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斋月仪式的沙甸回族社区建构与文化认同研究

2014-04-04 07:48李庆昆王永军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斋戒真主礼拜

李庆昆 王永军

沙甸,是滇南著名的回族聚居区。回族先民来自元末咸阳王赛典赤及明初征滇大将沐英、常遇春等部属,多数出身伊斯兰世家,伊斯兰信仰根基扎实,文化素质较高。沙甸下辖四个乡(村民委员会级):沙甸、新沙甸、金川三个回族乡及冲坡哨彝族乡,11个自然村,有回、彝、汉等民族,回族占总人口的90%。与沙甸毗邻的鸡街镇有汉、壮、彝、苗、回等民族,同属个旧市管辖。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民族,成就了沙甸回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民族宗教节日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直接表象,更能体现本民族的自我意识和民族认同感,本文选取沙甸地区的斋月仪式,以此来探析沙甸回族的文化认同。

笔者于2011、2012、2013年连续到沙甸参加斋月活动,对当地回族的斋月仪式进行了跟踪观察,并就其中涉及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试图对沙甸回族的斋月仪式这一宗教生活片段做一描述,以期阐释沙甸回族的文化认同。

一、沙甸的斋月仪式

斋月,又称为“莱麦丹月” (阿拉伯语音译),意思为“热月”,是指伊斯兰教历中的第九个月。在伊斯兰教中,斋月是最尊贵、最吉祥的月份。《古兰经》中启示说:“莱麦丹月中,开始降示《古兰经》,指导世人,昭示明证,以便遵循正道,分别真伪,故在此月中,你们当斋戒。”[1]圣人穆罕默德 (愿主福安之)也说:“莱麦丹月是安拉的月份,它贵过一年中的任何一个月份。”由此,穆斯林非常重视斋月。沙甸有着优良的伊斯兰文化传统,在斋月里,沙甸的回族更是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实践活动推向一个高潮,以使自己更能接近真主。斋月仪式是一个系列活动,从入斋前的“拜拉特”月念夜、讨白,入斋后的封斋、每晚的“台拉威哈”、盖德尔夜、平日的施舍到开斋节会礼、游坟。这些仪式,都有其特定的意义和安排,从形态结构上看,它是按照时间顺序安排的过程。

(一)斋月的前奏——念夜、讨白

斋戒是穆斯林要遵守的五大功修①伊斯兰教的五大功修是指念作证言、礼拜、斋戒、天课、朝觐五件,简称念、礼、斋、课、朝。之一,沙甸的回族把“斋戒”称之为“把斋”、“封斋”等,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会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斋月的到来。伊斯兰的教法规定,凡是成年男女都要封斋。沙甸回族严守伊斯兰教关于承担“筛罗栽”的年龄界定,基本上是女孩从9岁,男孩从12岁便开始在父母、长辈的影响和带领下履行封斋义务。入斋前,穆斯林都要进行“拜拉特”月念夜②拜拉特月,是伊历的第八个月,该月意为“赦免”、“无罪”。“念夜”也叫“转夜”,是阿拉伯语“拜拉特”的意译。回族穆斯林每年在此月,都要请阿訇到家中念《古兰经》。伊历8月15日晚还要在清真寺集体念夜,称为“拜拉特”夜,俗称“了夜”。和讨白③讨白,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悔过”、“忏悔”,是穆斯林向安拉悔罪的一种形式。两个事项。举意用最虔诚、纯净的心等待斋月的降临,以此来履行作为穆斯林应尽的义务,认真的完成穆斯林的斋戒功修。

“念夜”在沙甸称为“走节”。寓意迎接一切的亡人到家中过斋月。走节在沙甸颇为盛行,这期间,每座清真寺都会在晡礼或霄礼之后,举行朗诵《古兰经》和赞主赞圣。通常由一人或两人领赞,其他人合赞,念赞词使用阿拉伯语,声音明亮高亢,走节时的赞圣只用一种音调,而其他时候的赞圣可以用多种音调。走节期间,沙甸回族都会根据自己的能力,请阿訇和哈里法到家中念《古兰经》,并准备饭食,通常是一到两桌,或是煎油香传送到各清真寺和亲友邻里间。走节接近尾声时会举行“了夜”仪式,沙甸称“了节”,仪式统一在清真寺里举行,时间在霄礼之前,内容是开“了节”经。这样,整个走节就算完成,伴着每天悠长而高亢的赞颂声,在人们的祈祷和忏悔中,尊贵的斋月渐渐临近。

