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中的困境与出路

2014-03-12 18:57吴敏婕
烟台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利益机制院校

吴敏婕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三明365000)

新建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中的困境与出路

吴敏婕

(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三明365000)

建立和完善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能为新建高职院校创新社会管理模式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但由于新建高职院校自身制度建设的不完备,管理模式的滞后,以及学生对利益诉求表达的差异性需求,使得顺利构建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进入了困境。从拓展诉求渠道,在广度上保障信息的对称对流,到遵循科学民主的表达范式以求从深度上扩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共赢局面,是当前新建高职院校在构建学生利益诉求机制中的两条出路。

新建高职院校;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创新社会管理①社会管理是指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秉持社会公正、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的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既需要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又需要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动态平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一个时代的新课题,日益凸显其挑战性、紧迫性。如何解决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对高校传统管理模式的冲击,也适时的摆在了高校管理者的案头。强化动态协调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学生诉求表达机制②所谓诉求表达机制,是指依照舆情变动规律,根据民众利益诉求在党、政府和社会组织决策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直接或间接从事利益诉求表达传输工作的机构和相关工作人员,依靠制度、法律和监督等保障措施,以促成民众表达合理、合法和有序进行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和运行过程。再换一个角度,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是以完善民众利益诉求表达功能,保证舆情信息反馈渠道畅通,促进民众合理有序表达为主要目的,依靠有关人员协同工作和有关制度、组织保障,包含各种具体工作环节并保持运行相对稳定的工作方式。成为促进高校社会管理创新的有效途径。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渠道设置,通过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既能克服职能部门的不作为或负作为,又能减少学生利益诉求表达的随意性和无序性,最终将学生利益的诉求表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的同时也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1]。

1 构建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价值分析

1.1 鼓励学生的诉求表达,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高校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理念不断深化,学生不断重视自身利益的维护,诉求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对优质教学环境的诉求,包括对图书馆的建设、人性化的教学管理和高水平的教师教学等方面;对舒适生活环境的诉求,围绕着餐饮服务、宿舍管理、校园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对和谐人际关系的诉求,涉及到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校生关系等方面。

为了更好的服务作为高校主体的学生群体,建设和谐校园,追求一种尊重差异、提倡合作、力求公平、共享多赢的境界。新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们应当尊重并依靠学生利益诉

求涉及面的广泛性和多样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挥首创精神,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以此来不断的发现和解决新建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关于学校建设、校园管理和后勤保障的新矛盾、新课题。

1.2 重视学生的诉求表达,是培养学生现代公民素质、法治精神的重要途径

通过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学校各方面的决策提出建设性意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参政议政能力,为将来更好地展现现代公民素质,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当好党和政府的参谋助手做好铺垫。

与此同时,在学生诉求表达的过程中重视法治精神的培养。首先要对引发诉求表达的问题进行充分的调研,其次要整理出详实的论据,再次要对诉求表达期望的结果进行逻辑严密的论证,最后选择合理有效的渠道递交诉求表达的报告。将我国现行的诉求表达程序高度仿真模拟到校园诉求表达的解决途径中来,帮助学生树立法治精神,了解法律规范,掌握表达技巧,为学生将来更好的适应法治社会奠定基础。

2 新建高职院校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困境

2.1 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构设置不合理

2.1.1 学生申诉委员会缺乏独立性。根据我国教育部的规定,学生对于学校的处分决定有申诉的权利,因此各高校基本上都设有学生申诉委员会,学生申诉委员会应该下设专门的办公室,但是在实践中高校学生申诉委员会办公室大都设在学生工作部(处)①如北京大学,也有部分高校设在纪检委办公室②如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有的挂靠在校办公室③如上海师范大学,有的与学生工作处合署办公④如海南大学,也有的挂靠在监察处⑤如合肥工业大学、广西艺术学院,有的挂靠在挂靠党政办公室⑥如中国科技大学,还有的则隶属于学校法制办⑦如燕山大学,有的处理本科和高职学生事务申诉的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处,处理研究生事务申诉的办公室设在研究生院⑧如北京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有的甚至设在校学生会⑨如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等。缺乏独立性的学生申诉委员会在仲裁时难免有失偏颇,公信力也会受到质疑。

2.1.2 学生申诉委员会权力有限。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因此从法理上来说,学生申诉委员会只有建议权,但没有决定权,并不能从根本上保障学生的权益。

2.1.3 学生申诉委员会成员组成不合理。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六十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并规定学生申诉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但从文献的整理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教师和学生在申诉委员会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但独立于职能部门以外未兼任行政职务且具备专业法律知识的委员比例却非常低[2]。委员的社会身份和职业素养必会对仲裁结果的公正性和合法性产生影响。

