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4-03-21 07:00萍,张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李 萍,张 锐

(1.惠州学院 教务处,广东 惠州516007;2.惠州学院 教育技术中心,广东 惠州516007)

现代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不仅仅是人的智力与技能的竞争,更是人的心理素质的竞争。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贫富差距的拉大,不同文化、价值观念的碰撞,特别是高校的扩招与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带来较大的影响,在学业、生活、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压力增大,出现了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极端事件。如何在高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卫生知识和排解心理压力与危机的方法,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一词最早由美国精神病学家斯惠特(Sweeter W.)所提出。它是指人的内部心理和外部行为和谐、协调,并适应社会准则和职业要求的良性状态。[1]心理学家认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包括:正常的智力、稳定的情绪、健全的意志、完善的人格、能够正确评价自我、人际关系和谐、适应社会正常。[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生目标的实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前途,更关系到国家的命运。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有调研资料表明,“近年来在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人数约占总体的20%~30%,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约占10%,有严重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的人数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3]主要表现为:对学习与生活环境的不适应、在经济上感到压力、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表现出焦虑、抑郁、强迫症等现象,成为近年来高校退学、休学人数不断增多的直接推手。究其原因,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期望大,学生自我定位高,家长对子女过度的呵护与溺爱造成子女的依赖、自我、抗挫折能力弱。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转型期以及经济的全球化,造成人们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转变,大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社会阅历浅,面对社会的变革与激烈的竞争,容易失去自信心,产生无助、自卑、挫败感,从而导致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出现。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

一是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初是思想政治课中的一部分内容,由思想政治课的老师与校医任教。多数高校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有些高校只给大学一年级新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18个学时,1个学分,其他年级只有全校性的心理学通识选修课程可供学生选择。由于是全校性的通识选修课程,选课的学生多,教室的容量有限,一些想选修的学生选不上课,学生难以全面、完整地掌握心理健康的理论与技能;有些高校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代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针对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展心理健康讲座,由于任课教师本身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难以对症下药地给予学生心理指导,也无法满足全校学生的需求;还有些高校没有形成对全校学生进行立体式的、全方位的潜移默化的健康心理品质养成的环境,缺乏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二是教学内容与形式缺乏适应性。我国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起步较晚,任课教师大多没有经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存在随意性、盲目性,知识陈旧、内容分散,与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相结合不紧。又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时少、学生多、师资缺乏,任课教师大多很少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一般采取大班上课,上课以老师讲授为主,以普及心理学基本知识,预防心理疾病为重点,老师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体验性学习为主的教育”,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

三是考核评价存在片面性。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试,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考试方法简单,考核内容单一,只注重期末终结性考试,不注重平时参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教学诊断性考试;一般以闭卷笔试的形式考核大学生所掌握的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这种片面考核评价方法,无法全面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四是教师队伍专业性不强。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受过心理学专门训练的专任教师,现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大多来自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及各院系的大学生辅导员。这些教师未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能,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难以运用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的知识、原理与技能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正确的归因及进行正确、适宜的引导。同时,从事心理健康咨询的老师,一方面人员少,难以满足全校众多大学生对促进心理健康的要求;另一方面,即使是心理学科班出身的咨询师,由于年纪轻、缺乏教育教学理论与心理咨询经验,或者个人心理素质、修养不够,也难以给予学生满意的咨询,造成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不愿意去咨询,而是采取向亲朋好友倾述,或者对谁也不说,造成心理封闭。

五是组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目前各高校虽然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是,并没有引起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首先,组织管理不健全,尚未建立从上至下各层级联动的防控机制。大部分学校学生工作,由院(系)辅导员负责。有些院(系)几百甚至几千名学生,只配有一、二名辅导员,而学生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生活问题、心理问题等等层出不穷,仅依靠一、二个辅导员难以发现,更难以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其次,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不健全。部分高校的领导认为,大多数学生心理是健康的,不需要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测量,不需要团体辅导,只是少数学生有心理咨询的需求。因此,没有必要的经费投入,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的管理机制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显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官方课程,指的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一是设置课程。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要设置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4]面向全体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通过心理体验与团体训练活动,让全体学生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要覆盖全体学生。也可在第一学期开设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程,在其他学期开设相关的公共选修课程,[4]如“大学生素质教育专题讲座”、“大学生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训练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课程,形成课程体系,满足全体学生对心理健康发展的需求。

