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研究综述

2014-03-25 08:00赵明娟巴胜超
关键词:变迁民族旅游

赵明娟,巴胜超

国内学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研究关注较晚,早期多关注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1999年王雪华的 《认识理解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变迁》,是国内较早探讨旅游与文化变迁的学术文章。1999年,在昆明举办的“人类学:旅游与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被认为是中国旅游人类学诞生的标志。2002年杨慧等出版了该次会议的论文集《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该文集收录了不少国内外学者对 “旅游与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主题深入探讨的文章,这是我国人类学学者对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一次集中体现。关于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文章是2000年以后才渐渐增多的,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的搜索发现,直接以旅游和文化变迁为主题以及和此方面相关的文章共约221篇,多集中在2008-2011年,包括期刊论文、学术论文、博士和硕士论文、会议论文以及相关研究综述等。通过对这些论文的梳理及归纳,可以从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两大方面进行分类。

一、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分为:案例研究和理论研究。

(一)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一种微观的研究方法,一般通过系统的研究、归纳个案变迁现象,分析其变迁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在个案研究中,作者往往对旅游影响下的文化变迁现象进行详细的描述,笔者经过归纳、总结,发现文化变迁共涉及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心理文化,包括生计方式、生活方式、建筑、服饰、饮食、节日、民俗、民间艺术、语言、文化认同、女性、婚姻、道德、宗教、社会心理变化、价值观、教育观念等等。如伍锦昌以龙脊平安寨为个案,描述了平安寨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的变迁,并提出关注民族心理、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等观点[1]。吕宛青对丽江纳西族制度文化变迁进行了深入研究[2]。谢春波以宁蒗县落水下村摩梭社区为个案,研究摩梭家屋空间的变迁,同时探讨了落水摩梭社区“家庭成员关系的变化、社区成员关系的变化、社会性别制度乃至文化观念的变迁”[3]。

在案例研究中,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是基本方法,多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取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运用文化涵化、文化变迁等理论进行分析研究。除运用人类学方法外,还有民族学、社会学、旅游地理学、旅游人类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一般是多学科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

(二)理论研究

一些学者尝试用西方文化研究理论、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旅游人类学理论来分析旅游地的文化变迁。如宗晓莲提出用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来分析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文化变迁现象[4]。罗睿以泸沽湖落水村为例,运用旅游场域理论,提出泸沽湖旅游场域概念,通过分析场域内各主体的活动来解析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探索重构泸沽湖旅游场域良性互动的新机制”[5]65。把多勋等运用旅游凝视理论从文化遗失、创新、传播等方面来探讨民族地区文化的变迁问题,认为“旅游者的凝视是民族地区文化变迁的源动力”[6]112。

运用理论去分析、研究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现象,可以更加清楚的认识文化变迁过程、掌握文化变迁规律,避免盲目性。但目前的理论研究多是借鉴西方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理论,但由于地域、环境、文化等不同,这些理论是否适合应用于我国的民族旅游区域,还有待证实。目前理论研究多是尝试性的探索,大多是浅尝辄止,鲜有成熟、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大致分为三类:文化变迁的原因、文化变迁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和保护。

(一)文化变迁的原因

很多学者认为文化变迁是不可避免的,是客观规律,但旅游加速了民族文化的变迁,是文化变迁的“加速器”。

吕宛青以纳西族集聚地丽江市为例,从旅游产业角度系统剖析了引起丽江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分为外致性因素、内致性因素、诱致性因素、强致性因素四个大的方面[7]。 宗晓莲[8]认为政府、当地民众、旅游市场、外来文化这四种因素是影响旅游地文化变迁的主要力量,它们共同作用并相互影响,最终形成旅游地文化变迁趋向。龚胜生认为“旅游地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融合所产生的示范效应、激受效应、累积效应是旅游地文化变迁的主要动因”,并论述了旅游地文化整合的内容和途径[9]450。

对于文化变迁的原因,目前多是从影响因素上进行宏观分析,对于微观因素关注较少。

(二)文化变迁的影响

很多学者认为旅游对民族文化变迁有重要影响,旅游使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复兴、衰退、变异”共存。从影响倾向上,分为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和利弊兼有三种情况。

