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从搅局者到引领者

2014-04-02 03:24孙春艳
河南电力 2014年4期
关键词:搅局商城天猫

_孙春艳

“搅局”,是一些人对马云的评价,他自己也似乎颇喜欢这个提法,甚至在2013年号召:“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更需要那些外行进来变革。”这个“搅局者”,自然包括阿里巴巴。

搅局不是关键,关键是如何在搅局之后成为引领者。用马云的话讲,就是“不仅仅是来搅局,而是共同创造一个未来。”

“三流”汇阿里

2013年5月28日,菜鸟网络横空出世。这是马云卸下阿里巴巴CEO重任后的第一个力作。2013年“双11”的2亿个包裹1~6天就送到草根买家手中,就是马云集结了众多社会化物流和社会资源的结果。6月13日,阿里旗下的支付宝又联手天弘基金推出互联网理财新品,不到半年集聚资金2000多亿元,倒逼富贵的银行业进行“自我革命”,把理财产品收益率至少上调1%~2%。

马云一手构建的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帝国,却一直在加速度奔跑,从社会化网商到社会化金融,再到社会化物流,阿里的“合纵连横”已成席卷之势。

马云所做的生意,正是通过信息流,打通交易链条上的所有关卡,来带动人、财、物的流转速度,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绝非靠一己之力能完成。因此2013年,马云频频向传统企业频伸橄榄枝——5月29日,阿里旗下的天猫即与银泰集团沈国军、复星集团郭广昌、富春集团张国标及申通、中通等一众物流公司共建菜鸟网络,天猫控股40%以上;12月6日,马云又重金投资海尔电器旗下“日日顺”物流,持股将达30%以上;马云还参与到传统家电和新锐小米的对赌中,帮助传统企业注入互联网基因。

当然,希冀提高社会运行效率的马云,也得到了政府的首肯。这一点从2013年11月初李克强总理与马云的一次对话中可见一斑。

“借势”金融危机

2013年11月11日,,光棍节,天猫当日350亿元的交易额,将这场互联网盛宴推到了极致。“双11”光棍节的创意是2009年时任天猫(当时的淘宝商城)总裁,现任阿里COO张勇和团队“造势”的结果,愣是在“十一黄金周”和“圣诞节”之间的空档期,搞出一个互联网狂欢大Party。炫目数字的背后,不仅是造势,更是借势,借中国“扩大内需”的大势。

金融危机过后,企业界被问及最多的是如何“过冬”。而这个2008年以来的冬季,却每每是淘宝别样的春天。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一直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陡然间欧美订单大幅减少,库存严重积压,那么多沿海出口型企业转型无望、内销无门,免费开店的淘宝却正好为它们“芝麻开门”。

对于金融危机,马云是中国企业界少有的先知先觉者。阿里巴巴在2008年9月成立了全国体系内第一个区域总部——华南管理总部,由此,在中国出口重地广东地区,淘宝加大了帮助出口型企业转内贸、转国内零售的力度。

从2008年起,我们看到一大批沿海商户在淘宝上开店,让淘宝迅速长成了“大象”。当年年底,淘宝注册会员已达1亿,商品登陆数量2亿件。

与传统企业一起O2O

在一天不创新就可能会死的中国互联网界,阿里巴巴肯定不会把故事仅讲到2007年淘宝C2C模式这里。2008年以后,淘宝商城横空出世,让在探索路上奔突的阿里巴巴,掌握了未来一段时间电子商务前行的方向,即B2C(Business to Consumer,商业零售)。

从2007年11月到2008年3月,有着丰富传统零售业经验的黄若,负责淘宝商城的前期筹备,即让传统品牌企业在淘宝商城这一平台上建立旗舰店、专营店,以期稳固市场、提升淘宝的品牌价值。“淘宝是品类导入,而淘宝商城是品牌导入,当时做起来难度很大,内部没有统一思想,为此争论不休,刚开始外部的业务推广也并不顺畅,记得当时找到摩托罗拉中国公司,他们直接回绝说:“‘请先把淘宝上我们的假货清了。’”黄若说。

