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释子与陶渊明

2014-03-20 19:04成明明
关键词:陶渊明文人

成明明



北宋释子与陶渊明

成明明

在北宋陶渊明的接受史上,诗僧释子从外在的语言形式到内在的精神实质,以其社会整体文化选择的力量和个体追求需要的合力,赋予被选择的对象陶渊明以鲜明的时代色彩,体现在实用工具性、日常审美性、文艺鉴赏性三个层面。虽然他们学习接受渊明的深度、广度无法与宋代文人等量齐观,但这异代因缘毕竟揭示了北宋释子在士夫化背景下对精英文化的吸收融合,而这也构成了北宋文学的别样图景。

释子;陶渊明;实用工具性;日常审美性;文艺鉴赏性

东晋文人陶渊明以其“胸次浩然,天真绝俗”(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凡例上》)的诗歌和“无弦琴”的人生意趣,为后代文士顶礼膜拜,到了宋代更是出现了陶渊明接受史上的高峰。研究者在谈及宋代陶氏接受史时,多注意到文人士夫这一群体,如程杰《北宋诗文革新研究》第二十章“陶、杜典范意义的发现与宋诗审美意识的形成”(文津出版社,1996年),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等,而对释子群体则略而不谈,或寥寥数语。其实,禅衲释子是这一文化现象中不可忽视的构成者和传播者。虽然他们学习接受渊明的深度、广度无法与文人等量齐观,但是他们有编辑《渊明集》*曾季狸:《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92页。的一份理智虔诚;有追和《归去来兮辞》的踵武相承;有弘扬陶诗美学的匠心独运,这些足以说明,在北宋渊明的接受史中,忽略这一群体其研究至少是不全面的。所以通过对北宋释子与渊明关系的考察,以期完善宋代陶渊明的接受史,探讨北宋释子在士夫化背景下对精英文化吸收融合的方式特点以及对北宋文学图景构成的价值意义。

在宋代陶渊明被经典化的过程中,释子从外在语言形式的模拟到内在精神实质的呼应,以其社会整体文化选择的力量和个体追求需要的合力,赋予被选择的对象以鲜明的时代色彩。以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讨论。

一、实用工具性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历来作为经典文本受到极高推崇,其关键词“归去来”更是成为一个高频语词出现在佛教语典里。丁永忠认为,“齐梁以还的民间僧徒以及诸多奉佛文人诗中的‘归去来’语,也当大多来自民间而非肇自陶潜《归辞》”*丁永忠:《陶诗佛音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02页。。“归去来”原本出自民间口语,确为事实,但是自陶氏使用后,更加彰显乃至成为文化符号,则毋庸置疑。加之随着佛教的世俗化、士夫化,文人与释子之间的双向互动,使得释子使用这一语词源自文人的可能性大为增加。在宋代的佛教典籍中,释子使用“归去来”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以典型的陶渊明式“归去来兮”出现,我们以《五灯会元》为例来说明:

真州长芦道和祖照禅师上堂:“一二三四五六……天竺茫茫何处寻?补陀岩上问观音。普贤拍手呵呵笑,归去来兮秋水深。”(卷16)

岳州平江长庆应圆禅师上堂:“寒气将残春日到……归去来兮归去来,烟霞深处和衣倒。”(卷16)

释銮《偈二首》之一:“众卖华兮独卖松,青青颜色不如红。算来终不与时合,归去来兮翠霭中。”(卷18)

释宗印《辞众颂》:“四十九年,一场热哄。八十七春,老汉独弄。谁少谁多?一般作梦。归去来兮,梅梢雪重。”(卷18)*释普济:《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077页,1088页,1202页,1208页。

