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民俗学视野下黎族传统民俗文化研究

2014-03-25 08:00李婷婷
关键词:黎族民俗文化民俗

李婷婷

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的中南部,区域总面积占全岛一半以上。黎族总人口达127.74万人,占总人口近14.73%(2011年),其中84.7%分布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保亭、琼中、乐东、白沙、陵水、昌江6个自治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的三亚、东方、通什(今五指山)3市,少数散居于儋州、万宁、琼海3市和屯昌县等。在其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黎族同胞凭借自己的勤劳勇敢、聪颖智慧,总结、创造出了一整套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相协调的,蕴含着深刻的生态观,并且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生态民俗文化。

一、黎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态内涵

生态民俗学,是在现代生态观念的启迪下,从生态学的视角,运用现代生态学的某些理论与原则,对民俗文化进行审视与研究;从民俗学的视角,考察生态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制约与影响,在人类行为与活动的深广背景上探索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双向性关系[1]。生态民俗学既研究生态环境在民俗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也研究民俗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反作用。

随着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实施,许多人在寻找海南“国际化”发展的新路径时,几乎不约而同地对海南独有的黎族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人皆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让海南尽快进入国际化轨道,挖掘黎族文化,使之成为海南独有的旅游文化,无疑是一条最具本土特色的蹊径。由此,黎族文化研究骤然热了起来,更有不少专家学者倡议,应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一个新型学科——黎学,以彰扬国际旅游岛的本土文化。此议如果成行,俾使黎族文化研究更上一个台阶。但是,要使有关黎族的研究汇成一门学问,其内容就不仅仅停留在社会文化方面了,其黎族所处的生态环境也必然被囊括其中[2]。

(一)生产民俗的生态特征

一个民族占主要地位的生计方式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也决定着该群体的经济民俗的性质。根据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在《民族文化与生境》中对我国民族所处经济类型的分类,20世纪初黎族主要是斯威顿经济类型。所谓斯威顿经济类型,即使用人为的手段(包括火烧、水淹、以刀和锄开掘、排水、客土铺设等众多的特化性办法[3]),从自然生境中划出特定的生产区域,让一些人类需要的植物 (或动物)在该区域中自然生长,以便人类获取和使用,在此过程中,只使用简单的农具,而不用一些较现代的耕具,也不用人工施肥和灌溉。黎族先民所采用的“砍山栏”,便是斯威顿经济中最普遍、最具生态代表性的“刀耕火种”模式。表面上看,“砍山栏”式的刀耕火种由于需要定期放火烧山,似乎破坏了生态平衡,但事实上,刀耕火种有着严格的轮歇制度和完善的生态保护措施,而且黎族地区雨量充沛,在休耕期间,被烧光的植被基本都能恢复起来。因此,传统的刀耕火种农业实际上是在原始的生产力条件下,通过实行有序的垦休循环制,保护性地利用自然,在维系生态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进行适度开发,最终实现生态平衡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4]。

(二)消费民俗的生态特色

从黎族特有的消费习俗的整体面貌来看,其衣、食、住、行方面的习俗模式都带有其栖息地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印记,都是在黎族同胞对自然环境的生态适应基础上生成的,是面对具体环境的有效生存策略。

1.饮食

黎族的饮食习惯体现出了生态区位对食物资源种类的控限与制约,生态区位乃是形成饮食习俗特色的生态性动因[5]。黎族同胞喜欢吃酸食,当地有一种“南杀”,即酸菜,被认为是大补食品,能去除疾病,补养身体,不仅如此,酸菜还是黎族婚丧嫁娶时最上乘的菜。《黄帝内经》对此有这样的阐述:“南方者,天地之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跗。”黎族自古以来就有嚼槟榔的嗜好,光绪《昌化县志》卷1有记载:“槟榔合夹留叶即篓及灰茶食之,避腥、消食、除瘴,土俗珍重此物,交接以为先,婚姻以为定。”当地几乎每家都会种槟榔树,而嚼槟榔已成为黎族饮食习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饮”方面,黎族人嗜酒,以前常用山栏稻酿酒,因为山栏稻是野生的,不施肥和喷施农药,所以吃起来味道特别香,酿出来的酒也特别甘甜、醇香,大多数黎族人都爱喝,现在虽然山栏稻几乎已不再种植,但酿糯米酒的习俗在黎族地区仍被保留了下来。另外由于黎族饮食较清淡,没有喝茶来解油腻的需要,因此喝茶不多。

