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GDP稳定增长:提质升级

2014-04-02 08:50文//杨
化工管理 2014年10期
关键词:化工行业转型政府

文//杨 琼

保持GDP稳定增长:提质升级

文//杨 琼

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国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5%,与去年提出的目标相同。

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我国2014年经济增长目标格外引人关注。业内普遍认为,提出这个目标是为了平衡经济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关系,实现稳中求进。

保持合理经济增速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工作总体部署中指出,关于经济增长,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我国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对此,业内代表委员们也表示赞同。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回天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锋告诉笔者,全国两会前,地方两会已下调GDP增速。政府不再一味追求增长速度,说明已真正认识到国内的实际情况。过去一些年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不少问题,比如产能过剩,发展质量有待提升。因此,这种做法也是为了促进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从注重量的扩张到注重经营质量提升。

“增速预期目标为7.5%,最后执行的结果可能是7.6%或7.7%,也有可能是7.4%或7.3%。如果执行结果在这个区间,是非常合理也切合实际的。中国经济规模很大,这些年发展中出现不少问题,我们还有很多事没有做。考虑到国际环境有一些不确定性因素,我们内部也还有一些产能过剩、政府债务、社会事业发展等问题,都需要政府下大力气。虽然中国经济发展困难很大,但我们可以通过改革释放出很多活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行监事梅兴保告诉笔者。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在内外部不利因素的夹击下,2013年中国经济发展得不错,如果2014年形势继续稳定,就会为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他认为,可持续增长既是改革的目标,也是改革的重要条件。当前中国面临的矛盾风险因素在增加,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债务等方面存在潜在风险,都需要靠改革化解,同时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增速,否则市场失去信心,引发资金外流,也对发展不利。“2014年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元年,突破口在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迟福林指出。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尚舜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执行主席徐承秋表示,我国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给环保带来不好的后果,因此没必要过分强调速度。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寿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稳定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为经济稳增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这种连续稳定的宏观政策,能充分发挥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作用,把握好多重目标和经济政策之间的黄金平衡点,释放了更为稳定的发展预期和结构调整信号,能够进一步激活经济增长的活力。

“今年以来,许多地方把GDP增长指标调低了,今年两会提出的全国GDP增速也保持稳定。应该说,这是党的十八大以后我们经济工作指导思想调整的一个重大而可喜的成果。过去,GDP至上的现象在相当多的地方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这种忽略经济增长质量的方式,已造成了不良后果:一是财政透支,二是盲目而不顾实际地上项目,带来产能过剩。现在我们不再盲目追求速度,是经济工作指导思想的一个巨大调整。坦率地讲,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GDP增长常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究竟怎么增长、增长多少,最终起作用的还应该是市场。”江苏省化工行业协会会长秦志强如是说。

追求GDP的含金量

那么,GDP增速目标保持稳定,对化工行业会带来哪些影响?业内人士也进行了分析。

在秦志强看来,GDP指标稳定对化工行业整体来说是一个利好。因为步入“十二五”后,化工行业已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而此时行业仍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如产能过剩、科技含量不高、产品竞争力不强等,过分追求GDP增速毫无疑问是形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现在政府不再追求盲目增长,以稳中求进、注重质量和效益来推进经济的发展,就在一定程度上对行业的生存与发展形成了倒逼机制,迫使行业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走高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精细化发展之路,通过不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褚平正在就我国经济发展与转型的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笔者,2014年GDP增速保持稳定是有根据的,因为近年政府越来越重视环保,而治理污染就会增加能源成本,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此,稳定GDP目标符合事实。对此,化工行业会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受经济的影响,二是受环境治理的影响。由于GDP目标不提高,化工产品的需求也会受影响,产能过剩可能难以靠投资拉动解决,需加快调整。而政府不再盲目追求高GDP,就是要增加能源环境成本,企业的成本肯定会随之增加,因此企业在未来的投资方向上,不要选择会造成很大污染的产品,因为政府会限制这类项目。

“国家稳定经济增速对化工行业肯定是有指导意义的。过去,化工行业总产值占到全国规模工业总产值的13.3%,每年行业GDP增速超过全国GDP平均增速2个百分点以上。国家要稳定GDP增长预期,对我们来说,就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强调粗放型增长,也不会再简单地唯GDP论、唯大项目论,这是化工行业转型的一个大方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告诉笔者。

杨挺认为,国家追求含金量更高的GDP,对化工行业而言,就是要求调结构、转方式。从具体影响看,在某些化工子行业,成百上千家企业将向大企业集团转型,大企业并购小企业,生存困难的小企业自行退出,会使得行业内企业的数量逐步减少,个体规模逐步增大。

转型升级是重要主题

面对今年的经济形势和由此带来的影响,化工企业该如何做呢?

李寿生告诉笔者,2014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四年,这一年行业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直接关系着“十二五”规划指标的全面完成。因此他认为,今年化工行业产品结构应争取有显著优化,技术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有根本性改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全面提升,行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有更大改进,为2015年“十二五”规划的全面收官奠定基础。

他还认为,面对2014年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各项管理费用增大的新形势,全行业都要把降低消耗、降低费用、加快资金流转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作为提高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的着力点。即使面对巨大的困难和挑战,也要力争做到全年全行业营业收入的增长同经济效益增长基本同步,并力争做到经济效益增长超过营业收入增长。

杨挺告诉笔者,关键还是应该实现转方式。一方面,企业要摒弃过去高能耗、高投入换得的所谓高GDP,转向集约化发展、清洁化发展和高效率发展,更加注重本质安全、本质环保,更加注重整体的清洁效率。另一方面,从技术角度,我国的基础化工产品如“三酸”、“两碱”甚至是乙烯、炼油的产量都排在世界第一,但高附加值、专业化的精细化工品以及新材料产品等需要大量进口,有的产品90%需要进口,但恰恰是这样的产品附加值非常高。因此可以说,我们化工行业还缺乏大量有价值的GDP,需要在高新技术方面多做文章。

“面对这一情况,我对企业的建议是,首先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企业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有句老话——打铁还得自身硬,我们现在所谈的产业升级、转型调整,就是我们面对压力时的重要对策,所以首先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其次,把注重质量与追求效益放在企业经营的首位。一个企业不论规模多大,只要能把技术含量做高,把成本降得最低,就一定有竞争力。再次就是善于学习,做学习型企业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做企业、抓经济,要学会从政府工作指导思想的调整和相关政策的出台中,寻找可以为自己所用的路径和机遇。”秦志强表示。

针对化工企业转型升级,章锋代表也有话说。他认为,促进企业转型,政府要更多地依靠经济杠杆,依靠市场之手进行调节。他举例说,政府在用地、税收等方面应该向创新型企业倾斜,要有长远目光,要将这样的企业培育做大,而不是过多地追求土地财政所带来的短期效益。转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很多企业不是不愿转型,而是迫于资金压力。对此,章锋代表建议,对于有利于企业转型的项目,政府应该以低息贷款或财政补贴的方式予以鼓励和支持。

猜你喜欢
化工行业转型政府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抗疫情,石油和化工行业勇做贡献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2017年石油和化工行业成绩单
转型
浪涌保护器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沣芝转型记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