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探析

2014-04-05 13:01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年2期
关键词:心理学个体情境

李 炳 全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文化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探析

李 炳 全

(肇庆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文化心理学提出了独特的心理发展观。其基本观点有:心理发展是整体发展,因而不能只关注智力、性格等单方面发展;心理发展是文化化或文化适应过程,文化适应不仅是人的心理形成与发展的途径,而且也是目的;个体心理发展类似于人类心理发展过程,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心理发展类似于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遵循文化形成与发展规律。基于这些观点,它认为心理发展的条件主要有情境与遭遇,活动与工具,互动、对话、协商与合作,文化等。

文化心理学;心理发展观;文化适应;情境与遭遇;活动与工具

20世纪末兴起的文化心理学提出了许多颇具价值的新观点,这些观点既是对已有心理学观点的冲击与辩证否定,也是对它们的补充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已有心理学理论的不足。其心理发展观就是如此。该理论在继承和发展维果斯基等的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上,形成颇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对教育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

一、关于心理发展的基本观点

文化心理学的心理发展理论散见于各个文化心理学家如科尔(Cole)、斯威德尔(Shweder)等的理论中,他们从各自的研究和理论体系出发,提出了自己关于人的心理发展的独特的观点。综合他们的观点,可以看出文化心理学关于心理发展的一般观点。与以往的心理发展理论不同,文化心理学从人类心理、文化心理和个体心理的形成和发展角度进行研究,并由此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其基本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理发展是整体发展

文化心理学克服了以往心理学只从某一角度探讨心理发展的不足,认为人的心理是一种整体发展。人在社会活动中,在文化的作用下,不仅智力、性格等得以发展,而且其人生态度、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心理定向等都得以形成与发展。比如人在遭遇挫折或困难时,在学会预防或消除挫折与困难的过程中,其智慧、挫折承受力、对挫折与困难的反应方式或模式、应对方式、对生活的态度等,都得以同步形成与发展。例如,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不小心摔倒时,他会在逐渐学会如何避免摔倒的同时,对摔倒的反应方式(如感到痛苦、惧怕并由此小心翼翼或是勇敢站起来)、人生态度(如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对困难的态度和行为模式(如摔倒了自己爬起来)、意志品质(如要勇敢,不要怕困难或挫折)、思维与归因方式(如摔倒的原因是自己不小心或没注意的内部归因,或外部因素与自己过不去)、应对方式(如分析原因以避免再次摔倒还是踢打绊倒自己的东西)、挫折承受能力等都会发展起来。

文化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无论是人类心理的形成与发展,还是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在生活中,通过一个个活动来表现或实现的,而人在活动中所表现与发展的心理是多方面的,即使是最简单的活动,也需要人的心智、意志品质等多方面心理的参与,复杂困难的活动就更是如此。尤其是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的活动,需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志品质、情绪或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的参与,是这些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因而通过活动而导致的心理发展是多方面心理的协同发展、整体发展。文化心理学家科尔认为,人的心理是在语境(context)中通过活动而形成与发展的。就语境而言,它是一个整体,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它对人的心理和发展的作用也是整体性或系统性的,导致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各方面的协同发展。在科尔看来,语境是“给予其部分以凝聚力的有联系的整体”,构成它的各部分“交织在一起”,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为“周围的东西”。[1]112依据这一语境观,人的心理发展是在语境中通过人自身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人或人的心理既是主体,又是它所处在的语境中的一部分,它与语境中的其他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动态平衡的互动过程或系统。例如,家长带生病的孩子到医院请医生打针,在这一情境中,孩子、家长、医生、注射针头等构成一个完整语境,孩子的感受和认知以及反应、家长的言行与反应、医生的行为等相互作用,共同作用于孩子的心理,影响孩子心理的整体发展。其中任一因素变化,都会对孩子的心智造成影响。现以家长的行为为例。倘若家长在医生给孩子打针前欺骗孩子说“打针不痛”,但实际上当针扎到孩子身上时孩子感觉非常痛而哇哇大哭,这就极容易形成孩子的受欺骗感、畏惧困难、对医生乃至白大褂的恐惧和反感(若以后家长再拿医生吓唬孩子,如“不要哭了,再哭就叫医生给你打针”,就更会如此)等。倘若家长恰当地安慰、鼓励并告诉孩子说“打针会痛,但宝宝很勇敢,不害怕”“生病难受不难受?怎么才能尽快消除病痛呢?那就要听医生的话。打针虽然痛,但可以祛除病痛。一打针,宝宝就会好起来了”等等,这样就会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勇敢、对医生的感激、诚实等心理品质。在该案例中,家长的言语与医生、孩子的感受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一起形成整体效应。