2.2 职能部门管理模式滞后

2.2.1 新建高职院校职能部门“行政化”倾向明显,管理方式陈旧。新建高职院校由于资金和管理经验的不足,各职能部门多沿用过去传统的模式,按照行政级别的划分,聘任各级党政管理职务,科层制凸出[2]。在面对社会转型对高校社会管理提出的挑战面前,没能及时分析形势、了解工作对象、调整管理策略。在管理运行的方式上缺乏必要的收集、分析、反应和处理学生呼声、愿望和意见的系统,间接导致了各部门之间统筹协调能力较弱,执行效率不高的弊病。

2.2.2 管理程序失范,威权意识强过服务意识。新建高职院校处于建校初期,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有所欠缺,甚至部分管理人员还存在畏难情绪,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诉求拖着办[3]。在依法行使自主管理权对违规学生做出处罚时,往往缺乏符合法治精神的正当程序。不作为或负作为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因管理不善而发生群体事件时,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用“堵”不用“疏”,威权意识强过服务意识。2.3学生对利益诉求表达的差异性需求

由于制度化、法律化、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利益诉求表达途径的阻滞,在面对合理、合法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学生对利益诉求表达有两种差异性需求倾向:一种是维权意识淡薄,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通常选择沉默①如2005年,西安某大学对280名因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作出“试读”处理决定,同时取消他们的学籍。为此,其中只有两名学生先向学校和陕西省教育厅提出申诉,不服陕西省教育厅的“审查意见”后,仅有一名学生向教育部提起行政复议,学校最后于2006年5月8日撤销对该生的试读处理决定,改为降级。,放弃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矛盾;第二种则表现为用非理性的,情绪化宣泄的方法来对抗侵害。如越级上访、借助媒体、网络匿名举报、法律诉讼等,有时甚至采取冲击党政机关、阻塞交通、非法集会、罢工罢课、散发传单、伴随着打砸抢烧的恣意报复等极端手段等。

3 构建学生利益诉求表达的实现路径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4]。从当前来看,实现新建高职院校社会管理的创新,构建学生利益诉求表达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3.1 畅通多维立体的学生利益诉求渠道

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诉求表达渠道就是要利用好已有的校长信箱、书记接待日、导师制等传统诉求渠道的作用;借助好贴吧和学生QQ群,了解学生利益诉求舆情;开发并建设好以校园网、移动通讯平台为先锋的面向全体学生的诉求渠道;顺应90后学生的交流特点开放官方微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新诉求渠道。不仅要守住传统的思政工作战线,更要开拓出一片以互联网为主的新阵地。千方百计地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拓展、畅通与学生的联系,保障信息能够对称对流。

3.2 遵循科学民主的学生利益诉求表达范式

在畅通多维立体的诉求渠道基础上,遵循科学民主的表达范式就是要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在重大决策前要实施广泛的、充分的、有效的民意调查制度,如实的反映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切实地参与到源头治理中来。

对政策要实行动态管理,当遇到与学生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时,要执行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学生的知情权、质疑权;当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发生矛盾时,要实行申诉制度、听证会制度,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允许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利益诉求,包容学生的“异质思维”;在推进政策的落实中,要贯彻协商对话制度,转变以威权代替协商的管理思维,努力实现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多方共赢的局面。

对已造成权益侵害的诉求,要推行一套可操作性高的应急处置方案。通过建立健全事后救济的制度来最大限度的减小侵害所带来的学生权益损失。如提倡首问责制,注意防止制度只停留在纸上、墙上的现象发生,第一接待人即是第一责任人,要主动作为,跟踪处理,提高效率;督办查办制度,要求职能部门限期对学生诉求做出回应,不得消极对待学生的利益诉求,对于不能及时解决的矛盾也要做出正式的书面反馈并提出暂行的处理办法;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不仅要关注矛盾的结果更要关注起因,不仅要考核政策的执行者也要考核政策的制定者[5],不是一味的追求处理诉求的数量而要更加重视诉求处理的质量。只有把学生的满意度与绩效考核挂钩,把学生的利益与部门的利益联结在一起,才能为学生的利益诉求寻找到一个可靠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毕宏音.诉求表达机制研究[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36.

[2]岳贤蓉,肖冬丽.大学生权益诉求表达障碍及其对策[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3]闵辉.和谐校园语境下高校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1(11):93.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8.

[5]田作庆,梅云平,桑奇,何元龙,李健.着力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J].党政论坛,2011(10):35.

The Dilemma and Solution For New ly-Built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Interest Demand M echanism

WU Min-jie
(Sanm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s,Sanming City,Fujian Province365000)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interest expression mechanism will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innovation of socialmanagementmode in the newly-built vocational colleges.But the imperfection in system construction,managementmode and variance of interest demands of students of newly established vocational collegesmakes it difficult in constructing student interest expression mechanism.Expanding demand expression channels to keep the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both sides and following the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expression paradigms in order to expand from the depth between different interestgroups and win-win situation are two effective ways for the newly established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interest demand mechanism.

newly-built vocational colleges;students'interests demand;expression mechanism

G647

A

1673-5382(2014)01-0023-04

(责任编辑 孙胜文)

2013-10-20

吴敏婕(1985-),女,福建泉州人,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利益机制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环保从来就是利益博弈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