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研究与实践

2014-03-21 07:00张志红
关键词:产学研导师研究生

张志红

(安徽工业大学 研究生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一、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意义和方式

(一)是致力于解决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诸多问题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

一方面,与国家的需要和时代要求存在差异。一是研究生教育资源不足:科研项目与经费、实验实践条件与场所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各高校导师数量的增加与研究生连年扩展相比也较为偏紧;[1]二是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研究生分析问题、判断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都需要进一步提高;[2]三是研究生学位论文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如:经费和精力投入不足,实验实践条件有限,选题与社会需求联系不够紧密等,影响了论文质量和应用价值。[3]

另一方面,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一是在培养定位上,过分关注学术型人才培养,对应用型、技术开发型人才培养的注重程度不够,措施不力;二是培养模式、机制及课程结构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应用性、开放性研究重视程度不够,与社会深度结合的广泛性不够,对技术开发与应用型知识点、学术带头人培养重视不够;三是研究生论文的选题和研究课题的立项,大多以高层次的理论研究为主,对社会生产实践急需的应用性课题的选择和研究重视不够。

(二)是实现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创新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家正在加大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力度,到2015年,实现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学术型与专业学位并重的转变。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研究生的有效途径。

二、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形成与发展

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教育模式最早由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教务长赫尔曼·施奈德提出。1906年他在辛辛那提大学推行了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实际工作,然后再回到课堂。通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结合,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教育方法的出发点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人才,使毕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能直接进入到工作环境。[4]施奈德的合作教育模式当时在美国获得巨大成功,随后,美国各大高校相继实施了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产学研合作教育使美国的大学与产业界建立起了多种形式的联系和合作关系,推动了科研成果产业化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进程。

在美国的影响下,其他发达国家也逐渐认识到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巨大潜力和优势。日本从1953年开始,企业界便主动与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教育。英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也随后相继迈进了学研一体化合作发展的道路。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各国蓬勃开展,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晚,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一些高校开始与企业建立产学研联合体。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以高校为主体的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逐步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换,加快了高校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三、我校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探索

安徽工业大学是安徽省工程科技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也是华东地区冶金工业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院校。近几年,学校在不断总结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开展了系列的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工作。

(一)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学校实施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就是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在为行业或地方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上发挥优势和作用,同时,也使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

学校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设立了“参与省教育厅千人培养计划”项目,并出台了《安徽工业大学实施省“千人培养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自2009年至2012年,先后选拔266名研究生参加该项目,实施与企业等单位联合培养,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长效机制。

(二)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有效途径

通过长期探索,目前学校形成了如下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途径:一是与马钢公司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实行“双导师”制,围绕企业在能源、环保、产品制造、钢铁冶金技术等方面发展,提出一些涉及与企业战略发展、组织管理和科技开发等有关的大家共同关注的具有前瞻性和应用型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专题研究。二是相关学科老师充分发挥自己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确定联合培养研究生的项目,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三是会计学科聘请行业和企业中的老总提任导师并依托校外导师单位进行为期半年的会计行业专题实习。[5]

(三)学校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的经验

1.严格合作准入标准,精心挑选校内外合作导师和参与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保证合作培养稳步进行。首先明确企业选择导师的标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和公司技术核心部门科技人员;其次选择具有丰富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并在企业长期承担课题研究的校内教师为导师;再次由校内导师推荐责任心较强的有意向的学生参加联合培养。

2.有目标有组织地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双方导师围绕能源、环保、产品制造、钢铁冶金技术等项目,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行专题探索,然后双方导师再与研究生“对接”,确定研究方向,实施联合培养。

3.校企双方共同探索,建立合作培养的管理机制,加强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指导和监督,确保联合培养人才的质量。学校在与马钢联合培养工作中由马钢科技创新部和学校研究生学院共同建立了联合培养管理机构,负责日常联合培养工作。双方共同制定《联合培养基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双方导师交流并制定联合培养工作计划,考核办法等。

(四)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导师资源不足,合作选拔范围不够广泛,聘用企业导师的标准还欠科学。一方面,由于合作选拔范围不够广泛和导师数量的不足,导致目前合作培养研究生的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在聘用企业导师标准方面,目前主要参照学校研究生导师的评聘标准,但这个标准对企业科研技术人员缺乏合理性。

2.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了诸多方面问题的存在。主要表现为:企业合作动力不足,校内外导师合作主动性不够,研究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待提高;而且对合作中所产生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至今没有合理的分享机制,不时会出现一些纠纷等问题。因此在如何处理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的关系等问题还有待我们深入研究。[6]

3.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完善,导致对产学研合作培养质量缺乏衡量标准。传统的研究生质量评价在学术论文发表的质量和数量上有一定的要求,这种标准已广泛用来衡量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但对于以培养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能力和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创新能力为主的产学研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如果也用这种标准来衡量,显然缺乏科学性。

4.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难以适应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全面要求。目前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基本沿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偏重理论的构建和研究,忽略对实践体系进行系统构建。不少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反映,学校研究生课程和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脱节,所学知识派不上用场。

四、完善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的思考

基于上述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实践中的经验与问题,为进一步做好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工作,应着力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建设及相关问题研究。

(一)加强政策和法律保障机制建设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完善相关政策,为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地方政府、国家要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为产学研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提供政策和法律保障。

(二)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建立一支稳定的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导师队伍,是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培养的关键。我国现有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基本是从高校毕业就从事教学工作,虽然理论功底雄厚,但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实践经验和设计创造能力欠佳。[8]因此,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学校与企业结合的研究生合作教育的“双导师”队伍,构建新的导师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研究实践教学实施方式以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可弥补学校单一培养研究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之间差距。

(三)加强合作动因机制建设

目前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动力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不愿意在高、精、尖项目上进行合作;产学研双方在培养研究生中的责任分工也不够明确。因此,要研究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动因机制,促进合作双方本着责、权、利对等的原则,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分享机制和法律政策,处理好知识产权合理的归属,解决联合培养的后顾之忧。

(四)加强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面对学校办学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努力完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服务型、支持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模式,提高管理的质量。[7]建立研究生产学研合作工作中企业与学校“双考核”制度,突出应用型、创新性人才评价特点,制定出有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凸显产学研合作培养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

(五)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要提高联合培养研究生质量必须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建设。实践证明,推进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方面要联系企业实际需要,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需求,发动广大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开发设计体现学科前沿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科研攻关能力。[8]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基础理论、能力训练与培养等。

[1] 肖国芳,朱剑,彭术连.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制度设想[J].江苏高教,2005(5):47-48.

[2] 周谷平,章亮.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44-46.

[3] 马德秀.产学研联盟:实现高校超常规发展的有效途径[J].教育发展研究,2004(9):15-17.

[4] 赵韩强,郭宝龙,等.国外大学产学合作教育对我国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4):49-52.

[5] 张志红,潘紫微.加大改革力度,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11-16.

[6] 王东旭.研究生校企产学研联动培养机制研究[EB/OL].[2010-12-10].http://www.zangzheng.net/n11562c219.aspx.

[7] 张志红,潘紫微.全日制专业硕士: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132-136.

[8] 王匀,李萍萍,等.工科研究生“产学研”培养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85-88.

猜你喜欢
产学研导师研究生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导师榜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