在伊斯兰教看来,一个人在现世的地位、财富并不意味着他在真主面前就高人一等。真主评判一个人品级的高低,是以对真主的敬畏,对信仰的意念来判别。因此,人们在入斋前都要做“讨白”,向真主悔罪。自“念夜”与“讨白”开始,人们便退却现世生活的身份,显露出内心本真的自我,以原始的自我祈求真主的宽恕和恩赐。

根据圣训的规定,斋月的期限为29天。始于该月新月的出现,结束于下一月 (伊斯兰教教历10月)新月出现为止。所以,斋月的开始和结束,沙甸回族都会根据观测月圆情况来共同商议,确定入斋、开斋的时间。由此,沙甸回族形成了“见月封斋、见月开斋”的习俗。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能够提前推算出整个斋月的封斋、开斋时间,每到斋月前几天,沙甸回族便会通过宣传册、网络、微信等等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相互告知封斋、开斋的时间,当大家接收到这个信息时,也就预示着新一年的斋月即将来领,每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便会开始着手准备迎接斋月。此时,沙甸回族都会结伴到街上采买封斋期间的所需食物,而每一个有封斋义务的人,都会沐浴净身,用身心的洁净来迎接尊贵的斋月。

(二)守斋

1.饮食

斋月期间,回族最大的变化就是饮食餐制的改变,一日三餐制变为了一日两餐制。日出之前封斋,日落之后开斋。封斋时间到时,各清真寺都会安排人在广播中提醒各位穆斯林时间,开斋时同样会在广播中提醒开斋时间。每天日出前,各家各户的主妇们便会早早起床,准备一家人的封斋饭,能够为全家人准备封斋饭,这是一件无上光荣的事。封斋饭主要以米饭和肉食为主,因为履行斋戒的人并不会因为把斋而停工,仍然要像平日那样工作,体能的消耗比往常更大,因此封斋饭主要就是提供热量较大的食物,米饭、肉类、蔬菜汤等。每到日落,一天的斋戒接近尾声,开斋饭的内容就大不相同。沙甸回族大多先以茶水、红枣开斋,然后在做“沙目”,礼毕后才正式进食,开斋饭大多是用米线、卷粉、稀饭等松软、易消化的流食替代米饭,这样对胃也能起到保护作用。每到开斋时分,沙甸的清真寺都会免费提供开斋饭——稀饭、米线等,各清真寺提供的食物都不一样。食材都是当地穆斯林捐献出来的。

2.拜功

拜功是伊斯兰教五大功修的第二项功修,阿拉伯语“索俩”的意译,原意为“祈祷”、“祈求”、“祝福”、“赞颂”。“礼拜”是伊斯兰教信仰的支柱,是近主之阶梯,圣教之柱石,是穆斯林与真主联系的桥梁。教法规定,凡是理智健全的成年穆斯林,必须履行拜功。《古兰经》中记载,礼拜始于安拉,所有先知都履行拜功。《古兰经》中关于拜功最早的一节经文是:“他纪念他的主的尊名,而谨守拜功。”[1]伊斯兰教的拜功是日礼五次,七天一聚,一年两会。伊斯兰教鼓励穆斯林在斋月间多行拜功,因为伊斯兰教认为礼拜是穆斯林最重要的善功。斋月期间,人们除了要完成日常的五房①五房:1、晨礼 (邦布达):指从拂晓至日出前。2、晌礼 (撇师尼):从太阳稍偏至已偏西。3、晡礼 (迪格勒):从日偏西至日落前。4、昏礼 (沙目):从日落后至晚霞消失。5、霄礼 (胡夫滩):从晚霞消失至晨里前。拜功外,还要增加20次拜,称为“台拉威哈”拜,这是在斋月间特有的拜功。