《五灯会元》乃禅宗史书,考辨释氏源流本末,胪列宗派体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145评曰:“固可与《僧宝》诸传同资释门之典故,非诸方语录掉弄口舌者比也。”该书采摭机缘语句,有资典故,故而元明以来好禅文士多爱其书。陶渊明以禅师开堂说法,或者临了偈语“归去来兮”的形式出现在宋代禅宗史籍中,体现说法论道的工具性,缘于渊明挂冠归隐,看清本心的正确识见与抉择,而这和禅宗修行的回归真如,直指本心是相通的,如南岳福严保宗禅师上堂说法:“如何是话会?岂不见陶潜俗子尚自睹事见机。而今祖室子孙,不可皮下无血。”*释普济:《五灯会元》卷12,第747页。。显然渊明成了禅师劝诫引导徒众修行的话头和例证,更多体现的是工具性。

就渊明《归去来兮辞》的主旨,传统观点以为,作品表现了诗人与污浊官场的决绝,回归田园,随缘任运;也有学者提出,“它却应是诗人深染佛教‘空观’,欲脱落人累形役之苦的产物”*丁永忠:《陶诗佛音辨》,第118页。。至于宋代文人追和之作的旨义,杨杰《无为集》卷1《归来堂赋序》曰:“追靖节遗韵而歌《归去来》以贻之,庶亦自警。”晁补之《鸡肋集》卷3《追和陶渊明〈归去来辞〉》云:“辞长而歌短,歌有和辞无和也。言语文章,随世随异,非拟其辞也,继其志也。”

北宋诗僧的追和旨义与“自警”、“继其志”的文人立意可谓大相径庭。云门宗诗僧道潜曾参与了苏门文人追和渊明《归去来兮辞》活动,惜其别集《参寥子诗集》未曾收录,《容斋随笔》卷3引晁以道(晁说之)《答李持国书》载:“建中靖国间,东坡《和归去来》,初至京师,其门人宾客从而和者数人,皆自谓得意也,陶渊明纷然一日满人目前矣。参寥忽以所和篇示予,率同赋,予谢之曰:‘童子无居位,先生无并行,与吾师共推东坡一人于渊明间可也。’参寥即索其文,袖之出,吴音曰:‘罪过公,悔不先与公话。’”*洪迈:《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32页。可见道潜作为苏轼的方外挚友也曾有追和之作,惜晁说之的话语使道潜打消了保留原作的念头,我们今天也无从看到了。

诗僧道潜追和陶作的行为,多是出于对苏轼知音知己的情谊,是作为苏门宾客群体的文化响应和认同,而北宋著名的临济宗诗僧惠洪,其追和之作则更多体现的是以追和的形式浇自己的块垒。其作一篇题为《和陶渊明〈归去来词〉》,另一篇乃《沩山空印禅师易本际庵为甘露灭,以书招予归隐,复赋〈归去来词〉》。这两篇风格迥异的作品,表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由尘世重返山林,永结无情之游的愿望。”*陈自力:《释惠洪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357页。陶渊明虽归隐田园,但何尝不具济世之心?龚自珍《杂诗》云:“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澹,二分《梁甫》一分《骚》。”惠洪的作品,对人生的反思检讨与归隐山林的郑重宣言中充溢着壮志不伸的苦闷,如《石门文字禅》卷20第二篇《归去来词》有云:“唯空印之中兴,取高风而追还,耿终力之弗寐,心欲绝而桓桓。”*释惠洪:《石门文字禅》,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以下惠洪引文只注明卷数,均出自该书。排遣苦闷的方法,自然就是以体道之心游戏翰墨,所谓“有持情以寄目,无忧色之在颜。皆遇缘而一戏,何适而不安”(卷20《和陶渊明〈归去来词〉》)。宋代以来,禅师直接引用唐诗宋词佳句入偈语较为频繁,其主观性是阐道说法,客观效果则使禅意中带有了审美性。像北宋诗僧惠洪这种追和整篇作品的大手笔之作则属少见,这里主要体现了以渊明《归去来词》为证道形式载体的工具性,当然渊明作品文学的形式之美,又使得诗僧的追和之作不可避免地展现出了相当高的艺术性。

