碗”的响亮口号,不论在哪个县,都可以看到“父送子、妻送郎,父子同参军、兄弟皆参军,烈属送子再参军”的感人场面。那时,参军上前线是一个最高荣誉,参军者披红戴花、骑马坐轿,村干部和群众敲锣打鼓,热烈欢送。“参军状元村”、“参军模范村”、“参军模范家庭”、“一门两英雄”、“一门三英雄”、“一门四英雄”、“一门五英雄”等参军模范,层出不穷,不胜枚举。有的村庄、区、乡参军的青年,甚至按整连、整营的建制直接被编入人民解放军的序列。仅从1946年7月到1949年3月两年半时间,胶东解放区共有28万多人参加解放军,占同期山东解放区参军总人数的48.45%。

黄县东营曹家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参军状元村”。这个小山村仅210户不足900人,一年之内就有190人参军。曹氏长辈为激励即将走上前线的子孙,将参军的晚辈带进曹氏家庙进行祭祖。在曹氏祖谱前,80多岁的老族长曹文行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古有“好男儿志在疆场,马革裹尸”,曹氏家族历来只出好汉,不出孬种,你们报名入伍,保家卫国,为曹氏积德,望你们英勇杀敌,为祖宗争光。参军的青壮年宣誓:不负众望,为民立功,为曹氏宗祠争光!为表彰这个小山村青年参军的先进事迹,黄县县委、县政府授予该村“参军状元村”光荣称号,并赠送“民族英豪”匾额一副,“光宗耀祖”锦旗一面。黄县黑山村,全村100多户一次就有70多名青年报名参军,被授予“参军模范村”。黄县徐格庄张天性老汉先后送4个儿子参军,福山县黄山村有5对亲兄弟双双入伍、两户家庭“一门三子”参军,福山县后富村13对兄弟双双参军,招远县共有13户家庭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一门三英雄”、“一门四英雄”、“一门五英雄”的光荣称号。莱阳赤山区500名青壮年集体参军整建制组成“赤山营”,福山黄山村128名青壮年集体参军组成“黄山连”。这些数也数不清的感人事例,成为烟台儿女踊跃参军的典型代表。由此可以看出,烟台人民热爱、支持人民解放军的深厚感情。

人民的参军参战铸就了强大的人民武装力量。胶东人民武装的源头就是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源头发展起来的胶东武装力量,经过八年艰苦抗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先后组建起中国人民解放军27、31、32、41四个集团军,目前除32集团军外,其他三个集团军仍在建制,占全国现有18个集团军的六分之一。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5 大支前:派出优秀民工随军支前,组建子弟兵团随军作战

胶东人民本着“部队打到哪里就支援到哪里”的原则,积极支援前线,支前民工达到280万人。胶东的大支前运动体现在两个方面:

5.1 组织民工随军支前

胶东支前大军,抬着担架、推着小车、赶着胶轮大车,跟随解放大军,浩浩荡荡地从各自县内走向省内,从山东走向华东、中原、东北,不仅参加本地的胶东保卫战,本省的莱芜、孟良崮、济南战役,还参加了淮海、渡江、沪杭宁解放、舟山群岛解放等重大战役,最远到达了福建、四川。其中仅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就有胶东30万支前大军。淮海战役中胶东出动的随军常备民工、民兵达11万人,占华东野战军随军常备民工、民兵的50%左右。上个世纪70年代的电影《车轮滚滚》,就是以胶东儿女这段支前历史为背景,反映他们跟随大部队从胶东转战沂蒙、淮海直至渡江南下、解放南京的英雄事迹。陈毅同志曾亲自点名表彰过胶东的支前队伍。陈毅元帅也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群众小车的功劳,胶东人民自然是其中很厚重的一份。

胶东支前民工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牺牲,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风餐露宿,长途跋涉,冒着枪林弹雨,将战争急需的粮食、弹药等各类物资及时送到作战部队和战士手中。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宁肯我们多流汗,不叫伤员多流血!”“决不让子弟兵二次受伤!”