“台拉威哈”是阿拉伯文音译,意为“间歇”、“休息”,故又称“台拉威哈”拜为“间歇拜”、“休息拜”。具体是指斋月每晚霄礼之后,“威台尔”拜②“威台尔”拜:奇数拜。前自愿所礼的20拜的副功拜。“台拉威哈”拜的起源,据圣妻阿伊莎传述:有一天晚上,使者在清真寺礼了副功拜,人们也就跟着他礼。第二天晚上,使者也是在寺里礼了,跟的人比第一天晚上要多。到第三天第四天晚上来的人更多。使者看到这种现象后,未再出来到寺里礼副功拜。等到天亮后使者就说:“我看见了你们所做的。今晚我之所以未出来,是因为我担心这会对你们成为主命。”这事发生在斋月。[2]自此,便有了“台拉威哈”拜。伊斯兰教中规定,除了每天的五房拜功为强制性的外,其余的拜功都可根据个人意愿来进行,斋月间也如此。尽管“台拉威哈”拜只是副功拜,但每到礼拜时分,沙甸各清真寺都会人头攒动,礼拜的人纷至沓来。

(三)守“盖德尔夜”

“盖德尔”是阿拉伯语音译,有“前定”、“珍贵”、“高贵”之意,因此“盖德尔夜”也被称为“前定之夜”、“高贵之夜”。《古兰经》中说:“我在那高贵的夜间确已降示它,你怎能知道那高贵的夜间是什么?那高贵的夜间,胜过一千个月,众天神和精神,奉他们的主的命令,为一切事务而在那夜间降临,那夜间全是平安的,直到黎明显著的时候。”[1]根据经注学家的解释,这一夜,是安拉把《古兰经》降示给圣人穆罕默德的一夜;在这一夜,安拉把世间万物的过去、现在、将来都规定好;在这一夜,众天使降临人间,给人间带来和平、安宁,所以穆斯林称今夜为“前定之夜”、“高贵之夜”。人们在此一夜的功修,能胜过一千个月的功修。“盖德尔夜”具体是哪天?伊斯兰教经典中并没有明确表述,人们也说法不一。目前学者们把它定为斋月的第27日晚,因此穆斯林会在这一天庆祝“高贵之夜”。

在沙甸,守“盖德尔夜”被称为“守28”,即从27日晚上到28日早晨。当天晚上,不少回族都会聚集到清真寺内守“盖德尔夜”。另外,在这一夜还会特意加礼两拜“贵夜拜”,更加突显“盖德尔夜”的高贵,以及穆斯林对此夜的重视。“盖德尔夜”结束,意味着穆斯林坚守了一个月的斋戒功修即将结束,一般在“盖德尔夜”结束2至3天后,穆斯林最盛大的节日之一开斋节即将到来。

(四)斋月的圆满——开斋节

开斋节,也叫尔德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音译,在沙甸,开斋节又被叫做“大开斋”、“大尔德”,与伊斯兰教的另一个节日“古尔邦节”相区分。开斋节是沙甸回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是为庆祝人们圆满完成一个月的斋戒功修而举行的重要的庆祝活动。对于沙甸回族来说,无论平日工作多么繁忙,距离沙甸有多遥远,都一定要赶回来参加这个成大的节日。因此,沙甸回族之间也有了“千里赶主麻,万里赶尔德”的说法。

会礼是开斋节的主要内容。当天,人们都要沐浴净身。清晨,家中的妇女们便忙碌起来,准备一家人当天的早点——汤圆,开斋节当天早点吃汤圆已经是沙甸回族的习俗,取其“团圆”之意,寓意着斋月的圆满,家人的团圆。

1.会礼

会礼的时间大约在上午的九点至十点,人们根据清真寺的通知适时参加会礼。会礼前,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男性要站在自家大门内发“邦克”①邦克:波斯语音译,意为“召唤”、“宣告”。主要是朗诵《大赞》,亦宣礼词。每到邦克声响起,人们便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到清真寺礼拜。,其余家庭成员跟随其后,场面严肃而庄重。随着此起彼伏的“邦克”声,人们陆续走出家门,浩浩荡荡的走向清真寺,参加聚众会礼。沙甸以前的聚众会礼都是在野外举行——村北坡的“舍希德纪念碑”,随着参加人数的不断增加,场地的局限性,在沙甸大清真寺落成之后,会礼便改在了这里举行。人们进寺的时候,都会按各家人头捐“菲图尔”②赛德盖·菲图尔:亦称“菲图尔”钱,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开斋施舍”。系穆斯林男女老幼在开斋节会礼前舍散的一种欢度节日的施舍。钱,“菲图尔”钱是每人必须捐出的,人们认为,不捐“菲图尔”,斋戒就不圆满,甚至认为是白封了一个月的斋。