二、日常审美性

如果说出现在说法话头里的陶渊明,还只是禅师们开导徒众了解真如本性的最低限度的引证对象,那么在诗僧笔下被咏叹模仿的陶渊明,则是诗僧与文人共同心仪的典范,已经从语言物质层面附庸风雅之嫌的工具性,上升到行为精神层面欣赏接受的审美性,表现在对渊明品性节操、生活意趣、处世之法的欣赏赞许,可谓与文人士夫有相契之处。

1.生活环境:诗僧对渊明归隐环境——柴桑故里的标识,情感上之贴近。

惠洪《次韵李商老匡山道中》:“往来柴桑间,妙语生云烟。”(《石门文字禅》卷2)

惠洪《次韵周达道》:“永怀柴桑归,悠然见真诚。”(《石门文字禅》卷6)

惠洪《跋东坡与佛印帖》:“想见(东坡等)幅巾杖屦,翛然行儋石水溢间,如渊明在柴桑斜川时。”(《石门文字禅》卷27)

道潜《夏日山居》:“吾庐宛同彭泽,绕屋美荫交加。”(《参寥子诗集》卷1)*释道潜:《参寥子诗集》,四部丛刊三编本。以下道潜引文只注明卷数,均出自该书。

2.生活意趣:诗僧对渊明无弦琴、读书交友等生活的欣羡仿效。

重显《送德隆山主》:“衲有云兮曾卷未卷,琴无弦兮解弹不弹。”(《全宋诗》卷147)

子淳《和张居士》:“松风未作寒林静,一弄无弦琴上音。”(《全宋诗》卷1214)

惟晤《次韵和酬》:“袒跣不妨陶令醉,风流多效洛生吟。”(《全宋诗》卷281)*《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638页、13848页、3579页。

惠洪《山居四首》之三:“读书不求甚解,偶尔会意欣然。”(《石门文字禅》卷14)

无论是“好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洒脱,还是醉酒的可爱,抑或与友人往还的真率,学者们指出,渊明最令人不可思议的当属无弦琴。朱光潜论析,它所指示的“并不是一般人所谓‘风雅’,而是极高智慧的超脱”,以为他“达到最高的禅境”*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8页。。北宋释子对渊明这种充满“禅趣”的行止颇为赏叹,诗歌中的频繁咏叹就说明了这一点。当然,北宋释子的这种欣赏倾向也有其内在的继承性,因为唐代禅宗语录中已出现了对“无弦琴”的标举。

3.人物品评:诗僧在人物品评方面以渊明行止为标准。

道潜《次韵何子温龙图》:“旷达未应输靖节,风流可复羡知章。”(《参寥子诗集》卷2)

道潜《登岳顶呈试可邦直》:“渊明旷达不事事,胜日结客游山樊。”(《参寥子诗集》卷11)

惠洪《次韵平芜等》:“又不见渊明坦率从所好,闷遭五斗相缠绵。”(《石门文字禅》卷2)

惠洪《余游钟山宿石佛峰下》:“只有渊明似我,逢人故面成亲。”(《石门文字禅》卷14)

渊明的旷达坦率,随心所欲,不仅是诗僧赏鉴文士的参照,而且也是诗僧自我标榜的主题。渊明亦是文人绘画追慕的主题,文人画又成为文士诗僧赋咏的对象。北宋大画家龙眠居士李公麟曾经绘有渊明归去来图,一些诗僧也不甘寂寞,与文人酬和赠答。诗僧祖可有《李伯时作渊明归去来图王性之刻于琢玉坊病僧祖可见而赋诗》,其诗曰:“坐上柴桑墟落烟,眼中百里旧山川。候门稚子似无恙,三径巾车人绝怜。尚友当须今逸少,丹青宁复老龙眠。流传匪独遗怡玩,端使懦夫怀凛然。”诗僧善权有《王性之得李伯时所作归去来图并自书渊明词刻石于琢玉坊为赋长句》、《奉题性之所藏李伯时画渊明三首》*孙绍远:《声画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特别是后面三首,乃典型的六言体诗,以泛舟、采菊为题,抒发了对渊明足踏清流、采菊南山、耿介醉卧之高风意趣的会心赏叹。