在支援鲁南战役和孟良崮战役时,黄县支前大队在运输粮食过程中,装粮的口袋不够用,他们就用自己的棉被装粮,甚至脱下长裤装粮。在运输弹药过程中,他们冒着敌机的轰炸、扫射,在运送弹药的大车深陷河里泥浆而无法行动、换用骡子驼而骡子被炸死、民工受伤等的情况下,用担架抬、人肩扛、人头顶等办法,冒着生死危险把弹药及时送到阵地上。

在支援济南战役中,蓬莱民工冒着枪林弹雨冲上阵地抢救伤员,遇到敌机扫射,他们就趴到担架上,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伤员。他们嘴对嘴的为伤员吸痰,用自己的饭碗为伤员接尿。

在支援淮海战役中,招远担架队第六分队出生入死,在火线抢运伤员,有8名民工光荣牺牲,11名民工中弹致残。莱阳陡山村的唐和恩荣立特等功,被授予“华东支前英雄”光荣称号。唐和恩从家乡出发时,随身携带了一根3尺长的小竹竿,刻下了他和支前队员在4个多月的时间里,徒步4000里所经过的山东、河南、江苏、安徽4省27县88个村镇的名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根刻满地名的小竹竿,被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招远县担架团的司务长孟占太也是个有心人,他也把担架团历经4省80多个行军宿营地的名字,按顺序刻在一根竹杠手杖上面。

胶东支前民工在执行后勤保障的间隙,积极主动帮助当地群众生产劳动,耕地、种菜、收割、打场、做纺车等等,有什么农活就做什么,并形成了制度,赢得了当地军民的交口称赞。

胶东解放区的妇女也积极拥军支前,涌现出许多妇女担架队、救护队,并喊出“男人上前线,妇女把家当”的口号,在后方从事土改复查、发展生产、维持治安等工作。

5.2 组建子弟兵团随军作战

子弟兵团是由基干民兵组成、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地方武装组织。其任务是配属于野战兵团的师或旅以上单位,分配各种次要战斗任务。如外围游击爆炸、战区警备、打扫战场、押解俘虏、救护和护送伤员、运送物资、维持新解放地区社会治安等战勤任务。解放战争时期,胶东子弟兵团(主要由烟台市各县基干民兵组成)共有129个,其中有10个子弟兵团近3万人,跟随胶东和山东主力部队从胶东战场、山东战场转战到华东战场,参加了淮海和渡江战役。胶东子弟兵团英勇顽强,不怕吃苦牺牲,出色完成了战勤任务。1946年5月,栖霞县子弟兵团1个营,在高密县支前时遭残敌袭击,负责押护运输大车队的1个排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后因弹尽援绝,全排除派1人回部队报信求援外,其余29人全部牺牲。淮海战役中,胶东区组建8个子弟兵团,开赴前线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其中由招远、栖霞两县合组的一个团1500人,编为华东子弟兵团第七团,淮海战役结束后奉命渡江南下,后划归第二野战军领导。第七团自1948年11月离开胶东,到1949年8月光荣返乡,这9个多月时间里,转战苏、皖、赣、浙4省,行程万余里,因战斗牺牲和染疫病亡数百人,出色地完成了随军作战任务。

胶东人民的参军参战、拥军支前,绘就了一幅史无前例的“两个大军”的辉宏画卷:前方是胶东子弟组成的战斗大军浴血杀敌,后方是胶东乡亲组成的支前大军车轮滚滚,整个胶东人民齐动员,组成强大的革命洪流,前方后方互帮助,南征北战夺胜利。

[1]中共烟台地方史第一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2]中共烟台历史大事记[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3.

[3]红色记忆[M].山东:黄海数字出版社,2013.

[4]李传敏.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责任编辑 张明亮)

G127

A

1673-5382(2014)01-0001-03

2014-01-06

曲春杰(1963-),男,山东龙口人,中共烟台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教授.

猜你喜欢
子弟兵解放区胶东
在建设旅大特殊解放区的日子里
解放区的天
胶东面塑——花饽饽
郭沫若作序推荐的解放区作品书影
人民子弟兵
诞生于抗战时期的胶东育儿所
胶东徐福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
我是你的子弟兵
胶东沿海的“妈祖”遗产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