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探讨

2014-04-05 09:41
关键词:子痫孕产妇产后

白 晶 翟 丽

(1.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山东 泰安 271000;2. 新汶矿务局中心医院,山东 新汶 271200)

妊娠高血压病(PIH,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我国发病率为9.4%,是妊娠20周后发生水肿、高血压、蛋白尿的症候群,严重时发生抽搐、昏迷,威胁母婴生命,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做好孕产妇的监测工作,以便早观察、早发现,及时治疗和护理,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十分重要。现将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PIH患者80例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80例孕妇孕周28~41周,平均(34.2±3.3)周。孕妇年龄23~43岁,平均(30±3.5)岁。初产妇58例,经产妇22例。既往有母系妊高征家族史者25例。其中轻度25例,中度28例,重度27例。有尿蛋白者50例。

1.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护理学》第7版[2]: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诊断。所有患者人院时思维正常,能进行有效的语言沟通。

2 处理措施

2.1产前护理

2.1.1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和尿量的变化,经常巡视病房。密切观察胎动、勤听胎心,随时监测胎儿在宫内情况。以防因子宫动脉痉挛,引起胎盘供血不足,胎盘功能减退,造成胎儿宫内窘迫,发育迟缓或者胎死宫内。密切观察子宫大小与妊娠月份是否相等,观察有无剧烈腹痛及阴道流血量十分重要,防止早产。询问患者有无头痛、头昏、眼花、呕吐、心慌、胸闷等先兆子痫症状。

2.1.2心理护理 大多数妊高征患者都存在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因多数是初产妇,缺乏经验和相关疾病知识,对病情不了解,担心自己和胎儿的安危。针对此情况,患者人院时,我们要态度热情,服务周到,耐心地讲述一些分娩规律及配合方法,鼓励患者阅读、听音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使其克服恐惧心理,同时提倡陪伴分娩和无痛分娩。陪伴分娩即从产程开始由一位有临床经验的助产人员陪伴到分娩结束。从生理、心理上给PIH患者创造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本组患者中有62例实施一对一陪伴分娩,12例顺产,6例实施无痛分娩,均取得良好的效果。

2.1.3体 位 患者须卧床休息,采用左侧卧位,可减轻偏向右旋的妊娠子宫对主动脉和髂内动脉的压迫,维持正常的子宫动脉灌注量,保证胎盘血流量。同时使下腔静脉受压减轻,回心血量增加,肾血流量增加,尿量增加,脑血流改善,有利于防止抽搐、昏迷。

2.1.4保健指导 指导患者每天摄人足够的水、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指导患者每天计胎动并做好记录。

2.2防治抽搐

患者应置于安静单间,绝对静卧,避免声光刺激,执行各种治疗时动作要轻柔。严密监测血压的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先兆子痫症状。经硫酸镁等药物解痉、降压治疗后,病情加重者均提示可能发生子痫。80例患者入院后均使用硫酸镁治疗,在应用硫酸镁的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膝反射和尿量的变化,将10%葡萄糖酸钙作为解毒剂放于患者床边以备急用,如呼吸<每分钟12次或双膝反射消失,血清镁>3 mmol/L,则提示镁离子中毒[1]。

2.3产后护理及健康指导

妊高征患者产后由于疲劳、哺乳、情绪激动、子宫收缩等,多与产后24 h~10 d内发生子痫。因此,产后必须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意识变化、阴道流血情况,持续心电监护及吸氧。产后2~4 h及早排尿,以免膀胱充盈,影响子宫收缩,重症患者产后应继续应用硫酸镁治疗1~2日,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每日会阴擦洗2次。加强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注意体温监测,术后及时进行雾化吸人,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有效的排痰。定时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加强口腔护理,防止细菌感染;根据病情鼓励产妇半卧位及早下床活动,促进下肢及盆腔的血液循环,加快恶露的排出。保证产妇有充分休息及丰富的营养摄入。产后内分泌的变化,情感脆弱或新生儿的性别及健康状况均可影响患者的情绪,诱发产后子痫的发生,故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不容忽视,应及时给予心理护理,使患者感受家庭温暖,同时协助患者做好母乳喂养。

3 讨 论

PIH是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3]。PIH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年龄因素;季节因素;体质与营养因素等有关。国内朱玉莲等[4]研究中,其母亲有妊高征史的孕产妇发生妊高征的危险性是母亲无妊高征史孕产妇的1.915倍。孕妇情绪不稳定是诱导妊高征发生的重要因素[5],认为孕期严重的焦虑会导致先兆子痫的发生。朱玉莲等[4]研究表明,年龄是影响妊高征发病率的一个重要因素,35~39岁的孕产妇妊高征发病率明显高于20~29岁孕产妇。兰晓娥等[6]报道,在低于平均温度和湿度的寒冷天气和气压大的环境中,子痫的发生率可增加2倍。熟知PIH的发病因素,认真做好围生期保健,及时发现高危人群,积极制血压,对预防子痫具有重要意义。

在孕妇人院时,应全面了解妊娠过程,收集资料,除重视自觉症状(头痛、眼花、视物模糊、呕吐等)、体征(水肿)外,还须重视基础血压,并与测得的血压相比较。尤其是在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时,对血压高的孕妇更应细致观察。本组重度PIH患者,因强化了人院后的护理,未发生因气温变化而诱发的子痫。早期发现及时处理应主动巡视病房,及时将有关PIH的症状、体征告诉患者,以便患者能及时汇报。及时发现病情的瞬间变化, 赢得救治机会。本组有1例患者在交谈过程中发现其对答迟缓,测量脉搏缓慢,脉律不齐,患者主诉胸闷,立即报告医师后得到了预防治疗。

孕产妇在妊娠、分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解除因情绪紧张引起的交感神经兴奋,对预防子痫起着重要的作用。产前应广泛宣传,让孕妇了解妊娠期、分娩期的整个生理过程,减少恐惧心理, 并嘱孕妇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指导孕妇多摄人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高钙的食物。注意产妇的情绪变化,教育家属关心产妇,让产妇感到温暖等可预防产后子痫的发生。产后子痫往往易被忽视,产后24 h内是其好发时间,应密切观察,增加观察次数,提高观察质量,可赢得控制子痫的时机。要耐心倾听分娩产妇的主诉,一旦出现前期症状,即应高度警惕子痫的发生;要关注精神紧张的产妇,重视产程不顺利、剖宫产麻醉效果不全致肌肉牵拉疼痛等诱发子痫的因素;要观察产妇的情绪波动,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生男、生女等情绪改变均易诱发子痫,故指导产妇产后的休息和睡眠显得非常重要。

总之,熟知PIH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加强孕期保健,做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妇的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83-385.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2-99.

[3] 范丽梅,张为远,赵艳晖,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p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40(2):103-105.

[4] 朱玉莲,田红菊,肖志平,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相关危险因索的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2):1747-1748.

[5] 黄爱民,罗小琼.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方法的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8):107-108.

[6] 兰晓娥,洪惠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分析与护理对策[J].实用全科医学,2007,5(7):657-658.

猜你喜欢
子痫孕产妇产后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12例产前子痫患者的急诊救护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