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创新教育的实现途径

2014-03-21 07:00
关键词:艺术设计思维设计

许 醴

(安徽工业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创新是艺术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新,艺术设计就没有生命的动力;实现艺术设计教育创新,既要创新教育观念,还要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

一、创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艺术设计创新思维

观念是世间万物变革的首要因素,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动。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起步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振兴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1世纪初,设计这门古老而又新兴的艺术,在历代相关学校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劳作下,由直接引进国外的教育观念,到一点一滴消化再到逐步吸收为我所用,经历了痛苦而漫长的过程。由于我们的现代设计教育起步较晚,教育理念依然以早期的工艺美术教育入脑,对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引起应有的关注,致使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如今,设计艺术产品如雨后春笋,不断影响和走进千千万万大众的家庭,好的艺术设计产品备受人们青睐;人们对艺术设计形态的要求越来越严,对内在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必须一方面直面当代社会对艺术设计教育的挑战,另一方面又要紧紧抓住时代发展难得的机遇,逐步形成: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互适应;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社会实际生活需要相互一致;艺术设计教育成果与社会对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的期望相互吻合,尽快缩小与国际艺术设计水平的差距,争取早日达到并赶超国际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新高度。[1]

鉴此,当代艺术设计教育应找准自身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契合点,将设计观念的创新渗透于整体艺术设计教育的宏观思路和所有课程教育的理念之中,从最基本的简单的技能教育上升至一种深刻的、基于对科学思想、人文精神和创新观念的深层次研讨,以训练设计学生的视觉反映力,提高视觉接受信息的能力,开发想象能动性和对未知领域自觉探索精神,体现艺术设计的博大与精深为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设计创新思维习惯。

创新思维的本质是源于并高于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人类高级思维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艺术设计创造的作品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外在的形象。一个好的艺术作品,必然是好的、优美的、独特的艺术形象,才能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巨大的冲击力。其次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好的艺术作品外在的只是表面形象,要使表面形象深入人心,必须抓住事物的本质和核心,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象抽丝剥茧那样,抽出事物最本质的内核。抽象思维的艺术表现形式为抽象艺术,它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艺术形态。随着人们审美力和观赏力的提高与改变,抽象艺术势必对旧有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法进行改造和变革,对创作空间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就成为了必然和必须的艺术行为。第三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这种思维是一种由横向到纵向再到多向思维、以及纵横交错的多线联想的综合性思维。发散思维最显著的思维方式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时,不是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一个方向去考虑,而是从多视角、多层面、多方向去思考,用分解、归纳、演义、对比、联想的方法,从事物的表面深入到问题的内部,从事物的一层深入到事物的多层,从一事物联想到多事物,从问题产生的原因联想到问题发生的结果;这种思维方式,对锻炼学生心智,激活学生热情,培养创新人才是非常有效的思维方式。第四是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让我们查看日本艺术大师福田繁雄其中的一幅作品,就能真切地领会到求异思维的赏心锐目之处。他设计的一幅招贴画,画面主体为部分变成U字形的枪管,枪管不是直线对前方,而是对着发射者本人,发射者只要一扣动板机就将自己打死。这种求异思维的画面,充分体现作者反对战场、维护世界和平的主题,深受人们的赞赏和好品。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深刻地领会到求异思维是拓展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思维方式。

二、创新教育模式,提升学生艺术设计创新能力

创新艺术设计教育模式是适应日益发展新形势的需要,重点应放在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让学生养成不光注重知识的综合化、系统化,而且使他们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较深的专业研究能力,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综合创新实践能力,成为当代社会所需的设计高级人才。

为此,要结合本学校的实际,建立科学、合理、新颖、独特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所谓科学的教育模式,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采用现代的手段与机制,在动态之中恰当选择适合本学校的艺术设计师资队伍和学生状况,抓住其内在的本质联系,将党和国家关于高校发展的战略方针、高校的优化布局、高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本校的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确定本学校的教育模式,确保教育模式的科学性。科学的教育模式体现在,不仅能使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实践操作的要领;不仅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设计专业的核心能力,而且使他们的自身素质和设计层次获得提高,具有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所谓合理的教育模式,是要运用最优化理论和方法,思考在特定的时期和现有的办学条件下,如何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所掌握的资金和资源,采取更加灵活、更加合理、更加有效的措施、方法和手段,制定或选择合理的教育模式。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和技能培训,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为“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实践平台”四个模块 ,明确学生在每一个平台必须重点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达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素质要求。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和周边地区产业链资源,使学校和企业双方形成互补,企业需要学校所研究的理论知识,学校需要企业现有的实际操作平台,校方和企业共同努力,共同协作、以便更好地培养素质高的、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开发与设计人才,共同振兴和促进地方经济向前迈进。[2]

所谓新颖的教育模式,是充分吸收最新的艺术设计知识,为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各相关艺术设计教育学校,要有一部分人扎扎实实地坐下来,认真研究、积极引进、吸收当代各个国家设计专业的新流派、新思路、新理论,另一部分人马不停蹄地走出去,听取考察当代各个国家以及国内不同设计专业的新成果、新技术、新作品,借鉴各个国家和国内艺术设计领域先进方法和经验;在此基础上,找出自己在艺术设计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同时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动脑筋,想办法,将本民族传统的艺术设计精华和历史发扬光大,并借鉴各个国家,各种艺术设计教育模式的优点,制定并形成适合本学校的新颖的设计教育模式。