就活动而言,科尔认为,人的活动构成了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现实,并提供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媒介,进而通过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人所特有的不同于动物的高级心理机能。[1]137他继承和发展了维果斯基的活动论思想。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智力和思维等高级心理机能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社会性活动不断内化的结果。[2]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活动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即人的任何高级心理机能首先都是“作为集体的活动,社会的活动,亦即作为心理间机能而登台的”。[3]433人的认知或智能发展依赖于活动中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包括互动的内容、形式等),在认知或智能发展的同时,其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等也都通过在活动中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而发展起来,人的心理的整体“发展状况取决于其实践活动”和他与其他人相互作用的方式和内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4]141

比如,教育活动中,当学生向教师提出教师难以回答的问题或对教师的观点提出教师难以应对的质疑时,教师的反应和学生对教师反应的感受影响学生心理的整体发展。倘若教师认为学生故意给自己出难题,让自己难堪,并给予学生指责或批评——“就你能!”“你就会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就你有本事!就你会刁难老师!”等,就会打击学生的好奇心、质疑性和批判性,既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又会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不满,影响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胆量等的发展。倘若教师在自己能够恰当回答时给予学生科学的解答,不能恰当回答或无法解答时勇敢诚实地承认自己不会,并与学生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这个问题老师现在也不会,我们课后一起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查字典、查资料)好吗?”就会既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又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会在老师的影响下培养出诚实、实事求是等优良品质。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人的心理发展是一种整体发展,仅就一个方面或某些方面看待心理发展具有片面性,会使得人们对心理发展及其途径或措施等的认识不全面,难以充分认识并利用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这就给我们以下启示:第一,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应促进人的心理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即整体发展;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尤其是活动的作用,使每个教育资源的作用都得以充分发挥出来;第三,重视教师的行为、教育事件、日常生活中的事情等对学生的影响,尤其是充分考虑它们可能给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据此对它们加以合理的改变和利用。

(二)心理发展是文化化或文化适应过程

文化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个体的文化化或文化适应过程,即由自然人变成文化人,形成生活于其中的文化所认同的文化心理特征或行为模式,并由此逐渐能够适应文化,被文化所接受。倘若文化发生变迁,个体应发展起勇于接受变化的心理品质,并通过培养自己的顺应文化变化的能力去适应文化。在文化心理学看来,人的心理发展从来都不是脱离现实生存环境的抽象发展,而是在现实的文化语境中,在认同、接受并内化文化规范,形成文化心理与行为特征,不断适应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过程中发展的,人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与行为具有文化依存性或文化独特性,总是与所生存于其中的文化相一致。

在文化心理学看来,文化适应是心理发展的首要或基本目的,也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心理的主要机能。所谓文化适应,

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互动逐渐了解、认同并内化文化,在心理、思维方式和行为等诸方面逐渐具有与其他社会成员或文化共同体所有的共同性或相似性的过程,它是文化共同体中的每个个体的必然归属。因为只有如此,个体才能融入到社会文化之中,被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或文化所接受,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5]

