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仿生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运用

2014-03-29 11:24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自然界服装设计服装

朱 亚

(皖西学院 艺术学院,安徽 六安 237012)

如今各个行业都可以从生命系统的外观以及结构功能中得到启发,生命系统的外观与结构为现代服装仿生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思路.在服装设计领域掀起的“回归自然”以及“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也是受到了生命系统的影响.形态亲切且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仿生设计由此而来,仿生设计潮流使以人为本的服装设计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不仅涉及到服装设计外在形式,还关注了内在感情的流动,属于一种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新型设计理念.

1 仿生设计的发展

1852 年法国人发明了气球飞船,1870年德国人发明了滑翔机,后来莱特兄弟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它们都是对鸟类的模仿,是鸟类的仿生.直至二十世纪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人们开始关注设计与大自然的关系,后来仿生设计在物理、工业、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大范围的关注.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仿生设计的影子,从日用品到汽车等都已经逐渐融入了仿生设计的元素,仿生架起了一座人与自然对话的桥梁,让人与自然取得了协调共生,并且逐渐地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的整体理念中.人们开始留心客观世界,对各种生态造型进行模仿,通过采集与重构的二次创作过程,创作出各种生动趣味的产品.目前,服装的设计也渐渐地向着生态设计方向发展.因为工业化,人们的生活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生态环境也同样受到破坏,人们开始反省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所以服装市场兴起了生态环保之风,并且这股风尚也慢慢地成为现代时装界的主流.服装设计大师们在这种风潮的指引下,都开始从大自然找寻种种设计灵感及创意元素.服饰设计把自然界的生物以及建筑造型作为参照的对象,如国际时装设计大师迪奥设计出如同埃菲尔铁塔造型般的服装.仿生给予设计师们设计灵感,同时也让服装设计出现了更多的突破口,更多的设计师们开始使用仿生设计方法.从2007年至2011年的时装发布会中,更多的仿生设计服装走上T台,受到了观众们的强烈关注.很多知名品牌对绽放的花朵的造型及其色彩进行仿生,收到了热烈的追捧.

除了在服装上的运用,仿生设计在功能服饰上的运用也日益成熟,受到硬甲动物造型的启发,设计师在进行防护服装设计的时候,首先考虑到防护服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保护人体不受伤害,因此在最脆弱敏感的肘部、膝部等做了特别设计,并将其运用到军事以及运动中,例如防弹衣与运动防护装等.另外,设计师们还利用仿生学模拟野猪的鼻子造型设计制作出防毒面具,目前已经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和推广.

2 仿生设计的概念与特点

仿生中的“生”就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物质以及自然形态,通常包括人类文明的各类产物与意识形态,例如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表征以及人类文明创作的艺术作品等.而服装设计是在一定的社会以及文化环境下,按照人们的审美需求以及物质需求,运用特定的思维形式与审美原理,将设计构想通过绘画的形式清晰的表达出来,随后选择相应的素材通过科学的剪裁方式,将设计实物化[1].服装仿生设计通常是以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中的元素为参照对象的艺术表现形态.服装设计教学中,仿生设计是仿生学设计的一部分,以大自然的生物为设计来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种设计方法,此外,仿生设计还能够运用在服装设计的各项要素以及服装部件和细节中,属于视觉意识范畴.

首先,仿生设计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服装仿生的文化属于服饰文化的一部分,其能够带来丰富的社会以及物质方面的艺术内涵.在服装的设计中仿生造型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密不可分,如中国少数民族经常会在服装上装饰图腾符号,或传统吉祥的图案,这样的服装设计能够反映出地域特色及审美文化.因此,服装仿生通常是用来表现人类的艺术审美以及宗教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

其次,仿生设计能够满足服装结构的需求.人们在选择服装的过程中通常会选择较为舒适的服装,而舒适感通常取决于服装的款式结构以及制作的材料.服装仿生设计就是在符合审美观以及服装结构的情况下进行模仿以及创新,例如茧形轮廓的服装具有较强的雕刻般的体积感,但从穿着方面看又存在多种轻松的特质.而且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利于仿生面料的生产与研究,从自然生态出发研制出来的种种高科技含量的仿生面料,已经有了很高的成就.

再次,仿生设计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有一定的时尚感、设计感.服装为人服务,是以人为载体的,适合的材料选择,精准的表达,艺术性的传达都可以体现出设计师的创意所在.服装的仿生设计是从生活到艺术的转变,在教学中强调仿生即是把自然形象作为设计素材,准确生动的传递出服装设计师独特的构思与创意,在构思与设计和制作的整个过程中,人与自然进行超时空的对话,作品和大自然无比的和谐统一,自然界这一外在因素与人类的情感内在因素完美的融合.

3 服装设计教学中仿生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自然界的万物都可以作为参照物,教师可将仿生设计的灵感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选择动物形态作为参照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学生模仿动物的形态设计作品,还可寄托设计者的情感.从服装设计的角度看,飞燕、鱼尾以及鸽羽等都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作的灵感,只要运用得当,便能够赋予作品生命力,呈现出现代感与时尚感,带来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与视觉享受[2].

