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语料库翻译研究概述

2014-03-29 09:49张群星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译本儿童文学语料库

张群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2)

儿童文学语料库翻译研究概述

张群星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2)

语料库已经完全融入到翻译研究的各个领域,但借助语料库工具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国内外都才刚刚起步。文章主要介绍了运用语料库方法的国内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成果。无疑,语料库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待挖掘和深入开发。

语料库;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引言

2011年出版的 《牛津翻译研究手册》将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独立成章加以介绍,英国学者Lathey(2011: 212)在书中更是明确指出:“儿童文学翻译已经成为翻译研究的子域。”虽然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近十年却见证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儿童文学的翻译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04至2013十年间,国外共出版21部相关著作或论文集。而在2004年之前,仅有5本相关著作问世(张群星 2014)。与此同时,我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也在不断升温。据统计,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儿童文学翻译”为主题词的期刊论文和博硕士论文共计472篇,其中2011至2013年间就发表247篇,占到了总数的52.33%。这与2004年之前的16篇形成了鲜明对比。

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语料库研究已经完全融入到翻译研究之中(Laviosa 2004:1)。语料库研究方法是“数据驱动”的定量型分析,研究者根据具体数据得出有关翻译规律的结论,可以有效弥补经验性研究和单纯定性分析的不足,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工具,新方法和新思路。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语料库有助于分析儿童文学翻译中的翻译共性、源语对译语的影响、译者在翻译中的思维过程和态度变化、译本的文体特征、译本中存在的面向儿童读者的语言模式和文化趋势等问题。然而,基于语料库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在国内外均处于刚刚起步、或者尚未正式起步的阶段,与其他文学领域的研究相比,显得极为滞后。显然,语料库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待挖掘和深入开发。

1.国外研究成果

通过对现已发行的翻译研究学术著作、以及Meta、Babel、Targe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nslation Studies、The Translator及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等国际翻译研究权威期刊的不完全统计,共检索到英语论文10篇,著作1部。尤其要提及的是,2003年Meta专刊发表了25篇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文章,其中几篇就运用了语料库的方法探讨了儿童文学文本翻译中的语言问题。

英国剑桥大学的Malmkjær(1997)借助语料库工具对安徒生原作和英语译作中的标点符号进行了分析,发现原作中的逗号在译文中变成了分号或句号,原文中的分号变成了句号,源语文本中结构复杂的长句变成了译语文本中结构简单的短句。安徒生独特的丹麦文风被译者加以改变,变得简单易读,使之更能为译入语儿童读者所接受。

芬兰儿童文学研究专家Puurtinen(1998;2003a;2003b;2004)依托由英语源文本、芬兰语译本以及芬兰原创作品构成的儿童文学混合语料库,对芬兰语翻译儿童文学和芬兰语原创儿童文学中的非限定句法结构(nonfinite syntactic constructions)进行对比,发现翻译文本中非限定结构的出现频次高于原创作品,翻译文本中所使用非限定结构在语义、文体和语用功能上与原创作品对该结构的使用不对等。她同时指出大量非限定结构的使用会降低译文的明晰度,增大词汇密度和信息负载,背离了非翻译儿童文学的语言规范,这一特征与通常的显化假设相违背。同时,她还探讨了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可读性问题,对芬兰语翻译儿童文学和芬兰语原创儿童文学两种体系中的句法规范进行界定,研究了微观语言和宏观语言的翻译策略,并将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与语言分析结合起来。2004年,Puurtinen继续依托芬兰语单语类比语料库,探讨了小句连接词的显化问题,发现无论是翻译或非翻译的芬兰语儿童文学中,连接词使用频次增高或降低的趋势均不明显,不能完全支持通常的显化假设。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代表人Nord(2003)通过构建Alice in Wonderland的5种译入语的8个译本的小型多语可比语料库,探讨了儿童书籍中专有名词的构成、功能以及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译者的翻译策略不尽相同,而这些策略对不同目的语读者都会产生不一样的交际效果。

通过《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八个多语种翻译文本构成的语料库,探讨了儿童书籍中专有名词的形式和功能,以及不同译本对专有名词翻译的不同处理方式,指出不同的翻译策略对各自读者传递着不同的交际效果。

Alvstad(2003)依托语料库,从文本附加信息、文学和语言学等角度对1997年阿根廷出版的56部儿童翻译图书和94本非翻译图书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对出版商和译者的翻译选择进行对比,探讨了儿童文学翻译在阿根廷的出版策略。