而现在天猫几乎成为中国品牌的集散地,仅2013年“双11”就创造了350亿元的销售额。在黄若看来,“天猫的成功,50%是自己的作为,50%是对手的不作为。”他所说的对手是百度——其在2007年底提出做电商,毕竟百度搜索有巨大的广告主客户资源,若真做B2C,对淘宝商城将是一个巨大威胁。“但是,当百度宣布将开展C2C业务(而非B2C),做‘有啊’那天,我给所有团队成员发信息说,‘今晚可以睡个好觉了’。”

拓路“C2B”

而其继任者,2009年负责淘宝商城、曾为盛大CFO的张勇,则不仅把B2C做到了极致,还在2012年对天猫平台进行了升级,全面推进C2B模式的落地。“电子商务绝不是把实体货架变成虚拟货架那么简单,那就没有整体发挥互联网双向互动的特征和优势。”他要把天猫变成一个对商家而言高效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商家按照消费者提出的个性化需求,来决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从根本上解决存货问题,并缩短商品的周转周期、节省企业的资金成本——这就是天猫最新的C2B模式。

“主动拥抱互联网的企业很多。举个例子,创维酷开TV在‘双11’当天销售了5.6万台,创下了首个电视销售速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是采用这种C2B定制预售的方式实现的,我们叫‘反向生产’。”天猫事业部数码电器总经理张军表示。而大数据技术,则为以收集、归纳、整合、分析需求信息为前提的定制化模式落地提供了可能。

自“双11”之后,找上门来了解C2B模式的大企业愈发多了起来。虽然还有不少企业在开展电子商务中还存在“左右手互博”(线上价格较低,影响线下销售)的现象,但更多的商家已经想出大量应对之策,比如:采用差异化策略,在高溢价的主品牌外下设一个低溢价的互联网品牌。海尔下设的“统帅”品牌就是其中之一,同一条生产线的产品,互联网品牌的价格却低很多。

拥抱变化=拥抱未来

曾经令传统企业“谈虎色变”的阿里巴巴,时空转换之间,已经与他们打成一片,联手形势一片大好。不过,危机感却时刻伴随着这家从开始就并非顺风顺水的企业。从1999年至今,马云已经两次宣布阿里进入“高危状态”,第一次是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时期;还有一次是在2005年阿里并购雅虎中国不力之时;而2013年11月,这家企业又宣布进入高危状态——再不动就会死,整个集团“ALL IN”,整个集团立即启动了无线优先战略。

如果真如阿里人所言,未来的方向是线上线下完全融合,传统电子商务甚至会退出历史舞台,那么阿里的未来在哪里?如果真如趋势所预测,无线移动市场会挤占PC端市场,阿里巴巴的未来又会怎样?希冀对手的不作为,还是再一次“自我革命”?

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任何一家企业都可能随时面临危机,即使奉“拥抱变化”为企业信条的阿里也不例外。这家秉承“西方运作、东方智慧”的公司,经历了中国经济大发展14年,每每面临生死考验都能重生,是凭身上那股子“即使跪着活,只要活一天,我们就赢了”的混不吝草莽劲儿,是靠马云每次比别人早三五步窥到先机的战略眼光,还是那个能让阿里人把“企业信仰流淌在自己血液里”的阿里文化使然?

我们期待,本着“互联网必将改变中国人”的阿里巴巴,未来上演更多的搅局和破局事件。电商、百货、银行、地产……下一个会是谁?

猜你喜欢
搅局商城天猫
原油期货搅局者
捷报
核岛“搅局”者
从天猫的“新零售”变革中看商业的“新四化”
商城
悦居商城
悦居商城shop
51,商城
天猫“北伐”
神威大药房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