宋代文人揭示出的渊明形象,具有“狷介不偶的个性、豪放不羁的精神”,“与世不偶、怀才不遇的豪放形象的内涵”*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222页。,北宋诗僧提炼出来的与之相差无几,坦率真诚、旷达飘逸、高风亮节,情趣盎然。更有甚者,诗僧祖可的《靖节祠》,则代表了诗僧群体对渊明的深刻体认,其诗云:“靖节非傲世,带耻为人束。郁然霜雪姿,受正如松独。高歌归去来,自种松与粟。寓意琴书间,处己审缨足。倾觞三径醉,颓然忘宠辱。江山有遗迹,庶以振流俗。”*《全宋诗》卷1288,第14612页。渊明霜雪之姿的气节操守,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寄意琴书的趣味指向,以振流俗的人格典范,可谓精到;特别是“庶以振流俗”,与理学家所提倡的渊明人格典范颇为契合。

三、文艺鉴赏性

如果说在使用语汇、追和创作,以及推崇心仪生活情趣、人格精神等方面,北宋诗僧衲子与文人士夫相比似乎隔着一层,但在倡导渊明诗文美学风格层面,他们还是与文士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宋高僧慈云尊式,诗文颇有渊明之风,《佛祖统纪》卷10载江州太守许端夫为其诗文所作《序》云,“慈云之诗,文贯于道,言切于理,酷似陶彭泽。盖合于情动形言,止乎礼义之意。……文既清丽,理亦昭显,雅正简淡,有晋宋之风”*《大正藏》49卷,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第209页。。新长老作诗追慕渊明风格,梅尧臣《答新长老诗编》赞曰:“江东释子多能诗,窗前树下如蝉嘶……唯师独慕陶彭泽,奇迹仍收王会稽。”*朱东润:《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卷1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16页。诗僧饶节评价友人的文章能够像渊明一样流传千古,《倚松诗集》卷2《赠伯容》有道,“文章千古陶元亮,笔札平生谷子云”。北宋诗僧在诗文理论上推崇彰显渊明最突出者,当属道潜和惠洪。

道潜评价文人黄子理的诗歌:“俊逸固宜凌鲍照,优游真已逼渊明”(卷7《览黄子理诗卷》);赞叹诗僧思聪闻复之诗:“气稳侔彭泽,词幽近楚骚”(卷9《读闻复诗卷》);欣赏权上人道:“少陵彭泽造其真,运斤成风有余地。”(卷12《赠权上人兼简》)道潜不仅在诗歌理论上推崇渊明,而且在创作实践中亦追踪渊明,苏轼《与参寥第二简》致语道潜曰:“笔力愈老健清熟……当更磨揉以追配彭泽。”*苏轼:《苏轼文集》卷61,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860页。具体论述,参见拙文《论北宋诗僧道潜》*成明明:《论北宋诗僧道潜》,《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1期。。惠洪赋咏渊明,美其志节又兼及文词,如《十六夜示超然》“此诗若散缓,熟读有奇趣。便觉陶渊明,仿佛见眉宇”(卷4);《治中吴傅朋母夫人》“绝似广陵公,从来孟陶风味同”(卷5);《云霁谒景醇》“清婉继彭泽,寒陋笑东野”(卷6)。优游、气徐、奇趣、清婉等特点,是北宋诗僧彰显的渊明诗文风格。

惠洪独树一帜的是,其诗话著作《冷斋夜话》用较多篇幅揭橥了渊明的为人及诗文旨趣,兹引论之:

