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4-03-29 11:14王晓秋邓子舒
大连干部学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跨境

王晓秋,邓子舒

(1.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市情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013;2.中国人民大学 经济学院,北京 100872)

一、离岸金融的基本理论

离岸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以自由兑换货币为工具,为非居民与非居民提供的投融资金融服务[1]。经营离岸业务的市场简称“离岸金融市场”。上海自贸区的成立将在我国境内形成一个实质上的离岸金融区域,自贸区就是一个离岸区域,把自贸区视同境外,自贸区与区外境内交易视同跨境交易[2]。本文的“离岸金融”特指在自贸区区内开展的各项金融活动。离岸金融市场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之后发展迅猛,90年代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离岸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交易规模巨大、创新极其活跃、具有独特的利率体系(存款利率高、贷款利率低),高收益低监管高风险是其主要特征。

世界离岸金融中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内外一体型的离岸金融中心。内外一体型的离岸金融中心在岸和离岸业务高度融合渗透,离岸金融市场业务不单独开设账户,与在岸账户并账操作。离岸业务以欧洲美元为主,以伦敦和香港为代表。伦敦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成熟的离岸金融市场,该市场自发形成于上个世纪50年代。二是内外分离型。对在岸和离岸业务实施隔离,离岸业务专为非居民交易创设,离岸市场建立来自政策推动,以美国IBF、日本JOM、新加坡为代表。美国1981年实施国际银行设施(IBF),建立离岸金融市场。IBF的交易严格限于会员机构与非居民之间,会员机构的资格主要包括美国银行和美国境内的外国银行的分行。存放在该设施账户上的美元与国内美元账户严格分开,视同境外美元。美国“国际银行设施”属于严格的内外分离型。日本的离岸金融市场(JOM)成立于1986年,也属于内外分离型。日本的离岸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日元的国际化,是继伦敦、IBF之后的第三大提供全能服务的离岸金融中心。但是,随着日本和美国国内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产品变得更加丰富、流动性和竞争力增强,使得离岸中心的功能相对弱化。三是避税型。以极低的税收吸引金融交易,仅为记账中心,开曼、百慕大等属于这种情况。

二、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境内开展离岸业务情况

我国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始于1989年5月。后来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及其深圳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分行相继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后因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被监管部门全部叫停。直到2002年6月,央行发文批准招商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全面恢复离岸金融业务,同时也允许总行设在上海的交通银行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开办离岸业务。2006年9月,我国又推出新的举措,允许天津滨海新区的金融机构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此时的离岸金融业务以美元为主。

(二)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基本情况

自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启动以来,人民币跨境结算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人民币在双边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量不断提升、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境外人民币规模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也开始引人注目,越来越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焦点问题。从发展的现状来看,香港是最早、最成熟、最集中的境外离岸人民币市场。同时,新加坡、伦敦、中国台北等地都在积极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具体情况如下。第一,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的全球地位持续上升。国际清算银行2013年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人民币首次跻身全球前十的交易货币和支付货币;离岸外汇交易额首次大幅超过境内市场;离岸市场24小时的外汇交易已经开始显著影响境内市场的外汇开盘价。第二,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2007年6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发行首笔离岸人民币债券,标志着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诞生。2012年以来,台湾、伦敦、新加坡、卢森堡等国家与地区也先后发行人民币债券。截至2013年底,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存量规模已达约2800亿元;台湾宝岛债累计发行规模约为160亿元;伦敦发行人民币债券约30亿元。第三,离岸人民币衍生品市场蓬勃发展。1996年6月,新加坡出现无本金交割人民币远期交易市场;2006年8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推出了人民币期货交易。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完善的离岸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离岸人民币衍生品场外市场主要包括无本金交割远期、可交割远期、无本金交割期权、无本金交割掉期等,这些产品在世界多个金融中心都有交易,但绝大多数集中在香港和新加坡两个市场,尤其是可交割远期仅在香港进行交易。离岸人民币衍生品场内交易包括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的两种报价方式的人民币期货、纳斯达克期货交易所上市的人民币对美元期货、南非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人民币对南非兰特期货、巴西交易所上市的人民币对巴西雷亚尔合约以及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的人民币期货期权等。

