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阈下的涨价类系列流行语研究

2014-03-28 18:14王卫敏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双关模因流行语

王卫敏

模因论视阈下的涨价类系列流行语研究

王卫敏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特定时代社会群体思维方式、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的体现。以“蒜你狠”为代表的涨价类系列流行语为分析对象,以模因论为理论基础,从涨价类系列流行语的复制和传播方式、语言使用中的修辞手段、呈现的整体特点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从而进一步揭示涨价类系列流行语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共变关系。

涨价类系列流行语;蒜你狠;模因论

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更是纷繁社会现象的映射,反映社会时代的风貌,在某种程度上,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群体思维方式、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的体现,也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变化的印证。作为语言中反映社会变革最敏感、最活跃的流行语格外引人注目。“流行语指在一定时期、一定社群内被人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一般为口语,带有一定的方言性,是一定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并在传媒的推动下盛行的词、短语、句子或特定的句子模式。”[1]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语言的传播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网络传媒为更多社会成员提供了语言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语言的使用形式。网络语言就是网络时代网民这一言语社团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时所模仿、复制和使用的语言形式,是在传统语言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方言。

与酱紫、稀饭这样单纯以调侃娱乐为目的的网络语言不同的是,“蒜你狠”涨价类系列流行语具有很强的指向性,承载的社会意义更加深刻,更加贴近民生,同时也体现了公民积极参与意识的提升,体现了当下相对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本文以“蒜你狠”为例,以涨价类系列流行语为参照对象,从模因论的视角详细分析涨价类系列流行语所蕴含的的语言学元素和社会学元素,进而揭示涨价类系列流行语与社会时代的共变关系,以促进今后流行语系列研究的进一步开展。

一、“蒜你狠”的渊源及其含义

2009年起,随着通货膨胀向普通商品领域蔓延,大蒜价格居高不下,天气条件差、种植面积锐减影响了大蒜的产量,加之各地“炒蒜团”的大量涌现、市场管理体系缺失等原因,全国大蒜半年上涨40多倍,超过了猪肉的价格。2010年11月28日,在淘宝网上一头山东苍山的大蒜头竟卖到了7元。这轮涨价风波断断续续持续了两年,2011年初,大蒜主产地山东的大蒜种植产量大幅度提高,导致了货多价低,地头价跌到了1公斤1.1元,远远低于往年,而半年后山东部分大蒜主产区干蒜的价格飙升至8.5-9.0/公斤,再掀一轮疯狂“蒜你狠”。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友们借鉴陈小春《算你狠》的歌名,调侃中打响了涨价类系列流行语的第一枪——蒜你狠,被众多新闻媒体频繁使用,迅速流行,并荣升为2010年十大流行语之一,成为非常深刻的年度记忆。这一轮农产品的涨价风暴就像一副推到了的多米诺骨牌,一发不可收拾,在“蒜你狠”这一母体基础之上产生的涨价类系列流行语还有:

豆你玩:绿豆、黑豆等豆类产品涨势凶猛,大幅超过市场合理价格,网友根据相声演员马三立的著名段子《逗你玩》,创造了“豆你玩”。

<1),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

姜你军:国内九成省市区生姜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海南涨幅达到36.7%,居全国之首,网民借用棋类术语“将你军”,创造了“姜你军”一词。

鸽你肉:“……两月涨价50%,鸽子肉都快成格格肉了,堪称‘鸽你肉’,鸽,已不是传说。”一条网络微博由于鸽肉暴涨而快速爆红,“鸽你肉”也成为一时流行语。

糖高宗:白糖价格再次创下新高,有网友调侃,形容百姓人家的普通白糖摇身一变成了高高在上的“糖高宗”。

辣翻天:原本指一种味道非常辣的辣椒,后来被网友用来形容辣椒涨幅大,价格高的翻天了。

苹什么:红富士苹果一时身价大增,“苹什么”一词在网络开始走红。

盐王爷:随着日本海域地震,所谓的碘盐抢购影响,盐价开始飙升,流行语“盐王爷”出炉。

棉花掌:用“疯狂”来形容2010年10月份的棉花价格一点都不为过,短短一个月,国内棉花价格从10月初的22684元/吨跳涨到2010年11月1日27066元/吨,月内涨幅超过20%,同比去年涨幅更高达93%。棉花价格每天都在大幅改写新的历史纪录。于是网友们仿造流行的词语,创造出了“棉花掌(棉花涨)”这么一个说法。