所谓独特的教育模式,是根据学校、学科、学生不同的特点,制定适合本学校、本学科、每个学生个性鲜明的教育模式。艺术设计的归结点是:对于设计者来说,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历史阶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设计流派,不同的设计作品。而对于使用欣赏者来说,同样,不同历史年代、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都有不同的口味,不同的眼光,不同的喜好,不同的需求,不同的使用和欣赏设计作品的习惯和品位,这就是艺术设计的独特之处。正因为艺术设计本身的独特所在,艺术设计教育与其他任何学科的教育相比,古今中外,各个学校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加上设计范围广泛,衣食住行,无所不包,因而,设计教育只能因地制宜,因市场需求而发展,并且随时都处在一种应对市场的变化,随社会需求而改变的状态之中。艺术设计专业应当适应时代的要求拓宽专业的口径,寻找新的切入点,创建具有自身优势、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唯有特色越鲜明,才越具有竞争力。

三、创新教育方法,激发学生艺术设计创新灵感

教育方法创新是艺术设计创新教育的关键。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在吸收、总结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设计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形成新颖、独特的教育方法。

一是将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方法和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方法相结合。艺术设计传统教育方法虽然有很多弊端,但它其中的精华部分我们还应很好地传承和借鉴,如教师讲授是针对教材特点的传授知识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前从未接触过设计方面的知识,对教材中一些抽象的、艰涩的名词,感到深奥难懂;对书本中谈到的各种设计形象、各种设计流派一时摸不着头脑,如果要学生掌握设计理论,教师只是用语言讲解,还是从抽象到抽象,从概念到概念,学生头脑中对艺术设计形象还是一盘浆糊。这就需要教师少费口舌,加强实战操作,让空洞的词汇变成有血有肉的鲜活的生命,让抽象的艺术理论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如工业设计作品中俯视、仰视、剖视图的现场制作,艺术作品中黄金分割法具体布局,抽象艺术流派的代表艺术作品,教师以现场示范制作展示,就能使学生们直接同艺术流派交流,同艺术大家见面,同艺术作品接触。既节约了时间,又能真正达到答疑解惑的目的。应该说,艺术设计教师的主体语言就是形体语言,教学时多用具象形象向学生言传身教,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保留传统精华教育方法的同时,充分吸收先进科技成果,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创造和设计出优秀的别具风格的艺术设计作品已成为当代艺术设计的一种发展趋势。传统的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都要个人先在头脑进行构思,再手工绘制初稿,然后不断调整和修改,最终才能完成作品。而通过计算机绘图软件等辅助设计方法,学生可以很方便地用计算机来表现他们的设计构想,如当下最流行的、最强大的计算机绘图软件photoshop、coreldraw、CAD、3D等,在模拟产品的形状、结构、大小、色彩及三维立体模型各个方面,可以对作品进行任意的调整和改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并运用这些新知识,就能极大地节省设计时间,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和设计效率。

二是将艺术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方法相结合。课堂教学主要是给学生打下良好的艺术设计知识基础,而实践教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技能。艺术设计课程中,如图案、图形设计、字体设计三大构成要素,如何进行点的分布、线的排列、面的组合、体的分割,使外形更加优美生动,更加醒目怡人等;教师的提问和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绘制,将各种设计图片、各种艺术照片在课堂上让学生欣赏,这些都是艺术设计学生必修的基础训练课程,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一步步指导学生了解艺术流派、理解艺术设计理论、进行艺术设计创作,同时也是对学生艺术设计审美理性的训练基础。

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如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展示设计、3D立体图设计都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在理论教学、专业基础和设计创新方法训练过程中,通过实训、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使学生接受基本技能训练,进行实际的工艺技术实验、设计表达实验和综合创新实验,并联系社会、市场和生产,实现理论与实践、动脑与动手、智能与技能的结合,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以及综合创新能力,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设计人才。通过实施实验教学的科学体系,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科学与艺术、感性与理性、技能与智能相结合的能力,形成知识交叉、能力互动、具有创新机制的教学体系、方式和方法,并产生丰硕的艺术设计成果。[3]

三是将艺术设计个体教学方法和艺术设计集体教学方法相结合。个体教学法就是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体,采取因人施教的方法。每一件艺术设计作品都是设计师个人的情感特性和表现感受独特性的具象表现。一个专业无论有多少学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学习方法。在作品设计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设计表现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设计表现语言,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使用不同风格完成艺术设计作品,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心理品质,使得学生的个性设计特点得到充分发挥。在具体的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学生学习中出现的灵感,对于学生别出心裁的想法,违反常规的解答,标新立异的构思,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新意,都应及时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设计大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作灵感。

集体教学法又称为互动教学法。它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积极性,更主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如果说个体教学法主要是寻找发现学生独特的艺术个性,那么集体教育法则是启动全体同学对古今中外、各个时期、不同艺术流派、不同艺术风格、不同艺术作品,进行全方位的、立体的点评、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既了解每件艺术设计作品能被长期存在的独特价值,又了解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持久迷香的共同艺术价值。集体教育法突出的特点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学习,每个学生在课堂上不受任何条件,任何经验、任何技术影响和限制,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各个方向畅开自己的心扉,展开自由想象的翅膀,思考问题越奔放、越宽广越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的想象空间。同时,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还应当应用数形结合、变换角度、类比形式等方法去诱导学生的直觉和灵感,促使学生能直接越过逻辑推理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地激发学生创新灵感。

[1] 刘启文.浅析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创新[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93-97.

[2] 蒋亚南,林雪明.独立学院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上,2011(3):18-20.

[3] 庞黎明.建构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EB/OL].http://www.tjarts.edu.cn/lgb/yemian/llwz/4.html.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思维设计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星.云.海》
《花月夜》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