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2014-03-13 08:36魏玉兰
中国医学创新 2014年16期
关键词:物品手术室护士

魏玉兰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魏玉兰①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选取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前后本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前(2012年)的8160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3年)的9372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的管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手术室护理风险,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结果:对照组的护理安全缺陷2.30%,护理质量评分为(92.99±2.95)分,医生满意度为86.25%,患者满意度为82.33%;观察组的护理安全缺陷为0.44%,护理质量评分为(97.85±3.76)分,医生满意度为96.83%,患者满意度为97.61%。观察组的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及薄弱环节,找出预防和避免护理风险的方法,可最大限度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手术医生和患者满意度。

手术室; 护理风险; 管理对策

护理风险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之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机体功能的损坏﹑障碍﹑缺陷[1]。手术室作为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及抢救伤病员的重要场所,是护理风险高发科室[2]。如何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成为了手术室护理的艰巨任务[3]。本院手术室自2013年1月起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管理措施,有效地规避了风险,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本院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后的手术患者9372例为观察组,其中男5852例,女3520例,年龄6~88岁,平均59.8岁;以2012年护理管理措施之前收治的手术患者8160例为对照组,其中男4992例,女3168例,年龄8~83岁,平均58.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风险的识别 对潜在和客观存在的护理风险归类,分析总结如下:(1)护理人员法律意识﹑风险意识淡薄,不执行操作规程,对患者及家属告知不到位,缺乏沟通技巧,服务态度差,护理记录不完整不规范引发护理纠纷。(2)人力资源不足,连台手术致精神疲乏,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致注意力不集中,应变能力差,易发生护理差错事故。(3)患者安全检查制度执行不严格或流于形式,致患者或手术部位错误。(4)手术体位安置不当,局部受压时间过长,导致褥疮发生;约束带过紧﹑肢体过度外展造成局部神经损伤;俯卧位时衬垫不当影响患者呼吸等。(5)手术标本管理不当,标本标示错误,或未及时送检或保管,致标本变质,或随垃圾﹑污物敷料被带出手术室。(6)输液输血错误,预防使用抗生素未按医嘱要求时间正确执行或落漏;药品使用时未认真核对标签;口头医嘱执行有误;术中用血未仔细核对,输血反应未及时观察﹑处置等。(7)手术物品清点错误致异物遗留体腔,医生不规范操作,护理人员清点有误;术中增加的物品未及时记录;手术器械术前未仔细检查致螺钉或小部件松动﹑脱落至患者体腔。(8)手术延误,手术物品准备不全或器械准备不足;器械性能不佳;医疗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护士使用操作不当﹑仪器运行故障延误手术进行。(9)医院感染,手术室是以有创操作为主的救治场所,对无菌操作要求严格,未按照消毒隔离制度规范操作,会增加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引发医疗纠纷[4]。(10)手术患者护送不当,护送患者途中引流管固定不当致管道扭曲﹑挤压,引流不畅甚至脱落;患者头部或四肢暴露在推车外缘,发生碰撞﹑挤压;患者个人物品遗留手术间等。