二是选择课程内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因此,要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与基本概念、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等,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大学生学习心理”[5]等课程的教学与活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

三是改革教学方法。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4]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改变传统的单向的理论灌输和知识传授的方法,可采取理论与体验、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法,[4]如采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境表演、小组讨论、体验活动、团体训练、心理测试等方法,将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及热点、焦点问题,设置成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自愿扮演角色,体验角色的情绪与心理发展过程,通过小组成员不断的交流与沟通,产生深刻的情绪和情感共鸣;通过心理测验、团体活动,将课堂中的理论知识与个人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将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自我调适的基本技能内化为学生个人的知识积淀,并运用在解决心理问题的实践中。

四是改革评价方式。大学生的心理具有个人化、内隐性的特点,他们的心理状态时刻都在变化之中。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应该采取多元化。既要考核学生对心理健康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要考核学生分析心理问题、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既要有期末的终结性考核,更注重平时形成性考核,将学生平时参与心理健康讲座、行为演练、团体训练等活动纳入学生总评成绩。既注重学生个人的自我分析与评价,也要注重同学、老师、家长给予的评价,在自评、他评与互评中,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全面、正确的评价。

(二)隐性课程体系的构建

“隐性课程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是学校通过教育环境(物质的、文化的、社会关系结构的)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学生的非公开性的教育影响”。

一是注重良好校园环境的建设。首先,高校要加大投入,开发利用校园内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责任意识等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指引;其次,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通过教职员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引领大学生们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再次,美化校园环境,优化与完善校园的设施设备,为大学生们创设一个安静、优美、丰富多彩的校园环境。寓教于乐,寓善于美,使学生身心愉悦,潜移默化地感受到积极健康的心理教育。

二是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社会要为大学生创造安定有序的学习与生活环境,积极健康的心灵成长环境,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关注大学生弱势群体、拓展大学生的就业空间,为大学生排忧解难。同时,倡导社会各界及社区,开展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活动。让大学生积极参与助人为乐、爱心奉献、低碳环保、文艺、体育、健身等社会实践活动,健全大学生的心智,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倡导良好的家庭环境建设。家庭是大学生心灵的港湾。要提高家长的责任意识,优化教养方式,营造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家长要关注子女的心灵成长,不要给子女提出不切合实际的要求,使大学生在科学、正确的家庭教养中,形成积极乐观、理解包容、诚信谦让、尊老爱幼、自信勇敢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大学阶段的学习与生活奠定坚实的健康的心理基础。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组织管理体系。首先成立以学校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各系学生工作负责人参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全校性的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制定大学生心理咨询管理办法和咨询工作计划,开展全校性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排查活动以及数据的整理汇总,对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其次,成立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联动机制。校级机构负责对院(系)、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与培训,为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院(系)级机构负责组织本院(系)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活动,如请心理专家为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通过板报、橱窗、心理沙龙等形式,向全院(系)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讨论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健康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采取必要的援助措施,排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心理困惑;班级的心理委员,负责对本班同学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对有心理问题的同学进行朋辈心理咨询,及时向上级机构反映本班同学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二是组建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以及危机预防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工作量大、责任心强的细致复杂工作,需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6]首先,高校要引进高学历以及有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担任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专任教师及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咨询师;其次,对多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班主任以及辅导员进行专业培训,规范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丰富他们的专业技能,并充实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再次,要求全校教职员工负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职责,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主动关心爱护大学生,为大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心理等各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帮助。

[1]李骅.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其提高的途径与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919-944.

[2]杨正英.刍议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J].大学教育科学,2011(2):101-104.

[3]李明.论高校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服务体系[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97-100.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 (教思政厅[2011]5号)[EB/OL].[2013-11-12].http://blog.sina.com.cn/s/blog _615fc1970100z18v.html.

[5]张利.积极心理学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启示[J].广西教育,2012(1):73-74.

[6]贾玉霞.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7(8):126-12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