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式辩论技艺教学初探

2014-03-29 09:49王勣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英式辩论赛辩论

王勣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湖北黄石435002)

英式辩论技艺教学初探

王勣

(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湖北黄石435002)

英式辩论是英语技能输出的重要手段,是训练学生英语听说的有效方法。磨砺学生的英语辩论技艺,可以拓展学生逻辑思辨和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探讨英语辩论训练的教学方法,从而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英式辩论;思辨能力;听说技能

一、辩论的历史与意义

辩论历史源远流长,古埃及文明里就有对辩术的研究;古印度论辩之风更是长盛不衰;古希腊圣经《荷马史诗》里也有对辩论宏伟场面的描写;在希腊,善于雄辩的人被尊称为“智者”,代表性人物“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对人类历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各种思想智慧在论辩碰撞中流光溢彩、大放光芒,形成“百家争鸣”,其成果堪称中国教育思想和学术发展的重要源泉。《战国策?东周》开篇就用“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说法强调了论辩与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现代社会更是一个交际性社会,在国际交往频繁的大背景下,良好的英语交际能力将为我们事业成功铺平道路。英式辩论训练则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提供了具体而明晰的模式。

二、英式辩论的训练

1.语言与文化的双向训练

英式辩论沿袭了英国议会制的辩论规则与风格,学生按照规则设定的职责完成对辩论题目的思考与论证。我们可以用“起、承、转、合”四个字来概述正反双方的四位辩手在辩论各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例如,正方上院第一位发言者首相(Prime Minister)需要对辩题中没有明确的背景、主体、对象等要素加以定义,给出正方论证的框架体系。这种规定动作的角色训练提高了学生对事物认识和判断的敏锐度,因为定义的好与坏决定了论证的倾向,学生必须甄别自己定义时遣词造句的准确性、论证范畴的全面性,从而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论证辩题“The housewould believe that globalization doesmore harm than good.(全球化利大于弊)”中,首相应该对辩论题目中的核心名词globalization进行概念定义:Globalization refers to processes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arising from the interchange ofworld products,views,ideas,and other aspects of culture.(全球化指的是由于商品相互交换,思想文化相互交流而出现的国际一体化的过程。)根据这个定义的内涵,论证框架将覆盖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全球化的情况。首相还应该强调辩题中的关键词“more”,罗列全球化的利弊,通过比较法和优劣势分析,从而得出全球化所带来的影响弊大于利的结论。辩论正反双方的其他角色职责也以同样方式规定着学生思维训练、语言表达的方向。

英式辩论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一方面熟悉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文化特点;更重要的是,通过论辩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题目,让学生学会主动思考,深入了解政治、经济、法律、军事、外交、科技、新闻、旅游等多学科领域的文化知识。这样一来,语言技能训练不再单一浅薄,而是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例如2013年在山西大学举办的第十七届“外研社?当当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华中赛区决赛中,英语辩论赛题结合当下社会的焦点热点,让学生放眼观世界,去探讨媒体报道暴力、外太空主权归属、香港奶粉限购令、社会扶贫等诸多政经法、文史哲的复杂问题,学生只有具备了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才能够在这些辩论中脱颖而出。

2.说长法与听长法的结合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老师在2000年提出了英语写作的“写长法”,以写促学,它以设计激发写作冲动的任务为教学重点,在一定的学习阶段,顺应外语学习的规律,通过调节作文长度要求,逐步加大写作量,在表达真情实感的过程中,冲破外语学习的极限,由此增强学习成就感,提高自信心,将外语知识加速打造成外语运用能力。

英式辩论则是“听长法”与“说长法”的结合体,以听说来促进英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输出能力。英式辩论模式为学生提供英语听说的良好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辩论题目和紧张激烈的竞技氛围,极大激发了学生用心聆听同伴英语和大胆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的兴趣。每位辩手围绕辩论题目需要做长达大约7分钟的即兴陈词,陈词内容符合辩手的角色扮演,具有特定的主题和结构。通过英式辩论训练,学生的即兴发言从开始只能坚持一两分钟,四五分钟,到最后能说满7分钟,英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飞跃式提高。不少学生感叹英式辩论让他们用英语表达的欲望更加强烈,他们越来越适应长时间用英语即兴发言。英式辩论对学生的听力能力也提出要求。双方各自的最后一位辩手叫做党鞭(Whip)。党鞭这个名称起源于英格兰的狩猎活动,有人举鞭以保持狩猎队形,这个人就叫“鞭手”(Whipper-in)。在英式辩论中,党鞭要聆听自己前面所有辩手的发言,然后进行全局总结、重申立场。对于学生来说,这一听力过程长达近50分钟,要听懂同伴各种语速和口音、各种语言习惯的英语,极具挑战性。学生需要细致全面地听记,在此基础上准确完整地总结出双方辩论的交锋点,才能找出对手辩论的主要破绽,巩固己方的辩论立场。总之,英式辩论通过对学生进行说长法与听长法的训练,让学生听说能力得到长足进步。

3.教师职业技能的提升训练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老师流利动听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吸引学生走近英语知识殿堂的法宝。《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规定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口语表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训练。口语表达技能训练的目的是:有较强的讲演和讲话能力,口语表达做到正确、清楚、流畅,恰当充分地表达思想。《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指出教学口语有复述、描述、概述、评述、解说等种类,教育口语种类有说服、评论等种类,课堂口语表达有导入、讲解、提问、应变等技能。对于如何训练教师的口语技能,该大纲只提出组织学生进行朗诵、讲演比赛,成立朗诵团、讲演团的建议。事实上,英式辩论训练不失为英语教师口语表达训练又一有效方法。作为教师职业技能的提升训练,英式辩论赛、成立英语辩论社团也应该明确规定在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大纲里。

2011年在湖北师范大学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指导成立了学校英语辩论社,组织和训练学生为各级各类英语辩论赛积极备战。我们对学生加入英语辩论社前后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了测试。从前后测试的对比结果来看,学生在系统接受英式辩论训练后,英语口语表达的深度和广度有明显提升。学生学会在短时间迅速理清思路、组织语言,建立论证框架;学会借助语言与非语言(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手段自信热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学会引用有趣的故事、可靠的数据来说服听众接受自己的观点;通过攻辩的质询 (Point of Information),学会向对方大胆提问,或者机敏灵活地面对质询。这一切都为师范生面对未来教学的实践夯实良好的基础,做好了充分的职业准备。

综上所述,探讨英式辩论技艺,发掘英式辩论独有的魅力,将吸引越来越多学生关注参与英式辩论活动,让他们在语言的交流与碰撞中升华思辨智慧,全面有效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增加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帮助他们建立成为职业教师的自信。

Johnson,S.L.(2010).《赢在辩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Lucas,S.E.(2011).《演讲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Rybold,G.(2010).《英语辩论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程亚文(2014).“党鞭”的职责与资历[N].北京青年报。

国家教委师范司(1992).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稿)[Z]。

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Z]。

王初明,牛瑞英,郑小湘(2000).以写促学 —— 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外语教学与研究(3)。

2014-9-9

王 勣 (1979-),女,湖南长沙人,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视听和英语口语教学。第一、二届IDEA华中英文辩论赛评委裁判,第三、五届IDEA华中英文辩论赛决赛独立评委,第十六、十七届“外研社杯”华中赛区英文辩论决赛评委裁判。

本文系2012年度湖北师范大学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英语辩论训练与英语教师技能培养》(项目编号:201200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英式辩论赛辩论
有力的反驳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军科辩论赛之枪枪对决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辩论赛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拼写为什么不同?
英式苦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