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联性

2014-03-28 21:32郜津丽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7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阿托类药物

郜津丽

郑州市市直机关医院内科 河南郑州 45000

探讨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与糖尿病发病的相关联性

郜津丽

郑州市市直机关医院内科 河南郑州 45000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与糖尿病发病之间的相关联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就诊的心脑血管粥样硬化者并非糖尿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心脑血管病药物常规用药治疗,试验组常规心脑血管常规治疗的同时服用阿托伐他汀片20毫克每天一次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其用药前和用药1年、用药2年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H)、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新发糖尿病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被测试者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试验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药前后FDG和HbA1c,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FDG和HbA1c,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用药1年后和用药2年后试验组的FDG和HbA1c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

使用;他汀类药物;新发;糖尿病;

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长期综合性治疗中,大量研究说明他汀类药物的合理应用患者有最终的获益。以其调脂作用为中心的多效性药理学效能,可多方面改善患者预后。尽管他汀类治疗的益处已经得到公认,但随着他汀类的长期、广泛应用副作用受到大家的关注,尤其是近年关于他汀类药物致新发糖尿病的争议也越发激烈。本文就他汀类药物与新发糖尿病之间关联的新进展和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1.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就诊的心脑血管粥样硬化者并非糖尿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给予心脑血管病药物常规用药治疗,试验组常规心脑血管常规治疗的同时服用他汀类(以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例)20mg/天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其用药前和用药1年、用药2年后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H-C)、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新发糖尿病发病率进行比较。

1.2 仪器和试验方法使用日本原装日立牌7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北京力强生物科技公司诊断试剂盒。采集受检者晨起空腹静脉血液5ML,及时4000转/分离仪分离血液15分钟,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及吸附法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H-C)、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被测试者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及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根据检测统计量t求P值,多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样本均数间多重比较应用LSO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相关变量间采用直线相关分析,p<0.05为统计学有显著差异性。

讨论:

1.他汀类药物的作用机理现在大量临床研究以证明他汀类药物在降低心脑血管发病和死亡风险中起着重要作用。他汀类是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阻断细胞内羟甲戊酸代谢途径,使细胞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从而反馈性刺激细胞膜表面(主要为肝细胞)低密度脂蛋白(LDL-C)受体数量和活性增加、使血清胆固醇清除增加、水平降低。2011年3月发表在美国心脏病学杂志上SPARCL研究表明,3803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和卒中患者经阿托伐他汀80mg/天或安慰剂治疗4.9年,新发糖尿病患者显著增加。但因其均为观察性结果而非随机对照研究,众多局限性仍无法避免。只能说明他汀增加糖尿病风险的不良作用可能具有类效性。最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他汀类药物制造商需在这类药品不良反应的标签中增加有关糖尿病风险的说明。因此,有必要关注他汀类药物与糖尿病发生风险的关系,探讨可能的预防措施。

2.他汀类药物引起新发糖尿病的机制有关他汀类药物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主要激素,胰岛素主要是胰腺中胰岛的β细胞分泌,糖尿病中多数病人以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为主,因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血中胰岛素增高以补偿其胰岛素抵抗,但相对病人的高血糖而言,胰岛素分泌仍相对不足。①他汀类药物致胰腺β细胞内胆固醇含量失调,可破坏电压门控钙通道,阻碍胰岛素的分泌,促使胰岛素颗粒减毒动员,并与细胞膜融合。②有证据表明,他汀类药物对骨骼肌线粒体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可能是肌肉毒性原因之一。而胰岛β细胞、骨骼肌以及脂肪组织中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发生也有着密切关系。胰岛β细胞的线粒体在葡萄糖代谢与胰岛素胞吐作用的偶联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功能障碍将导致胰岛β细胞的凋亡。③体外和动物实验提示,他汀类药物能显著下调脂肪细胞中葡萄糖转运受体-4(GLUT4)的表达。小窝是细胞膜内陷形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脂质筏,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脂肪细胞内的胆固醇消耗将引起小窝的塌陷,从而导致GLUT4和胰岛素受体的降解。④他汀类药物对骨骼肌的损伤,即便是其超微结构,可能会引起骨骼肌减少症,最终促使胰岛素抵抗,糖尿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他汀类药物做为目前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一线药物,临床使用时,应按照标准剂量,避免大剂量、高强效,联合使用,应配合科学膳食和科学体育锻炼;同时密切监测血糖的变化。通过多方面的合力,才能使他汀类药物更好、更与发挥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反之,副作用将会放大,不利将会更多。

参考资料

[1]许辉;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心卫生院;他汀类药物导致冠心病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发病风险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年第36期

[2]刘梅林;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他汀类药物应用与新发糖尿病风险的关系;心血

R587.1

B

1009-6019(2014)09-0261-01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阿托类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注意五大误区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土家族“七”类药物考辩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