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及其对策

2014-03-23 09:35王天雄
地下水 2014年5期
关键词:各县区灌溉面积机井

王天雄

(甘肃省张掖市水务局,甘肃 张掖734000)

1 地下水开采相关情况

1.1 机井建设及地下水开采情况

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资料显示,张掖市打井提取地下水发展农业异常迅速。截止2011年,全市共有取水井44331眼,其中规模以上机电井达到10945眼。2011年全市开采地下水 7.31亿 m3,其中规模以上机电井提取地下水7.27亿 m3。规模以上农业灌溉机电井达到9067眼,比 2000年3500眼增加5567眼,增加了 159%,平均以每年8.3%的速度增加;扣除工业用业用水 0.49亿m3,城乡生活用水 0.47亿 m3,生态用水 0.13亿 m3外,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达到 6.18亿 m3,比 2011年水利统计年鉴4.51亿 m3增加 1.67亿 m3,增加了 37%。张掖市地下水资源扣除与地表水重复的部分,净地下水资源量 1.75亿 m3,地下水允许开采量 7.68亿 m3。目前,地下水开采已接近允许开采量的极限状态。

1.2 地下水动态

实施黑河调水以来,由于黑河引水量大幅度减少,通过渠系、田间灌溉入渗到地下的补给量减少;另一方面,井灌面积不断增大,地下水开采量相应增加,致使各县区局部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根据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对地下水动态观测资料,临泽县和民乐县地下位变化不明显,其他县区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有的区域下降非常严重。甘州区黑河沿岸地区,2000年至2011年,除山丹桥有所上升,上升了0.49 m,其余各井都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该区域总体下降0.3 m,每年平均下降了0.03 m。东部张掖农场一带,2000年至 2011年该区域水位总体为快速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0.27 m,下降幅度较大的是张掖农场和碱滩镇杨家庄一带,张掖农场下降了 6.38 m,平均每年降幅 0.58 m。南部新沟、石岗墩地区,1990年至2000年呈快速下降趋势,下降幅度较大,10年总体下降了 5.11 m,平均每年下降了 0.5 m,下降幅度较大的碱滩镇新沟。2000年至2011年,除盈科干渠下降幅度较大外,其余各观测井下降程度加剧,新沟和石岗墩下降较大,平均每年下降 0.52 m,其中,新沟下降了11.55 m,平均每年下降 1.05 m;石岗墩下降了 9.68 m,平均每年下降 0.88 m。

高台县地下水位从 2000年至 2011年下降 9.02 m,平均每年下降0.82 m,为地下水严重超采区。

山丹县东乐一带,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从2000年至2011共下降了 7.59 m,平均每年下降 0.69 m,也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

1.3 井灌面积规模

水利普查资料显示,2007-2011年,全市灌溉面积增加10.334×104hm2,其中:耕地灌溉面积增加 7.771 ×104hm2,园林草地灌溉面积增加 2.563×104hm2。除各县区自然亩折合为标准亩增加灌溉面积2.875×104hm2,水利公报未统计的国营、集体农林场灌溉面积0.839×104hm2外,全市共打井垦荒增加灌溉面积 6.821×104hm2,比 2000年水利统计年鉴井灌面积 2.333×104hm2增加4.448×104hm2,增加了 192%。其中个体私营农林场增加灌溉面积 3.153×104hm2;撂荒地复垦恢复灌溉面积 0.659×104hm2,土地整理项目增加灌溉面积 1.033×104hm2,移民开发灌溉面积 0.633×104hm2,各县区自主开发耕地增加灌溉面积 1.343×104hm2。新垦荒地均配套了灌溉渠系及水源工程,种植作物多以提取地下水灌溉为主,少量用地表水灌溉。

2 地下水开发利用问题

2.1 井灌面积增大,地下水过量开采

1)2000年以来各县区大规模打井开荒,国家取消农业税,实行各种补助惠农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据统计,2000年以前,农产品价格较低,以小麦为主的种植业产值7500-9000元/hm2。2000年以后,特别是近几年,农产品价格直线上涨,以制种玉米为主导产业的种植业价格由 1.5元/kg上涨到 5元/kg,产值达到 36000-37500元/hm2。农产品价格的快速上涨,刺激各县区大面积打井垦荒发展农业。

