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选修课的设置与管理

2014-03-16 03:53窦燕童元松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院校高职专业

窦燕 童元松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经管系,江苏无锡 214021)

高职院校选修课的设置与管理

窦燕 童元松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经管系,江苏无锡 214021)

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当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以教学资源为基础,保质保量,注重特色。高职院校应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发挥办学规模效应,优化或创新教学方式,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系统以灵活确定评估与考核方式,以此提升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管理;教学资源

选修课是指可供学生有选择性地决定是否修习的课程,包括价值导向、心智培养和知识扩展以及技能培训等层面的一系列课程。高职院校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可以丰富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强化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可以促使学生学得扎实,为其成为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一、高职选修课的设置与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许多专业的选修课只注重本专业课程的拾漏补遗,缺乏安排专业跨度较大的科目。例如江苏城市职业学院2013级会计专业除了素质拓展课(120课时)外,无锡办班点的专业方向选修课就是3门:审计基础、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实务,徐州办班点则是财务会计实务、内部审计实务和审计技术方法;2013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选修课则主要是线切割与电火花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数控设备调试与维护以及自动编程与加工实训等。显然,学制3年素质拓展课仅120课时,10个学分,仅若干个讲座就结束了,其作用极为有限。那些专业方向选修课与专业相关度极高,对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有帮助,但是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人文素养,增添跨学科常识益处甚微。

其实专业的基础课、必修课学得扎实以后,学生完全有能力自学一些细分科目,但是对于专业跨度较大的科目往往因为缺乏基础与教师引导而难以入门,而仅学一门专业难以适应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选修课各有特色,教学方式自然应该千差万别。由于不少高职院校对选修课重视不够,教师的待遇相对偏低、教师的钻研精神欠佳,对教学方式缺乏创新,往往满足于讲授重点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很少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很少巧设情境吸引学生,很少把理论讲授与实训完美结合。

不少高职院校选修课的考核方式比必修课要求宽松,因此方式上过于简单化,难以检阅学生学习的效果,也难以体现出相关教师教学效果的优劣。基于出勤率、几次简单的书面作业等等实在难以促使学生深入学习,难以学有所得。

二、高职设置与管理选修课必须遵循的原则

高职院校需要将非专业素质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规划,健全选修课的组织实施体系,改善高校大学生考评体系[1]。同时,高职院校须注重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样,选修课的设置也应该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而合理设置。在学校层面,教务机构可以根据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阶段把选修课分为几个大类,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在每个学期或者学年,开展一次调查统计,然后有针对性地确定每学期的选修课,满足学生群体的差异性需求。

能否开设出相应的选修课,要依学校的师资力量、软硬件设施和教材教具等最终确定。高职院校适当利用校外教师与场所有利于挖掘学校教育的潜能,比如选修课“金融市场学”与“证券投资分析”在学期中间,可以由任课老师组织学生参观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与外汇交易市场等等;要鼓励教师担任选修课,需要充分利用或者添加教学设备,增设教学场所使得试验性、实践类选修课开设有设施保障。对资源进行整合,统筹规划教学资源等,均有利于选修课的顺利开设。

选修课的开设既要保证有较丰富的数量以满足学生需求,又要保证一旦开课必须以切实的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完美结合让学生既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又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两翼齐飞,全面发展[2]。高职院校应根据规定的选修学分和学生的数量,结合专业需要和学生需求,保证选课的数量,为学生提供充足可选、实际有用的选修课,它们既符合新时代对大学生的整体要求又能满足凸显个性的需要。同时主管部门也要把对选修课和必修课的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以达到保质保量。有特色才有生命力,选修课只有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环节的设计上下功夫,才能开出特色,开出效果。

三、合理设置选修课与强化教学管理的策略

针对于学生需求,高职院校可以构建一个完善的选修课体系,每学期公布一个选修课菜单。菜单中须包括课程简介、教学进度、教师介绍和教学与考核方式等等。所开课程力争有趣有用,专业性普适性兼备,或知识拓展或技能训练等。适当的引导工作也是必要的,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文科学生有必要适当学习理工科的一些常识性课程;而理工科同样有必要适当涉猎文科的某些科目,比如经济学基础、金融与财政、经济法基础等等。让学生对多专业有所涉猎。尽可能利用选修课促进个性教育,尊重、鼓励和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和优势。

职业院校应该把选修课按照专业内容分为几个大类,不同年级学生的侧重点有所差异。哈佛医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实例:该院为每一位在校医学生都提供了近280门选修课,涉及到100多个学科门类或领域,其中医学人文的选修课包括与医学哲学与伦理学、人类学、医学与行为科学、文学与医学、社会医学、临床医学研究、医患关系学、卫生保健管理等相关的16大类50多门,占选修课程总数近20%。根据各人文选修课的不同属性分为非临床和临床选修课,临床选修课需要在进入第三学年临床见习与实习阶段才能选修。这些选修课由哈佛医学院、医学研究中心及附属医院承担相应教学任务,还会有部分选修课由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合作院校开设[3]。

