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

2014-03-13 08:36武俊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6期
关键词:康复评估疼痛

武俊

疼痛护理干预对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

武俊①

目的:探讨有效改善疼痛的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3采用传统的按需给予疼痛干预方法。观察组采用新的干预法提前进行疼痛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情况﹑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出院总费用﹑功能康复等评分及总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出院总费用﹑功能康复﹑疼痛评估等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有效地早期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可减少疼痛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费用,促进其康复。

疼痛护理; 优质护理服务; 满意度; 住院时间

疼痛(pain)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1]。疼痛不仅使患者遭受痛苦,更重要的是可对机体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带来各种并发症,有些严重的并发症是致命的。引起患者血压升高﹑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使患者对病菌的抵抗力减弱,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脑血栓或心血管意外的发生,使患者的病情加重[2]。疼痛刺激还可以使患者出现恐惧感﹑失眠﹑焦虑等心理上的改变,严重影响其与他人的正常交往。所以,有效地治疗疼痛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骨科由于疾病的特点,90%以上的患者都存在疼痛的问题,由于无痛病房的建设,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预防和减轻疼痛,在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费用﹑康复等方面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本院骨科创伤病区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开展无痛病房关节病区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22例,女8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4岁。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措施

1.2.1 对照组 (1)心理护理:患者常因对疾病和治疗及预后知识的缺乏而产生恐惧心理,轻微的疼痛感觉即刻引起不适,患者的不适情绪会逐步影响家属的情绪。家属的不安,过多的询问,寻找医生处置等的行为又会加重患者的不适,致使患者疼痛加剧,护理人员在每天的护理过程中应动作轻柔﹑熟练﹑规范,尽量地减少疼痛的刺激,同时责任护士要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情绪的变化,做好心理疏导,使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愉快的思想,提高对疼痛的耐受力。(2)按需给药:在患者发生疼痛时进行疼痛的评估,评估后根据分值给予药物处理。

1.2.2 观察组 除上述心理护理外观察组进行无痛病房管理,具体如下。

1.2.2.1 实施疼痛干预措施原则 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原则是多方式﹑个体化镇痛,按时给药而不是按需给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给予阵痛药物。不同患者根据年龄﹑对疼痛的耐受力等,对疼痛和镇痛药物的反应存在不同,因此镇痛方案应根据不同患者特点制定具有个体化特点的镇痛方案,才能达到应用最小剂量达到最佳的镇痛效果。

1.2.2.2 创建无痛护理的方法 无痛护理以护士为主体,有科内医师﹑麻醉师﹑心理治疗等医师共同参与。(1)将疼痛评估后的分值每天常规记录。(2)在疼痛原因未确定前必须谨慎应用无痛护理,治疗原发病按疼痛处理原则去对待[3]。(3)协助医师对镇痛疗效进行观察,并观察药物或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4)根据医嘱运用无痛护理技术进行相关治疗。(5)开展无痛注射﹑无痛输液﹑无痛穿刺﹑无痛插管等项护理技术的深入实践与研究[4]。(6)重视护理工作中的心理治疗与语言﹑非语言行为的修养[5]。(7)娴熟的技能是无痛技术的基础,态度热情﹑语言温和能营造舒适的氛围,完善的设备也是创建无痛舒适护理的条件[6]。

1.3 疼痛评估频率﹑方法和目标

1.3.1 疼痛评估频率 入院2 h内时给予疼痛的评估,(1)中度(≤5)以下疼痛患者2次/d,时间为14:00﹑6:00(与测体温同时),分别评估患者6:00~14:00﹑14:00~6:00期间的疼痛情况,记录在相应时间内。(2)中度(>5)以上疼痛患者3次/d,时间为14:00﹑22:00﹑6:00(与发热患者测体温同时),分别评估患者6:00~14:00﹑2:00~22:00﹑22:00~6:00期间的疼痛情况,记录在相应时间内《疼痛评估表》中。当患者镇痛不满意﹑主诉疼痛时,护士及时进行评估,报告医生,并记录入《疼痛评估表》中。对于评估疼痛评分≥4分的患者,护士将评估结果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处理措施。护士应在医生给予镇痛处理后每4小时对患者进行评估1次,直至疼痛评分3分。在治疗后及时进行追踪评估。评估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情况﹑文化背景等选择合适的疼痛评估的工具,通过患者的主诉主观评估和护理人员的客观评估对患者疼痛科学地做出评估。疼痛评估不仅应评估患者静息状态,还应综合评估深呼吸时﹑咳嗽时﹑下地行走时以及康复锻炼时的疼痛和对睡眠的影响程度等[7-8]。

