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的生产与异化分析

2014-03-22 09:32于炜张立群
中国名城 2014年3期
关键词:文化空间智慧城市异化

于炜 张立群

摘 要:就城市文化空间而言,硬件、软件、湿件这三个虚实空间要件之间决非是彼此孤立的关系,它们是对立统一、交织联动的文化空间有机组合。未来现代科技文明与精神文明支撑下的智慧城市文化空间系统,是富有灵性的“人文与空间合一”与“虚拟与现实共生”构成的智慧城市文化空间生命系统。智慧城市文化空间生命系统的健康运作与积极异化发展,有赖于其构成的核心细胞和要素,同时又服务于构成其有意义存在的核心细胞和要素,这个核心细胞和要素是智慧城市文化空间生命系统存在的动力与主角,也是这个智慧城市文化空间的创造者和体验者——城市人。

关键词:智慧城市;文化空间;生产;异化

Abstract:For the urban cultural space, the hardware, software and wetware are not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The three ar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cultural space; they are arranged in a systematic space. The urban cultural space system of the future intelligent cities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modern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s is the “integration of human beings and space” that is rich in connotations.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space” and the “co-existence of the virtual world and the reality” form the cultural space life system of intelligent cities. The health operation and activ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cultural space life system of intelligent cities are indispensable from the core cells and factors and serve the later. The core cells and factors, i.e., city dwellers, are the driving force and protagonist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cultural space life system of intelligent cities, and the creator and experiencer of such space.

Key words:intelligent city;urban cultural space;generation;differenti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3-34(5)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空:虚,中无所有”;“间:两者的当中”(《辞海》)。空间通过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而存在各种功效与意义。各类空间都是为实现其时间维度上的现实功能或长远意义而存在的,无论其形态还是其功能,都不会是恒久不变的,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消长,或发展,或变异。

而文化从来不是虚无的;文化必须寓于或体现于一定媒介或载体,这些载体或媒介如同容器或舟车一样,具有空间的特性、形式与变化趋势。城市文化空间更是如此,并且随着时间维的延伸或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1 空间与城市文化空间

1.1 空间

空间分概念空间和现实空间,主观上的概念空间视觉化后为纯粹空间,客观的现实空间又分为自然空间和人造空间;空间也可分为自然空间、物理空间、生理空间、心理空间、虚拟空间等。

1.1.1 空间的虚实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车轮当中空的地方可以用来装车轴,这样才有了车的功用;用和泥烧成的陶器当中是空的所以才能放东西,这样才有了器皿的盛效用。开户造窗当中是空间所以可以人居,这样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空”与“间”的“有”与“无”或“虚”与“实”,实质上是“利”与“用”的道家思想,具有科学的辩证关系。

1.1.2 空间的分割

“空”与“间”本身就蕴含分割关系,即“间”的分割与“空”的共享。空间知觉发生在实体之间,是从空间内部观察,主要是视觉和运动觉(过程感、时间流),视觉感可通过设立、天覆、地载、竖断、夹持、合抱、围合等方式实现,运动觉可通过时间维下的动线等方式来体验,并由此产生各种有限的物理空间和无限的心理空间,以体现其空间的限定性、内外通透性、能进入内部的参与性等特征。

1.2 城市文化空间

城市文化空间的实质,首先是人的存在空间。从物理意义上讲,城市空间无论构筑得如何宏大完美,也只能算是城市的躯壳或容器,只有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城市才能充满生命的光辉并具有高贵的灵魂与气场。历史上及现时代,有许多体格或容量巨大的城市,实则为发育不良的文化侏儒或精神虚脱。

城市空间的文化体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对空间内部进行文化的吸纳和灵魂的注入,文化的体现者或载体主要是各类文化人或符号;二是对空间外部进行文化的包装和品牌的打造。

空间,尤其人为的城市空间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或文化现象,具有文化甚至政治属性与烙印。

1.3 城市文化空间空间的沟通与交互

城市文化空间沟通的关键机能点——门与窗——这里特指城市文化空间出入或呈现的路径与穴道。

现实文化空间必须有门户与通道,否则文化空间的功能发挥将封闭无门。这种门户与通道不仅有传统物理意义上事关客流量的尺度大小,以及流通是否顺畅合理的动线设计,更有进入文化空间门槛的高低与制约机制,如与身分地位与经济实力及个人素质相关的各种人为措施,这直接关系到现实性或实体性文化空间的意义或效用发挥,乃至其存在价值的体现。

