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中有关爱情的语词赏析

2014-03-21 05:33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柳梦梅杜丽娘汤显祖

郭 英

(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内蒙古 集宁 012000)

《牡丹亭》中有关爱情的语词赏析

郭 英

(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内蒙古 集宁 012000)

汤显祖的 《牡丹亭》是我国戏曲浪漫史上的经典之作,作品描绘了主人公杜丽娘与柳梦梅的传奇爱情,戏曲同时以华丽婉转的文辞著称,正如作者所说 “一生四梦,得意处首推牡丹”。文章以恋爱人物描写、恋爱中主体双方称谓描写、恋爱中的动作描写、恋爱双方爱情心理描写以及外部环境描写五个方面为切入点,对 《牡丹亭》中有关爱情的语言词汇进行了分析。

牡丹亭;爱情;语言词汇

《牡丹亭》与 《紫钗记》、《邯郸记》和 《南柯记》合称 “玉茗堂四梦”,全称为 《牡丹亭还魂记》,以明代话本小说 《杜丽娘慕色还魂》为蓝本,经过艺术再加工,描述了一段极具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身为太守女儿的杜丽娘,是深受封建礼教约束的大家闺秀,深居闺中,对爱情充满期待与想象,后在梦中与书生柳梦梅相爱,但无奈终归南柯一梦,梦醒后,一切归于云烟,最后为相思所困,香消玉殒。三年后,柳梦梅在杜丽娘所葬之地与其鬼魂相恋,并最终令其复活为人,结为夫妻。《牡丹亭》在明代传奇剧本中极具代表意义,堪称典范,这不仅源于其对封建礼教的挑衅,同时也源于其婉转典丽的文辞,爱情是 《牡丹亭》的主题与主线,因此其语言特色也集中体现在对爱情人物及心理的描写上,汤显祖用或泼辣动荡或精巧华丽的爱情语汇来烘托其口中的:“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 “至情”。

一、恋爱人物形象描写

所谓的人物形象描写主要包括面部五官及整体形象和气质描写,这些方面的描绘主体主要源于恋爱中男女双方自身、相恋对象、旁观人物。《牡丹亭》中主要的描述对象是杜丽娘和柳梦梅。对于女性杜丽娘的描述运用了大量笔墨,比如形容眉眼的词汇有:“眉目双高”、“笑眼生花”、“秋波妙”、“眼注微波”。作为面部最受关注最能表达感情的器官,很多文学作品中都不乏对眉眼的描述,以此衬托女性的美貌。唐代诗人温庭筠的 《菩萨蛮》有诗句曰:“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汤显祖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来描述眉眼突出杜丽娘面容姣好而且含情脉脉、眼波流转、惹人怜爱的特点。对于女性嘴的描写用了 “幺荷”的比喻,将符合古代传统美女审美的樱桃小口表达得惟妙惟肖。“酒潮微晕笑生涡”,书中还描写了杜丽娘甜美的酒窝,而对于其头发则采用了 “云”和 “烟霭”来形容和比喻,迎合了古代美女头发浓密的特征。对于其面色的描述,汤显祖用了“腮斗儿”、“注樱桃”、“人面桃腮”来形容杜丽娘光洁而健康的肌肤。除此之外,书中还用 “凌波”、“细腰”、“叶叶腰身”来形容杜丽娘的体态。以脚和腰的描写为主,自南宋缠足之风盛行后,女子都以脚小为美,而纤细柔软的腰肢更是古代美女重要的标准之一。同时对于女性的整体形象和气质也进行了描绘:比如第十出中:“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又如第三出训女中,母亲如此形容自己的女儿“娇养他掌上明珠,出落的人中美玉。”经过这一系列的描写,一个貌美如花、感情丰富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以此来凸显当时的爱情审美观,杜丽娘作为标准的古代美女,正值美好年华,必然有着爱情需求。

而对于男性形象的描写,《牡丹亭》中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男性的气质、品行及身份和成就方面,对于外貌细节的描写不多,“风神俊雅”、“丰姿俊妍”、“龙凤姿容”、“留连婉转”、“情倾意惬”、“折桂之夫”、“蟾宫之客”、“戴乌纱象简”、“门户风华”,这也反应了当时的女性审美观和恋爱观。与外貌相比,男性的身份、才能、成就和品行是他们更为在意的方面。

二、恋爱双方主体称谓的描写

爱情是一个发展过程,不同的时期,称谓也有差别,以此来体现感情的程度。《牡丹亭》对这一点也颇为注意。

1、初识。初识阶段,杜丽娘自称 “小婵娟"、“香闺”,而对爱恋对象柳梦梅则称为 “生”、“书生”虽然这时杜丽娘已对对方心生爱慕之情,但是在称谓上却十分中性,这体现了传统女性矜持、内敛的特点。而在这一阶段,柳梦梅自称为 “小生”、“小子”。“小生”虽属自谦之词,但是还没有特别明显的情感倾向,而 “小子”则体现了浓郁的自谦意味,这一词出现在柳梦梅看到画中佳人有才有貌时,是其在爱慕对象内心自卑的体现

2、热恋。在书房相会及还魂的热恋时期,杜丽娘自称 “奴”“奴家”“妾”,这体现了当爱情以及确立,女子内心对男子的依附以及卑微的自我认知。称呼对方时,杜丽娘用了 “柳郎"、“梅卿柳卿"、“郎"、“情哥”等表示双方感情亲昵的称呼和 “衙内"、“秀才"等对方家道尚好时的称谓,以示对对方的尊敬和抬高。而男子则用 “贤卿"、“娇娥"、来表达对对方的赞扬,用 “奴奴"、“奴哥”来显示双方感情的亲密。