1.3.2 疼痛临床常用评估方法

1.3.2.1 文字描述评分法 该法醒目﹑便于理解,对文化程度低或不识字的人难于应用。

1.3.2.2 数字评分法 准确简明,但不能用于没有数字概念的患儿。

1.3.2.3 口头评分法 易理解,表达清楚﹑准确具体,但易于受文化程度﹑方言等因素影响。

1.3.2.4 视觉模拟评分法 简便易行,但精确度稍差。

1.3.2.5 Wong—Baker面部表情评估法 直观真实,没有文化背景的要求,常用于小儿及表达困难者,但需要观察者仔细辨识。

1.3.2.6 改良面部表情评分法 表情﹑下肢﹑活动﹑哭泣可安慰性评分法。多用于4岁或4岁以下幼儿﹑有先天性认知缺陷或老年人以及无法用其他评测方法的患者[9-10]。

1.4 疼痛处理目标 患者疼痛评分≤3分,24 h任意程度疼痛频率3次,24 h内需要镇痛药物3次,消除患者对手术恐惧及焦虑情绪,术后患者尽早进行无痛功能锻炼降低术后并发症,见表1。

表1 疼痛估量表

1.5 评分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费用和功能康复等方面设计表格进行评分,将评分总合进行比较,总分150分,分数为60分以下的为无效,分数在60~90分为有效。分数大于90分的为显效。(1)患者满意度:运用护理部使用的优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双盲评分统计,95%以下不得分,95%以上记1分;(2)住院时间:根据患者达到康复出院的要求出院天数来进行评分统计。住院时间7~10 d的记1分,10 d以上的不得分;(3)住院费用:根据患者出院的总费用进行评分统计,出院总费用在3.5万元内的记1分。超过3.5万元的不得分;(4)功能康复:根据患者术后康复功能的情况进行评分统计。术后第1天下床进行功能锻炼后无疼痛及伤肢不肿胀者,术后第3天在助步器协助下进行行走功能锻炼走30 m后无疼痛,伤肢不肿胀者记1分。术后第1天,由于疼痛的原因,患者推迟了下床时间或肢体达不到功能锻炼的要求,从而发生肢体肿胀,以及由于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后,肢体疼痛,无法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致伤肢肢体肿胀发生其他并发症的不得分。(5)疼痛情况按疼痛估量表评估,手术第1~3天疼痛分值在1~3分记1分,4分以上不得分。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出院总费用﹑功能康复﹑疼痛评估等评分及总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综合评分的比较(±s) 分

表2 两组综合评分的比较(±s) 分

组别 患者满意度 住院时间 出院总费用 功能康复 疼痛评估 总分观察组(n=30) 28±0.12 20±0.44 18±0.48 28±0.12 25±0.35 119±0.31对照组(n=30) 10±0.44 5±0.27 5±0.27 5±0.27 3±0.18 28±0.28

3 讨论

3.1 开展无痛病房的疼痛护理的效果和意义 无痛病房就是通过对疼痛管理,科学评估,合理运用多种镇痛方式[11]。目的是为患者制订科学﹑个体化的镇痛方案,将手术疼痛降低到最低点,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无论是何种性质的疼痛都可能是损伤的一种信号,因此容易引起患者心理学应激和其他负性情绪,例如焦虑﹑恐惧﹑严重者则可能导致抑郁。此外,疼痛也可以改变患者的活动性﹑睡眠形态或导致失眠[12]。