虚拟文化空间必须有窗口或界面,否则人与机的沟通互动将无从谈起,所以微软视窗不断改进升级,各类界面交互设计不断优化完善。

2 现时代城市文化空间的基本特点

城市文化空间在物理学和社会学意义上又呈现出现实物质性城市文化空间和虚拟非物质性城市文化空间两类。

2.1 现时代城市文化空间生产类型的传统构成描述

2.1.1 从社会功能或角色上分

①事业类文化空间(传统类:行政性影楼、会堂、展馆、院校……)

②产业类文化空间(新兴类:商业性开发区、创意园、游艺厅、沙龙画廊、影剧院线、游乐园……)

③民俗类文化空间(潜力类:农民画村、古代民居、社区文化、广场文艺……)

2.1.2 从空间体量或大小上分

①微观:如书籍报刊(单本的书刊其一经打开就是一个微型的文化空间或文化场)、画架书包、手机电脑等;

②中观:如书屋影院、教室校园、文化广场等;

③宏观:一个城市就是一个综合的文化空间,无论城市是只“胀破的城市容器”,还是一部复杂机器,或是一个生命体系,并且当地球成为一个村庄、一个城市时,城市也就变成了一个中观甚至微观的文化空间;宏观文化空间的范围会随着人类对外太空的不断探索和利用,而膨胀扩张至浩瀚的地外空间,营造深远的太空文化空间或文明场域。

2.1.3 从方位上分

①一般以基于地面上的为主;

②但随着城市土地的稀缺昂贵,越来越多的城市文化在向地下,如地铁、地下商场、地下车库、地下通道、地下人防等地下空间延伸;

③也有更多的文化现象或活动发生在城市的上空,如观光高塔,空中花园、飞机飞艇等。

2.2 现时代城市文化空间形态的生产演进状况解析

现时代,伴随都市化进程与信息化浪潮的迅猛冲击,城市或都市文化空间的形态演化也在进行着,并发生着颠覆性的解构与异化。具体表现在:

2.2.1 现实物质性文化空间的两极分化

一方面私人文化现实空间的不断偏远、私密、分割和孤立,如在远离市区的山庄、创意基地、私家会所,还有悄然遍布于市中心区的高楼公寓、阁楼蜗居、小场演出等,此类空间虽然狭小,但相关文化效应尤其先锋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盛行强大;另一方面城市公共广场剧院运动场馆或创意园区在空间上的不断夸张延伸,如大连星海广场,也有些园区此类空间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有的间隙性闹猛(多因节庆或政府行为所致),而大多长期空空旷旷,冷冷清清……成因有多方面,其中最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一是在城市设计之初,对整个城市系统的功能定义定位、城市结构与形态的设计布局不合理,统筹不全面,结构或逻辑关系不科学;在具体的设计落实中,对人的关注与关爱设计不到位;在管理与运营尤其服务过程中,质量跟不上;在品牌策划与形象设计方面无新意,难以服众。

2.2.2 虚拟非物质性文化空间的无限膨胀与变异

一方面人们置身于孤立冷清现实分割空间,成为宅男宅女或SOHO一族;另一方面又沉迷于网上交互平台、QQ群落、魔兽世界等虚拟共享空间的亲密无间,抱团取暖,集体狂欢,贪婪或陶醉虚拟网络文化空间世界并肆意挥洒宣泄。虚拟非物质性文化空间无处不在,在其中将无所不能。

人类从一次产业革命蒸汽机时代到二次产业革命电气化时代,从E时代到未来三次产业革命的3D打印、云时代甚至U时代,技术形态上的虚实交互性将使城市文化空间形态与功能进行颠覆性的异化、转型与重组。

3 现时代城市文化空间的异化

现时代,无论现实物质性城市文化空间,还是虚拟非物质性城市文化空间都存在着或积极或消极的异化现象。

异化或变异,原本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伴随遗传信息的突变和重组,后代表现出的不同于亲代的特征或表型,同时也指同一起源个体间的差异,包括遗传相同而环境不同的环境变异,或非遗传和环境相同而遗传不同的遗传变异。

关于“异化”的其它概念,如哲学和社会学的含义则更多。其最早来自德文Entfremdung的意译。意为转让、让渡、疏远、离间。“异化”一词在英语里是alienation,这个词条在牛津哲学词典有如下的解释:

