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行“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临床观察

2014-04-05 03:43魏焕能
卫生职业教育 2014年13期
关键词:雾化气管肺部

魏焕能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行“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临床观察

魏焕能

(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 庆阳 745000)

目的了解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应用“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预防和减少气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肺不张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以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自愿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42例作为研究组,不实施此疗法的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吸痰频次、医院获得性肺炎及肺不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肺部听诊改善情况及术后第五日排痰能力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5日平均PaO2、SpO2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医疗风险。

先天性心脏病;手法压迫气管;雾化吸入;术后并发症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危及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疾病,发病率约为7‰,全国每年新发病例高达15~20万例[1],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本课题组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气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肺不张等,研究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现将我院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对42例先心病术后患儿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的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科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自愿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的先心病术后患儿42例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5岁,平均年龄3.5岁;疾病诊断:室间隔缺损(VSD)20例,房间隔缺损(ASD)14例,法洛四联症(F4)6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选取不实施此疗法的先心病术后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1.7岁,平均年龄3.3岁;疾病诊断:室间隔缺损(VSD)17例,房间隔缺损(ASD)14例,法洛四联症(F4)7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入选标准:(1)确诊为先心病的术后患儿;(2)自愿参加该项目研究;(3)年龄1.5~5.2岁;(4)无研究禁忌证(全麻清醒,生命体征稳定)。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体重、病种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组排痰方法(1)氧气雾化吸入:氧气雾化吸入是在高流速氧气作用下使药液形成雾气,直达终末支气管及肺泡,疗效明显,用药量小。此法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减少气道黏膜水肿和液化支气管内分泌物,使其自呼吸道排出,改善通气功能。雾化吸入可在拔除气管插管1 h后进行,治疗前协助患儿取半卧位,做好解释工作,使患儿配合,掌握雾化吸入要点,遵医嘱将生理盐水20 ml,糜蛋白酶4 000单位、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5 mg置入雾化罐,湿化瓶内不加水以防瓶内液体进入雾化器稀释药物。将口含吸嘴放入患儿口中,嘱其慢慢深吸气,吸气末屏气5 s后,用鼻呼气,直至所有药液雾化吸入完毕。每次雾化吸入约15 min,3次/日,分别在9:00~10:00、15:00~16:00、20:00~21:00进行,雾化器及口含嘴一人一套,防止交叉感染。

(2)叩背:叩背能使气道痰液脱落,向大气管移动,利于排出。雾化吸入后立即叩背,护士站在患儿旁边,将患儿扶起呈坐位或半卧位,在其膝下垫一软枕,一手扶住患儿肩部,另一手五指并拢固定呈背隆掌空状,用腕部力量快速而有节奏地对背部自下而上、从外向内反复叩拍(注意避开手术切口),靠近脊柱时力度变轻,用力均匀,不可猛叩。叩击时以鼓音为宜,频率50~100次/分,每次叩背3~5 min,同时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心率变化。叩背前充分止痛,痰多时可增加叩背次数。

(3)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通过无创性刺激气管,引发生理性咳嗽反射,从而达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效果。叩背结束后,护士站在患儿右侧,左手扶住患儿颈项部,右手食指和中指在患儿吸气末时稍微用力向内压在患儿胸骨上窝的气管上(力度以患儿出现咳嗽反射为宜)并同时横向滑动1.5~2.0 cm,此时会立即产生不可抑制的刺激性咳嗽反射,当患儿用力咳嗽时,迅速放开按压手指,使其将痰液咳出,如痰液咳出不满意,可重复数次,必要时吸痰。

(4)呼吸训练:术后第一日训练患儿缩唇呼吸。患儿取半卧位,膝下垫软枕,口含1 ml注射器针筒针柄端(注射器乳头端缚一气球),先闭嘴缓慢用鼻吸气,稍屏气后,将嘴唇缩成“吹笛状”,通过缩窄的注射器,使气球最大限度膨隆,每日可重复数次。对3岁以下患儿,可鼓励其随意吹气球,增加肺活量。

(5)鼻导管吸痰法:患儿痰液过多,咳痰无力时可行鼻导管吸痰。宜选用较软的吸痰管,将患儿头转向操作者一侧,一手用无菌持物钳持吸痰管头端插入患儿口腔咽部,在患儿吸气时顺势将吸痰管经咽喉插入气管达一定深度(约12 cm),然后吸痰管自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 s,操作要轻柔,否则会引起缺氧和黏膜损伤。痰多时可增加吸痰次数,但不能增加每次吸痰时间。

(6)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能迅速清理气管和左右支气管的分泌物,但需在多功能监护仪监护下进行,两组患儿无一例使用。

1.2.2 对照组排痰方法 对照组在术后拔除气管插管1 h后给予常规护理,必要时吸痰,直至术后第五日。

1.2.3 疗效评价标准(1)排痰前后肺部听诊:术后5日内,研究组患儿每次进行雾化吸入前及刺激胸骨上窝排痰后,由责任护士听诊肺部呼吸音并记录,共15次。3分:肺部无音,呼吸音正常;2分:肺部有少量湿音,呼吸音基本正常;1分:呼吸音粗且有大量湿音或痰鸣音。排痰后评分提高2分为显效,提高1分为好转,评分未提高为无效[2]。对照组在实施传统排痰方法前后由责任护士采集资料,进行评分,共15次,评分标准同研究组。