会礼只允许男性参加,但女性可到现场观看。小到刚刚学会走路的幼儿、长到已是耄耋之年的老者,甚至是已无行动能力只能坐轮椅的病人,只要是意识还足够清醒,任何人都不会错过尔德会礼。有父亲带着儿子的,或是儿子搀扶着父亲的,三世同礼者、四世同礼者亦有之。近些年,随着沙甸影响力的扩大,也有从外地、外省特意赶来参加开斋节的穆斯林。每到此时,整个会礼现场人头攒动、声势浩大,场面十分壮观。

会礼开始,在声望较高的教长、阿訇的带领下,众人面朝西面,齐声念诵《大赞》,念完一遍,向前迈进三步,再念完一遍,再向前迈进三步,从和谐广场的台阶开始直至清真寺大殿楼梯下为止。接着是为本年经堂教育的毕业生举行“穿衣”仪式。仪式结束后,人们就顺序进入清真寺礼拜。

礼拜从教长念《古兰经》开始,然后是阿訇根据《古兰经》对穆斯林行为道德进行劝导、训诫的“卧尔兹”宣讲。宣讲结束后开始礼拜,内容简洁,两拜“尔德拜”。礼毕,穆斯林之间握手互道“色俩目”。整个会礼过程就算全部结束了。

2.游坟

会礼结束后,各家庭或家族的男性就开始游坟,也叫做上坟。人们找到各自先辈的坟墓,或跪或立,开始念经搭救亡人,主要目的是向亡人道“色俩目”;祈求真主饶恕已故之人的一切过错。也有的家庭是特意请阿訇来念经,期望能更好的得到真主的饶恕。游坟期间,严格来说是不允许女性参加的,即使有也属例外了。笔者在参加游坟时,观察到有一部分人的口音并非沙甸当地口音,经询问,他们都是由于老辈工作、经商等原因离开沙甸,从小就在别的地方长大,但是长辈都葬回了沙甸,所以每年开斋节,都要带家人回来过节、上坟,寻根问祖、以寄哀思。

沙甸回族认为,“拜拉特”月的“念夜”是迎接亡人“回家”,而从守“盖德尔夜”开始到开斋节上坟结束,则是在送走一切的亡人。在整个斋月中,人们一边抓紧自身现世的功修,一边也不忘为祖辈祈祷。如果在斋月间有人归真,沙甸回族认为这是真主最好的恩德,因为在斋月间聚众礼拜的人数比平时多,为其站“者那则”③者那则:指穆斯林的殡葬仪式。的人数也就很多,从宗教层面看是高强的,说明逝者在世的信仰是更为虔诚的,因此这被看做是真主的恩德,要“知感主恩”了。如若是在开斋节当天有亡人,那么参加会礼的所有人都要为其站“者那则”,拥有了众人虔诚的祈祷,对于逝者来说是得到了最深刻的关切,对逝者家人也是一种强有力的心灵慰藉。

开斋节过后,整个斋月就算结束了。人们继续现世的生活,所不同的是,在经历斋月之后,人们是以一个全新的自我开始新一轮的现世生活。

二、斋月仪式对沙甸社区建构的意义

斋月仪式是沙甸回族重要的宗教活动,是其宗教生活最活跃的片段。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承载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是沙甸回族精神文化的直接体现。通过对这一片段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出斋月仪式对沙甸的社区建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对个体而言

伊斯兰教是一个讲求务实的宗教,主张“两世吉庆”的观念。斋月仪式是每一个穆斯林进行反躬自省的仪式,人们从“拜拉特”月的念夜、讨白、斋戒、每晚的“台拉威哈”拜,到守“盖德尔夜”、开斋节尔德会礼、游坟。每一个步骤都在提醒人们不断检点自己的过去,学会换个角度思考,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得到真主的喜悦与饶恕。