1.3 护理管理对策 (1)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明确护患关系是一种法律关系,护理过程中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应承担法律责任[5]。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履行告知义务,规范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掌握沟通艺术及技巧,拉近护患距离,减少护理纠纷[6]。(2)优化配置护理人力资,有研究发现,护理人员结构配置不合理也是导致手术室护理安全缺陷的重要因素之一,很多护理人员因过度劳累而造成工作失误[7-8];在现有人员基础上,应实行弹性排班,动态安排护理人力资源,注意优化组合,新老搭配﹑强弱配合,消除因护理人员的超负荷工作导致的护理质量下降。(3)规范手术患者身份识别及术前手术部位标示制度,使用至少三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严格落实卫生部下发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由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三方,分别按规定程序按步骤依次进行核对,核查工作完成后,三方分别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字[9]。(4)重视体位安置及术中体位管理,根据手术及麻醉需要合理安置体位,摆放体位时注意保护患者的肢体,平卧位时手臂外展不得超过90°,特殊卧位时在受压部位垫软枕或薄被,术中巡回护士要及时巡视;及时按摩受压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术中更换卧位时注意观察负极板位置;约束带不宜过紧,使用止血带要定时放松,及时记录。(5)器械护士对切下的手术标本要妥善保管﹑固定,与台上医生核对无误后,再交给巡回护士,由巡回护士注明科室﹑姓名﹑床号﹑标本名称,2人再核对一次无误后送检,并填写送检登记本,让家属过目并签字为证,由专人送至病理科,双方共同核对并签名。(6)卫生部规定预防使用抗生素须在手术患者皮肤切开30 min~2 h或麻醉诱导期给予[10]。有术前使用抗生素医嘱的,巡回护士要严格查看标签及过敏试验结果,在规定时间内输注完毕,及时在病历上签字。药品摆放要规范,定位定量放置,内外用药分别放置,标示明显,术中除抢救患者外不执行口头医嘱,执行口头医嘱需复述一遍,无误方可执行,并及时补记医嘱,术中输血严格执行“三查八对”,输血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反应,发现问题及时处置。(7)手术物品清点是手术室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应提高医务人员对物品清点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医护交流,让医生参与物品清点,以杜绝物品清点不明时医生强行关闭体腔;清点物品不能流于形式,手术开始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认真清点并准确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术中增加的器械物品要及时记录,器械护士传递器械前要仔细检查器械螺钉﹑附件有无松动,以防脱落患者体腔内。凡是手术台上掉落的物品,巡回护士要及时放置在固定位置,任何人不得带出室外,以便查对。(8)根据手术量确定器械及敷料数量,规范手术物品摆放位置,以便护士及时拿取;急救物品单独存放,标示明显。手术室的电器﹑设备仪器定期检查,确保完好;每个仪器配有操作流程图,护士要掌握其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技能,正确分析各类监测数据。对复杂手术及新进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培养专科护士;定期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培训,提高医护配合能力。(9)在职培训及消毒隔离制度落实。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各种手术技术的涌现,在治愈患者疾病的同时也给患者增添了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11]。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及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是化解手术室护理风险非常重要的措施。在职培训中增加医院感染相关实际操作的培训,对于提高被培训对象医院感染知识的掌握尤其重要[12-13]。规范无菌操作及无菌物品的使用,加强手卫生管理,每个月对手术室内各种物体表面﹑手术人员手及空气进行抽样检查。对感染手术必须安排在负压手术间,术中挂感染标志,术后按特殊手术处理并登记。(10)安全护送患者。手术结束巡回护士与麻醉师共同护送患者回病房,途中竖起床档保护患者,妥善固定引流管,到病房后与病房护士严格交接患者皮肤﹑管道数量及通畅情况,患者所输药物及随身所带物品,并在交接单上签名。

1.4 观察指标 对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前后两组手术患者的护理安全缺陷﹑护理质量评分﹑手术医生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效果评价。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安全缺陷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护理管理措施降低了护理安全缺陷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安全缺陷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2.2 两组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实施护理管理措施显著提高了手术医生及患者的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比较 例(%)

3 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手术治疗成为很多疾病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室作为各种手术施行的场所,其安全问题尤为重要[14]。手术室护理工作步骤多﹑风险大及技术性强,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出现,不但增加患者负担,也会给医院的医疗质量带来负面影响[15-16]。加强风险防范教育,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手术室护理质量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在护理安全及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理风险既有客观存在因素,又有可控制的一面,针对手术室工作特点以及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可提高一线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处理能力,最大限度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手术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1]李晓惠,朱耿.国内外医院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65-66.

[2]刘晶,邢召晶,周绍梅.手术室护理纠纷的原因及预防[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5):630-631.

[3]王秀女,马平,郑建萍.护理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8):792-794.

[4]龚静.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伤残医学,2010,1(1):128.

[5]冯德芳,鲁静梅.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11):131-132.

[6]周加玲,王志成.前馈控制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3):1764-1766.

[7]邱小丹,李莉.风险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3):70-71.

[8]邹雪霞.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2):171-172.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术安全核查制度[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11.

[11]延海燕,郭旭光,林海燕.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控措施[J].北方药学,2012,9(4):120-121.

[12]殷娅,周霖,卢珊,等.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调查与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5):9-10.

[13]熊涓,张梅芳.浅谈医院感染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8):121-122.

[14]徐洁.影响手术室护理安全因素的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195-2196.

[15]许永红,手术室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方法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7):231-232.

[16]赖丽君,刘荣.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4):46-47.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Nursing Risk Factors on Operation Room

/WEI Yula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4,11(16):101-103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easures of nursing management effectively through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of operation room nursing risk.Method:Th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comparatively studied. 8160 case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2) were set up the control group, and 9372 case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t 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effect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operation room nursing risks were analyzed,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 were developed.Result:In the control group, nursing safety defects was 2.30%,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was (92.99±2.95), doctors satisfaction was 86.25%,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82.3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nursing safety defects was 0.44%,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was (97.85±3.76), doctors satisfaction was 96.83%,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97.61%. The nursing risk was decreased, the quality of car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doctor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Aiming at the operation room nursing work characteristics and weaknesses, identify and prevent nursing risk, may maximum limit reduce nursing risks, improve the operation doctor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peration room;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10.3969/j.issn.1674-4985.2014.16.033

2014-04-09) (本文编辑:蔡元元)

①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医院 山东 青岛 266400

魏玉兰

First-author’s address:Huangdao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dao City,Qingdao 266400,China

猜你喜欢
物品手术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称物品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