煤超疯:几乎一夜之间,煤价每吨疯涨两百到三百元。取暖成本的增加,让不少市民叫苦不迭。近期全国大幅降温,加上“千年极寒说”给不少用煤大户带来心理压力,纷纷提前储煤,加之其他原因,致使煤炭价格持续上涨,一个月涨幅超50%,被网友戏称为“煤超疯”。

向前葱:大葱的价格在全国范围内也出现了飙升,2012年2月中旬以来,全国大葱价格持续上涨,3月中旬价格比上月上涨66.7%。“向前葱”成为最新的潮语。

于是有人戏称这是二十一世纪的新版“三字经”,形象地展示出食品接力涨价的现状和普通民众的无奈和抗议。

二、涨价类系列流行语的语言学参照

(一)模因论

模因论(memetics)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是由新达尔文主义倡导者Richard Dawkins提出,意为“被模仿的东西”,模因往往被描述为思维病毒,它可以感染其他人的大脑或者传染到其他人的大脑中,而一个人一旦被这种病毒所感染,它们就会寄生在他的头脑中,在往后的岁月里,这个人又会将这种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或者他的下一代。这种病毒会改变被传染者的行为,并同时会引起他们着力去宣传这种行为模式[2]。模因作为文化基因通过复制和传播得以生存。不管语言模因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其复制和传播方式基本上是重复与类推两种。

1.重复

模因以重复的方式复制和传播,很大程度上是受相似语境的诱发,可以在合适的场合下不改动信息内容而直接传递。比如“辣翻天”中“辣”有“辛辣”和“辣椒”两个不同的意思,本义味道非常辣,辣得翻天了,现在直接套用为辣椒卖得特别贵,价格翻天了。

“重复本身也是一种创新,重复是一种延异的重复,没有创造的重复或者没有对已造物进行改变的重复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即使是重复的是一模一样的东西,但被重复的旧东西往往因语境的改变而产生新含义,事实上,改变与创新正是现代重复概念的核心所在。”[3]

2.类推

模因往往通过类推的方式创造出新的模因变体来加以传播,这也是涨价类系列流行语构成的主要方式。类推有两种,即同音类推和同构类推。同音类推的模因就是模仿词语发音而形成的新模因变体,充分调动语音诸要素,对词语声音加以选择、组织、调整和配合,大都是从一般到特殊的的类推。如蒜你狠、豆你玩、盐王爷、糖高宗等。例中的“蒜你狠”这个模因巧妙地利用了“蒜”与“算”、“豆”与“逗”、“盐”与“阎”、“糖”与“唐”之间的谐音关系,引发联想。

同构类推即模仿已有的语言结构而复制出一种具有新内容的模因变体,也就是语言内容变化而语言结构不变,以类推的方法使得模因得以大量复制和传播。在同构类推中充当模因母体的语言结构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语用效果和明显的修辞色彩特征,是一些给人以较深语言感受的经典名句、俚语俗语等,因而易于被仿造,成为衍生能力很强的模因。

涨价类系列流行语都是在一个三字格习语基础上进行框填的操作而形成的,根据这三字格习语有没有对第二字必须为“你”的要求,又可以将这个系列分成分别以“蒜你狠”“糖高宗”为代表的两大类,句法形式分别可以描述为:A+你+C;A+B+C。

A+你+C A+B+C

蒜你狠 苹什么

豆你玩 盐王爷

油你涨 辣翻天

姜你军 猪坚强

鸽你肉 棉花掌

…… ……

以同构类推方式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模因往往是一些嘲讽挖苦的模式。这种模因往往来自名言警句、俚语俗语,创造性地加以模仿,以歌颂或鞭挞社会某种现象为目的,他们能一语击中要害,使人读后唏嘘不已,产生强烈的效应,要么发人深思,要么幽默搞笑,难以忘怀。

(二)涨价类系列流行语运用的修辞手段

各种模因之间相互竞争,为了使自身得到更快速、更广泛的传播,必然在修辞上力求创新与变异,在语言表达上力求让人耳目一新。带有修辞手法的语言要比平淡的语言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刺激人们模拟的欲望,最终提高所在模因的多产性,增强所在模因的生命力。