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包含着欲望,《孟子·告子》中记载:“食色,性也。”意思是说食欲和性欲是人的本性。而斋戒,就是要求人们学会控制食欲、性欲、心欲,让人们体验饥渴,明白穷苦之人的滋味,使人懂得节制、劝人向善,教化和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原则。平日里有摩擦的居民,在斋月间互道“色俩目”,误会也会得以化解。在斋月仪式中,每一个人都脱去现世的外衣,面对真主反省自己,行善止恶,从言到行不断完善自我,内心得到平静与平衡,情感得到宣泄。笔者对斋戒的作用做了一个调查 (如图1),结果显示斋戒对个人的引导、劝诫作用是强有力的。通过斋戒,人们克制了自己的行为,内心得到安宁,精神得到升华。当人的欲望得到缓解后,对整个社区的安定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在沙甸,看不到饮酒、抽烟、赌博的社会不良风气。

图1 斋戒的作用调查情况

图2 斋月间礼“台拉威哈”拜的情况统计

斋月中另一个重要的仪式:礼拜。在沙甸回族看来,拜功是穆斯林最重要的一项功修,是与安拉密谈的方式。斋月间的拜功更为重要,“台拉威哈”拜是可嘉的善功。本次调查显示的 (如图2),能一直坚持礼“台拉威哈”拜人数占到总人数的50%以上,有时会礼的人占到48.2%。由此看出沙甸回族都对斋月间“台拉威哈”拜是非常重视的,每天开斋后,无论白天工作有多累,沙甸回族都会抓紧时间沐浴净身,换上干净整洁的礼拜服,赶到沙甸大清真寺聚众礼“台拉威哈”,当结束一天的拜功后,已是近午夜时分了。如此周而复始,直至斋月结束。

礼拜是人们在把经文反复的诵念中,加强自身对安拉的信仰,并将此信仰传送至内心深处,使人获得内在的一种平和与稳定的途径,并最终达到宗教与文化双重认同的效果。

(二)对社区而言

任何宗教都是社会机器的一个重要或基本的部件,都是一个复杂体系的一部分,凭借这个复杂体系人们才能共同生活在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关系安排之中……社会人类学的宗教研究就是要把那些大量的宗教和宗教崇拜与它们各自的社会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如果不把宗教放到它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关系中考察,我们就不能很好地理解宗教。[3]整个斋月,沙甸回族都被集中在特定的场所中活动,礼拜、念经、听阿訇讲经、传油香、走访亲戚等各个仪式过程,个体的活动被集中起来,社区内部的互动变得频繁,个体之间的关系在互动中得到调节。守“盖德尔夜”可视为这种互动的高潮。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你会守‘盖德尔夜’吗?”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如图3),有85%的回族都有守“盖德尔夜”的经历。人们齐聚清真寺,一起举意、礼拜、诵经、赞主赞圣、听阿訇讲经,与阿訇切磋对宗教的见解等,通宵达旦,彻夜不眠,祈求获得真主的千月赏赐。可见,人们对守“盖德尔夜”的尤为重视,这促使更多的人到清真寺礼拜,大家在获得真主千月赏赐的同时,也在互动交流中强化了内部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斋月仪式即是沙甸回族履行宗教义务的媒介,其产生的文化内涵,也成为当地居民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同时也是成为沙甸社区建构的重要推手。斋月间的各项仪式活动,让整个沙甸社区经历新一轮的蜕变,蜕变的烙印形成了沙甸回族的集体文化符号,并不断唤醒着人们的历史记忆和集体记忆,这些记忆使沙甸回族自然的强化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文化认同感。

斋月仪式无论对个体还是整个社区都产生诸多现实的、良性的积极因素。这些仪式在穆斯林社会生活中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不仅形成了一套行为约束机制,而且也构成了一套保证遵守规则和条令的程序。[4]人们在履行斋月定制中加深对宗教的认同,按照定制去规范自己的言行,这种自律的实践,促使了社区内部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互动,成为维系社区内部安定团结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

图3 守“盖德尔夜”情况统计

图4 斋月间,您在哪里礼拜?