在全校范围内选聘确定选修课任课教师,既能发挥教师的特长,又能尽可能开出多样化的选修课菜单。在有校企合作的情况下,适当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知名专家、企业技术人员授课也是有效之举。另外,考虑到资源的丰富性,高职院校也可以就近和国家开放大学,省级的开放大学以及名校的网络大学合作办学,共享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由此借力促进选修课的成功开设。

一所高职院校保持适度的规模,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有利于相近专业的拓展和文科、理科、工科等多学科的相互渗透,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以培育复合型人才[4]。体现在选修课上,高职院校可以在全校范围内打乱建制班的安排,以学生选定的选修课为标准组成“课程班”,为此,有必要在全院或者全系范围内,确定某个时间为选修课开出的统一时间,比如某个下午或者某几个晚上等等,这样便于学生自由选课的同时不影响统设课程的学习。另外,尽可能允许学生试听几门选修课的第一次课,使之有自由的选择权。

选修课没有统考的压力,没有标准化教材的制约,任课教师更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优化与创新教学方式。创新的思路可以结合课程的特点、学生的能力、学习情境与动机以及经济生活的现实需要而展开。为此,教师要识别学生、识别专业、识别课件,在教学内容上要对选修课知识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所学课程的意义与魅力,选修课也因此才更有生命力[5]。

例如,选修课“经济法基础”可以充分结合生活中的经济法案例深入浅出地展开讨论分析,尝试建立模拟法庭,进行辩论比赛;“金融学基础”则可以联系到生活中的金融现象与投资理财的实况展开分析与循序渐进的模拟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金融分析能力与投资理财能力。在证券投资选修课中讲到上市股票的交易时,教师可让学生进行模拟股票交易,由几位同学当交易员,其他则是投资者,买卖教师拟定的几张股票,看账面上谁赚的钱多。同时把由“市场”决定的交易价格、成交量及时绘图到黑板上,收盘后让学生画出K线图,让个别学生当一次“股评家”。切合经济实际的模拟训练使学生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这正符合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中使用的案例既应该有经典的实例,也应该有身边的事例或者最新的突发性事件等等。

为确保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必须制订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课程准入条件、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计划制定、学时安排、授课方式和时间安排等)、考核评价制度和监督反馈机制等。为监测选修课课堂教学效果,高职院校可以定期进行教学指导、教学督导、教学观摩和组织公开课,还可以不定期组织专家听课、评课,分析选修课的教学进度,考察教材的合适性,通过学生座谈会等方式了解教学效果。这样逐步建立多渠道的信息反馈系统,逐步完善符合选修课特征的教学评估体系,坚持量化评估与定性评估、横向评估与纵向评估、阶段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相结合,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6]。

为使选修课教得实在,学得扎实,切合实际的考核评价方式尤为重要。为此可根据课程的内容确定灵活的考核方式,如:提交案例的分析与评述,提交与课程有关的调查报告或者实践经验总结报告,由老师实地观察认可的实验、实训过程,抑或展示网上BBS、视频讨论的记录资料或者微信讨论稿等等。在提交时间、提交方式上相对宽松,但是考核要求必须明确,合格与否不可随意决定。

[1]罗中秀,谭聪杰.非专业素质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3(1):155-160.

[2]高云伟.高职院校选修课能力培养调查分析——以包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9):79-81.

[3]连婕,燕娟,王洪奇.哈佛医学院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医学人文教育,2013(8):26-29.

[4]张洪春,孙健.基于发展力的高职院校资源整合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2):26-30.

[5]刘峰,廖广知.高职院校开设经济学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2(26):136-137.

[6]洪娟.浅谈高职院校选修课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8):61-63.

(责任编校:马余平)

Installment and Teaching Management Analysis of Elective Course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DOU Yan TONG Yuan-song
(Economic Management Department,Wuxi Radio and TV University,Wuxi,Jiangsu 214021)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opening of elective courses should be guided by the demands of students and based on teaching resources,and their qualities,quant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also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In order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elective courses,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meet the diverse needs of students,play scale effect,optimize or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and determine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methods to flexibly establish the feedback and assessment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elective course;teaching management;teaching resource

G 712

A

1672-738X(2014)06-0024-03

2014-09-20

江苏省社会教育规划一般课题(JSS-C-2012026)。

窦燕(1974—),女,江苏常州人,管理学助教,工商管理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高职教学管理。

猜你喜欢
院校高职专业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