“异化是黑格尔、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哲学著作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异化(德语中作Entfremdung,有时被英译作Estrangement)的中心思想是某个事物被从另外一个事物中分离出来,或者对这另外的事物感到疏离:我是自我异化的,因为我不能理解或接受我自己;思想与现实相异化,因为它不能充分地反映现实;我与我欲望相异化,因为它们并不真的是我自己的欲望,而且像是某个外来的东西那样攻击我;我与我的劳动成果相异化,因为它们变成了商品;我也可能与我的社会相异化,因为我感到受控于它而非创造它的社会整体之一员。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向绝对的运动过程就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发展,这种发展自身是一个‘克服异化的过程。在这里,通过自我创造和自我意识,被分离并被虚假对象化的东西重获其完整性。与此相对,在费尔巴哈的哲学中,黑格尔的绝对主义装饰被抛弃,这一概念被自我异化所代替。自我异化作为一种状况,将会被我们与自己的活动和产品的适当关系所带来的自我意识所克服。”(《牛津哲学词典》)

传统意义上自然生态空间系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或异化:除自然造化的原生态空间系统——第一自然空间,即大自然空间系统外,还有自人类诞生演进直至现时代,所创造出的基于原生态空间又高于其的第二自然空间——即一系列功用不等、形态各异的人造空间的系统集成,自上世纪后半叶至今,又进入了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第三自然空间时代——非物质数字虚拟空间时代,这是现时代城市文化空间的典型代表,也是传统意义上自然生态空间系统异化深化的突出表现。

这种人为异化现象,极大地增进了原生态空间构成的内容,丰富了原生态空间形态的面貌,异化了原生态空间生长的规则,但在后期,人类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后,尤其第三次产业革命到来之际,人类所设计创造的功能形态各异的人工器物、装置系统和城市空间,极大地冲击了原生态空间发展进程的自然轨迹与天然走向,引发了原生态空间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更为深刻的异化。

马克思关于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人的异化观点:创造过程或劳动本身的异化;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的观点,特别是具体结合到工业革命后人类劳动这一突出的异化现象,与现代化机械大生产、城市化重量轻质高歌猛进以及重高科研发轻人文跟进的后果——严重工业污染现象、城市病集体爆发现象、尤其是城市病中城市失落失效空间的大量涌现,这是城市空间的消极异化现象。城市空间的消极异化现象基本表现为功能异化、形态异化、意象异化。

城市空间功能异化:创意园区变商城;楼盘变鬼城等;

城市空间形态异化:传统文化保护街区拆迁改建为现代高楼大厦;底特律变废都等;

城市空间意象异化:昔日的“央视裤衩”、浦东金融中心“军刀造型”到最近的“苏州秋裤”建筑造型等;

还有其他诸多的城市空间消极异化现象:

城市地上空间消极异化:导致雾霾压城,交通瘫痪;

城市地下空间消极异化:导致排水受阻,积水泛滥;

城市文化空间消极异化:创意园区内商铺林立,提篮叫卖;

城市虚拟空间消极异化:导致网络乱象,黑客丛生;

城市家居与交流空间消极异化:从大杂院、四合院的睦邻友好,到高楼林立、四面清壁咫尺天涯的胶囊牢笼,手机控、微博控带来的高科技孤独(THE LONGLY CROWD)心理压抑扭曲(自杀率激增——跳楼成为主选方式);

城市出行与交通空间消极异化:从结伴同行、公共交通到自驾上路、机器面具……结果将是城市的瓦解,情形如同法国政治家与作家托克威尔《美国的民主》中所描述的“只为自己而活着……”,其结果正如芒福德在《城市发展史》描述的那样:人们的生活好似生活在胶囊里……成为孤独的人群。

因为种种城市空间布局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城市空间的诸多消极异化,而这种布局规划设计不合理,深层则是由物质经济利益驱动和精神文化审美伦理虚脱等导致。

这些消极异化空间,正如罗杰·特兰西克的《寻找失落的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中描述的:“城市规划设计者们积极为居民创造城市共享空间的同时也打破了城市原有的传统空间布局和肌理,迫使城市中出现大量的繁复无序,且功能价值低的反传统的失落空间,这些失效空间都促使城市公共空间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环境,失去了原有的空间活力和功能价值。”