3、恋情稳定。还魂后的恋情稳定阶段,女子自称为“妾”、“奴家”对对方的称呼是 “郎”、“夫婿”、“夫君”,男子以 “寒儒”、“丈夫”自称,以 “娇妻”、“我的妻”称呼对方,经过婚姻的承诺之后,双方的称呼都体现了各自的婚姻归属。

三、恋爱中动作描写

对于女性爱情动作的描写,《牡丹亭》中主要体现在笑、哭以及说上面,“含笑”、“嫣然一笑”、反映出了恋爱中女子在见到恋人时娇羞与内心的愉悦,“泣绛纱”、“泪暗悬”、则表达了女性被相思所困,神色黯淡的情景。同时这些哭又不是歇斯底里的恸哭,反应出杜丽娘深受封建礼教教化的大家闺秀出身背景,符合当时的社会审美。

而区别于女性,对于男性的爱情动作的描写则更倾向于肢体动作,尤其是手部动作。“推倒”、“抱”、“强抱”这些动作体现了男性在爱情中的主动与强势,而女性则更偏向与矜持、被动的描写,这更符合封建社会爱情中男性与女性的地位特征。

四、恋爱双方爱情心理描写

《牡丹亭》中关于爱情心理的描写也以女性为主,原因之一是因为汤显祖将杜丽娘的形象放在首要地位,安排的唱白也较多,因此所体现的关于爱情心理描写也必然有所偏重,另外,杜丽娘作为女性,与男性的思维模式相比,更为细腻,感情更为丰富,因此男女的爱情心理也有所差异,比如柳梦梅对于画中人的相思之情,以 “盼的眼哈”、“叫的口歪”来形容,情感浓郁,但是不长久,而杜丽娘对柳梦梅的思念,虽 “不疼不痒”,但却 “如痴如醉”,并且日渐深入,汤显祖敏感地察觉了这种男女爱情心理的不同,因此用了很多笔墨来描写杜丽娘婉转而绵长的爱情心理。

除去更为丰富的爱情心理体验,在爱情心理状态上,男女之间也有差异,女性更为被动,男性更为主动,杜丽娘是太守的女儿,是一个典型的大家闺秀,虽琴棋书画都有涉猎,但也只是为了增加日后选择配偶的资本,可以说,爱情是其生活的全部内容。但是男性却不同,自古建功立业才是评价好男儿的核心标准,对于封建社会的男性来说,爱情可能只是其追求功成名就人生的一个附属品。因此其与女性的爱情心理自然也有很大区别,显得比较积极,而女性的全部都被爱情牵动,则显得消极被动。

五、恋爱中外部环境的描写

寓情于景是文学作品最为常见的表达手法之一,外物随着内心情感的变化而被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在爱情中,情感跌宕丰富,被赋予情感的外物也极为广泛。《牡丹亭》中被用来烘托爱情主题的环境描写有将近十类,语汇量达一百三十余个,而这些或象征,或烘托爱情的景物,比如莺、燕、云、月等,都以柔弱娇美为特征,这也折射出汤显祖的情感宣扬倾向,其认知的爱情更倾向于绵长、柔美,而不是炽烈、浓郁。

结语

汤显祖曾说:“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牡丹亭》是汤显祖最高艺术水准的体现,本文从剧本爱情语言词汇为切入点,分析了汤显祖独具一格的语言特色,希望能以此挖掘戏曲语言的博彩之处。汤显祖爱情语言词汇的运能用可以说是见缝插针,而且恰到好处,并且更多的是关注女性的情感表达与体验。

[1]王娟·中国人爱情的心理结构及其影响因素[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2](明)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沈锡伦·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雷岚,田照军·《汤显祖戏曲集》双音词语构词法探微[J].缓化学院学报,2006(3).

[5]程建伟·《牡丹亭》与《荆钗记》形容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Appreciation and Study of the Love Language in“The Peony Pavilion”

Guo Ying
(Department of Chinese,Jining Teachers College,Jining 012000,Inner Mongolia,China)

Tang Xianzu“The Peony Pavilion”is a classic romantic drama in history of our country.This work depicts a legendary love story between protagonists Du Liniang and Liu Mengmei.This drama also famous for gorgeous &melody diction,as the author said?“There are four dreams of my life,Peony is the proudest one as his first preferred.”Therefore,the love language words and sentences of“The Peony Pavilion”have a great research value.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se following 5 aspects,(Character description of lovers,pet name or called name between lovers,Action description of lover,psychological description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nalyzed and discussed for the love language of“The Peony Pavilion”.

“The Peony Pavilion”;Love;Language Vocabulary

颜建华)

I207.37

A

1673-9507(2014)01-0014-02

2013-12-06

郭英 (1979~),内蒙古丰镇市人,集宁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研究方向:古代汉语,中国文化概论。

猜你喜欢
柳梦梅杜丽娘汤显祖
《牡丹亭》梦境对杜丽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解读
《牡丹亭》之柳梦梅人物分析
《惊梦》的情与爱
论汤显祖《紫钗记》之悲剧因素
对近年来汤显祖佚作搜集整理的总结与思考
不一样的《柳梦梅》
异域风光恰如故,一销魂处一篇诗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汤显祖《邯郸记》的喜剧色彩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