2.居住

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由这些因素所决定的人类群体的生计方式,对该区域人群的定居方式以及居住习俗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制约与影响。黎族同胞居住民俗的生态特征即体现于此。

黎族同胞生活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候炎热,雨水多,台风频繁,地面潮湿,因而出现了一种适合于当地气候的“干栏”式民居——船形屋。从取材上看,黎族民居主要采用竹、木、草、泥和珊瑚石等丰富的天然材料,因此船形屋建筑也充分体现了黎族人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生活智慧。再从居住环境来看,他们往往喜欢在自己居所周围栽种槟榔树、椰子树、芒果树、菠萝蜜树等植物,这不仅美化了居住环境,还弥补了建房时砍伐树木所造成的生态破坏。

(三)乡社民俗的生态内涵

乡社民俗也称村落民俗。从宏观上看,黎族村落的形成都是在其聚居地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尤其自然资源的数量、环境的质量等因素对黎族村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1.村落选址

海南独特的气候、水文、土壤与土质等自然生态因素影响着黎族村落的布局与发展。黎族人民喜欢选择山谷中的小平原、河谷台地或平缓的坡地作为村落的地址。选址原则是:靠近耕地;靠近河川、溪流;地势要高,地形有一定的坡度;地方要“干净”,即野兽要少,不要太靠近交通主干线。其地质表层多为砂质黏土层,下面多为砂土砾石层,土质一般均属良好,承载能力可以满足建筑要求[6]。

2.乡规民约

在黎族村落民俗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对村民而言比法律更具约束力的乡规民约,这些乡规民约也带有十分明显的生态性,一般都含有以下生态内容:(1)对村境辖属的自然资源与设施的监护,如保护本村的土地、山林、水域等不被外村侵夺、侵害等;(2)保护村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等。

二、从生态民俗学视野研究黎族文化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从生态民俗学的视野研究黎族传统民俗,不仅为黎族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新视野,拓展黎族文化研究新领域,还可以丰富黎族历史文化,弥补学术界对黎族民俗活动中生态文化研究的空白,积极促进和推动黎学学科建设,并且对完善黎族乃至我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体系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黎族民俗文化是黎族同胞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不断总结,并结合本民族特色而形成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从生态学的视野审视黎族的传统民俗文化,不仅有助于挖掘和分析黎族传统民俗文化的生态内涵,更好地传承和创新黎族优秀文化传统,为黎族传统文化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还有利于总结黎族同胞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大量与自然生态相适应的良俗,并运用现代生态学的一些理论成果,对黎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习惯进行当代性的反思与文化价值的重新评估,摈弃破坏黎族地区生态环境的种种陋俗,和谐地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构建符合生态文明、与自然界相生相谐的黎族民俗生活新模式;也对唤起黎族同胞的生态危机意识,树立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观念,促使他们尽快调整自己的行为与自然相和谐,从而消除阻碍黎族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对推动黎族地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三、黎族生态民俗面临的危机

改革开放,特别是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黎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与内地交流的逐渐增多,黎族传统文化受汉族主流文化的影响也日益扩大。一些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利于黎族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却迫使黎族人民改变甚至放弃了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习惯和禁忌,一味只追求经济利益,使黎族地区生态民俗面临着危机。

(一)现代旅游的发展改变黎族的生态价值观念

随着海南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尤其是海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人受利益驱使,把黎族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以及手工艺品等简单开发,建立起所谓的“民俗村”,把黎族传统民俗文化庸俗化,通过如拉游客体验黎族婚礼后强行收费等手段来谋利。对民族文化的低级、重复建设,使黎族传统民俗文化不仅得不到发展,还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甚至还造成黎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

(二)科学知识的普及削弱当地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

由于受“万物有灵”朴素自然观的支配,黎族民众对大自然十分崇拜和敬畏,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有灵性,不能随意破坏或践踏,所以自然而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了保护。但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使他们不再对自然界充满畏惧和崇拜,于是大规模地开发利用甚至浪费自然资源的情况在黎族地区陆续发生。当然,我们并不是反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更不主张愚民,而是希望与此同时,注重生态观、价值观的教育,不要把一些合理的如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意识抛弃掉。

