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及预后

2014-03-13 08:36吴小建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6期
关键词:甲氨蝶呤叶酸骨髓

吴小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及预后

吴小建①

目的:探讨并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联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好,总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联合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够有效地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疗效,降低药物治疗的风险,保证患者在治疗中的安全;且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能够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甲氨蝶呤; 临床效果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疾病中较为重要的原因。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种类型,主要以ALL这一分型在儿童中最为常见,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未分化或分化较差的淋巴细胞在骨髓﹑脾脏以及淋巴结中增值较快,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一种恶性的血液疾病。其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贫血﹑发热以及对器官的浸润。由于白血病在发作初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较为困难,且患者的白细胞增生速度较快,而增生的白细胞能够广泛的浸润在全身细胞与脏器之中,这对于患者的组织以及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儿童本身的免疫力较成人偏低,因此科学有效地进行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结白血病刻不容缓,在本次试验中针对儿童急性淋巴结白血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的甲氨蝶呤联合四氢叶酸钙治疗。试验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缓解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儿童急性淋巴结白血病患者120例,均经本院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进行确诊分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1~16岁,平均(8.1±1.5)岁,其中L1型20例,L2型20例,L3型20例;试验组患者60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15岁,平均(8.7±1.6)岁,其中L1型20例,L2型28例,L3 型12例。所有患者在化疗前白细胞≥3×109/L,中性粒细胞>1.5×109/L,患者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以及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之内,骨髓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无感染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白血病分型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国际常规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并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家庭程度选择相应的联合化疗方案[3]。在两组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对于患者的重要脏器均进行一定的护理,如针对患者在化疗后进行保肝,护心等一些脏器的护理工作。(1)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甲氨蝶呤(国药准字H32020854,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 mg/m2,每周1次,口服或静脉滴注,半小时内匀速静脉滴完;联合长春新碱(国药准字H33020421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75 μg/kg,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0~30 mL,静注或静脉冲入。(2)试验组采用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四氢叶酸钙进行治疗。静脉滴注甲氨蝶呤开始后36 h对患者进行四氢叶酸钙解救,针对患者肌注9~12 mg或口服7.5 mg连续10~15 d,直到患者甲氨蝶呤浓度小于0.2 μmol/L,并在化疗期间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和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水化,用5%碳酸氢钠溶液给予碱化。并根据患者的病历记录计算患者体内的水化碱化液体总量。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疾病的缓解情况。观察患者的经过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皮肤黏膜损害﹑骨髓抑制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

1.4 评价标准 (1)完全缓解:临床无白血病症状与体征,能够正常或接近生活;血红蛋白≥90 g/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骨髓象原始细胞加早幼阶段细胞(或幼稚细胞)<5%,红细胞系统及巨核细胞系统正常[5]。(2)部分缓解:临床﹑血象及骨髓象3项中有1或2项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20%。(3)未缓解:临床﹑血象及骨髓象3项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标准,骨髓象中原始细胞加早幼细胞>20%,其中包括无效者。总缓解=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总缓解率比较 试验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缓解率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比较 对照组出现的肠道反应﹑皮肤黏膜损害﹑骨髓抑制以及神经系统损害等一些不良反应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例(%)

3 讨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导致儿童死亡疾病中较为重要的原因。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急性白血病中的一种类型,主要以ALL这一分型在儿童中最为常见,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未分化或分化较差的淋巴细胞在骨髓,脾脏以及淋巴结中增值较快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一种恶性的血液疾病,主要是由于未分化或分化较差的淋巴细胞在骨髓,脾脏以及淋巴结中增值较快从而导致患者发生一种恶性的血液疾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发热以及对器官的浸润。患者的白细胞增生速度较快,而增生的白细胞能够广泛的浸润在全身细胞与脏器之中,这对于患者的组织以及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由于人体内存在这天然的血脑屏障与血睾屏障,大多数化疗药物不易通过这两种屏障,从而导致患者服用的药物没有发挥作用,容易引起髓外复发,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对于髓外复发的治疗是儿童急性淋巴结白血病治疗成功的关键步骤[7]。在本次试验中,针对患者进行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说明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联合应用以成为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方案之一。