通常情况下,文化适应表现为三个方面:(1)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对所处的文化的适应,即个体从出生到成年逐渐被生活于其中的文化塑造,具有该文化所要求的心理和行为品质,被文化接纳;(2)对文化变迁的适应,即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受文化变迁的影响,形成或发展出新的文化要素所需要心理和行为特征,适应文化的演进;(3)对文化迁徙的适应,即个体从一种文化迁徙到另一种文化中时,形成和发展起来所迁徙到的新文化所要求的心理和行为特征,适应新文化。这三种适应都会造就新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促进个体的心理发展。在当前社会,后两种适应对心理发展的影响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当代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是文化变迁和文化迁徙的时代。文化变迁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尤其是有意义的变化。文化发生变化,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人的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相应地变化,否则人就不适应文化或社会,难以在社会中生存,也就更谈不上发展。这一点不仅已为文化心理学研究所明证,而且也为社会学等其他学科学者的研究所证明。当今中国,是一个急剧发展、变化的时代,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推进,社会文化发生着愈来愈快的变迁。这集中表现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也被称为工业化)和后现代化(知识化或信息化或后工业化)。社会文化的变迁,必然要求人的文化心理和行为顺应这一变迁作相应变化,如改变以往的封闭心理,形成开放的心胸,积极接纳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美国著名学者阿历克斯・英格尔斯(Alex Inkeles)指出:

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6]8

痛切的教训使有些人开始体会和领悟到那些完善的现代制度以及伴随而来的指导大纲、管理守则,本身是一些空的躯壳。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这些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着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结局是不可避免的。再完美的现代制度和管理方法,再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废纸一堆。[6]4

因此,“应把现代化看作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转变过程”[6]20。

“除非有积极的有兴趣的见识广的公民能使那些制度机构真正地运作起来,否则从外部输入现代政治体制,或者由经营强加给他们这些体制,只不过是徒有其表而已。”[7]451这些话既指出了人的心理变迁(现代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也指出了对个体自身适应社会的重要性。文化迁徙是人们从一种文化到另外一种异质文化中去的现象。文化迁徙必然要求人的心理也要做相应的“迁徙”,否则就难以适应新的社会。当今中国处于一个大迁徙时代,既存在着国与国相互之间的人口迁徙,又存在着中国社会内部的人口流动,如巨大的农民工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迁徙或流动会愈来愈普遍、常态化。文化迁徙必然带来文化适应问题,由此对人的心理发展提出新要求,要求人们改变以往的不适应新文化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形成新的能够适应新文化的心理和行为。如农民工离开农村到城市打工,要适应城市生活和工作,就需要改变其原有的小农经济意识和农民职业角色,生成城市文化心理和新职业所要求的角色心理和行为。

文化心理学的这一思想要求:(1)把文化适应作为教育目标,促进学生的文化化;(2)重视人的思想意识的培养与转变,因为思想意识是人的行为风向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发展状况、成就大小;(3)把人的现代化和信息化作为十分重要的教育目标和任务;(4)教会学生尊重并欣赏异文化中的他者,把文化沟通和交流乃至融合作为教育的使命。

(三)个体心理发展类似于人类心理发展过程,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文化心理学研究心理发展的视界有二:一是从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视界;二是个体由自然的人转变为文化或社会人的视界。前者探讨人类心理形成与发展,如人类如何在创建和使用符号过程中逐步形成其心理;后者探究个体心理的形成与发展。研究发现,个体心理发展与人类心理形成与发展过程类似,都是在“制造和使用工具尤其是精神生产工具即文化符号的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对人类来说,人通过制造和使用日益复杂的工具不断地形成与发展自己的心理;对个体而言,其心理是在掌握人类所积淀下来的工具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8]96。工具的制造与使用是人与动物行为的根本区别之一,是人的心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与基本前提。[8]96

维果斯基依据恩格斯的关于劳动在人类适应自然和在生产过程中借助工具改造自然的思想……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本质特征是以工具为中介。正是工具,使人的独特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与发展摆脱了进化规律,而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工具的使用导致了人类新的适应方式,即物质生产的间接方式或人的对象化活动的非直接化或间接化。[4]135