(三)市场经济的冲击迫使黎族人放弃有利于生态保护的习俗

黎族地区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黎族地区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变得十分强烈,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也随之出现,而且这种矛盾以原有的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习俗让位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结束[7]。

(四)政府部门的放纵导致黎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边缘化

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遭到严重破坏,是黎族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罪魁祸首”,理应受到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强力制止,但一些市县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却对危害的严重性不以为然,他们居然对被砍伐的实际数量不太清楚,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天然林是林,经济林也是林,只要山上有树,生态环境就没有被破坏,于是对毁林行为听之任之,更不进行查处;对于省相关部门的执法检查,当地一些主要干部甚至持公开的抵触情绪,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农民要生存,要脱贫,要发展经济,所以毁林是没有办法的事。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的不足,导致黎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处于不管不问、边缘化的状态[8]。

四、构建黎族地区绿色民俗新模式的对策

(一)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生态意识

要构建绿色民俗,关键是要在黎族地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报纸、新闻等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对环境知识、环保意识进行宣传教育,在普及现代科学知识的同时加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可以通过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编写乡土教材等方式引导、教育黎族同胞珍视、保护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还可以重点宣传传统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理念的一致性,或者用现代可持续思想说明传统生态观念的正确性。这样,既可实现民族生态文化与先进的主流生态文化的交融,又避免年轻人因为接受现代生态文明而产生对传统文化的反感和抵触,进而减缓民族特色的退化、变异以及多样性的流失[9]。

(二)健全环境管理体制,落实环境保护法制

建立优秀的制度文化不仅可以约束黎族民众自身的行为,还可以有效地抵御外来不良文化的入侵。要构建绿色民俗,就必须通过强制性的手段禁止毁林、污染、浪费自然资源等恶性行为的发生,保护好当地的传统生态民俗。黎族地区的生态保护大多是通过乡规民约和风俗习惯体现出来的,这虽然对于约束村民的行为有一定效果,但其规范性、准确性和系统性都较弱,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生产方式下制度文明的要求了。因此,当地政府除了在黎族地区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方面的乡规民约外,还应制定相应的生态文化保护法规,利用法律的强制性规范人们的行为。

(三)提高政府领导素质,督促环境改善工作

首先,政府部门领导要主动学习,增强环保意识,提高业务素质,彻底改变对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不管不问的状态,加强对生态破坏的执法力度,把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其次,在地方政府领导政绩的考核上,可以实行生态问题一票否决制,把政府的政治升迁与生态问题联系起来,这样政府就会有动力、有压力去改善黎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四)发展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黎族民众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愈发强烈,但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低下的物质水平却阻碍了黎族地区的发展。粗放的物质生产方式不仅不能为当地民众带来高产出和高收益,反而给黎族人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要改善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原本粗放、低效的农业生产方式,走一条集约、科技、高效、环保的现代经济发展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辩证的资源观,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降低资源消耗,杜绝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引进科技成果,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推广沼气、太阳能的使用,充分利用资源;提倡绿色消费,限制塑料袋和一次性餐盒、餐筷的使用等。在发展中还要注意“减人、限工、治污、增绿”,即严格控制人口,限制工矿产业发展,治污增绿,实现生态和谐发展。

当然,对于黎族地区的传统生态民俗,并不能完全地继承和保留,而应在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保持黎族生态保护的思想内核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不断创新,不断调整生产、生活方式,以寻求、建立一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绿色民俗新模式。

[1]江帆.生态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7.

[2]傅治平,于苏光.黎族生态摭谈[J].琼州学院学报,2011(2).

[3]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92.

[4]李学术.云南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7(8).

[5]江帆.生态民俗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61.

[6]刑关英.民族知识丛书·黎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79.

[7]林庆.云南少数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8]中国经济网.海南天然林遭破坏 生态环境保护堪忧[DB/OL].http://district.ce.cn/right/bwjzzg/200707/30/t20070730_12354619.shtml,2007-07-30/2011-04-20.

[9]李学术.云南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经济问题探索,2007(8).

猜你喜欢
黎族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黎族小伙闯“深海”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黎族母亲》等
民俗中的“牛”
《黎族元素建筑再生设计方案》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