具体来讲,涨价类系列流行语主要涉及到下面几种修辞格。

1.仿拟

仿拟是有意仿照人们熟知的现成的语言材料,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有的某些成分,临时创造出新的语、句、篇来,以使语言生动活泼,或讽刺嘲弄,或幽默诙谐,妙趣昂然。比如:

“蒜你狠”仿照歌名《算你狠》,并借用日常口语“算你狠”的原意,把“算”替换为“蒜”,临时造出的新词“蒜你狠”,既指明了描述对象“蒜”,同时也反映出老百姓对蒜价飙升的无奈。

涨价类系列流行语都是对比较常见的三字格习语进行仿拟,由于这种表达方式有着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丰富的表现力,所以继“蒜你狠”之后又有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鸽你肉等多种仿拟说法。

2.双关

双关语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有一箭双雕之妙。就构成的条件看,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类。

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或句子构成谐音双关。例如:

“糖高宗”是“唐高宗”的谐音,以封建帝国统治者的庙号为谐音对象,不仅表达出要描述的对象是“糖”,更形象地表达出了物价涨幅的迅猛和价位的居高不下。

“苹什么”是日常用语“凭什么”的谐音,同样替换语素“苹”说明了主体对象,并借用“凭什么”的原意,传达出人们对物价飞涨不满和愤慨。

利用词语或句子的多义性在特定语境中形成语义双关。比如:

“辣翻天”原意指味道非常辣的辣椒,辣的程度要翻天,在此系列中指辣椒的价格涨幅大,卖得特别贵,价格高得要翻天。

涨价类系列流行语中词语修辞手段并用的情况也很常见,比如“豆你玩”就涉及了仿拟和谐音双关两种辞格。

(三)涨价类系列流行语的特点

1.讽刺性

涨价类系列流行语多采用无厘头式的幽默,借用俚语、俗语通过调侃、戏谑、反讽等手段嘲讽声讨新闻事件中的主体对象,不仅表达出民众面对物价高涨的无奈和失望,更体现出人民群众对物价上涨的游资炒作等人为行为的愤慨以及对政府监管不力的不满。

“在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人们把语言文字看成了一种交际游戏来使用。”[4]

涨价类系列流行语也是人们在现代繁重的生活压力中以一种调侃娱乐的方式把玩语言的结果,是在语不雷人死不休的目标追求下普通民众语言智慧的一种集体释放,然而这里的调侃早已不仅仅只是语言层面的文字游戏,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心理层面的无奈、排遣与宣泄,比如“蒜你狠”“豆你玩”等,堪称现代版的黑色幽默。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大众式的讽刺效果,加强了涨价类系列流行语的传播速度,提高了网民的接纳程度和认知水平。

2.开放性

涨价类系列流行语在句法和语义上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开放性,随着涨价风的持续不断,类似的三字经也会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涨价类系列在某种程度上也有一定的封闭性,它们不会像其他网络流行语那样呈现语义上的泛化而指向所有的对象,它们总是局限于商品价格的不合理上升,没有新的物价飙升现象出现,这个系列的词语数量就会停滞。该系列这种既开放又封闭的特性,使得这一类流行语能够随时回应社会的物价波动,直接反应出这种波动面前老百姓普遍的心理感受和情感态度。

三、结束语

在流行语风起云涌的时代背景下,涨价类系列流行语可谓是独树一帜,实现了语言和社会现实的结构共变,而且这种系统地投射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同步发展,呈现一种动态的格局。研究这一系列的流行语,既有语言学的价值又有社会学的价值,一个个看似轻松的三音节词汇通过调侃娱乐的方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普通民众在物价失控中的无奈和愤慨。

[1]杨文全.流行语的界说与初步描写[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25-130.

[2]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2005(6):54-64.

[3]何自然.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41.

[4]夏 莹.近十年汉语新词族研究综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6-89.

H109.4

A

1673-1794(2014)03-0016-03

王卫敏,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河南新乡453007)。

2014-03-26

李应青

猜你喜欢
双关模因流行语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流行语大盘点
看古人如何玩转流行语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大学流行语考察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巧借 流行语
双关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