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化一体

2014-04-02 08:50文//李
化工管理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农化磷肥化肥

文//李 郁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农化一体

文//李 郁

农业是扩内需、调结构的重要领域,更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民生产业。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掌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才能把握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

保障安全功不可没

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每年的粮食消费量占世界粮食消费总量的五分之一,由于世界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有限,13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绝对不能依赖进口。目前我国小麦、水稻、玉米的单产水平虽然已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56.7%、56.6%和2.6%,但与世界单产前10位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未来我国粮食增产潜力还十分可观。

对此,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李寿生表示,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目标将会有效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目标必将大大增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生产需求和消费能力,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将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

“从保障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战略角度出发,我国磷肥生产必须立足国内磷矿资源,保证磷肥供应。”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万连步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需要越来越多的磷肥去保障粮食的供给能力。近年来,我国已经成为磷肥出口大国,每年磷肥出口量在220万吨左右,高品位、低重金属镉含量的磷资源外流严重,一旦我国高品位磷矿资源不能满足国内磷肥生产的需求,就要进口磷矿石或磷肥。届时,国人不仅在磷肥采购数量、价格上受制于人,企业购买的磷矿石或磷肥中还会含有比中国磷矿高得多的重金属镉。

我国用于钾肥生产的可溶性钾资源贫乏,目前国内钾肥自给率只有54.2%。“我们必须认清,13亿中国人要永远地吃饱、吃好,把生产的粮食永远装在自己的口袋中。如果钾肥供应不稳定,而且主动权不在我们自己手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将是一纸空文!”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亓昭英如是说。

农药工业在保证我国粮食安全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资料显示:合理使用农药每年可以挽回农业损失数百亿元,而如果不用或是用错农药,粮食产量将减少30%,水果蔬菜的损失会更高,甚至达到50%,如果连续3年不使用农药,土地会因病虫草害而绝收。事实上,要想保障粮食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是不可或缺的。

无论国内外经济发展是强劲还是低迷,百姓对粮食的需求是刚性的,农业对农药的需求也是刚性的。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的统计,目前我国农药的产能超过300万吨(折百),农药生产企业2000多家,我国是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农药生产大国和出口国,国内产能基本上可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科学使用绿色发展

尽管农药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社会上对农药的认识存在着一些误区,认为农药有毒有害。对此,有关专家表示,这个观点是对农药的一种误解。目前,我国生产的农药品种有300多种,属于高毒的农药只有12种,而且这12种农药的产量很低,而其他的品种都属于中等毒性或低毒,特别是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毒性都很低。随着技术的进步,农药药效也在不断提高,比如1亩地除草剂的用量不到1克,对于土壤环境的影响十分有限。”

尽管中国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但不少企业负责人反映:“以增产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导致了农业生产中过量施用农药、化肥等突出问题。过度、不合理用药用肥等因素导致的耕地土壤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危及粮食质量安全。我国耕地面积不足全世界7%,却使用了全世界40%的化肥,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

数据显示,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使用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亩使用量的一倍多。目前,每年我国化肥的使用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而利用率只有30%~40%;每年农药的使用量已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因此,提高相关产品的利用率已经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为此,民建中央在本次政协会议上建议,国家要引导群众应用各种先进技术,尤其是比较成熟可行的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农药及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沼气技术,出台鼓励支持有机肥生产使用的政策等,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引导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打造各种循环经济产业链。

“发展现代农业是不可能离开化肥、农药的,但如何科学使用这些产品却有着大学问。”全国政协常委、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南存辉表示,现代农业科学种植要求的测土配方施肥,就是根据耕地肥力状况,按照作物品种、不同生长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制定化肥的配比,确定施用数量、时间和方法。近几年,国家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建议今后要加大推广力度。

此外,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防治植物病虫害。在各种防治病虫害的技术中,化学药剂防治因使用方便,见效快、成本低,现在甚至在今后很长时期内都是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针对“谈药色变”以及社会上对发展现代农业不应使用化肥、农药的误解,南存辉给出的建议是:主流媒体要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多做科学用药、合理施肥方面的科普宣传,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

