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2014-03-28 22:59谢树春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1期
关键词:家庭经营承包经营农场

谢树春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

安徽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与对策

谢树春

(安徽财经大学,安徽 蚌埠 233000)

“家庭农场”作为新型的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安徽省却缺少研究.文章通过对家庭农场的内涵、优势及我省家庭农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了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基础的前提下,只有通过发展家庭农场才能实现我省农业微观组织模式的创新,并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家庭承包经营;家庭农场;对策

作为农业改革的重要成果,家庭承包经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斐然成绩.安徽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形势良好.根据我省的具体发展状况和农业生产特点,家庭承包经营要长期不变.然而要使我省农户家庭经营组织真正能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深化改革,寻求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和发展家庭农场才能实现我省农业微观组织及其经营机制的有效创新.

1 家庭农场的内涵、优势及主要类型

1.1 家庭农场的内涵

家庭农场是以农户家庭为组织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经济实体,在市场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从事农林牧副渔的生产加工及销售.家庭农场继承了家庭承包经营的优点结合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早在上世纪80年代家庭农场就已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

1.2 家庭农场的优势

家庭农场虽然是农业但却实行社会科学专业的企业化管理,其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2.1 家庭农场对传统家庭经营组织形式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农户家庭经营不仅适应传统农业的需要而且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对农业有很强的适应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已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需要,这就迫切要求通过家庭农场对传统家庭经营组织进行改造和完善从而实现传统农业家庭经营向现代农户家庭经营转变.

1.2.2 家庭农场是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有效途径.家庭农场继承了家庭承包经营产权激励的优点.家庭农场建立后,农场主集所有者、劳动者和经营者为一体,家庭利益不仅能激发家庭成员的劳动积极性而且省了劳动监督费用.在稳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经济补偿原则将部分的集中土地转移到种田能手中建立家庭农场,实现家庭承包经营到家庭农场的平稳过渡.这种方式利益直接,组织费用低,较集体农场、股份制农场易于被广大农民接受.

1.2.3 家庭农场利于实现农业规模经济.土地承包经营之后,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非农领域转移,这部分农民因长期在外务工而无暇顾及其承包的土地,通过出租等方式将这部分土地向种田能手中转移适度规模的农业经营成为必然.因此,建立和发展家庭农场,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发展是我省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家庭农场是一种适度规模经营的组织形式,有利于实现农业机械化,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投入产出的比率、有效劳动的生产率而且提高农业生产的高科技含量和产品的市场综合竟争力.

1.3 家庭农场发展的类型

1.3.1 按经营方式可分为两种类型:不雇工型和雇佣型.前者比较普遍,农场的经营和管理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不雇佣他人.有管理方便、组织成本低和监督费用小等特点.后者指不仅包括家庭成员而且还雇佣少数的工人进行农场的生产经营.

1.3.2 按经营业务可分为两种类型:单一型和综合型.前者经营内容单一仅仅是指在农、林、牧、渔中的其中一种,按其经营的内容又可细分为渔业型、种植型、畜牧型和养殖型四种.单一的经营内容为机械化操作及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带来便利,有利于科学种田形成规模经营实现规模经济.综合型较单一型普遍,以种养结合为主要经营内容,同时兼有农、林、牧、渔或其中的几种.

2 我省家庭农场的一般状况

从80年代开始,随着家庭承包经营在全国的推广,很多地区对建立和发展家庭农场进行了大量艰难的探索.在我省,家庭农场刚刚起步,而农户专业知识缺乏、扩大规模难、土地集中难、融资困难等诸多难题,制约着家庭农场的发展.对此一些市县作出了积极有益地探索.全省首家家庭农场主联合社在天长市挂牌成立,这一平台为家庭农场主提供农产品销售、农资联购、育秧插秧及融资等服务.截至目前,已有53家家庭农场在天长市工商部门注册登记.郎溪县农业部门成立“郎溪县家庭农场协会”促农增收.同时农业委员会通过加强与农信联社、邮政储蓄银行合作,为每户家庭提供小额优惠贷款支持,并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技术的讲解和传授等方面的帮助.目前宿州市通过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促进宿州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例如:家庭农场对各类农业项目有优先权;对那些达到一定规模并符合相关标准的家庭农场给予优惠政策和奖励.

