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深刺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78例

2014-04-05 15:16杨晓全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膝眼温针骨性

杨晓全

(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康复科,重庆400012)

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我们用温针深刺治疗膝骨关节炎7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78例中,男37例,女41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8岁;左膝36例,右膝28例,双膝14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1年。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及关节间隙改变,排除结核、感染、骨折及占位性病变。

诊断标准:①病史:有膝部软组织损伤病史,或长期居住阴冷潮湿之所,或长期穿短裤、裙子。②症状:膝关节红肿、疼痛、僵硬伴功能受限,疼痛常为持续性钝痛,一般在运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站立、行走不适并有软腿欲跌的现象,上下楼梯困难。③体征:膝关节红肿或漫肿,伴局部体表温度升高或冰凉,屈伸受限,有压痛,压痛点常在髌韧带、内外侧副韧带及内外膝眼部,研磨试验(+)、抽屉实验(--)、麦氏征(+)、浮髌试验(+)。④影像学检查。CR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边缘硬化,关节边缘增生,或有骨刺形成。MRI示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钙化,部份有积液或游离体。

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屈膝正坐位,膝关节屈曲90°,充分暴露膝关节间隙,在膝关节正中,髌韧带与关节间隙交界处,用指甲掐印作标记后常规消毒,然后用0.4mm×75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50~60mm,再在进针点两边旁开1~2mm处各再针刺约50~60mm,三根针灸针并排紧邻,行捻转手法,得气后反复捻转,使整个膝关节有明显酸麻胀重感,然后在三针的针柄加上一颗艾柱点燃行温针灸治疗3~5壮,使温热感穿透整个膝关节。温针完毕后需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内庭、足临泣,得气后摇大针孔出针。隔日治疗1次,7次为一疗程,治疗1~4个疗程。

3 疗效标准(自拟)

治愈:膝关节肿胀、疼痛消失,活动自如,关节积液消除。显效:膝关节肿胀、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接近正常,关节积液较治疗前减少。无效:疼痛肿胀及关节活动无改善或加重。

4 治疗结果

治愈54例,占69%;显效19例,占24%;无效5例,占7%;总有效率93%。

5 典型病例

张某,男,61岁。15年前不慎跌倒致右膝关节红肿疼痛,行走受限,未处理,1个月后到医院就诊时膝关节已是红肿明显,疼痛剧烈,站立、行走困难。经多次穿刺抽液,封闭、理疗、中药内服外敷治疗后,症状有所控制,但不能根除,每遇久站、久行或是受寒后复发。2周前久行后病情复发,且较前明显并加重,疼痛剧烈影响睡眠,站立、行走困难,行火罐、推拿配合中药外敷无效。查右膝关节局部漫肿,膝眼消失,不红,皮温不高,有压痛,以内侧膝眼及内侧副韧带附着点部疼痛明显,屈伸不得,站立、行走受限。髌骨研磨试验(+),浮髌试验(+),麦氏征(+)。CR示膝关节间隙变窄,内侧明显,股骨内外踝、踝间嵴骨质增生。MRI示右膝关节退变,内侧半月板后角撕裂,有少量积液。舌黯有瘀斑、苔黄腻,脉滑涩。诊断为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辨证为痰瘀阻络。用针刺治疗1次疼痛缓解,关节轻松,屈伸便利,站立、行走较前有力。治疗4周后,疼痛解除,肿胀消失,关节活动基本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

6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范畴。为外邪深入筋骨,留恋不去,痹阻脉道,局部经脉受累,以致气血运行失调,日久成痹。用粗长针灸针从双膝眼之间的髌韧带处进针,以祛除深处病邪,再配合艾柱温针温通经络,驱除残余之阴邪,使经络通而病邪除。温针过后局部气血聚集,若不及时引走会出现气血拥堵不通,所以温针后再针刺足三里、阳陵泉、内庭、足临泣,引气下行、邪有出路。因此,温针深刻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膝眼温针骨性
空调吹得膝盖疼 按摩穴位可改善
温针与毫针治疗颈椎病患者颈部疼痛的疗效对比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Systematicevaluationand trialsequentialanalysisofwarming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joint mobi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艾灸补阳气
膝关节疼痛按这三个穴位
膝关节痛疼按这三个穴位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温针配合整脊手法治疗腰椎退行性滑脱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