文化心理学家科尔等人继承和发展了维果斯基的这一思想,认为工具是“基本的文化要素,人的心理发展,在个体发生学和人类历史上必须被恰当地理解为人类活动和工具的共同演进”[4]136。“特定种群和个体的发展是承袭其先前历代祖先成功适应和调整后所积淀下来的工具,并以此为基础和中介,继续不断地进行各种物质和精神活动与象征活动,创造新的东西,进而再使用这些东西的不断生产和再生产的循环演进过程。”[4]137他们把工具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初级工具,即在生产中直接使用的工具;第二层次是由初级工具的表征和使用初级工具的活动方式或方法构成,包括秘方、传统信仰、规范、法律等,在保持和传递活动方式或方法和信仰等方面起主要作用;第三层次是精神或心理层面的东西,可使人们观看真实世界的方式丰富多彩,并为改变当前的实践和惯例提供工具。[4]138它实质上是文化的深层即“文化基因”及其所制约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模式、致思途径和价值尺度,根源于各民族由野蛮时代跨入文明时代所走的路向,是对人类心理深处所包含的永恒矛盾如入世的与出世的、情感的与理性的、个体的与群类的等解决方式的总和。[4]226它制约着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与路径,影响着个体的心理表现。

在文化心理学看来,人的心理是在人们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形成,被社会所共享,具有特定社会生活的特征;它存在于实践的社会活动之中,社会活动规定了人们思维、知觉、想象、记忆、言说和感受的事情的种类,构造了这些心理活动的方式与途径。例如,社会中与男人和女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造就了男女在情感、认知、攻击性、仁慈心、敏感性、怜悯性、同情心和移情等心理方面的差异。[5]这表明,人的心理发展受制于社会实践活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这一点实际上早为弗洛姆(Fromm)、卡丁纳(Kardiner)等人所认识并表达。弗洛姆认为,人的性格产生于特定社会之中。特定历史时期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是人的处境的基础,由此导致人与物、人与人的特定关系。换言之,人的性格来源于具体社会,当个体通过环境熏陶、教育或教养等而逐渐接受社会所期望他采取的行为模式时,该行为模式就作为其性格特征而固定下来,他会对刺激作出其性格所允许作出的反应方式。卡丁纳认为,人们所生存的环境及其制约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不能满足的欲望即挫折经验和对挫折的反应方式,而挫折经验和对挫折的反应方式构成了基本人格结构,基本人格结构通过投射又形成次级制度,次级制度又反过来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文化心理学的这一思想对教育很有启迪:(1)它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或方法,要求教育应重视活动与工具的作用,通过让学生掌握并使用工具促进学生的发展;(2)认识到社会发展所引发的人的心理发展,培养人具有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如当今信息社会和网络时代所要求的积极心理品质;(3)充分利用社会活动和生产、生活方式的作用改革教育教学。

(四)心理发展类似于文化形成与发展,遵循文化形成与发展规律

文化心理学认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是文化,正是文化使人从野蛮走向文明,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文化是人用自己的心灵(心理)构筑或规整的世界图景,而心理在构筑和规整活动中被改造,从而进化为人的心理,具有新的意义、结构和功能。具体地说,人在实践活动中,一方面依据自己的心理(意志、需要、认识等)来改造世界,赋予世界新的图景……使它文化化、图式化,适合于人;另一方面,人又运用心理来认识和体验世界,获得有关世界的知识和心灵把握。在这一过程中……人的生理和心理在刺激的不断作用下形成、发展和深化,具有文化特征……并又将它转化为进一步的文化创造活动。……心理是与外在文化世界相应的内在世界,而外在文化世界是心理这一内在世界的表达或展现。正是内在文化世界(心理或精神)使外在文化世界成为可认识、可意向和可寄情的,自然的事物变得对人有意义,而意义又反过来制约人的心理,使人的心理得以运用和展现,并依据它形成和发展后来者的心理。[4]84-85

由此可以说,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的心理形成与发展过程,或反过来说,人的心理是在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与发展的。对人类来说,人类由动物演变为人,是因为创造并发展了文化;对于个体而言,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是因为逐渐掌握并内化、使用了文化。[8]97依据这一观点,可以说教育的目的之一是依据文化形成与发展规律,培养适应社会文化发展的人。