3 发展我省家庭农场的前提条件

从发展现状来看,家庭农场经营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组织松散、企业化经营不完善.我省只有大力培育和发展家庭农场并进行企业化经营基础上才能实现是农业微观组织及其生产经营机制的创新.

3.1 土地适度集中

家庭农场的规模远远大于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从而形成规模经济,而这首先要求土地规模的扩大.只有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通过机械化作业、专业化生产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形成农业的规模经济.

3.2 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及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专门的农村市场中介组织为家庭农场服务.如日本主要由农协负责而美国则是农业推广局和农场主家计管理局及其他市场中介组织.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我们:我省只有建立为家庭农场服务的政府组织机构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发达的农田水利、畅通的交通运输和便捷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为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提供了赖以发展的物质保证.国家应该通过提供财政支持促进和完善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3.3 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实现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或城镇的有效转移是集中一部分农户土地的重要前提.只有获得较稳定的非农业收入生活有所保障,农户才会放弃和让度土地的使用权.通常情况下,要求农户家庭收入要有60%以上来自非农产业即大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

3.4 健全的市场体系及提高农民素质

通过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市场体系,以批发市场为核心,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同时,通过对农民进行定期的农业专业知识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

4 我省发展家庭农场的相关对策

4.1 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在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促进土地流转,允许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承包经营制度双重经营基础之上明确产权结构,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体制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在采取有力措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采取双方共赢的方法集中部分土地建立家庭农场.

4.2 加强对家庭农场的扶持和保护

由于天气、市场等诸多原因农业经营面临着诸多不可抗力,为了最小化家庭农场的经营风险,政府可以提供一些相应的政策扶持.一是贷款贴息,农场贷款的部分利息可由政府补贴.二是对大型的农业机械购买实行补贴优惠.三是设立农业保险.四是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而针对农村金融存在贷款难的现象,我省应致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金融网点的覆盖率,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内部融资和信用合作,给予生产性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切实为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金融方面的扶持.

4.3 优化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只有健全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才能促进家庭农场的发展.健全优化社会化服务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为供求双方提供咨询、中介、代理等服务,为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沟通平台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二是加强乡、村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组织的建设,开拓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三是完善农业技术的开发和推广体系,通过市场中介组织,建立广覆盖的市场信息网络,确保信息准确、及时的搜集及市场信息的有效反馈.四是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通过市场中介组织把家庭农场同大市场联接起来实现与农产品定价、销售相关的配套服务.

4.4 加大职教投资培养高素质农民

现在许多地方农业、农村发展都面临着农业大户技术不熟、管理不足的发展难题,而且素质较好的农村劳动力纷纷转向农村非农产业和城市就业,农业经营者的综合普遍不高.因此,加快农村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家庭农场主及其成员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及经营管理水平,造就大批的现代家庭农场主和农民企,提高家庭农场发展的软实力,才能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家庭农场.

〔1〕丁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南京农业大学,2006(5).

〔2〕孙曙峦.家庭农场农场需要扶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2-20.

〔3〕朱攀峰.河南省农业规模化经营面临的约束与选择[J].决策探索,2011(06).

〔4〕陈宗胜,陈胜.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若干思考[J].南开学报,1998(02).

〔5〕董亚珍,鲍海军.家庭农场将成为中国农业微观组织的重要形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9(10).

〔6〕魏蓓.我国耕地小规模经营与发达国家规模经营的对比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01).

〔7〕王学增,李素玲.论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多种实现形式[J].学术交流,2004(12).

F324.1

A

1673-260X(2014)01-0052-02

猜你喜欢
家庭经营承包经营农场
农场假期
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强化承包经营合同管理
农场
山东寿光推进家庭农场规范化建设主要措施
“四荒”土地承包经营权能抵押吗
一号农场
我国家庭农场认定标准问题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
丰收的农场
农村人口变迁对农业家庭经营的影响与法律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