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护生护理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报告

2014-04-05 03:42刘爱云谷玉红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毕业生素质

刘爱云,陆 宁,谷玉红

(石河子市卫生学校,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中职护生护理职业能力需求分析报告

刘爱云,陆 宁,谷玉红

(石河子市卫生学校,新疆 石河子 832000)

分析中职护生护理职业能力需求,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护理人才。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座谈和开放式访谈法,对我市及乌鲁木齐市5家医院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研,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依据。

中职护生;护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

2011年10月,我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按照示范校建设计划,为使我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结合,我校护理教研室于2013年1月23—25日,对我市及乌鲁木齐市5家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及一级甲等医院进行调研,着重了解各医院对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基本知识等方面的要求及我校实习生、毕业生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我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改进实验、实训等教学环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护理工作对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护理人才。

1 对象及方法

对我市与乌鲁木齐市5家三级甲等、二级甲等及一级甲等医院工作5年以上的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辅以座谈和开放式访谈,就其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基本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发放问卷200份,现场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5.0%,5家医院护理人员基本资料见表1。

2.2 非常重要的护士职业能力前10位排序(见表2)

表1 5家医院护理人员基本资料

表2 非常重要的护士职业能力前10位排序

2.3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基本职业素质较好的前5位排序(见表3)

表3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基本职业素质较好的前5位排序

2.4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基本职业素质一般的前5位排序(见表4)

表4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基本职业素质一般的前5位排序

2.5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一般的前5位排序(见表5)

表5 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基本知识掌握情况一般的前5位排序

3 讨论

本次调研的5家医院中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人员124人,占65.3%,二级甲等医院51人,占26.8%,一级甲等医院15人,占7.9%;汉族护理人员占83.2%;女性的比例高达99.5%;大专学历者占50.5%;护理部主任5人,护理部干事5人,护士长41人,临床护士139人。

3.1 不断提高办学层次

调研结果表明,医院护理人员年龄在 20~39岁的占73.2%,40岁及以上的占26.8%。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和各种先进仪器设备的层出不穷,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而护理人员的临床实际工作又要求其精力充沛、身体健康、社会负担轻,适应倒班工作等,所以临床护理岗位要求护理人员年轻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此外,学历为大专及本科的护理人员占91.0%,而中专学历者仅占6.3%。特别是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及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要不断提高办学层次,以适应现代化医院的需求。

3.2 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职业能力是人们从事一门或若干门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从能力的组成元素上来讲,职业能力包括有关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1]。随着医学理论和模式的改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与要求的提高,护理职业岗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对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护理人员职业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核心能力构成。本调研结果显示,对急危重症病人应急处理和配合抢救的能力、沟通能力、规范的无菌技术操作能力排在了前3位(见表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结构趋向老龄化,急危重症病人迅速增多,所以必须强化护理人员急救意识,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因此,加强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是培养护生护理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沟通能力是护士在护患沟通情境中体现出来的沟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是建立治疗性护患关系所必须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患沟通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高年资护理人员的访谈中得知,多数病人认为实习护生因专业知识缺乏、操作技术不熟练,对其缺乏信任,给实习护生与病人的沟通造成了一定障碍。因此,学校要增加与护理职业素养相关的语言课程,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能力,循序渐进地开展职业语言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护患沟通能力。

3.3 结合护理职业岗位进行课程设置

本次调研结果表明,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基本职业素质表现较好的是仪容仪表、文明用语和身体状况;表现一般的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这充分说明培养基本职业素质对现代护理实践和护理人员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中职护生在学习习惯、评判性思维、创新意识方面与现代护理教育培养目标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应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方法,利用项目导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鼓励与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习,激发其兴趣,开拓其创新思维,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调研还发现,中职护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一般,特别是基础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职护生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薄弱。在发达国家,护理课程中临床课程、人文课程和社会课程各占1/3[2],而我国多数院校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视医学课程轻视人文课程的现象。因此,学校应加强护生人文知识及临床医学、预防与健康促进知识的教育,增设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

4 小结

通过本次调研,明确了中职护理专业毕业生需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与素质,我校将依据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形成“四结合、二强化、一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

[1]湛献能.护理职业能力评价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9,8(2):61-63.

[2]高红新.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改革思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8):86.

G526.5

A

1671-1246(2014)13-0104-02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毕业生素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最“叛逆”的毕业生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