第二、从自然物态中选择创作元素.自然物态包括所有的自然物质,可以以具象的形式存在,也可以以抽象的形态出现.例如世界时装设计大师大师洛朗在1977年设计的“中国”系列,就是以中国满清服饰以及建筑特点为创作的源泉,法国设计师皮尔卡丹也曾经在中国建筑飞檐中获得灵感,设计了肩部高耸的女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多讲解一些相关案例,带领学生进入联想的环境,从中获得灵感[3].自然界中的物态不计其数,且形态各异,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供灵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的把握这些元素,引导学生尽心创作.

第三、从植物形态中获取灵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对一些植物的形态进行仿生设计,甚至可以直接模仿,或者在植物形态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变,再借助创新理念赋予植物新的含义,然后与时装造型相结合,带给学生全新的视觉感受.例如教师可根据教材中荷叶的造型设计出荷叶裙以及荷叶领等,这些元素可广泛的用于裙装以及衬衫中,为女性增添柔美的感觉.此外,多层女裙设计就是受到了自然界多瓣花的启示,层叠的曲线能够为女性增添一份轻盈美.还有一些采用郁金香造型的裙装以及树枝造型的头饰等,都是从植物形态中获得的灵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设计,并说明设计的原理以及意图,教师从中挑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展览,提高学生创作的积极性.

第四、从自然界选择服装材料.服装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关键要素,仿生设计可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面料仿生,另一种是组织肌理仿生.面料仿生一般是利用自然材质,例如动物羽毛以及植物花果叶子等元素,将这些元素直接与服装设计相结合.服装面料的设计从出现至今,一直都与仿生设计紧密相连.目前较为流行的印染方式与编制手法是流行时装较为常用的面料,其能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自然界的肌理效果.教师在讲到面料选择的内容时,就可挑选不同的面料让学生进行了解,并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面料,并做出成品.

第五、从植物与动物的形象中选择服饰配件.以植物及动物的形象作为服装配件装饰的起源较早,人们早期就会使用大自然的产物,例如兽骨、贝壳以及象牙等作为配饰.在服装配饰的设计中运用仿生设计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如耳环和戒指的配饰设计经常会选择水果、动植物形象元素,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有西瓜、蝴蝶以及菠萝等形象被广泛运用在服饰配件中,鸭舌帽以及瓜皮帽也是由此而来.自然界给人类带来了不同的灵感,仿生设计可以说是人类与自然界沟通的桥梁[4].

创作的过程中,任何的一种主题以及灵感都存在许多表现形式以和手段,加上表现手法与重点的不同,较容易造成混乱的情况.因此在仿生设计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抓住生物形态与形状造型的共同特征,从形、色以及材质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变化,进而能够设计出新颖的服饰.只要学生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就很容易觅得灵感.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实例,例如给出鱼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首先应当让学生熟悉鱼的外形与生活习性,了解鱼的形态表现,以及与服装的联系[5].当学生找到了鱼与服装之间的联系后,就能够找到切入点.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鱼的形态,如鱼尾、鱼鳞以及鱼纹的色彩等特点运用在服装上,找到构思的方向.确定大概的设计方向并不是服装设计的全部,想要完成设计的工作,还应当按照设计构想去细化服装其余的部分,如穿着与细节的处理、面料与色彩的搭配、裁剪的手法以及制作工艺等,当具体的细节完成后,才能够组成完整的服装款式.

4 在教学中应当注意的要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尽量寻找并运用自然界的各类资源,以自然界中的生物作为服装设计的原型,通过服饰独有的语言与自然界相契合.另外还应当运用具体的实例去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告知学生,任何的一个生物与灵感都不会只有一种表现形态,同一种物体,在不同的视角与情绪下,产生的思维与设计作品是完全不同的.此外,还应要求知学生注意切入点的变化,重点关注仿生对象,以此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以及思考的能力,从而能够使学生获得不同的灵感,创作出更多内涵丰富、更具有生命力的作品.日本著名设计大师三宅一生的理念为,设计师应当多观察,正确的捕捉生物的动态,养成用心体验的习惯.在仿生设计教学中也是一样,只有在平时养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才能够用探索的眼光去观察世界,从自然万物中获得更多灵感,创作出更多好的作品.

现代服装仿生设计的灵感均是从历史文化中获取的,是与自然融合的结果[6].服饰仿生设计实质上是从形式上唤醒了人们对于自然美感的视觉审美需求,此外,还满足了人们追求自然美的心理需求[7].服装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体作为载体,仿生设计可以最直接的表现出人体的自然美.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应当使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中寻找设计的灵感,捕捉设计的切入点,把握设计的细节,引导学生设计出内涵丰富且极具生命力的作品.

〔1〕黄学慧,等.论信息技术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运用——兼谈美术欣赏课 《达·芬奇的艺术成就》的教学设计[J].科技资讯,2009(03).

〔2〕李尚婕,等.在色彩教学中建立学生自身的审美框架——色彩教学活动中的分解式课题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01).

〔3〕朱永明,等.从创意思维训练到视觉语言研究—关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2).

〔4〕付冰冰,等.浅析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35).

〔5〕刘雪花,等.浅析数字化技术在无锡服装企业的应用——以服装样板设计模块为例[J].广西纺织科技,2009(04).

〔6〕刘凤霞,等.应用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猜你喜欢
自然界服装设计服装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让人心碎的服装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自然界中的神奇香料
自然界的一秒钟
当代绿色生态服装设计的反思探索
例说“自然界的水”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基于服装设计工作室的实践教学改革
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