(2)住院期间鼻导管吸痰次数、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和肺不张发生率。医院内获得性肺炎和肺不张均依据《内科疾病诊断标准》[3],由呼吸内科医师会诊诊断。

(3)排痰后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术后5日内,每天上午排痰后,由责任护士检测并记录患儿排痰后动脉血气分析及血氧饱和度。

(4)自主排痰能力。判断标准[4]:显效:排痰效果好,听诊肺部无湿啰音,呼吸音正常,SpO2≥96%或SpO2升高10%以上;有效:痰液易咳出,听诊肺部无明显湿啰音,呼吸音基本正常,SpO2≥93%或SpO2升高7%以上;无效:听诊肺部呼吸音弱且呈湿啰音,SpO2无改善。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1)研究组患儿肺部听诊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1。

表1 两组肺部听诊改善情况比较[n(%)]

(2)研究组经鼻导管吸痰患儿4例,占9.5%,医院获得性肺炎2例,占4.8%,肺不张1例,占2.4%;对照组经鼻导管吸痰11例,占27.5%,医院获得性肺炎8例,占20.0%,肺不张6例,占15.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经鼻导管吸痰、医院获得性肺炎、肺不张发生情况比较[n(%)]

(3)研究组术后5日平均SpO2为(98.17±1.73)%、PaO2为(96.33±3.51)mmHg;对照组术后5日平均SpO2为(91.41± 1.78)%,PaO2为(84.82±5.33)mmHg,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5日平均PaO2、SpO2比较(±s)

表3 两组术后5日平均PaO2、SpO2比较(±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例数 PaO2(mmHg) SpO2(%)42 40 96.33±3.51 84.82±5.33 21<0.01 98.17±1.73 91.41±1.78 25<0.01

(4)两组术后第五日自主排痰能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第五日自主排痰能力比较[n(%)]

3 讨论

(1)先心病患儿应力求早期手术,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婴幼儿发生率更高,尤以术后肺部并发症多见。其原因有:①小儿时期气管、支气管黏膜下血管及腺体丰富,气管、支气管黏膜易水肿;②全麻气管插管对气管黏膜的刺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③低龄患儿不能配合护理操作;④术后伤口疼痛,限制呼吸,患儿不愿用力咳嗽排痰等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能排出,肺膨胀不良、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以上并发症轻者影响患儿康复,重者导致窒息死亡。因此,先心病术后及时有效地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心脏外科手术的成败,也影响术后康复。

(2)“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能显著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为解决术后排痰问题,国内多采用三步排痰法,即一吸(雾化吸入),二打(翻身叩背),三吸(吸痰)[5]。因患儿幼小,经鼻置管不易成功,即使置管成功,也只能抽吸主气道痰液,深部痰液无法吸出,且吸痰过程中刺激气道黏膜,增加分泌物,也可导致气管内细菌移位,增加感染机会。雾化吸入后立即叩背,并压迫患儿气管前壁引起咳嗽,使深部痰液及时咳出,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使气道黏膜损伤、细菌生长繁殖机会减少,有效维护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呼吸道黏膜的屏障作用,预防呼吸道细菌移位,同时也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

(3)有研究证实,分泌物从肺部排出得越早,细菌在肺部停留的时间越短,感染机会就越少[6]。我们参考有关文献,更新观念,遵守“尽量启动患者的原始功能”原则,以“人体肺内有侧枝呼吸”为理论基础,以肺部并发症的预防应当放在理疗和调动患者自然防御机制上[7]为依据,对先心病患儿拔除气管插管1 h后立即实施“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通过一系列物理措施,快速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气道阻力,改善通气,增加肺的顺应性,解决了低龄患儿在拔除气管插管后气道管理上难以配合的问题,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有利于治疗与康复。

(4)总之,进入21世纪,心脏外科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患儿日渐低龄、低体重化,对术后护理提出更高要求。通过对研究组及对照组的比较不难发现,“雾化吸入联合手法压迫气管促使咳嗽排痰”疗法,操作简便、安全、无创、患儿痛苦小、成本低廉,使护理质量得以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为术后患儿的顺利康复提供安全保障。

[1]张善通,陈张根,贾兵.小儿胸心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2]王曙红,熊玲香,黄琼辉.诱发性排痰法在小儿心脏手术后的应用及效果[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8):40.

[3]贝政平,蔡映云.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陈美珊,黄泽宽,孙淑銮.振动排痰机对肺部感染患者排痰的效果观察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9(4):52-53.

[5]纪翠红,瞿惠敏,王慧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9):790-792.

[6]蓝惠兰,李雪球,覃铁和,等.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湿化的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567-568.

[7]梁沛然.老年人胸部手术的排痰护理[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0,21(4):57-59.

R725.4

B

1671-1246(2014)13-0151-03

猜你喜欢
雾化气管肺部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新型多功能气管切开堵管器的制作与应用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气管镜介入治疗并发大咯血的护理体会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术对防治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