东坡每曰:古人所贵者,贵其真。陶渊明耻为五斗米屈于乡里小儿,弃官去。归久之,复游城郭,偶有羡于华轩……然其正直明白,照映千古,想见其为人。(卷1)

东坡尝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如“日暮巾柴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檐隙。”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曰:“霭霭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造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卷2)

李格非善论文章,尝曰:“诸葛孔明《出师表》,刘伶《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词》……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卷3)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鲁直评曰:“其浑成风味,句法如生成。而俗人易曰‘望南山’,一字之差,遂失古人情状,学者不可不知也。”*张伯伟编《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4页、29页、36页。(卷4)

另其《天厨禁脔》卷上载秦观评诗:“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澹。”我们将惠洪载录他人的论语和其本人的观点综合起来,就形成了这样的判断:渊明正直真淳,其诗造语精到、不见斧凿,风味浑成、冲淡自然,散缓中寓有奇趣等等,可谓符合渊明诗文的美学风格。虽然诗话里关于渊明的评价多来自北宋著名的文人士夫,惠洪本人多为祖述或转载,但作为一位有敏锐的判断力、独特审美观照的诗僧,他的这一举措无疑为南宋文人的诗话著作专列评陶章节,作了有力的过渡和铺垫。

北宋释子对渊明的学习接受中,释思悦颇值得一提。据曾季狸《艇斋诗话》记载,思悦不仅编《渊明集》,而且辨析了历来关于渊明诗题甲子的问题:“陶渊明诗自宋义熙以后皆题甲子,此说始于《五臣注文选》云尔,后世遂因仍其说。治平中,有虎丘僧思悦者,编《渊明集》,独辨其不然。其说曰:‘渊明之诗题甲子者,始庚子迄丙辰,凡十七年间九首,皆晋安帝时所作。及恭帝元熙二年庚申岁,宋始受禅,自庚子至庚申,盖二十年,岂有宋未受禅前二十年,耻事二姓而题甲子之理哉!’思悦之言信而有证矣。”*曾季狸:《艇斋诗话》,《历代诗话续编》,第292页。思悦的行为,既非装点门面,亦非附庸风雅,而是表现出了与宋代文人接受渊明的相似的谨严与理智。

李剑锋以为,“如果说陶渊明其人其文既作为一种文学史现象,又作为一种文化史现象,为中国古典诗歌、诗论、艺术精神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士人心态注入了鲜活的血液,是众所周知的既定事实的话,那么这一事实的全面展开和真正实现,是从宋代开始的”*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第226页。,可谓十分深刻。需要说明的是,在宋代陶渊明文学史、文化史地位的确立中,如果说文人士夫是滚滚波涛,那么诗僧释子就是涓涓细流;如果说文人士夫是主题旋律,那么诗僧释子则是和弦伴奏。陶渊明对后世的影响,不仅文人士夫,即便和尚缁流亦受沾溉。

北宋释子对渊明的学习接受说明:其一,陶渊明与佛教若即若离的关系,“对于自然的默契”,“言语举止,处处都流露着禅机”*朱光潜:《诗论》,第208页。,加之宋代“文字禅”的倡导,为释子提供了接受心理的可能;其二,宋代文人士夫的佛禅化,为释子提供了交流对象的可能;其三,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浸染,为释子营造了接受环境的可能;其四,宋代印刷业的发达,书籍传播的方便,为释子的学习创造了物质条件。总之,北宋释子接受陶渊明,是宋代文人士夫佛禅化和释子士夫化交融影响下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我们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

责任编校:刘 云

10.13796/j.cnki.1001-5019.2014.05.008

教育部社会科学重大攻关招标课题(12JZD00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XZW012)

成明明,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江苏 南京 210023),西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陕西 西安 710069)。

I299

:A

:1001-5019(2014)05-0049-05

猜你喜欢
陶渊明文人
你好,陶渊明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文人与酒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瓷器中的文人雅趣
文人吃蛙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陶渊明 饮酒》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