这是由所谓“管理、规划、设计或创新”的人类高级智力活动的失误或失败所产生的城市文化空间直接消极异化,并诱发整个第一自然生态空间的间接消极异化。

4 未来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趋势与原则

未来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本文认为有以下趋势或特点。

4.1 技术形态上的虚实交互性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申城、智慧上海(智能化、现代化、数字化、网络化、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空间、智慧公众、智慧、居住、智慧管理等六大坐标维度)等社会背景;互联网、物联网、传感网技术支持,如网上世博会,上海馆大微博墙,公众参与馆的交互设施;公共场所的以用户为中心的UI(用户界面)、UE(用户体验)等设计。

微观或中观上看,尤其在校园这样的实体性文化空间特区,正在发生实虚两种文化空间的此消彼长——此种情况尤其体现在中观与微观的实体性文化空间方面——如中小学生传统的书包,是一种典型的微观文化空间,近年来学子肩上的书包越来越大,越来越沉重,甚至不少变成拉杆式旅行箱,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的学校已经试点用IPAD平板电脑取代书包,把所有科目的教材电子化存入,进行E教学或远程网络教育(效果喜忧参半),传统的实体书包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萎缩甚至退出历史舞台;同样,随着电子书报的兴起推广,传统的实体性书籍报刊和图书馆也将发生类似实体性文化空间向虚拟性文化空间的转移的现象。这是信息时代非物质社会城市文化空间的特有甚至是必然的异化现象。

4.2 生态系统上的天人合一性

人造文化空间(包括现实实体空间与网上虚拟空间)的自然生态性的绿色体现,人造文化空间运作时或生产与再生产时的低碳环保机制与可持续协调发展体现。

4.3 空间布局上的雅俗(文商)共生性

矛盾与悖论空间特性(文化、还是产业商业为主?!)

文与商或雅与俗在城市宏观空间与微观空间上的互补性、共生性、寄生性——如买场超市、饭馆酒楼等商业空间内的文化设施与精神符号的附加点缀,主流文化空间如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内的商业服务设施、或中性公共空间如机场、车站的文化氛围与商业气氛的交织、广场效应的营造等等。

4.4 文化生产上的时空恒久性

空间与时间上的可持续与可传承。大都市作为“磁石”——空间场效应之吸引力在时间维度上还将继续拉伸;大都市又是将要胀破的容器——空间布局的尺度把握与空间功能的合理性——包括文化空间的生产与再生产。因为城市空间除了之际在当下服务于城市人外,其更多更大意义上是城市时间(岁月历史传承印痕刻画)的载体和雕刻品,这样就自然构成了城市的文化空间。

未来城市的文化空间,必然也是三“件”(体)——“硬件、软件、湿件“的三足鼎立、优势互补、交互联动、协同发展,加上罗杰·特兰西克所归纳的“图一底理论、连接理论和场所理论”三者整合才有益于城市空间的系统科学设计。硬件是物质性物理性的传统文化空间以及新生文化空间(类似网吧、陶巴等、新媒体公社等)载体;软件是相关的电子信息文化产品所营造的虚拟半虚拟性非物质文化空间载体;湿体则是植入人体内部或与人体联动的如生物芯片等而形成的人机合一的未来生物智慧型文化空间或栽体,这里特别提出,未来智能或智慧机器人所引发的新文化活动与文化空间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空间的积极异化现象,也将会在人类都市文化空间生产与异化中提供重要舞台、扮演重要角色。“硬件、软件、湿件”越来越呈现出:“软硬结合”、“干湿互动”、“虚实共生”的生长发展状态,软中有硬,硬中有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未来城市空间尤其文化空间若不被生产转化或消极异化为更多失落空间失效空间,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对空间功能的解析、整理、定义必须准确切合整体系统,空间再生产时空间功能可以功能丰富、功能提升,即功能积极或良性异化,但不可功能消极异化。功能积极异化和功能消极异化是两个概念:原有主功能基础上的功能附加或提升会让功能更强大合理,这是城市空间功能的积极或良性异化;但若背弃了原有主要功能而走向另一个对立消极功能,这就是性质的改变,就是功能的消极异化。

参考文献:

[1] [美]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美] 亚历山大·加文.美国城市规划设计的对与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英] 理查德·海沃德.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李卫.建筑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5]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6] 郭长风.文化基因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7] 沈健.城市品质新思维:智慧城市[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8] 金江军.迈向智慧城市:中国城市转型发展之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责任编辑:于向凤

猜你喜欢
文化空间智慧城市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智慧城市视野下城市规划创新探究
基于无线组网的智慧公交站点信息系统研究与实践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传统古文化都城中旅游遗产以及文化空间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