1.积极影响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有利于民族文化的重构和复兴、“传统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些都是积极影响。光映炯、张晓萍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指出被旅游开发打造的“泼水节”是“传统的发明”、是“舞台真实”中的“符号”传承、以“文化再生产”的形式进行着传承与发展[10]。张波以云南丽江为例,指出旅游促进了地方文化的再建构,加大了当地对外开放的力度,强化了接待地的民族认同意识[11]。

2.消极影响

消极影响表现为:文化同化、文化商品化、庸俗化、文化舞台化、表演化、形式化、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杨杰宏指出,丽江东巴文化呈现 “世俗化、展演化、碎片化、庸俗化、城镇化等变异事实”[12]147。 郑向敏归纳了旅游对风情民俗产生的消极影响:风情民俗的同化、民俗庸俗化、异地文化对旅游地文化的冲击,并提出了预防和解决对策[13]。王晞指出旅游对目的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历史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文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文化传统遭到异地强势文化的冲击和同化、地方文化的独特性逐渐消失”,民俗文化的舞台化、商品化、庸俗化,道德观念扭曲、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仆从性’文化加重、居民的媚外或排外情绪直接影响当地文化的健康发展”[14]35。

3.利弊兼有

目前大多数人认为旅游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田敏指出旅游影响下文化变迁的两面性是一种本质属,应给予正确认识[15]。吴晓以湘西德夯苗寨为例,指出“旅游使苗族传统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存显处于继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延续与蜕变等多重文化选择的状态之中”[16]189。

对于文化变迁的影响,多是从文化变迁的本身变化着手,对游客带来的文化传播、对目的地居民和游客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研究较少,缺乏区域性、整体性研究。在研究角度上,多是站在他者的角度,站在自者的角度较少。

(三)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和保护

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旅游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迫在眉睫,并提出了种种文化发展和保护对策,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文化内涵,注重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李娜等以九寨沟为例,指出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重在认清民族文化的差异和精华,增强居民自我认同,促进社区居民参与”等观点[17]129。高婕以黔东南苗寨为例,指出民族文化保护的动力源于本民族全体成员,应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对待民族文化,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互动关系等建议[18]。

2.文化的整合、重构

杨昌儒以贵州布依族为例,提出要正确认识民族文化重构、必须打破封闭、必须以“我”为主、必须突出标志性文化等建议[19]。李金发以云南红河州慕善彝村为例,指出“传统和现代的合理整合,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并重,保护和开发并行,是当前整合民族村寨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20]70。

3.政府引导,实现文化的良性变迁

王挺之以四川平武白马藏族为个案,提出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抢救保护现存民族文化遗产、建立文化数据库、走生态旅游道路、鼓励民众参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等对策建议[21]。陈昕构建了纳西文化变迁调适机制“政府指导调适、文化精英介入调适和民众自觉调适”[22]118。

4.文化保护和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杨振之通过对青藏高原东缘藏区的研究,指出旅游业的发展一定是可持续的,要保护藏民族特色文化,并给出具体的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23]。张飞以福建龙岩客家文化为个案,“从文化活态传承的角度提出了乡土旅游中民间传统文化正态变迁的衡量标准”,并尝试构建了乡土旅游中民间传统文化正态变迁的引导机制模型[24]1。

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很多是提出一些方向性的建议,联系实际并给出具体措施的较少。有的是从理论上分析,给出理想的发展模型,没有考虑政府、市场、当地居民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因此,在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上还需进一步和实践相结合。

四、相关综述、评述和专著

目前关于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综述很少,郭凌等“总结了国内旅游发展中文化变迁研究的进展,指出国内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对国外旅游文化变迁研究的引入、对国外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梳理、对目的地经济、文化、社区参与、婚姻、宗教习俗、女性地位等方面的变迁研究等方面,认为旅游文化变迁的动态研究是今后的发展趋向”[25]68。刘安全从研究模式和研究视角两方面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进行归纳,总结了国内研究的新特点[26]。

