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就讲好中国故事的看家本领

2014-03-16 01:38
中国记者 2014年12期
关键词:看家本领生动工作者

□ 本刊特约评论员

练就讲好中国故事的看家本领

□ 本刊特约评论员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近日在会见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获奖代表并讲话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重要的是解决好讲什么、怎么讲和怎样讲好的问题。云山同志指出,讲什么,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聚焦“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好。怎么讲,就是要真实、生动、鲜活地讲,真实的故事最精彩,百姓的故事最生动,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出新出彩,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怎样讲好,就是要走出办公室、走出高楼大厦,在路上心中才会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才会有群众,在现场心中才会有感动,要深化“走转改”,多到基层一线,采写接地气、有温度的好新闻。

刘云山同志对讲好中国故事的系统阐述,鞭辟入里、深刻凝练,是新闻工作者应当时刻秉持的基本遵循。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以来,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用心走基层,用情写群众,涌现了大批鲜活生动接地气的新闻佳作,新闻报道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如何用一个个生动可感的“中国故事”讲述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深刻道理。记录历史,讴歌时代,展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责任重大,讲好中国故事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新闻工作者如何从生动的社会现实中捕捉到带露珠、有温度的新闻,激浊扬清、弘扬正义,积极传播社会的正能量,首先就要把讲好中国故事作为看家本领,过好“讲故事”这一关。而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好讲什么、怎么讲和怎样讲好的问题。

当今中国正在发生“千年未有之变局”。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唯有把“人民”二字镌刻在心灵深处,把新闻写在广阔大地上,才能不辱使命,讲好中国故事。面对同样的时代,新闻工作者是如鱼得水、文思泉涌;还是一筹莫展、油尽灯枯,关键在是否解决了讲什么、怎么讲和怎样讲好的问题。实践表明,“穷记者”和“富记者”之最大区别往往不在才华高下,而在于有没有把握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大势;有没有坚持实事求是,不断改进创新,努力出新出彩,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精神;有没有走出办公室和高楼大厦,始终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解决好了讲什么、怎么讲和怎样讲好的问题,就一定能成为“富记者”。

还要看到,随着新兴媒体的勃兴,“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通讯社”,舆论传播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新闻工作如何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通过媒体融合发展,在复杂传播格局下牢牢掌握话语主导权,提出了新的要求。但不管传播方式怎么变,讲好故事永远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而且更要练就讲好故事的本领。在融合发展中,任何媒介手段都有可能消亡、可能被替代,这毋庸回避;但是,“新闻不死”,“内容为王”。即使在内容提供者受到巨大挑战的时代,为广大受众提供高端、独家、权威的新闻信息以及基于这些内容的深加工产品,依然不可替代。特别是在新闻信息鱼龙混杂、莫衷一是的时候,新闻媒体及时发出权威信息、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更是须臾不可或缺。

“涉浅水者得浮萍,涉中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新闻工作的实践性极强。纵观现当代中国新闻史,那些脍炙人口、历久弥新的新闻名篇,无论是《中国的西北角》《流民图》《包身工》,还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夜宿车马店》《驯水记》,无一不是深入现实生活的心血之作。当代新闻从业人员只有牢牢坚持“三贴近”、践行“三深入”、深化“走转改”,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用脚步丈量大地,永远在路上、永远在基层、永远在现场,才能推出更多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新闻报道,充分反映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基层创造的新鲜经验、人民群众的意愿呼声;才能发挥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新媒体舆论环境下,“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面对新形势、新环境、新任务,当代新闻工作者要增强现代传播意识,强化互联网思维,把讲好中国故事作为看家本领,努力成为全媒记者、全媒编辑,生产全媒产品,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大显身手。

讲好中国故事,解决好讲什么、怎么讲和怎样讲好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情感之根、精神之魂。新闻工作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最美风景在基层,最深感悟在基层,带着感情、带着问题走基层,用脚采访,用笔还原,把新闻写在大地上,永远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练就讲好中国故事的看家本领,是新闻工作者永无止境的必修课。

猜你喜欢
看家本领生动工作者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本领恐慌”与“看家本领”
生动的冬天
如何让文章更加生动
生动深刻 同享共进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每类肉都有“看家本领”
加强理论学习 提高“看家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