三、斋月仪式勾勒出的沙甸回族文化认同

所谓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 (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认同是个人选择意向性的反应,是个体或群体对某一“文化”的行为、态度,而“文化”不仅仅是抽象的符号,它已化为人的存在的一部分,化为人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表达方式等,其心理和精神上的意义已变成他的“自我”,因此,文化认同是内化的,是人的精神建构的“根”,已嵌入人的存在的内核。

仪式是宗教的实践过程,是文化认同的具体行为展示。著名的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将仪式描述为:用于特定场合的一套规定好了的正式行为,它们虽然没有放弃技术惯例,但却是对神秘的 (或非经验的)存在或力量的信仰,这些存在或力量被看做所有结果的第一位的或终极的原因。[5]

斋月期间,人们在特定的、规范的仪式过程中,不断强化着自己的信仰,对自己的文化认同进行解构和重建,在重建中区分“自我”与“他者”,文化认同在区分中得到强化。

(一)清真寺是斋月仪式最重要的活动载体

清真寺是沙甸回族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伊斯兰文化的标志。对于回族,清真寺是自己信仰的支柱,是“通向永恒后世的路径,又是走向现实生活的路标。”[6]沙甸目前有清真寺10座,每一座清真寺之间即相互独立又相互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就构成一个特别的村落空间。村落空间的这种文化设置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和表征的是当地文化的深层结构,其背后是支配当地人们实际生活的两套观念和象征体系。[7]

每到礼拜时间,沙甸回族就会到离家较近的一座清真寺礼拜,也会有人特意选择到新建的沙甸大清真寺礼拜。根据笔者问卷调查统计 (如图4),斋月间选择到清真寺礼拜的占55.5%;选择在家里礼拜的占16.8%;选择不一定的占27.7%;选择不礼拜的为0。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人们不约而同的做着同样的动作,口中诵念着相同的话语。这种高度的一致性,深究其原因,就是共同的信仰,以及对信仰背后包涵的深刻的文化内涵的认同。

当地回族至今仍保持着“围寺而居”的居住模式,清真寺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人们从这里找到生活的支柱,却也很难逃离“磁场”散发出的文化引力。生活与信仰的交汇,让沙甸回族个体很难否认对自己回族身份的认同。相同的生活节奏,共同履行宗教功修,把信仰实践到生活中,让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生活的人们,于宗教信仰实践中实现了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

(二)斋月对沙甸回族人生态度的影响

斋月仪式是沙甸回族情感宣泄、取悦真主、获得真主赏赐的最佳路径。斋月一系列的仪式,以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为基础,从生活的细节渗透进人们的思想,形成了沙甸回族特有的价值理念与人生态度。

1.爱国爱教的核心价值观

斋月仪式是沙甸回族践行“认主独一”的过程,这期间人们通过斋戒、礼拜、赞主赞圣等程序,以敬畏真主、严守教门、反躬自省为目的,不断深化自我的身份认同和宗教认同,在爱教的同时,亦不忘爱国。沙甸回族恪守“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的圣训,把爱国作为一种信仰,这比那些出于政治意图而高呼爱国口号的人,显得更为虔诚和纯粹。斋月仪式期间,各清真寺的阿訇们都要宣讲“卧尔兹”,为教众解经、讲经,内容不再只是单一的讲授宗教知识,而是把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利用经典加以阐释,主题包含伊斯兰教与和谐社会建设、伊斯兰与教育、伊斯兰与生活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沙甸大清真寺的和谐广场南北两侧,立有“爱国”、“爱教”牌坊各一个,这充分验证了沙甸回族的爱国情怀,及其包含的强烈的国家认同感。

2.百善孝为先的伦常观

“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提倡的伦常关系,反映中华文化极为重视孝道。在伊斯兰教中也提倡孝道,孝敬父母是伊斯兰教的主命善行。《古兰经》中说:“你们当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当孝敬父母。”[1]又说:“真主使你们从母腹出生,你们什么也不知道,他为你们创造了耳目和心灵,以便你们感谢。”[1]可见,《古兰经》中把孝敬与父母与敬拜真主相提并论,足见伊斯兰教何等重视孝道。在整个斋月仪式过程中,年轻人为长辈准备守斋的食物;搀扶老人到清真寺礼拜;从“拜拉特”月的走节迎接亡人回家过斋月,到尔德会礼后游坟中的念经搭救亡人。从生活中的点滴,从生者到亡人,“孝”的观念贯穿始终。