国内关于“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研究的专著很少,主要有李伟的 《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论述了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概况、研究现状、文化影响、文化变迁具体案例分析等内容[27]。宗晓莲的《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文化为例》以文化再生产理论为分析框架,对丽江县纳西文化近年来的变迁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28]。徐赣丽的《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一桂北壮瑶三村考察》以广西桂林龙脊地区三个民俗旅游村为个案,对旅游村的民俗传统文化变迁和文化再造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系统的分析[29]。除此外,刘晖的《旅游民族学》中也有关于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专题[30]。

五、结论

相对来说,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研究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特别是近年来,该领域的学术文章讯速增长,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但总的来看,研究成果不多,多是些小范围的个案研究,研究比较零散,不够深入、全面,理论研究还很薄弱,还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和系统化的研究方法,这个领域还存在很大的空白。究其原因,一是我国旅游业起步较晚,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借鉴。二是缺乏理论基础,只能借鉴西方的理论,这也限制了国内学者的研究。三是国内学者对该领域的关注不够,目前主要是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人在研究。研究该领域的人不多,且多是独自奋斗,没有形成大的群体和组织。笔者认为旅游目的地文化变迁的研究是一个长时间的研究过程,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应该和政府合作,取得政府的支持和赞助,赢得政策上的支持,才能有实质性的突破。在全国的各民族旅游区域内设点研究,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在信息上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将会大大有助于该领域的研究。

[1]伍锦昌.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变迁: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平安壮寨为个案[D].广西师范大学,2005.

[2]吕宛青.旅游产业引致的旅游地制度文化变迁:以丽江为例[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2(2).

[3]谢春波.旅游背景下的居住空间变迁研究:以宁蒗县落水下村摩梭社区为个案[D].昆明:云南大学,2007.

[4]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2(2).

[5]罗睿.泸沽湖旅游场域文化变迁机制解析与重构:以落水村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2).

[6]把多勋,王俊,兰海.旅游凝视与民族地区文化变迁[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2).

[7]吕宛青.基于旅游产业视角的文化变迁主源构成及其解读:以纳西族集聚地丽江市为例[J].思想战线,2008(6).

[8]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文化为例[D].广州:中山大学,2011.

[9]龚胜生,何小芊.旅游地文化变迁与整合的文化地理学透视[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3).

[10]光映炯,张晓萍.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1).

[11]张波.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以云南丽江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4).

[12]杨杰宏.多元互动中的旅游展演与民俗变异:以丽江东巴文化为例[J].民俗研究,2013(2).

[13]郑向敏.旅游对风情民俗资源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研究[J].旅游学刊,1993(3).

[14]王晞.论“大众化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J].社会科学家,2002(6).

[15]田敏.民族社区社会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再认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5).

[16]吴晓.乡村旅游语境中民间艺术的在场与形变:基于湘西德夯苗寨的个案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0(1).

[17]李娜,许从宝,梁琳.旅游驱动的少数民族建筑景观变迁研究:以九寨沟为例[J].华中建筑,2007(11).

[18]高婕.论民族旅游开展背景下的文化变迁与社会发展:以黔东南苗寨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4).

[19]杨昌儒.民族文化重构试论:以贵州布依族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8(1).

[20]李金发.旅游经济与民族村寨文化整合:以云南红河州慕善彝村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3).

[21]王挺之,李林.旅游开发对小族群传统文化的影响:对四川平武白马藏族的个案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5).

[22]陈昕.纳西文化变迁的旅游效应与调适研究[J].思想战线,2008(5).

[23]杨振之.青藏高原东缘藏区旅游业发展及其社会文化影响研究[D].城都:四川大学,2003.

[24]张飞.乡土旅游中的民间传统文化变迁研究:以福建龙岩客家文化为例[D].南京:东南大学,2008.

[25]郭凌,王志章,蔡克信.国内旅游文化变迁研究综述[J].2011(8).

[26]刘安全.旅游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评述[J].贵州民族研究,2011(1).

[27]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8]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文化为例[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29]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一桂北壮瑶三村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0]刘晖.旅游民族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变迁民族旅游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多元民族
清潩河的变迁
旅游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