甲氨蝶呤联合四氢叶酸钙可以有效的降低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能有效的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且在进行甲氨蝶呤静脉注射治疗过程中,药物代谢主要是从肾脏排泄,通过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分泌两种途径,最后随尿液排出体外,但是由于甲氨蝶呤的代谢物容易在体内进行堆积,从而使患者产生肾毒性[8]。所以针对儿童而言单纯采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预后效果不佳[9]。而试验组采用的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治疗,四氢叶酸钙可以中和患者体内由甲氨蝶呤形成的代谢物堆积,患者治疗效果较好。在以上数据研究中发现,试验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不仅仅要有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也要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10]。本试验患儿治疗后随访发现,即使经过治疗患儿的生活质量并没有特别令人满意,原因在于:首先是来自于社会的偏见,大部分人认为治愈成功的白血病儿童仍然属于一个患者,对这类人群的求职以及求学的路上有一定的限制,从而导致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11]。其次来自于患者本身,有急性淋巴结白血病的患者由于对于自己得病的一种恐惧和自卑的心理,对于外界的环境采取一种抵制的姿态,不愿和周围的人群进行接触,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抑郁的表现[12]。最后来自于家长的过度呵护,有些家长在患者患有着了疾病之后,对于孩子的各项要求有所降低,认为患者只要健健康康的就足够了,对于患者的期待有所降低,不再追求患者在学业以及其他方面有所成就。因此在对于患者之后医务人员要针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对患者的家属开展一定的宣传和科普工作,对家长树立起白血病并不可怕的思想,对家属进行观看其他白血病患者在治疗成功之后,在学习上和工作上的进步,让已经治愈成功的患者和家属与正在进行治愈的患者和家属进行一定的探讨,点燃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希望[13]。让患者和患者家属都不要轻易放弃,邀请专业的心理医生和专业的白血病治疗专家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进行系统的交流,并耐心解决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问题,为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建立起一定的信心。在各个网站上针对患有白血病患者治疗成功后与正常人在对于求职和求学上没有明显差异这一结论进行广大的宣传,从而可以使患者在进行求职和求学过程中减少阻碍[13-15]。在一切可以改变的环境中提高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治愈后的生存质量[14]。

综上所述,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采用甲氨蝶呤结合四氢叶酸钙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疗效,降低了药物治疗的风险,保证了患者在进行治疗中的安全,且患者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及患者家属能够接受,值得临床推荐。

[1]金鑫,屈春晓.急性白血病化疗进入骨髓抑制期的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6):72-73.

[2] Tan L,Nie B,Xie Y.Application of interleukin -2 on T lymphocyte subset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leukemia after chemotherapy[J].China Medical Innovation,2010,7(2):17-18.

[3]吴音,冷青,季征,等.铁蛋白﹑β2微球蛋白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1,8(9):44-45.

[4] Zou S,Xia W,Wei S D.Leukemia complicated with multi slice CT diagnosis of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s[J].Chinese Medical Innovation,2010,7(2):34-36.

[5]李江,张宇明,万鼎铭.BAG-1蛋白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18-19.

[6] Wang L Q.MEA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and relapsed adult acute myeloid leukemia patients[J].Chinese Medical Innovation,2012,9 (28):106-107.

[7]赵兰滨,申莲玉.氟达拉滨单药或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7):6-8.

[8]杨巧赟,陈旭明,陈远东.骨髓白血病细胞形态与AML1/ETO 融合基因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88-89.

[9] Li J F,Pei D X,Zheng H Y.Analysis of 16 cases of curative effect of CAG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hypoplastic acute myeloid leukemia[J]. China Medical Innovation,2010,7(22):138-139.

[10] Ding G M,Wang J S,Liu C Y.De escalation therapy of the lack of application of chemotherapy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cells[J]. Chinese Medical Innovation,2011,8(9):12-14.

[11]罗伟,冀林华,李占全,等.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VEGF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4):70-71.

[12] Gao Y Y.Diversified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ancer patients with chemotherapy related fatigue effect was observed[J].China Medical Innovation,2012,9(21):57-58.

[13]许慧.MA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97-98.

[14]丁洁,叶中绿.骨髓基质细胞与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51-153.

[15]王石松.CIP2A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122-123.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WU Xiao-jian.//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6):066-068

Objective:To research and study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gnosis of.Method:120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who ha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had 6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hotrexate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hotrexate combined with Four hydrogen folic acid calcium.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a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the total curative effec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adverse re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Using folinic acid with methotrexate to treat the children with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has a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method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reduce the risk of drug treatment and adverse reactions, and be able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which patients and his families could accept. therefore,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Methotrexate; Clinical effect

10.3969/j.issn.1674-4985.2014.16.021

2014-04-11) (本文编辑:蔡元元)

①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江西 九江 332000

吴小建

First-author’s address:Jiujiang University Affiliated Hospital,Jiujiang 332000,China

猜你喜欢
甲氨蝶呤叶酸骨髓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雷公藤多苷片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赞美骨髓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缺叶酸 多吃蔬菜和豆类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