3.扶弱济贫的道德观

《古兰经》中说:“你们当为主道而施舍……你们应当行善;真主的确喜爱好行善的人。”[1]“如果你们公开地施舍,这是很好的,如果你们秘密地施济贫民,这对于你们是更好的。这能消除你们的一部分罪恶。真主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1]“信道而行善,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的人,将在他们的主那里享受报酬,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会忧愁。”[1]沙甸回族对这些经文耳熟能详并遵守之。斋月仪式期间,沙甸回族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采买食物送到清真寺,以供阿訇、哈里法、到清真寺开斋者饮食之用,柴米油盐应有尽有,更有甚者是整个斋月向清真寺提供食物,以行善功。也有人是在每天散拜后,为前来礼拜的教众免费发放馒头、水果、油香、糕点等各类食品。亲友邻里间也会通过“打散”①沙甸方言,指向穷人提供食材等生活必需品。的方式行善。

(三)斋月仪式反映着沙甸回族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

1.代际影响中的传承

大部分的沙甸回族,从小就生活在宗教氛围浓重的环境里面,对于信仰的形成基本都来自环境的耳濡目染,也有部分人在接受现代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自我对宗教的重新认识,从而选择了伊斯兰信仰,这一类人的信仰就显得更为清晰和理性。当地回族在幼年时期就要开始学习宗教知识,跟随父母学习礼拜,长大后有一部分人还通过接受经堂教育,选择从事宗教工作,成为教职人员。斋月中,把斋、礼拜各个仪式环节,家中的孩童,即便是还没到承担“筛罗栽”年龄的幼童,都会效仿着父母的行为,跟着把斋、礼拜,虽然不能理解其中的深刻涵义,但是这些行为模式已经深深的刻在他们的脑海中,逐渐升级成下意识的行为,生根发芽,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尽管他们还不能明确的知道什么是宗教,但家长对孩子的宗教启蒙是非常重视的,斋月自然成为各家庭单位进行宗教启蒙的特殊时期。笔者在问卷中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若孩子的假期恰巧与斋月重逢,您会送自己的小孩去学习宗教知识吗?”通过调查,100位有孩子的受访者中,89%的受访者选择会送孩子去学习,11%的受访者选择有时会送孩子去学习,选择不送的为0。

可见,斋月仪式已经是沙甸回族家庭进行宗教教育的重要时期和手段。人们通过送小孩学习宗教知识,自己带领孩子实践斋月间的所有仪式环节,在代际的影响和传承中,“信仰伊斯兰”便植根于人们心中,在幼小的心灵中生根发芽,发展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由此形成的宗教认同与文化认同是根深蒂固的。

当笔者问道:“为什么选择伊斯兰信仰?”时,访谈者是这样说的:

访谈者A:32岁,女性,教师

出生在穆斯林家庭,家长的言传身教,自然也就信了。小时候每到假期,都要被家长送到清真寺学习,长大后学习加上自我的理解,对伊斯兰教更有了全新的理解,信仰由被动变为主动,更加积极了。

访谈者C:31岁,男性,公务员

因为出生在伊斯兰家庭,所以伊斯兰选择了我。后来在自己的学习认识伊斯兰的过程中,我就更加坚定的选择了伊斯兰。

可见,代际影响成为沙甸伊斯兰信仰传承的重要途径。人们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中,选择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并在与家人的共同生活中,宗教认同感被不断强化。这种集体记忆是回族群体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石,斋月仪式的经历对强化当地回族的民族文化认同有着不可低估的力量。对斋戒的坚守,也成为他们表述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行为实践。

当笔者问道:“为什么要把斋?不把斋行不行?”时,访谈者是这样说的:

访谈者A:32岁,女性,教师

不封斋不行,因为这是信仰中要求必须履行的。信仰不能是口头上的说说,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我认为伊斯兰教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对它的信仰是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包含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也是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区别。

访谈者B:28岁,女性,教师

把斋可以锻炼意志力、让自己有同情心,并且懂得节俭,珍惜粮食。不把斋肯定是不行的,这是主命。但是自己有时候意志也不够坚定,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

斋戒已经成为沙甸回族与他者区别的重要评判标准。一个不把斋的人,他的信仰必定是不虔诚、不坚定的,不可算是真正的回族穆斯林。一个真正有信仰的回族,一定是能够严格遵守宗教定制的。据笔者问卷调查统计,关于是否“应严格遵守本民族宗教信仰规定”的态度,有86%的人持“非常同意”,14%的人持“同意”;持“无所谓”、“不同意”、“非常不同意”意见的人为“0”。

