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对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启示

2014-03-21 07:00
关键词:边沁密尔苦乐

许 萍

(安徽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马鞍山243002)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是目的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理论派别,一般认为,其代表人物是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哲学家边沁(Jeremy Bentham,1748-1832)和密尔(John S.Mill,1806-1873)。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增进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一原则是评价一切行为的道德价值的最终尺度,因而是一切道德行为的最终动机。西方功利主义伦理学的理论虽有不足,但是它的实际影响和学术价值在伦理学史上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它的一些观点甚至对现今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都有启示作用。

一、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伦理思想

边沁是英国的法学家,也是西方功利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功利主义思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功利原则、苦乐原理和效果论。

功利原则。边沁认为“功利”就是增加人幸福或者减少人痛苦的行为。在边沁看来,避苦趋乐是人生存的意义。他还说:“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它们才能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1]边沁认为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实质就是个人幸福和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他认为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之和就是社会利益,所以增加个人快乐的总和或者减少个人痛苦的总和就是有益于个人利益的,也就有益于社会利益。“一件事物如果趋于增大某个人的快乐总和或者减少他的痛苦总和,那么我们就说它是增进那个人的利益的。”[1]边沁认为每个人都只要努力地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会增加整个社会利益的总和,那也就实现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笔者认为,边沁的这种思想保证了个人的利益,但是他忽略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区别,将社会利益看成是个人利益的简单地相加总和,容易走向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极端。

苦乐原理。“人的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快乐或避免痛苦”和苦乐计算法则是苦乐原理的两个基本观点。边沁说过,人类之所以会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举动,都是因为对快乐的追求和对痛苦的避免。边沁的苦乐计算法则是把所有的快乐都看成是同种性质,无论什么行为产生的苦与乐在性质上都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区别。对善恶评价的唯一标准也是行为所产生的苦与乐。边沁的苦乐计算法虽在理论上确有证据成立,但是却不可能进行实际操作,因为快乐和痛苦都是存在于人内心的情绪,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复杂性、不恒定性,不可能进行机械的计算。

效果论。边沁是效果论的代表。他认为凡是能带来快乐的行为就是合乎道德的,就是善;凡是带来痛苦的行为就是恶。仅从人的动机出发是根本评价不了人的善恶的,因为坏的动机也可能带来好的结果,反之亦然。只有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才是评价善恶的唯一标准。康德的义务论(道义论)坚持动机论,与边沁的效果论截然相反。笔者认为,无论是效果论还是动机论都有其可取之处,但只就事物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评判必定有它的不足之处,我们应该运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来评判事物的善恶。

密尔是继边沁之后,西方功利主义的又一集大成者,他对边沁的功利主义进行了改进和发展。首先他提出快乐分为高级的快乐和低级的快乐,将快乐进行了质的区分,并且认为高级的快乐在质上优于低级的快乐。他认为,那些能认识到这两种快乐的人,将把质上更优的快乐置于低级的快乐之上,而且由于质的优胜远超过量的方面,量也就成为微不足道的了。但是密尔没有解释他划分快乐的标准何在,那么他对快乐的区分也就失去了依据。密尔的第二个修正就是提出德性幸福以及自我牺牲的论点。在德性论看来,德性中最大的德性在于为了公共幸福作出自我牺牲。密尔恰恰认同这种自我牺牲论。他说:“只有这种自我舍弃是值得赞扬的:它是致力于其他人的幸福,或达到其他人的幸福的工具,或者是致力于人类集体的幸福,或者是在人类集体利益限度内的个人幸福。”[2]密尔的功利主义对德性牺牲的价值给予肯定的前提是这种牺牲会给人类整体或其他人带来利益。

二、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对我国大学生恋爱观教育的启示

(一)恋爱观教育要以人为本

在大学生恋爱观教育中做到以人为本,就要把人看作是个体的人、现实中的人。首先,恋爱观教育要区别于道德教育。我国的大学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大都是融入在思想道德教育课里的,专门开设恋爱观教育课程的高校很少。对大学生恋爱观的教育也只是任课教师凭借自身素养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大学生的恋爱态度受到任课教师的潜移默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个性”在这样的课堂上长期受到压制。长此以往,我国大学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就会变成思想道德教育和任课教师的恋爱观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其次,恋爱观教育要充分满足个体需要。边沁认为,人的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都是趋乐避苦。传统的包办婚姻完全没有考虑到子女的个人意愿,并不是个人所追求的快乐、幸福,只是将子女作为家庭的组成部分,一个听话的工具,尽管家长的出发点也许是善意的,但是这样的包办式的婚姻由于没有满足个体的快乐需要,因此难以使子女感到幸福。

(二)注重恋爱动机教育

边沁是效果论的代表,他认为凡是能带来快乐的就是符合道德的,凡是带来痛苦的就是不符合道德的。这样的观点有其存在的意义,可是也有局限性,因为在恋爱当中如果一方抱有恶意的想法去恋爱甚至结婚,也许结局不一定就是不幸福的,但是我们却不能将这样的行为评价为善意的,只强调结果的评价机制对善意的一方是不公正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人们的“成功”意识像雨后春笋般在一夜之间被唤醒了。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在思想上处于最前沿,他们必然也受到了这样思想的影响。大学生群体里有少数人就变得急功近利,凡事只为自身的利益打算,只要能给自身带来利益的,就会不择手段,个别的甚至会出卖自身的肉体和灵魂。一些大学生的爱情已沦为明码标价的商品。“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甚至成为一些女大学生的座右铭。端正大学生恋爱观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体,也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恋爱观教育要与时俱进

我国的道德教育一直以来奉行的都是儒家传统思想。《周易》中的“利者,义之和也”、《礼记》中的“德者,得也”等都包含有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核。儒家思想有着“重义轻利”的倾向。从广义上说,大学生恋爱观教育蕴含在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之中,那么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当然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了大义牺牲个人小利的儒家思想与密尔的公共幸福和自我牺牲的观念不谋而合,都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使利益最大化。西方功利主义伦理思想肯定了个人的利益要求,对个人追求爱情的权利也给予高度的肯定。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只有肯定了个人发展的合法合理需要,才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在大学生的恋爱观教育过程中,即要充分发扬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也要与时俱进。

[1]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John Stuart Mill.Utilitarianism,seeninWritersonEthicseditedJosephKatzandsoon[M].C.Van Nostrand Company,INC,1962:118.

猜你喜欢
边沁密尔苦乐
老人苦乐
民生苦乐
同情地看待密尔对功利原则的证明
同情地看待密尔对功利原则的证明
心路志 二十三年“坚守史”——情感始终“钉”在百姓苦乐
知交如亲
伦理学功利主义伦理思想史发展的一些启示
詹姆斯?密尔“政府观”的功利主义思想评析
密尔式自由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启示
密尔言论自由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