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材对比中解读澳大利亚小学汉字教学

2014-03-15 02:17张敬科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随文乐园汉字

张敬科

(安阳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

一、引言

澳洲小学的中文教学一般没有固定的教材,更苦于没有合适的教材。近年国内外一些专家学者开始致力于编著一些针对英语国家的中小学汉语教材,并积极与国外专家合作,力图使教材更具有针对性与趣味性。国外的一些专家结合本地汉语教育教学特色,也尝试编写了一些本土气息浓厚的汉语教材,并得到了好评。我们认为国内与国外教材各有所长,但考虑到教材使用的具体环境,通过对比分析两家的优缺点可以集两家所长。在此选取了在维州小学中文教学中比较受欢迎的两部代表性教材:《汉语乐园》和《好极了》。

《汉语乐园》是一套供英语国家10~12岁小学生使用的初级汉语选修课教材,包括:学生用书 6册、活动手册 6册、教师用书3册,共15册。并配有CD、字母卡片、挂图等教具。此套教材主要由国内教材专家编著,2005年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现在澳大利亚各个中文书店都有出售,据了解,作为国家汉办外推教材,为墨尔本200多所中小学校免费发放。

《好极了》是一本供澳洲小学使用的初级汉语教学活动用书,全书一册,由澳洲当地老师编写,澳大利亚Curriculum Corporation 出版社(亚洲教育基金规范和合作单位)出版发行。此书结合澳洲课程组发行的汉语学习光盘TAIHAOLE CD-ROM ,并提供了充足的网络下载资源。此书2002年出版发行,并一直作为墨尔本文法学校小学部的指定教材。

两部教材为了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设计了贯穿全文的几个人物,如:《汉语乐园》中的安妮、方方等;《好极了》中的小梅、索菲等。并且以他们的活动与对话来进行话题的展开,学生们很容易接受书中可爱的人物卡通形象,《汉语乐园》全文采用彩图,配以挂图和卡片,直观而且美观,有助于激起学生的乐趣。但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一些学生尤其是年龄偏小的孩子没有机会接触到真正的中国小孩子,他们对中国孩子的长相与特征没有概念,所以个人认为为了更好地体现教材的针对性与趣味性,不妨在教材中多插入一些实景实物图片,配合可爱生动的漫画卡通,相得益彰。

二、汉字编排特色与体例:

崔永华(2008)对非汉字圈的汉语学习者来说,汉字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汉字在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具有丰厚的内涵。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虽然难学难教,但也正是汉字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留学生与海外学习者。

对英语国家的学生来说,汉字是学习的难点,教材要努力克服学生对汉字的畏难情绪。考虑到海外少儿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汉字教学首先要有趣。汉字本身没有所谓的有趣与无趣之分,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一直是专家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刘颂浩(2004)提出为了引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可以找到相关汉字楷书字形所对应的古文字字形,通过对比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但同时他也提出了这种方法的局限性,过多的古文字字形可能会使他们无所适从,他们也不需要了解汉字演变的全部轨迹。

《汉语乐园》和《好极了》都采用了传统的“随文识字”法,即根据课文中出现的汉字来进行汉字教学。

《汉语乐园》共收录汉字45个,其中以象形文字为主。汉字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不要求全会写每个汉字,学生能认读简单汉字,并初步了解汉字的书写规则即可。学生用书从每课中选取一两个汉字,以图画方式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除此之外,在活动手册中通过剪、贴、画、涂色、添笔画等多种形式来练习汉字,避免了写汉字的枯燥和乏味。学生用书配有图文并茂的词语卡片,帮助教师讲解汉字。

《好极了》共收录汉字65个,汉字的选择主要依附于课文,没有涉及汉字基本笔画的编排。对汉字的掌握没有硬性要求,练习中没有要求学生用汉字作答,而以拼音为主。教材没有专设的汉字板块,学生们可以从网页上下载汉字学习资料。

表 1《汉语乐园》收录的汉字

表2 《好极了》收录的汉字

从上表我们发现《汉语乐园》虽然收字不多,但是从基本笔画入手,每课收字数基本固定。相比之下《汉语乐园》中形象生动、表意特征明显的象形文字很容易引起初学汉字的学生的兴趣与好奇,趣味性强。而《好极了》中汉字部分教学太过于死板,第一课就出现了“你”、“好”的学习,对于那些连英文字母都写不好的学前班学生来说实在太难了。

虽然“随文识字”能够使学生比较好地掌握汉字的音、形、义,帮助他们比较好地记忆汉字,但是它也有明显的缺点,即不符合先简后繁的教学规律,不能充分体现汉字本身的特点。

刘珣(2000)指出对成人而言“语文一体,随文识字”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地考虑汉字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严重影响了汉语水平的提高。刘颂浩(2004)在谈到《乘风汉语》汉字部分的编写时就提到汉字的收录仅限于课文词语表中出现的汉字,完全依附着课文,没有独立思路,无法根据汉字本身的规律和特点来选择讲解什么汉字。但我们发现两部适用于小学的教材都采用了“语文一体,随文识字”的汉字教学模式。这种汉字教学模式是否适用于海外少儿汉字教学还有待商榷,我们下面就结合当地小学汉字课堂教学实践,探讨当地汉字教学的一些特点。

三、趣味性与针对性指导下的汉字教学—结合汉字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上的汉字教学就像是一次神秘的文字之旅,又像是走进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城堡。”这是笔者在参加2009年全澳教师年会上一名参会老师给我们描绘的理想的汉字课堂教学。笔者在实践中对这种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汉字教学也有所体会。澳洲小学的汉字教学一般配有生动的故事讲解,配以简单的图画,有时加以动作和活动,学生们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汉字。例如:学前班的学生在学习数字一至十时,老师给每个数字增加了形象的描述,如:“四”像两边有窗帘的窗户;“七”像英文中的“t”等,采用联想记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建构图文关联。

澳洲倡导“thinking”即思考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授知识的同时鼓励学生的创新,开拓思路,开发思维。课堂上老师简单讲解汉字发展的历史,并让学生扮演中国造字的老祖先感受汉字的演变与发展,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培养他们学习汉字的兴趣。

四、结语

结合汉字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提出教材在汉字编排上的一些设想:

1)尽量增加汉字学习的趣味性,选择形象生动、表意特征明显的汉字作为讲解的对象。 尝试给一些汉字编排出形象化或者有趣的解释,可以采用故事、表演、比喻、类比等方法,如:“大”可以说它像一个人伸展身体,同时做出伸展状。

2)在练习中可以尝试设计一些新汉字的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发掘汉字魅力,并不断思考,体会汉字解码的快乐。

3)汉字的收录可以尝试打破“随文识字”的局限。尽量有计划有序地进行汉字的介绍。由简到繁,建立一组汉字之间的直接联系,如:“人”、“从”、“众”可以同时呈现,有利于识记。但是这类的汉字有限,我们也可以采用以旧带新的方法,如:“一”、“人”掌握后可以进行“大”、“天” 的学习。可以把“春”字分成“三”“人”“日”,但是这种方法应适量使用,不可以大范围使用,而且一般用于中、低年级的汉字学习。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刘颂浩.《乘风汉语》教学设计与研究[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

[3]王若江.美国与澳大利亚两部汉语教材的对比与分析——《中文听说读写》和《汉语》的考察报告[J].语言文字应用,2006.

[4]张玉梅.外来幼儿英语教材的本土化[J].学前教育研究,2008,(6).

猜你喜欢
随文乐园汉字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