2)井灌区运行成本偏低。据市物价局2008年水价成本监审,河水灌区农业灌溉水价成本平均为0.158元/m3。2011年市政府批复,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民乐县执行农业水价 0.1元/m3,山丹县 0.156元/m3,远低于成本水价。按新的农业水价收费,全市河水灌区平均征收水费1800元/hm2。井灌区没有征收水费,只征收4元/亩的基本水费和0.01元/m3的水资源费。农民灌水只交电费。据测算,井灌区年用水量 9750 m3/hm2,耗电1650 kw.h/hm2,电价 0.37 元/kw.h,年交纳电费 615元/hm2,井灌区单方水平均电价0.067元/m3,加上机井的维修费和人员工资,井灌区平均年运行成本900-1200元/hm2,低于河水灌区。井灌区运行成本低,致使各县区大面积打井开荒,也使部分灌区村社退出河水,而抽取地下水浇灌。

2.2 管理不到位

1)机井审批监管不到位。2009年以前,各县区审批新打机井,没有从本县区地下水资源实际出发,盲目审批打井,造成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有的县区置本县区地下水资源超采的实际不顾,随意审批打井。有的县区水务局,对群众打井不闻不问,县区水务部门对机井监管不力,造成群众私自打井。

2)对地下开采利用认识不足。各县区仅从本县区局部利益考虑,没有从整体利益出发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只考虑了眼前利益,没有从长远利益考虑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患得患失,缺乏地下水开采统一的规划,缺乏对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认识。

3)部门之间协调不到位,管理缺失。从近年发展的项目的看,发改部门审批新开工工业项目,财政部门审批农业开发项目,土地部门审批土地整理项目,各部门各自为政,各自审批项目,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存在管理缺失的问题。

3 对策及建议

近几年各县区打井开荒发展农业,发展趋势逐年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局部地区地下水将严重超采,土地沙化荒漠化扩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为了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地下水资源管理。

(1)实行严格的"三禁"政策。即禁止开荒扩地、禁止私自打井、禁种高耗水作物。合理配置水资源,以用水少、效益高的草畜、果蔬、制种、轻工原料为主导产业,全面启动高效节水现代农业建设,制定各行业用水定额、水资源管理、水费计收等办法,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强化地下水管理。划定地下水红、黄、蓝三区,实行分区管理,有效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和单井开采量。农业灌溉机电井,由各县区组织用2年时间全部安装计量设施,采用 IC智能卡和"以电控水、水电联动"等方式管控地下水。实行累进加价和差别水价,严格征收水费和水资源费。加快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重点用水户取水计量监测体系建设,全面建设地下水计量监测体系。坚决查处非法打井行为,坚决制止违法开荒扩地,遏制地下水无序开采、过度开采。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逐步实行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通过置换水源、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等综合措施,实行禁采限采,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3)征收地下水水费。建立地表水和地下水统一管理制度,强化地下水管理,核定地下水农业灌溉成本水价,井灌区、井河混灌区按核定的成本水价计量征收地下水水费。征收的地下水水费用于机井计量设施的安装、机井和地面灌溉设施的维修、更新、管理人员的工资。同时,实行地下水农业灌溉超定额累进加价和差别水价。定额内用水,按现行标准征收水费,超定额10-30%、30-50%、50%以上的,分别按 1倍、2倍、3倍征收水费。国家政策性新增耕按现行地下水水价的3倍征收水费;新开垦荒地原则上不核定水权、不配水,各县区根据水利工程供水能力,按现行地下水水价的10倍收取水费。地下水超采区实行在开采区水价的基础上浮30-50%收取水费。

(4)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新开工工业、农业、土地、水利项目,发改、财政、土地、水利等部门必须联合共同审批,凡是涉及违规打井的项目坚决不予审批。所有新建工程项目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严格论证报告审查,严把取水许可水资源论证关,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电力部门协助水务部门做好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对违规打井、新开荒地不予架设电力设施、不予供电;对超采地下水的要采取限电或停止供电措施。坚决遏止随意打井开荒造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现象的发生。

(5)进一步深化水权制度改革。根据国家和省上关于推进水权制度建设的要求,在2002年节水型社会建设已初步完成农业用水初始水权分配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水权制度改革,培育水权交易市场,完善水权交易和水权转换制度,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水权制度,为全面推行累进加价和差别水价制度奠定基础。

[1]张掖市水务局,张掖市统计局.张掖市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公报.2013.

猜你喜欢
各县区灌溉面积机井
护秋
基于定西中考招生数据的质量分析研究
淮北市农用机井质量调查情况及存在问题浅析
菏泽市2017年气候特征及其影响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的临沂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基于因子分析的临沂市各县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2016年河南省已建成灌溉面积和新增耕地灌溉面积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节水灌溉面积
河北张家口:积极推进远教终端站点改造升级工作
灌溉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