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杂病验案选释(十)

2014-03-31 01:19陈大舜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桃仁赤芍丹参

陈大舜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410208)

28 牙齿松动案

陈某某,男,27 岁,已婚,2012年3月5日初诊。牙齿松动5年,有时耳鸣,畏冷,口干口苦,无汗,劳累时腰痛,饮食二便尚可,舌苔薄白,脉沉细。 工作性质需要经常熬夜,自述婚前有手淫史。

辨证:下元亏损,阴虚阳弱。 治法:滋阴填精,益气护阳。方药:参芪地黄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味。太子参15 g,黄芪20 g,熟地黄15 g,山药15 g,山茱萸10 g,牡丹皮10 g,茯苓10 g,泽泻10 g,枸杞子15 g,菟丝子10 g,覆盆子10 g,五味子15 g,车前子10 g,女贞子15 g,芡实20 g,14 剂,每天1 剂,煎服2 次。 并嘱患者作息时间要有规律,劳逸结合,节制性生活,加强体育锻炼。

2012年3月19日二诊:药后耳鸣减轻,但牙齿松动症状改善不明显,口苦好转,舌质红,苔薄黄,脉沉细,仍守原方治疗。 剂量略有改动:上方山茱萸改15 g,车前子改5 g,又开14 剂。

2012年4月1日三诊:服药以来,症情好转,牙齿松动症状改善,但仍有酥软感,有时头两侧隐痛,口唇干,舌苔薄白,脉沉细略数,仍守前法调整用方,二至丸、五子衍宗丸、水陆二仙丹合方加减。 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枸杞子15 g,覆盆子10 g,五味子15 g,车前子10 g,金樱子10 g,芡实20 g,山茱萸15 g, 山药15 g, 沙参15 g, 白芍15 g, 柴胡10 g,黄芩10 g,再开14 剂。 以后患者分别于2012年4月22日、5月7日、6月10日3 次来诊,牙齿松动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每次处方, 均以上二次方加减。2013年4月7日来诊,得知情况良好,要求开一调理方,以防复发。 遂开麦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两种中成药同时服用。

释义:牙齿松动如属生理性的年老体衰,是为常见,但本案患者是27 岁的年青人,因不良习惯导致,实属少见。 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齿为骨之余,故肾虚则骨髓不充, 齿龈失养而见牙齿松动。 本案初诊除牙齿松动外,尚伴有耳鸣、畏冷、口干、腰痛、脉沉细等症,故辨证为下元亏损,阴虚阳弱。 用参芪地黄丸合五子衍宗丸加味滋阴填精, 益气护阳。 经两次诊治,三诊时,虽牙齿松动症状有所改善,但患者出现头部两侧隐痛,口唇干,脉沉细略数,恐参芪久服,益气护阳太过,故去之不用,以二至、五子、二仙丹合方加减,保留了山茱萸、山药,并加用沙参、白芍,以滋阴填精为主,另加柴胡、黄芩,有清解少阳经两侧头痛之意。 因牙齿松动是一种慢性病, 治疗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该患者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今后仍需多方注意,综合调理。

29 乳痈初期内消案

张某,女,33 岁。 2014年1月19日初诊。 产后26 d,属第二胎(头胎人流),患者右侧乳房胀痛难忍1 d,触之较热,有结块,肤色正常,不红,右侧乳房大于左侧乳房,自感患侧乳房小儿吸吮乳汁不畅通,大便干,2~3 d 1 次, 尿黄,饮食正常,舌苔薄微黄,脉弦滑带数。 患侧乳头无破损、不疼痛,全身亦无恶寒发热症状。

辨证:产后哺乳,恣食肥甘厚味、腥味食物,因其化生湿热,胃热壅盛,气血郁滞,导致乳络阻塞,乳汁分泌不畅,结块肿胀。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通乳散结消肿。 方药: 五味消毒饮合通乳汤加减。 蒲公英20 g,紫花地丁20 g,金银花15 g,路路通15 g,王不留行15 g,漏芦15 g,熟大黄10 g,川木通10 g,通草6 g,甘草6 g,露蜂房6 g。 6 剂,每天1 剂半,共煎服3 次。 另开如意金黄散6 包,每包60 g,每次1/2 包,冷开水调敷患处,每天2 次。

2014年1月23日二诊:患者告知,上方只服用3 剂, 右乳房胀痛感即完全消失, 小儿吸吮乳汁畅通, 因顾忌小儿喂奶不慎舔及外敷药, 故未用外敷药,仅用内服药3 剂而效果显著。 并问医生,家中还剩下1 剂药是否可不吃了, 因母亲担心小儿吃奶怕大人吃药对其不利,但又担心停药后病情反复,于是守上方去露蜂房,再开5 剂,每天1 剂,煎服2 次,慰其放心大胆服用,既要巩固疗效,又不会对小儿产生不利影响。 事后得知痊愈,母子平安。