Coillie(2008)通过构建《皇帝的新装》丹麦文本以及6种其他语言的14个翻译文本的多语平行语料库,从语音、词汇意义、句型及语用层面分析了源文本与译文文本中的隐含双重读者,讨论了译者如何处理翻译过程中双重读者的问题。

Mussche和Willems(2010)对哈利波特系列前三部的阿拉伯译本进行了语料库分析,探讨了专有名词以及食物的转换,发现译者在对源文本的形式、语义及文化要素进行翻译时,主要采用简化的翻译策略,异化法偶尔使用,但几乎未用到归化法。

Zubillaga(2012)依据语料库对德国儿童图书巴斯克语译本中的口语翻译进行了研究。语料库由1926—2010年间德国发行的330本巴斯克语翻译图书构成,在这些译本中有的直接译自德语,有的由其他语言转译过来。研究表明巴斯克语译者往往倾向于缓和德语文本的口语化特色,在直接译自德语的文本中尤其明显。

Cummins(2013)通过2000—2010十年间面向8-14岁儿童读者的60部小说的语料库,其中包括20部法语原创小说,20部美国小说及其法语译本,比较了法语小说和美语小说对学校生活刻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归纳出译本中总体的翻译策略。同时还探讨了译者所做的改写,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目的语文化的规范和假设都会做出一定回应。

2013年,英国剑桥学者出版社发行的学术著作《简化、显化及范化: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儿童文学经典的意大利语翻译研究》(Simplification,Explicitation and Normalization:Corpus-Based Research into English to Italian Translations of Children’s Classics)堪称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的一大突破。作者依托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借助语料库语言学研究工具和方法,通过自建儿童经典小说翻译语料库及非翻译语料库的可比语料库,探讨了Mona Baker提出的翻译语言的简化、显化、范化及均衡化等普遍规律是否适用于意大利语翻译儿童图书,提出了有别于Baker的观点,指出翻译儿童文学在意大利文学多元系统的地位、源语及译入语的关系、以及所有作用于译者活动的各种文化、历史和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着译者的翻译选择,从而使得翻译过程有别于Baker提出的翻译普遍规律。

2.国内研究成果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极其薄弱,研究成果甚少,目前尚无相关学术著作出版,同时,参与的研究者中尚无翻译界的知名专家或学者。据统计,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语料库”和“翻译研究”为主题词检索,相关论文700多篇,然而,依托语料库研究手段探讨儿童文学翻译的期刊论文仅4篇,硕士论文仅2篇。

孙彩媛和邱天河(2007)在“语料库辅助文体分析《爱丽丝漫游记》”中借助语料库工具着重探讨了爱丽丝漫游记的文体特征,并借助实例解读了作者的语言幽默特征。

臧光亚(2009;2010)依托自建小型儿童文学翻译语料库,着重探讨了英译汉儿童文学语言的欧化现象。通过对翻译文本的词汇密度,实词、介词、人称代词、语气词、拟声词等词性使用情况以及句法层面的综合分析,发现翻译文本在词汇层面存在欧化倾向,并造成了语言的拖沓、冗繁和歧义,背离了儿童文学语言简明清新的特点。作者认为儿童文学翻译中的确存在一些语言欧化和不规范现象,不利于儿童阅读和母语习得。

吴猛(2013)基于自建小型《快乐王子》语料库,以两个汉译本为研究语料,选取叠音词、拟声词、感叹词等特色词汇作为检索项,运用多种语料库软件进行检索统计,探究了这些特色词汇如何在儿童文学翻译中体现童趣。

郑鸿波(2013)运用语料库方法,以《海的女儿》任溶溶译本和叶君健译本为研究个案,从句长、词类、标点等微观层面考察译者风格。研究发现任译句子偏长,用词丰富,而叶译句子短,叹号等标点符号频率高,感情丰富;叶译的类符/形符比低,词汇密度低,语言更简单,易读性更强。

施蒙(2013)对《哈利·波特》大陆和台湾两个中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净化翻译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在与魔法相关的文化专有项翻译中,大陆译本和台湾译本文化专有项的净化策略使用频率都高于非净化策略。在与意识形态相关的文化专有项翻译中,净化策略占主导地位。净化策略在大陆译本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台湾译本,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大陆儿童文学翻译的翻译规范相比台湾更保守。