2.信仰下的人性与人际关怀

在他者眼中,大多认为斋月仪式期间只是调整了饮食的时间,规定时间内不吃不喝而已。其实不然,斋月仪式不单单只是表面的饮食斋戒,还包括行为、语言和心灵的斋戒。斋月仪式的内在是意念的斋戒。据欧麦尔·本·哈塔卜传述使者默罕穆德的话说:“一切行为,全凭意念,每个人只获得他举意的结果。为真主和真主的使者而迁徙者,他迁徙的意义就在于真主和真主的使者;为获得今世利益或为了跟一个女人结婚而迁徙者,他迁徙的意义就在于他为之而迁徙的目的。”[2]伊斯兰教鼓励人们为目标而努力,但是反对不假思索的追求物欲。由此看来,一个斋戒的人,对斋戒的意义是否有所觉解是很关键的问题,如果只是形式上的忍受饥饿而毫无觉解,即便忍受饥饿的时间与其他虔诚的穆斯林相同,其在后世的结果也是大相径庭的。行为的斋戒是指不行房事、不做有害他人之事。语言的斋戒是指不说恶语、不说谎、不背谈他人等等。从禁食、禁性到禁言、禁行,“斋戒不再是简单的被机械尊奉的宗教仪轨,而是人们对自己进行一场行为与道德的整合。”[8]由外向内,最终达到涤荡内心、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增强信仰和信念的目的。

斋月仪式中的沙甸,亲友邻里间多了一份和睦,少了一份争执。不仅是社区内部的人际关系得到调节,在沙甸周围的村落也受到影响。笔者了解到,沙甸伊协的工作人员在斋月仪式期间会到各清真寺慰问师父和师母,同时也会慰问片区内的孤寡老人,其中也包括其他民族的老人。斋月仪式使沙甸回族形成了一套其独有的道德体系,从人与真主的对话中,映射到人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个人的自我剖析、修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包容,这些关系相互交错,架构起沙甸回族的文化认同桥梁。

结 语

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丰富独特的回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代代回族人杰出贡献的硕果。[9]沙甸回族在其历史发展中,积累沉淀出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文化认同与宗教认同高度重合。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判断、情感宣泄等都按照宗教教义进行,由此形成的文化逻辑被自然的内化为自我无意识的行为举止,并通过显性的行为方式认同其内在的文化特质。伊斯兰是沙甸回族的宗教信仰,斋月仪式是沙甸回族重要的宗教活动生活片段。在沙甸调查期间,笔者看到的是人们虔诚信仰、恪守斋月定制的一系列具体实践展演。斋月仪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联通主体与客体的媒介,是主客体间表达相互关怀的一种形式。斋月的各项仪式定制渗透进了沙甸回族的社会生活,人们在仪式的实践中不断强调着“自我”,表现出对宗教的认同,并以此强化着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总的来说,斋月仪式对沙甸回族意识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形成其独特的集体记忆和思想价值体系,这才是沙甸回族文化认同的深层原因,构成该民族存在发展的根基。斋月仪式加强了沙甸回族人们观念的传输,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增强了教民间的凝聚力以及文化的认同意识。

[1]马坚译.古兰经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p185、p15、p71、p36、p78、p195、p271、p277

[2][埃]穆斯塔发·本·穆罕默德艾玛热编.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坎斯坦勒拉尼注释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3][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蟠蛟译.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p171-182

[4]唐靖.仪式文化对群体心态的影响作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6]回族研究创刊号 [J].甘肃民族研究,1991年

[7]索瑞智.信仰与仪式中的文化、权利和秩序——隆务河流域“六月勒如”仪式发微 [J].青海民族学院报,2008年第1期

[8]赵春肖.青海回族穆斯林斋月文化浅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

[9]胡振华.中国回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p525-527

猜你喜欢
斋戒真主礼拜
英文目录与摘要
《古兰经》中的人生观
枕枪而眠
印度一女孩斋戒68天饥饿而死
印度一女孩斋戒68天饥饿而死
节俭教育
猜字谜
“真主”观念与五代政局嬗变
“生命的尊严”
波斯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