无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患者有权享受无痛治疗﹑无痛护理,有权要求医生护士为他治疗护理时给予无痛技术。骨科作为优质护理病房示范病房,有义务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全程的整体护理,并且一直在工作中探索优质的专科护理发展方向。建立疼痛病房的理念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解除患者的疼痛”[13]。通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无痛的环境,使患者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和康复期,不仅可以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对手术质量的整体评价,使患者尽早开展康复训练,降低术后并发症。骨科95%的患者都存在疼痛,疼痛严重影响睡眠质量。患者能够较轻松地开展一些功能恢复锻炼,并积极地配合医生和护士的工作。骨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1 d即可进行下床不负重行走锻炼,由于疼痛的原因,患者推迟了下床的原因,导致增加便秘﹑坠积性肺炎﹑褥疮﹑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素[14]。推广疼痛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进行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在规定的时间达到锻炼的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同时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经济负担及医疗资源的使用,从而提高了科室床位使用率,减少夜班医生护士处理疼痛患者的工作量,且提高夜班护士的工作质量。更重要的是,无痛的管理理念,使医护工作者能主动地接近患者,关注患者,了解患者,这是更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因此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和谐,使专科护理得到发展,创建医院科室品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目的。真正达到优质护理的目标即三满意,患者﹑政府﹑医院满意[15]。

3.2 实施疼痛教育的建议 积极实施疼痛教育对于各科室个别是骨科至关重要。可以在病房病区张贴无痛病房相关宣传资料,发放疼痛健康知识小册子。责任护士教会患者怎样使用疼痛工具正确地描述疼痛。在入院8 h内完成首次疼痛教育,对患者术前﹑术后进行疼痛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讲解镇痛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术后第1天较痛者,应按时给予镇痛药物。在开始功能锻炼时给予评估﹑镇痛,使疼痛得到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让不愿意报告疼痛﹑害怕成瘾﹑担心出现难以治疗的不良反应的部分患者解除疑虑和担忧,保证疼痛治疗的有效性,同时指导患者和家属参与疼痛的管理过程。

[1]陈志琼,温贤秀,洪军.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疼痛护理的文献评价[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1-12.

[2] Stephen B M,Martin K.Wall and Melzack'8 textbook of paln.5th ed[M].London:Elsevier Churchill Livingstone,2005:362-373.

[3] Reuben S S,Buvanendran A.Preventing the development ofchronic pain after orthopaedic surgery with preventive multinmdalanalgesic techniques[J].J Bone Joint Surg Am,2007,89(6):1343-1358.

[4] Eknum E F,Wabba M,Ancona F.Analgesic efficacy of perioperafive eelecoxib in ambulatory artbroopie knee surger-Y:n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J].Arthroscopy,2006,22(6):635-642.

[5]朱士俊,刘翔.医院品牌建设理论与实践[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11-13.

[6]秦仕英.加强医患沟通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2005,5(6):50-52.

[7]许德凤,王杰军.上海市癌症止痛现状调查[J].中国肿瘤,2001,10(7):389-392.

[8]梁君.疼痛规范化管理在骨关节科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7-28.

[9]杨秀娣.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0-91.

[10]周海燕.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81-82.

[11]陈洪海.疼痛管理模式在创伤骨折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28-129.

[12]司秀荣.心理护理在妇产科术后患者疼痛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2):72-73.

[13]潘春玲,袁云,郑友贞.建立疼痛护理单对疼痛观察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51-52.

[14]祝燕琴.舒适护理对减轻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水平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84-85.

[15]戴雪梅,李欣.关于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方法疼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6):156-157.

The Influence of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High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WU Ju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6):098-101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pain.Method:A total of 60 hip replacemen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on-demand pain intervention,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he new method pain intervention ahead,and the postoperative wound pain situation,patient satisfaction,length of hospital stay,total cost,the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score and tota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The patient satisfaction,length of hospital stay,total cost,the 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score,pain assessment score and total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Early and timely pai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reduce the happening of the pain,improve patients satisfaction,reduce hospitalization days and cost,promote the recovery.

Pain nursing; High quality of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Hospitalization days

10.3969/j.issn.1674-4985.2014.16.032

2014-02-19) (本文编辑:欧丽)

①昆明市延安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21

武俊

First-author’s address:Kunming Yan'an Hospital,Kunming 650021,China

猜你喜欢
康复评估疼痛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评估依据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
资产评估法:能否终结“多龙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