释义:乳痈是中医病名,即西医所称之急性乳腺炎,常发生于产后未满月的哺乳期妇女,一般属外科疾病的范畴,但中医外科界有一句流行话叫“循内科之理,以治外疡”,对乳痈初期,完全可用内治方法消散痊愈,本案即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初诊时,除了内服药以外,还开了外敷药,但患者一次也未用,仅限于内服药,1 剂痛减,3 剂全消。 五味消毒饮是《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清热解毒常用之名方,只取三味,即蒲公英、紫地丁、金银花,并把天葵子换成了熟大黄通腑泻热,另加木通、通草利湿,余药路路通、王不留行、漏芦、露蜂房皆为通乳散结消肿之要药,为通乳汤(经验方)主要成分。 二诊时,因胀痛全消,故去露蜂房再服5 剂痊愈。

30 闭经案

任某某, 女,32 岁, 已婚,2012年7月30日初诊。 停经3月余,患者因上避孕环,否认怀孕的可能性。 以往月经来潮时,量少,色黯红,夹有瘀块,有时少腹隐隐胀痛,伴有头晕,纳差,面色欠华,形体偏瘦,大便隔日1 次,成形,小便时有刺痛感,舌苔薄黄,舌质红,脉沉细。

辨证:气滞血瘀,冲任不调,兼有阴血亏虚。 治法:舒畅气机,活血化瘀,养血调经。 方药:二梗二仁汤合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加减。 藿香梗10 g,苏梗10 g,枳壳10 g,法半夏10 g,苦杏仁10 g,桃仁10 g,红花10 g,丹参15 g,赤芍15 g,当归10 g,黄芪10 g,川芎10 g,地龙10 g,车前子10 g,益母草15 g。 7 剂,每天1 剂,煎服2 次。

2012年8月5日二诊:药后月经来潮,颜色鲜红,量中等,小便刺痛感好转,但头晕症状未减,舌苔薄黄,脉沉细。 仍守前方加减治疗。 前方去地龙,加天麻10 g,黄芪用量改为15 g,又开7 剂。

2012年8月12日三诊: 患者自述最近单位体检,发现双侧乳腺小叶增生,余无异常。 遂守前方,兼顾疏肝散结。 修改处方如下:藿香梗10 g,紫苏梗10 g,枳壳10 g,法半夏10 g,苦杏仁10 g,桃仁10 g,红花10 g,益母草15 g,女贞子15 g,旱莲草15 g,柴胡10 g,郁金10 g,浙贝母10 g,橘核10 g。 14 剂,每天1 剂,煎服2 次。

2012年10月14日四诊: 服药后感觉尚可,舌脉同前,大便又隔日1 次,但9月至今,月经又未按时来潮,恐三诊时兼顾治疗乳腺小叶增生,用药明显弱化了活血化瘀通经之品所致,故再次调整处方,以活血化瘀,养血调经为主。 桃仁10 g,红花10 g,黄芪15 g, 当归15 g, 丹参20 g, 赤芍20 g, 川芎10 g,地龙10 g,僵蚕10 g,益母草15 g,茺蔚子10 g,青皮6 g,广木香6 g,槟榔10 g。 再开14 剂,煎服法同前。

2012年11月4日五诊: 药后7 剂,月经即来潮,量中等,色偏黯,夹块,再守前方服用14 剂,嘱视具体情况可隔日1 剂,进一步巩固疗效。

释义:闭经分“原发性闭经”与“继发性闭经”,前者是指发育正常的女子, 超过18 岁月经初潮未至;后者是指月经周期建立后,又中断3个月以上者。本案当属“继发性闭经”。初诊用二梗二仁汤(为作者经验方,由藿香梗、苏梗、枳壳、法半夏、苦杏仁、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组成,有舒畅气机、活血化瘀、调经解郁之功效,且药性平和,久服无妨。 )合当归补血汤、四物汤加减,服药7 剂,月经即来。二诊因头晕未减,去地龙加天麻;三诊因体检发现双侧乳腺小叶增生,故对处方作了较大调整,弱化了活血化瘀药,只保留了桃仁、红花、益母草,减去了丹参、赤芍、川芎、当归、地龙等,加用了柴胡、郁金、浙贝母、橘核等疏肝散结之品,又加二至丸清补肝肾降虚火,虽然总体治法并无错,但治疗重点不突出。故四诊时把治疗重点又转移到活血化瘀、养血调经方面来,以补阳还五汤加味,不但重新启用地龙,还加用僵蚕,重用丹参、赤芍至20 g,并加用了理气导滞之药,青皮、木香、槟榔,气行则血行,药后月经复来。

猜你喜欢
桃仁赤芍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桃仁和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大黄、赤芍对肝衰竭大鼠血清NO合成和分泌影响研究
嘴唇干裂用桃仁
新疆赤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