如前所述,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现代化和信息化,中国的发展不能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从农业到工业再到后工业即先现代化再信息化之路,而必须两步并一步同时发展。而这样的发展必然导致社会巨大变革和文化快速变迁,如生产方式、社会职业角色、社会体制、社会关系、社会阶层等的变化,进而要求人们的心理如权力距离、公平和平等意识、影响力、创新意识、拼搏精神等也要相应地变化。比如影响力,无论是领导者或管理者还是普通公民,随着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其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大大降低,而非权力性影响力的作用大大提升。这既是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教育依据文化变迁或演变规律,培养人顺应新时代需要的心理素质,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

另外,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视界看待心理发展,就不能不重视符号尤其是语言符号的作用。符号的产生是文化和人的心理诞生的一个重要标志,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是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被视为:

符号的创造与使用……只有人类有能力创造并传递文化,而我们能这样做,是因为我们能创造和使用符号。人类有一种符号化的能力,这是我们文化生存的基石。……符号限定了事物的含义……由此,研究文化就是要询问一种服装样式、一套举止规范、一个地方、一种语言、一种行为规则、一个信仰系统、一种建筑样式等的含义。[9]4-7

正因为如此,文化心理学认为,符号的掌握与使用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基石。这启示教育要重视符号对人的心理塑造作用,通过符号交流与使用,如语言训练、与孩子有效沟通等,来促进人的心理发展。

二、文化心理学的心理发展条件论

对文化心理学家们的观点加以概括,可以看出,影响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境与遭遇

从上述文化心理学的心理发展观来看,它非常强调情境与遭遇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情境和遭遇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条件,换言之,人的心理是在情境与遭遇中形成和发展的。[2]情境与遭遇不同,在其中生成的刺激的意义和人们对刺激的反应模式等也各不相同。[4]117另外,情境与遭遇发生改变,刺激的意义和由之引起的人的反应模式也会相应变更。[4]117概言之,人的心理发展或“成人”过程都发生于生活情境与遭遇之中。在文化心理学看来,个体心理形成与发展是社会建构和个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其间,已有的本土认识理念或文化信念要被个体接受,变成个体自己的东西,就需要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体验和内化。因此可以说,个体生活现象或遭遇以及个体对其认识与现象学还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了解文化心理和行为,就需要现象学还原。[4]90

其实,在文化心理学之前,就有心理学家已认识到情境与遭遇在心理形成与发展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霍妮、弗洛姆等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的学者和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学者都认识到这一点。弗洛姆认为,人的处境是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导致人的特定的同化过程和社会化过程,而同化和社会化心向构成了其性格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可把性格界定为把人的能量(基于人的处境而产生的需要)引向同化和社会化过程的方式。同样的情境,若人的遭遇不同,其所形成的心理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同样危险情境,遇到他人的帮助而消除了危险因素的人和对他人落井下石的人,所形成的心理是根本不同的。霍妮指出,人的需要及其被满足的方式、程度是影响人心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需要被无条件过度满足的人(溺爱)、被拒绝的人、被合理满足的人,所形成的心理不同。罗杰斯认为,个体在各种遭遇中所获得的经验在其心理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人尤其是对个体来说重要的人物对他的肯定或否定、尊重或轻视、关怀或冷漠等是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文化心理学家继承和发展了这些观点,重视情境和遭遇的作用。

文化心理学的这一观点表明,人的情境与遭遇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和途径,对其合理利用,是做好教育或促进人成长或“成人”即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的重要路径或条件。教育中的情境与遭遇包括真实情境与遭遇(儿童在实际生活中所处的情境与遭遇)和教育情境与遭遇(教育者创设的情境与遭遇)。[2]

从人的发展和教育实际来看,儿童的生活情境和遭遇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倘若利用得当,可以发挥一般的学校教育所起不到的作用。比如,在儿童摔倒时,应鼓励儿童勇敢地爬起来,并学会怎样对待挫折或失败。再如,教师对孩子的主动质疑应予以鼓励,并引导孩子积极探究,使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性。利用这些事件,可以培养起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其健康发展。除真实情境外,教育者还应创设教育情境,这些情境是一种模拟情境,既可以是孩子未来可能会遭遇的情境,也可以是过去和现在他人遭遇的情境,使孩子从中获得某些遭遇,获取一定的体验、经验,促进其发展。

