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2014-04-03 08:41马怀昌张永浩
食管疾病 2014年3期
关键词:腺叶细针双侧

马怀昌,张永浩

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DiagnosisandSurgicalMethodsofBenignThyroidNodules

马怀昌,张永浩

目的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13年5月甲状腺良性结节425例手术治疗临床资料。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234例,甲状腺瘤121例,甲状腺囊肿67例,桥本氏甲状腺炎3例。术前彩超检查398例,阳性371例(93%);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187例,阳性119例(88%),与病理诊断相符105例。单纯一侧结节切除156例,一侧腺叶切除或近全切除186例,双侧结节切除23例,腺叶切除与对侧结节切除51例,双侧近全切除2例。结果全组425例全部治愈,术后近期并发症5例,远期并发症6例。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方式要根据结节的数量、结节分布,合理选择结节切除或腺叶切除,既要保证结节的全切除,减少复发,又要尽可能保留正常组织,避免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良性结节;彩超检查;细胞学穿刺;手术方式

本文回顾分析2000年4月~2013年5月因甲状腺良性结节在我院手术治疗病例425例(不包括同期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癌17例),探讨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诊断和术式选择。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425例,男54例,女371例,男女比例1∶7;年龄23~75岁,发病高峰年龄40~65岁,占56%,病史3 d~6 a。

1.2临床表现全组均表现为甲状腺结节,其中单纯左侧结节205例,右侧109例,峡部35例;双侧结节76例。单一结节289例,多发结节136例。结节局限于单侧腺叶或峡部349例。结节最大者16.5 cm×8.2 cm;最小者仅0.5 cm×0.5 cm。伴局部不适96例,呼吸不畅25例,吞咽不利17例。彩超检查398例,阳性371例,其中囊性结节67例,实性结节304例,伴有砂粒样钙化3例。细针穿刺活检187例,阳性119例,与病理诊断相符105例。病理结果:甲状腺囊肿67例,甲状腺腺瘤12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34例,桥本氏甲状腺炎3例。

1.3手术方式单纯结节切除156例,腺叶切除或近全切除186例,双侧结节切除23例,腺叶切除+对侧结节切除51例,双侧腺叶近全切除2例。

1.4术后并发症切口出血或渗血3例,经局部处理治愈;单侧喉返神经损伤2例,双侧喉返神经损伤1例,其中1例在外院行返神经吻合治愈,另两侧保守治疗好转。

1.5随访随访247例,随访率58%,随访时间0.5~12 a,其中复发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

2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头颈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非缺碘地区5%~10%的成年人甲状腺能触及结节,超声的检出率可达17%~67%[1]。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作者认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问题仍值得探讨。

2.1甲状腺结节的诊断问题甲状腺结节的诊断要解决两个问题:定性问题及定量问题。首先,术前明确结节的性质至关重要,即良恶性鉴别,因为二者的生物学特征、手术方式、预后截然不同。一般认为甲状腺良性结节边界清、质地中等、随吞咽上下移动;而甲状腺恶性结节呈浸润性生长,边界欠清晰、活动度小、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然而随着医学进步,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非典型的恶性甲状腺结节为临床医生所关注。甲状腺结节恶性可能的临床依据有:颈部放射线治疗史,甲状腺癌或者内分泌瘤病家族史,年龄<14岁或>70岁,男性,结节增长迅速、声音持续嘶哑、发声障碍,结节质硬不规则、固定,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2]。甲状腺结节术前常规彩超检查、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快速冰冻检查都是可取的、必要的。因为即使有经验的医生术前触诊与术后病理的符合率仅37.5%~49.8%。本组彩超检查阳性率93%,对囊实性结节的鉴别非常准确,对结节的数目的鉴别准确度达89%。因此推荐术前常规行彩超检查,对结节内砂粒样钙化、结节形态不规则、伴淋巴结节肿大等要注意恶性的可能[3]。细针穿刺活检对术前定性诊断起至关重要作用,敏感性88%,特异性80%,对细针穿刺仍不能定性者可行术中快速冰冻检查,以再次明确结节性质,指导手术方式。其次,甲状腺结节的数量、局限于一侧还是双侧也是术前诊断必须明确的问题之一,对指导术式选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的是甲状腺良性结节的数量对术式的影响。仔细的扪诊和彩超检查对明确结节的数量和位置诊断一般不难。

2.2手术操作与术式选择本文甲状腺手术操作的原则第一“无血原则”[4],在切开皮下、游离皮瓣的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可以使视野基本无血,在处理甲状腺上中下血管时清晰显露,缝扎与结扎配合使用血管止血牢靠。第二要层次清晰,游离皮瓣一定要在颈阔肌深面进行,切口要足够大,甲状腺腺叶、峡部显露要充分。由于采用全麻,颈前肌群松弛,必要时要将其切断,甲状腺上、下极血管要游离清晰,必要时要全程解剖喉返神经以利保护。为避免损伤喉上及喉返神经,采用甲状腺上、下极及甲状腺背侧面均保留部分甲状腺组织,即包膜内切除法[5-6]。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同时要尽可能保留正常的甲状腺组织,在避免结节复发的同时也要最大限度地保留甲状腺功能,避免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多发甲状腺结节和双侧甲状腺结节尤其重要。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量、单侧还是双侧对术式的选择非常重要。对于较小的单个结节性质为囊肿或腺瘤,可行单纯结节切除术;对于单侧多个结节或结节较大,正常组织萎缩,而对侧甲状腺正常,如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行单侧腺叶切除术。对于双侧甲状腺结节,可采用双侧结节切除或一侧腺叶切除对侧结节切除,极少采用双侧腺叶大部切除,以避免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

[1]吴毅.关于甲状腺结节诊断和治疗的若干思考[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0):821-822.

[2]王深明,李梓伦.重视甲状腺结节的正确评估和随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10):824-826.

[3]平波.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癌价值及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1,31(5):386-388.

[4]代文杰,姜洪池.综合无血术野技术[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0,34(4):311-312.

[5]姜洪池.正确理解和认识甲状腺手术并发症相关法律条文[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5):349-350.

[6]孙辉,刘晓莉.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和喉上神经的保护[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2,32(5):356-358.

2014-04-22

汝州市骨伤科医院,河南汝州 467500

马怀昌(1965-),男,河南安阳人,副主任医师,从事普通外科及微创外科临床工作。

R653

B

1672-688X(2014)03-0206-02

猜你喜欢
腺叶细针双侧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与细针穿刺洗脱液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价值
单侧和双侧训练对下肢最大力量影响的Meta分析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的6种操作方法的比较
同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在双膝骨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研究
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预后效果的分析
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情况
甲状腺腺叶切除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
应用双侧髂腹股沟游离皮瓣修复双手背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分析
乳腺癌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