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情深意浓的绝佳赞歌
——解读余秋雨散文《都江堰》

2014-03-18 07:10邵美玲江苏省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名作欣赏 2014年32期
关键词:李冰余秋雨都江堰

⊙邵美玲[江苏省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余秋雨研究(一)

一曲情深意浓的绝佳赞歌
——解读余秋雨散文《都江堰》

⊙邵美玲[江苏省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通226007]

《都江堰》有条脉络清晰的情感线,作家高屋建瓴,以回环曲折的文势,从四个不同的角度尽情地讴歌了这造福千年的水利工程,指出都江堰是我国调理自然力的哲学典范,它集中呈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教义。

脉络清晰壮丽的驯顺硬扎扎的水坝调理自然力

在祖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有着美不胜收的自然山水和数之不尽的人文景观,哪些风景最值得行走者们去驻足、留恋、遐想和品位呢?余秋雨先生曾经随手写出了二十八项他自己比较喜欢的景点,其中位列第七的就是都江堰。①他自己也亲历此地,并以此为题写了一篇优秀的散文,收在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中,但,这里分析的《都江堰》已经是修改稿,录在另一本散文集《山河之书》里。

《都江堰》有一条脉络清晰、可触可摸的情感线,这条线高屋建瓴且跌宕起伏,从中可以窥见作家对都江堰情之切、意之深、爱之浓。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运用对比开场,这跟旧版《都江堰》②如出一辙,只不过对比的力度大大地减小了。旧版《都江堰》一开始开明宗义:“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一句话,突出了都江堰。接着从时间上、规模上、社会功用上进行对比,比出了都江堰的美轮美奂、不同凡响。也许余秋雨先生觉得这样的对比有点过于贬低长城了吧,新版《都江堰》在开头几段文字中,用了几乎相同的句式推出了这个两千多年前的伟大水利工程,一句“它就是都江堰”,单独成节,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可掬可捧。“这是一个不大的工程”,但作家认为,“把它放在全人类文明奇迹的第一线,也毫无愧色”。理由很简单,因为跟长城比,都江堰千百年来,一直保证了四川盆地的旱涝保收,“每当中华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有了它,才有历代贤臣良将的安顿和向往,才有唐宋诗人出川入川的千古华章”,“抗日战争时的中国才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后方”。作家激情难抑,又拿长城作比,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可一查履历,“还是它的后辈”。字里行间,融入了对都江堰说不尽的感激和崇敬。都江堰,如此功勋卓著,值得骄傲啊!

既然有如此多的好处,那就去走一趟吧。第二部分很自然地带领读者进入都江堰景区。到底是大家,余秋雨对“文似看山不喜平”的为文之道驾轻就熟,来了个欲扬先抑。“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个水利工程罢了”,一开始表现出去不去都无所谓的态度,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就乘便看一眼吧”,似乎去都江堰好比在商店买东西,是商家给的一个不值钱的零头。谁知走着走着,“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而且感觉到“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这就有了“一种莫名的紧张”,“紧张得急于趋附”的心动,终于“被它吸去”,竟又“陡然一惊”,细看,作家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激流浩荡,大地震颤”,都江堰出现在眼前了。这三小段文字并不长,但作家以情感为线,辅之以触觉、听觉、视觉的感受和心理变化,写得一波三折,摇曳多姿。

那水又不同于海水,“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会”,因为“太多太深,茫茫一片”,却缺少都江堰之水的那种“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的力量,缺少那种“踊跃着喧嚣的生命”的气势,都江堰之水虽然撒野却也驯顺,即使恼怒却也更壮丽规整,也难怪作家用比喻赞叹,这是“延续着一场人与自然的千年谈判”。是的,如果不是成功的谈判,水怎么能既出尽了风头又乖乖地听话呢?赞叹之余,作家向所有的读者郑重推荐“看云看雾看日出各有胜地;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这一部分,作家的感情经历了从可去可不去到“急于趋附”,从惊心动魄到颔首赞许,最后竟至于向读者极力推崇这个旅游胜地,其情感变化之大、之快,不是亲历、不是耳闻目睹,焉能如此?