当然,情境与遭遇在教育中究竟起何作用取决于教育者对它们的利用。利用得当,就起积极作用;利用不当,就起消极作用。由此可以说,利用情境与遭遇或创设情境与遭遇是教育者的重要素质。

当今中国,人所处的情境与遭遇发生很大变化,社会市场化、现代化、互联网与虚拟空间及其所导致的社会虚拟化、信息的集成化与开放性等,都会引发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教育应当关注并利用这些变化,并据此进行变革,改革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方式或方法等,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预防这些境遇引发的消极心理品质。

(二)活动与工具

文化心理学的活动取向认为,实践或活动把文化和人的心理和行为联系起来,从而使二者在相互作用中协同演变和发展。[4]117

“它试图纠正心理学对现实的有组织的活动及其结果的忽视,强烈要求把社会活动纳入心理学研究范畴,对之给予足够重视。”[4]106它认为,“心理机能或品质只有在个体参与到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中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4]106。“由于活动是人们使用工具的过程,而工具制约着活动的水平、范围和程度,而人的心理又是在活动中发展并得以表现的,因此工具是引发心理活动的媒介,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工具塑成了计划、思虑、自我调节与控制、情感等心理机能。”[4]107正因为如此,工具与活动一样是制约人的心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科尔、史可利博纳(Scribner)、德威(Dewey)、罗高夫(Rogoff)、恩格斯特罗姆(Engestrom)等文化心理学家认为,诸如科学、教育、艺术、写作、阅读、沟通等活动促进了各种心理机能的形成与发展,如交流活动促进了思维的发展[4]106;社会活动并不是表现或运用个体已形成的、自然的认知、情感或个性特征,相反这些心理机能是在活动中产生的。[4]106按照他们的观点,社会活动具有特殊的社会特征和内在固有的一般性特征。[4]106-107史可利博纳、萨克斯(Saxe)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活动的性质、内容等影响人的认知。[4]106由此看来,文化心理学重视活动在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5]15,强调工具(人造物)的媒介作用,主要以活动和工具(人造物)为研究内容。

从这一观点出发,可以使人们对教育有新的理解:(1)由于教育中的各种构成因素是由活动组织起来的,各种相互作用也是在活动中发生的,因此,应把活动和工具作为教育的内容或途径,通过组织各种各样的有效活动,并在活动中恰当地使用工具来进行;(2)充分认识并利用当今社会所发生的人的活动内容、形式等的变化,改革教育教学内容与方式;(3)充分认识并利用现代工具或技术如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或方式,培养学生新活动和新工具所需要的积极心理品质;(4)不要动不动就对新生代如“90后”的心理和行为全盘否定或全盘肯定,应根据其日常活动和面临的不得不,运用工具加以分析,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消除他们的心理问题。

(三)互动

重视情境和遭遇、社会活动等,就不能不重视互动即人与人的相互作用,因为绝大多数情境和社会活动尤其是儿童发展所面临的情境和实践活动等都是由不同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所谓互动,指的是因素、事物或对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社会性互动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都发生一定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主要是心理或行为变化。文化心理学所说的互动就是社会性互动。

互动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行为,即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研究表明,人的成长与发展首先并主要是在社会互动中实现的。一般而言,个体的社会行为都是针对他人的,通过注意、认知、理解或诠释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或自己的行为或反应对他人的影响而不断调整自己而得以发展。[2]67