三、上海自贸区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思路

(一)积极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

在风险可控和效率提升的前提下,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自由兑换。具体措施包括:第一,金融创新突破QDII规则。一是试验区跨境直接投资,可按上海市有关规定与前置核准脱钩,直接向银行办理所涉及的跨境收付、兑换业务;二是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按规定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三是个人在区内获得的合法所得可在完税后向外支付;四是区内个体工商户可根据业务需要向其在境外经营主体提供跨境贷款;五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按照规定开展境外证券期货投资。第二,金融创新突破QFII规则。一是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可按规定在区内金融机构开立非居民个人境内投资专户,按规定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内投资;二是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按照规定进入上海地区的证券和期货交易所进行投资和交易。

(二)大力发展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

第一,大力发展离岸银行业务。支持中资银行入区发展、支持外资银行入区经营、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区内银行业,同时简化准入方式;支持区内银行发展跨境融资业务,包括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全供应链贸易融资、离岸船舶融资、外保内贷、商业票据等;支持区内银行发展跨境投资业务,包括跨境并购贷款和项目贷款、内保外贷、跨境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等。

第二,积极培育离岸保险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离岸再保险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再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3]。按照国家及上海的金融发展规划,上海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必须同时是一个国际保险中心。上海自贸区的建设为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其中对建设离岸再保险创造了有利的政策条件。上海自贸区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大力发展离岸保险市场。具体措施包括:放松资金进入离岸再保险市场的限制;支持再保险机构以自贸区的航运金融为依托,加大保险产品的创新力度;应大力扶持国际专业再保险机构在自贸区落户发展;应进一步开放保险资金进行境外投资的渠道和放宽投资限制;应出台各种措施吸引保险业人才落户自贸区。

第三,打造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中国既是大宗商品的消费大国、也是大宗商品的生产大国,但在大宗商品国际贸易中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是不争的事实。对国内大宗商品贸易来说,上海自贸区将会是一块接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市场的撬板,同时也是摆脱目前行业低迷的转折点。上海有望成为泛亚地区的供应链枢纽,并建成世界领先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将为大宗商品贸易提供新的机会,上海自贸区或将成为中国大宗商品贸易接轨国际的“一道门户”和“一条捷径”[4]。上海自贸区将建立铁矿石、金属、能源等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目前,已有八家交易市场入住。

第四,大力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鼓励区内企业、境外企业发行人民币国际债券。

第五,大力发展跨境融资租赁业务。降低准入门槛、实行税收优惠、扩大区内融资租赁的业务经营范围、鼓励开展特色融资租赁业务。

(三)进一步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第一,建立宽松可控的外汇管理制度。率先探索放松有真实交易背景的直接投资管制,鼓励自贸区内企业“走出去”。第二,深化。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吸引一批跨国公司在区内设立订单中心、结算中心等。第三,推进外汇交易管理便利化。探索简化结付汇手续,直接办理经常项下“区内-境外间”以及“区内-境内间”本外币结算和相关汇兑业务。

(四)着力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领域

推动试验区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具体措施:第一,直接办理经常项下、直接投资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第二,为跨境电子商务(货物贸易或服务贸易)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第三,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资金,但不得用于投资有价证券、衍生产品,不得用于委托贷款。

(五)加强金融风险的监管和监测

第一,创新有利于风险管理的账户体系,以账户管理为支点,防范境内外资金的非正常大规模流入流出[5];第二;加强对区内自由贸易账户的管理,重点监测分析大额和可疑交易;第三,加强对区内人民币境外融资专用账户的管理,筑牢区内-区外境内资金往来的闸门。

[1]连平.离岸金融研究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2]丁剑平.自贸区“覆盖”离岸金融业务[N].光明日报,2014-01-25.

[3]马俊,等.人民币走出国门之路[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4]张竞怡.上海自贸区促大宗商品资源整合[N].国际金融报,2013-11-11.

[5]连平.防范自贸区资本流入风险[J].中国金融,2014(3).

猜你喜欢
离岸金融市场跨境
金融市场:寒意蔓延【精读】
假如金融市场崩溃,会发生什么? 精读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伦敦离岸人民币市场稳步前行
离岸央票:需求与前景
当下与未来:对离岸人民币期货市场发展的思考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Copula模型选择及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离岸社团”治理:综合施策 依法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