喝水不忘掘井人,没有李冰,哪有都江堰?没有滋润千年四川大地的都江堰,哪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李冰功不可没。因此,第三部分写李冰父子就很顺理成章了。

这部分有基本史实,有作家合理的想象,也有精到的评判;史实也好,想象也罢,评判也行,全是情感的抒发与宣泄。首句“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李冰”,直接切入到都江堰的创作者。

李冰任蜀郡守,只有大概的时间段,没有确切的年份,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这份任命从此就改变了四川的生态环境。虽然史书上没有记载,李冰也“未曾留下什么生平,只留下硬扎扎的水坝一座”,但,这里有他作为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江边”的原始造型,有李冰总结出的“治水三字经与八字真言”,这是史实。他死于两千年前,却一直“站在江心的岗亭前”在指挥水流。他大智若愚、大拙又大巧,以最简单的思维,思考的是最清澈也是最高难度的人类学。他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他“命令自己的儿子做三个石人,镇于江间,测量水位”。写到此,一个勤勤恳恳、忠于职守的官员形象已经巍然矗立在读者面前,要知道,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人和事,可能让当代一些很少关注民生的官员大为汗颜。

不仅这样,作家还运用了对比。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李冰造福后代的功绩。请看:官场惯例“把一批批杰出学者选拔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他的“治水三字经与八字真言”成为“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而后于他的“厚厚典籍”却相形见绌;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了一尊头部残缺的据说是李冰儿子的塑像,竟使一位现代女作家怦然心动,并“由此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旧版《都江堰》中,边远地区傩戏中的水神河伯换成了灌县的李冰。人们奉其为神,让他永久地享受民间香火。傩戏是民间艺术,水神换成李冰是群众自愿的行为,民心所向恰恰是对李冰最高的褒奖。

其实,余秋雨的散文随处可见对比手法的运用,因为对比能比出优劣高低。比如《白发苏州》③中,一开始将美国、澳大利亚的200周年庆祝与苏州的2500周年的生日对比,比出了白发苍苍的老前辈苏州;《狼山脚下》④将唐朝骆宾王与清末状元张謇进行了对比,比出了真正的中国文人本来就蕴藏着科举之外的蓬勃生命。《追寻德国》⑤中将柏林与罗马、巴黎、伦敦进行对比,比出了柏林的老练含蓄与让人捉摸不透的奇特气势。

都江堰还有一个蔚为壮观的景点,那就是横江索桥。第四部分便从这横江索桥写起。站在索桥上,脚下是义无反顾的江流,挟寒风,吐白沫,齐锐进,那种波涌浪叠的滚滚气势煞是吓人,而桥的另一边却“硬是化作许多亮闪闪的河渠”,强大涌动的水流已经完全变成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挥洒出茫茫绿野,累累硕果”。

都江堰是一项水利工程,但如果仅仅看成是水利工程那也太不全面,也太小瞧了都江堰。我们都知道,收在《文化苦旅》中的这篇散文写于上世纪90年代,正如作家自己坦言:“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⑥但是,当作家走遍国内他认为需要走过的地方,他又感觉到了新的责任,他需要扩大考察旅行的圈子,“终于从国内走到国外,从中华文明走到了其他文明”,“既从其他文明来审视中华文明,又从中华文明来察视其他文明”。⑦收在《山河之书》的这篇散文已经是作家“亲身越野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⑧之后,又在世界各地多次作过关于人类文明内容的演讲,因此,从世界文明的高度来俯瞰中华文明,审视都江堰就有了新的感受和理解。也许,修改《都江堰》这篇散文的动机就基于此。

巧的是都江堰近旁有座青城山,青城山是道教圣地,“都江堰调理自然力的哲学”恰恰较为完美地诠释了道教宗义,余秋雨在这里用的是“调理”,而不是改造,于是,作家慨叹,两者“互相映衬,彼此佐证,构成了一个研修中国哲学的最浓缩、最天然的课堂。”都江堰也就成了天人合一、长生不老的道家精髓的典范。至此,我们不得不佩服作家高屋建瓴的眼界、独到深入的剖析,与旧版《都江堰》相比,实在是站在了又一高点来尽情讴歌这一举世无双的水利工程。2000年11月,“青城山—都江堰”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不是人定胜天的结果,其实就是李冰“领悟了水,顺应了水,听从了水”;换言之,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如果把新版跟原版的《都江堰》作一比较,还可以发现,再版时,作家已经对原版的一、四两个部分大动斧凿,毫不留情地增删了,联想到现在有的作品粗制滥造得令读者无法卒读,这种做法实在令人钦佩。当然,这已是题外话了。

①余秋雨:《山河之书》,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15页。

②③④⑥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版,第41页,第41页,第41页,第3页。

⑤⑦余秋雨:《行者无疆》,华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第2页。

⑧余秋雨:《千年一叹》,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作者:邵美玲,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本科毕业,江苏省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编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

猜你喜欢
李冰余秋雨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彩铅画《锦鲤》
余秋雨投其所好
余秋雨投其所好
李冰与都江堰
〈홀로 한가롭게 거닐다(獨自閑行)〉풍부한 인간성과 본성의 지혜
都江堰安澜桥
《文化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