互动是人的心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甚至可以说人的心理就是在互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倘若缺乏社会性互动,人的人格、心灵乃至整个人、社会就难以形成,更谈不上发展。个体的人格、心灵等是在互动中被个体自己和社会(他人)逐渐建构起来的。比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教师等总能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不断给予鼓励,就既会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又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得以健康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就会通过成人的反应不断调整自己。比如,当他有需要时,他一哭闹就引来家长满足其需要,他就学会了通过哭闹来获得需要满足的策略,在以后有什么需要时,都通过哭闹甚至无理取闹来获得满足。倘若家长对他的哭闹不予理睬,他就会改变策略,直到引起家长的注意并满足其需要为止,这时他就学会了最后导致需要满足的策略。倘若家长对他的所有表现都不予理睬,他就会形成基本不信任乃至基本敌意、基本焦虑,并有可能把基本敌意和基本焦虑进一步泛化,形成不良人格。由此看来,教育实际上是一种互动过程,学生就是通过社会互动而逐渐被塑造或“成人”。这种互动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2]

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而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平等的教育活动的参与者,都是具有自主性的主体[5]13,良好的教育离不开双方的有效互动。一方面教师通过对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或学生对教师行为的反应的认识、理解或解读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使二者之间的互动更顺畅有效;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认知、理解或解释自己对教师的影响来调整自己的行为,通过调整而受到教师的影响,获得自己的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是有效教育的前提。不过,良性互动是有条件的,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师生双方尤其是教师都应了解对方需要什么,彼此能影响对方什么,怎样影响。[2]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而言,它是“学生相互之间形成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的基础”。在学生的互动性讨论、相互帮助中,会形成视界融合与扩展,使每个儿童都有新的认识与理解。即使是学习优异的学生帮助学习差的学生,表面上看起来是学习差的学生从学习好的学生的帮助中获益,但实际上双方都有所收获或进步,学习好的学生在辅导讲解中也会有新的感悟与理解。因此可以说,协调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能够良性互动,是教育者的重要任务。[2]

上述分析表明,社会性互动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条件和方法,因此,教师应积极组织社会性互动,选取恰当的互动内容和方式。

(四)对话、协商与合作

对话、协商与合作实质上是社会互动,因而被文化心理学视为影响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话与协商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通过沟通,使双方“能够相互理解、密切配合,形成一种密切协作或合作关系,产生良好的系统或整体效应”。“从系统论的角度讲,系统遵循非加性规律即1+1≠2。若各因子能够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就会形成较好的整体效应;反之,若各因子相互内耗,则会使系统的作用大大降低。系统要具有良好整体效应,其组成因子必须有相互关联的运动或协调一致的状态变换,因子之间形成相互适应、相互协调”[2]和互补型的合作关系。

合作是两个及其以上的有差异性的个体之间为了实现各自目标或满足各自的需要而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它需要如下条件[5]:(1)合作各方都有合作的愿望,否则若有一方不愿合作,合作就不能得以实现;(2)合作各方都能通过合作满足各自需要或实现各自目的,否则只能满足一些方面的需要而不能满足其他合作方的需要,这些不能满足需要的合作方就不会去合作,合作关系就建立不起来;(3)合作各方分别有互补性的合作能力,否则我会的你也会,我不会的你也不会,合作就不能形成;(4)合作的效果要大于各方各自为战时的效果之和,能形成系统效应;(5)各方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些条件对教育来说十分重要,因为教育实质上就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和教辅人员等的合作过程。其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至关重要。

教育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组成的活动,教育要取得良好效果,需要二者相互适应、协调,形成互补式合作状态。通常情况下,教育效果的好坏或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的相互配合的质量或程度;而配合的质量或程度,又取决于双方的相互了解或理解的程度;而相互理解的程度又取决于双方的对话、协商或沟通的程度(包括广度与深度)。[2]

这说明,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教师不能把学生学不好都归因于学生,学生也不能把成绩不好都归因于教师教得不好;反之亦然。因此,教师应当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和生生合作关系作为重要的教育任务和策略。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加强师生彼此间的对话与协商,达到各方的相互理解、相互认同。

(五)文化

人都是生活在文化中的,文化对于人就好像是空气一样,虽然人们平时感受不到,但它却是人之存在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它无时不刻不在作用于人、影响着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以说,文化就是人心理形成与发展的“水土”,在它的影响或熏陶下,人会形成或发展起来该文化所要求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正因为如此,教育应把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文化熏陶或影响来培养人。[11]