“国家对农药毒理学安全性的评价是非常严格的,监测部门会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性进行农药残留、降解途径等全面的评价。目前我国使用的农药品种都是要经过严格评价的,因此,只要按照规定用药,是不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近些年出现的毒韭菜、毒生姜等事件都是违规使用造成的。”曹承宇表示,农药协会正在行业中大力推进责任关怀理念,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用户负责,农药行业、生产企业以及农技部门都有责任向农民普及科学用药知识,提高用药水平。

据悉,目前国内的一些大型农药企业都有专门的科技人员指导农民用药。以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农忙时这家企业的销售人员会有一两千人活跃在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用药知识,大大提高了农药使用效率和安全性。

农化服务做实做专

要改变我国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的状况,向农民普及农化知识、指导其科学施肥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全国人大代表翟友财建议,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同时国家对有机肥、生物肥生产厂家从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适当补贴,鼓励有机生物活性肥料、叶面液肥、氨基酸微肥、生物土壤增肥剂等新型肥料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

纵观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植保技术的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在美国,70%的农药是由五大植保服务商联盟通过为农民做施药服务卖出的,植保服务商联盟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建立农机站,替农户施肥、撒药。在植保现代化的过程中,销售农资产品的经销商会逐步转化为利用现代化技术为农民提供服务的专业服务商,而这也是未来中国农资经销商的转型之路。

“在七八年前,我们是一家以生产杀虫剂为主的企业,不生产杀菌剂和除草剂。但在搬迁之后,企业布局了草胺膦项目(除草剂)以及嘧菌酯项目(杀菌剂),以后企业还会优化产品结构,只要是农民想要的产品,我们都会跟上。”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杨建辉向笔者介绍,为保障粮食安全,公司特意制定了整套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案。

“未来,我们还要在全国培养1万家经销商。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不仅推销产品,还要把公司的技术人员一起派过去,帮助农民科学用药。企业还会出一个用药手册,帮助农民解决农药使用中的问题。作为一个专业型的企业,我们将通过加强售后服务,为农民提供完整的防治方案。”杨建辉如是说。

作为中国化肥生产的龙头企业,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在保障化肥供应的同时,还加大了农化服务力度。仅在海南,公司就拥有一支由农学、土壤、作物营养、植物保护等专业组成的农化服务团队。经过多年的田间试验示范,他们已经制定了包括主要蔬菜、瓜果在内的18种营养套餐,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地区、不同种植大户的需求。公司总经理冯志斌表示,中化化肥与当地政府合作建立了专门的测土配方流动服务站,根据农户作物需求,缺什么补什么,在农民心目中树立起了从种到收全流程服务的良好形象。

今年1月16日,公司还与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签署了《合作推进科学施肥备忘录》,双方将在粮食和经济作物优势产区,选择一批粮食主产大县、蔬菜生产大县和特色经济作物优势县,共同开展“农企合作推广配方肥示范县”活动,通过科学制定配方、积极组织配方肥生产、建立智能化终端配肥服务网络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覆盖率,推动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间。

新疆天业集团负责人则表示,公司从以色列引进了先进的膜下滴灌技术后,通过消化、创新,使“贵族农业”滴灌设备一次性投资降到了300元左右,一举突破了滴灌技术走向大田的障碍。公司派技术人员深入内地农业生产一线,在大庆、大连、齐齐哈尔等市建设了不同作物大田滴灌及林果业节水灌溉基地,实行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的全过程服务,帮助当地实现节水增粮。

谈到农化企业做服务这个问题,不少代表委员坦言: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一家一户的手工劳动将逐渐被专业化组织的高效机械化作业所代替,测土配方施肥、直升飞机超低容量航空防治病虫害等现代植保技术将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贡献重要的力量。

猜你喜欢
农化磷肥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
印度磷肥采购量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
全球磷肥价格上涨
农化人不谈九九六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印度磷肥需求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