结语

通过对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成果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到语料库在帮助分析翻译儿童文学的语言共性(如显化、简化、范化等)、翻译策略(如归化、异化、净化等)、文化要素的处理、不同类别的词汇翻译、句法结构、不同文体研究、译本的可读性、翻译规范等层面均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总体而言,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研究者自建的语料库大都规模较小,只适合探讨单一文本的译文特征、翻译策略和译者风格,无法推广成为儿童文学翻译文本的普遍特征。其次,目前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关注的问题非常有限,需要寻找更多切入点。对此,建议今后研究者从以下视角进一步推进儿童文学翻译研究,如:构建儿童文学翻译家语料库对译者风格进行系统宏观的研究、对翻译规范与译者选择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儿童文学翻译与成人文学翻译的对比研究、儿童文学翻译的历时和共时研究等等。此外,如何建设专门的大型儿童文学翻译可比语料库、平行语料库以及儿童文学翻译家语料库,如何解决语料的代表性、均衡性等问题也是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难题。相信国内外已有的语料库翻译研究成果将为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多成熟的研究思路、路径和方法。

Alvstad,C.(2003).Publishing Strategies of Translated Children’s Literature in Argentina[J].Meta 48(1-2).

Coillie,J.V.(2008).The Translator’s New Clothes:Translating the Dual Audience in Andersen’s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J].Meta 53(3).

Cummins,S.(2013).Translation of Current American School Fiction into French[J].Perspectives: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1(2).

Ippolito,M. (2013).Simplification,Explicitation and Normalization:Corpus-Based Research into English to Italian Translations of Children’s Classics[M].Newcastle: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Lathey,G.(2011).The Translation of Literature for Children [A].In K.Malmkjær&K.Windle (eds.)The Oxford Handbook of Translation Studies[C].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viosa,S.(2004).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y,Findings,Applications[M].Amsterdam:Rodopi.

Malmkjær,K.(1997).Punctuation in Hans Christian Andersen’s Stories and in Their Translations into English [A].In F. Paytas (ed.)Non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Translation:New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in Literature[C]. Interpretation and the Media.Amsterdam:John Benjamins.

Mussche,E.&Willem,K.(2010).Proper Names and Cultural-Specific Items in the Arabic Translation of Harry Potter[J]. Meta 55(3).

Nord,C.(2003).Proper Names in Translations for Children[J].Meta 48(1-2).

Puurtinen,T.(1998).Syntax,Readability and Ideology in Children’s Literature[J].Meta 43(4).

Puurtinen,T.(2003a).Genre-Specific Features of Translationese?Linguistic Differences Between Translated and Nontranslated Finnish Children’s Literature[J].Literary and Linguistic Computing 18(4).

Puurtinen,T.(2003b).Nonfinite Constructions in Finnish Children’s Literature:Features of Translationese Contradicting Translation Universals?[A].In S.Granger,J.Lerot&S.Petch-Tyson(eds.)Corpus-Based Approaches to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C].Amsterdam,Rodopi.

Puurtinen,T.(2004).Explicitation of Clausal Relations:A Corpus-Based Analysis of Clause Connectives in Translated and Non-translated Finnish Children Literature[A].In A.Mauranen&P.Kujamäki(eds.)Translation Universals:Do They Exist?[C].Amsterdam;Philadelphia,J.Benjamins Pub.Co.

Zubillaga,N. (2012).A Corpus-Based Descriptive Study of German Children’s Literature Translated into Basque: Preliminary Results[A].In M.W.Naro&M.B.Fischer(eds.)Translating Fictional Dialogue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C].Berlin:Frank&Timme GmbH.

施 蒙 (2013).《哈利·波特》中译本文化专有项的净化翻译策略对比研究 [MA].西南大学硕士论文。

孙彩媛,邱天河 (2007).语料库辅助文体分析《爱丽丝漫游记》[J].科技信息 (25)。

吴 猛 (2013).《快乐王子》两个汉译本中的特色词汇翻译研究 [J].长江大学学报 (8)。

臧光亚 (2009).基于语料库的英译汉儿童文学语言的欧化现象微探 [J].语文学刊 (12)。

臧光亚(2010).基于语料库的儿童文学翻译语言研究[MA].曲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张群星(2014).国外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综述[J].芒种 (5)。

郑洪波 (2013).儿童文学翻译研究的语料库路径[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5)。

2014-6-17

张群星(1979-),女,湖北天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研究及跨文化交际学。

本文为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面上项目 “基于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项目编号:SM 2014 11232007)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译本儿童文学语料库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唯童年不可辜负
——两岸儿童文学之春天的对话
基于COCA语料库的近义词辨析 ——以choose和select为例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原生态”与儿童文学
《孙子兵法》俄译本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