众多研究表明,文化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人的生活的改善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文化造就不同心理素质的人尤其是人的心态来实现的。文化塑成了人们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和期待、追求,而这些又制约人们对现实生活所采取的行为,而行为又直接决定着生活的改变与否和改变程度。具有宿命论思想和满足于现状的人不追求生活的改变或提高,而不满足于现状的人则会不断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许多学者都指出,文化是一种心态,文化心态不仅制约个体的发展,也影响社会经济发展。落后是一种文化心态,许多国家和地区落后,不仅仅是其经济和科学技术落后,更是人的素质、思想观念落后。落后地区的人常有一种封闭、保守、满足现状的心态和宿命论观念,缺乏冒险进取精神,具有力避失败而不是力求成功的动机,缺乏独立性和主动性,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害怕创新,缺乏自我效能感,忍受贫穷等等。美国社会学家奥卡・李威斯(O. Lewis)经过研究提出了“贫困文化”的概念,认为在这种文化中,人们世代相袭的应付贫困的方式是忍受贫困,父辈教育后代的内容也是如何接受贫困而不是设法改变贫困。有学者通过对不同文化的研究,把文化中的人分为对变化的开放与保守、自我优越与自我增进。持对变化开放的人能够容忍或接纳并适应乃至欢迎各种社会变化和文化变迁,并根据变化或变迁积极地作自我调整。而持保守文化价值的人比较保守,固守传统,反对变化,不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他们在变化面前常常会感到茫然无措,由此在变化和发展迅速的社会时代很难适应。持自我优越文化价值的人通常觉得自己非常优秀、完美,因此他们力求保持自我的现状,维护现有的自我形象,不愿对自己再做改变。他们喜欢一致性,而不太容易认同复杂多变性,对社会变化、技术进步等持否定态度。由此在社会急剧变化、发展较快的年代,他们往往难以适应,由此感到不幸福,甚至会产生心理问题。但他们容易满足,在社会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更容易保持心理平衡。而持自我增进文化价值的人则通常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自己的不足之处,总认为自己还不完美、成熟,由此总对自己的现状感到不满,总是力图不断改进和完善自我。他们一般认为自我总是不断发展的,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完善之中,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不需要改进。他们不满足和不断追求的心态,使得他们在追求无法实现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心理问题[4]151,[12]。

正因为文化是制约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1)教育的一个首要任务是依据社会的发展建构一种积极的文化,通过这种积极文化培养具有适应并能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积极心态的人;(2)重视对人的文化心态的塑造,以培养人的良好文化心态为己任,通过它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以及人与社会的和谐健康;(3)重视文化对人的影响,充分利用已有的文化资源和创建新的文化资源去达成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的目的的实现。

[1]Cole M. Cultural Psychology[M]. 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2]李炳全,胡海建.文化心理学论有效教学条件[J].肇庆学院学报,2011,(4).

[3]杨鑫辉.心理学通史:第3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李炳全.文化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李炳全.文化心理学的教学思想剖析:一种文化主义的教学思想[J].教育导刊,2012,(2).

[6]A. 英格尔斯. 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7]A. 英格尔斯,D. H. 史密斯. 从传统人到现代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8]李炳全.心理学中的文化论与进化论之争[J].自然辩证法通讯,2011,33(4).

[9]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斯考特・麦克拉肯,等. 文化研究导论[M]. 陶东风,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李炳全.文化心理学视域中的教学模式探析[J].天中学刊,2010,(1).

[11]李炳全.儿童观的演变与教育理念的变革[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3).

[12]Peng K,Ames D R,Knowles E D. Culture and Human Inference:Perspectives from Three Tradition[G]// David Matsumoto. The Handbook of Culture & Psych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责任编辑:江 波]

李炳全(1964— ),男,河南沁阳人,博士,肇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主要从事文化心理学、理论心理学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社会适应性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2YJA190019)、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城市文化适应的文化心理学研究”(项目编号:GD11CSH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B84-0

A

2095-7068(2014)02-0019-09

2014-02-15

猜你喜欢
心理学个体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护患情境会话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