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不断提高防汛抗旱科学化水平

2014-04-07 03:40省水利厅副厅长魏小抗
陕西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抗旱减灾防汛

◎省水利厅副厅长 魏小抗

2013年,我省遭受了53年来最严重的冬春连旱和延安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灾害。面对严峻复杂多变的汛旱情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防指和水利部门超前部署,精心组织,科学应对,灾区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全省上下众志成城,实现了主要江河堤防无决堤、大小水库无垮坝、山洪灾害人员零伤亡、粮食生产“十连丰”的目标,夺取了防汛抗旱斗争的全面胜利,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总结工作、发扬成绩,寻找差距、补齐短板,筑牢基础、科学研判,敢于担当、果断决策,是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的基本遵循,是打造现代化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升级版的根本要求。

一、充分认清形势,增强防汛抗旱责任感紧迫感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水利现代化建设提速发展,防汛抗旱工作面临重大机遇和新的挑战。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明确要求“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为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指明了方向。“三个陕西”建设宏伟目标,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对防汛抗旱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汛抗旱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二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省气候形势愈发复杂多样,多年干旱的陕北连续两年发生罕见的暴雨洪灾,陕南多雨的商洛出现少有的旱情,暴雨干旱时空异常,远远超出以往的认识。2014年,主要降雨区仍可能集中在黄河流域,但有由此转南的趋势,防御难度大,安全威胁与日俱增。三是随着我省“四化”协调推进和经济转型升级,涉河涉水工程建设高潮迭起,防洪保安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四是防洪减灾综合体系尚不完善。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洪涝灾害,暴露出我省防洪控制性工程、蓄滞洪区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设施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综合防控、蓄泄兼筹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任重道远。五是抗旱减灾能力有待提升。2013年我省汉、丹江流域来水偏少3~5成,关中东部、商洛等地出现严重秋冬旱情,商南、镇安等县城洪水告急,城乡群众生产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事实再次告诫我们,要深刻领会王锋厅长关于《西南大旱的启示》,进一步加快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强化抗旱服务组织保障能力。因此,我们要充分认清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以慢不得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坐不住的使命感,进一步理清思路,超前谋划,强化措施,全力打造现代化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升级版。

二、坚持改革创新,着力提升防汛抗旱综合能力

2014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紧紧围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全面加强防汛抗旱能力建设,着力构建适应“三个陕西”建设要求的防汛抗旱减灾体系。一是以山洪灾害防治和抗旱规划实施等重点项目为抓手,在农村和山区防汛最为薄弱环节上求突破,大力推进岚皋、陇县、榆阳等16个县区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补充完善98个县区非工程措施,完成华县文峪河等3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任务,加快推进23个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努力提升防汛抗旱减灾能力。二是以《防洪法》和《抗旱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着力推进渭河下游左右岸防洪区洪水风险图编制工作,完善洪水影响评价、河道管理安全制度,积极探索解决城镇化快速推进带来的新问题,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加快提升防汛抗旱社会管理能力。三是以市场化资源配置为主导,加强防汛机动抢险队和抗旱服务资源整合,完善政府定储、单位自储、企业代储防汛抗旱物资储备体系,加快“两队一库”建设,提升防汛抗旱应急保障能力。四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深入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水旱灾害规律,特别是陕北地区应对暴雨洪水灾害的新措施,抓紧实施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建设,着力构建水旱灾害综合预警平台,推动水库联合调度现代化,加快提升防汛抗旱科学化水平。五是以加强防汛抗旱基础工作为突破,着力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洪水预报精细化水平,加快完善各级防汛图,修订《陕西省防汛抗旱手册》,续编《陕西省灾害性洪水实例选编》,不断夯实防汛抗旱基础。六是以省级主流媒体为平台,健全与新媒体的沟通联系机制,密切关注水情旱情,及时准确发布防汛抗旱信息,加快提升防汛抗旱舆论引导能力。

三、坚持稳中求进,扎实做好各项防汛抗旱工作

近年来各地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防汛抗旱实践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责任是关键、准备是前提、工程是基础、能力是保障。只有坚持纵横联动、多管齐下打组合拳,方能依法科学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一要切实抓好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不断完善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进一步划分防汛抗旱工作事权,明确责任主体,划分责任边界,细化责任内容,特别是要把乡镇村组、工矿企业和撤离避险、警戒管理责任落实到位,分级公示防汛抗旱责任人,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二要提早做好防汛抗旱准备。按照防大汛、抗大旱的要求,提早谋划,周密部署,最近将在延安举办全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宣贯会促进预案修编。要抓紧更新补充防汛抗旱物资,落实好防汛抢险队伍,开展防汛抗旱大检查,督促各项防汛抗旱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隐患。三要抓好防汛抗旱工程建设。全力推进汉江、渭河综合整治、重要支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防洪工程建设,确保黄河大荔雨林上延续建应急工程、安康东坝、白河县城等防洪工程建设任务按期完成。要多措并举筹措资金,倒排工期,加快修复加固影响安全度汛度旱的水毁工程设施,尽快恢复工程设施防洪抗旱能力。四要加快推进各级防办能力建设。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研究加强防办能力建设的对策措施,出台《加强基层防办能力建设指导意见》,提升防办现代化水平,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力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省防总总指挥长祝列克副省长、指挥长王锋厅长反复多次强调,防汛抗旱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防抗原则,全力确保主要江河、大中型水库、大中城市防洪安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千方百计减轻洪旱灾害损失。一要加强应急值守。落实汛期和抗旱时期24小时值班制度,密切监视汛旱情变化,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工作状态。二要加强会商研判。坚持长期预测和短期研判相结合,适时组织气象、水文和农业部门会商分析,为省防总领导和各地提供决策依据,争取防汛抗旱工作的主动。三要超前安排部署。提前安排每一次暴雨洪水防范工作,明确防御重点,强化督促检查,落实应对措施,确保防范工作有力有序。四要加强预警撤离。想方设法利用一切有效手段,扩大预警范围,提高预警时效,确保致灾性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受威胁群众,做到撤离果断彻底,警戒严格到位,全力确保群众生命安全。五要适时启动应急响应。针对汛旱情发展趋势,适时启动防汛抗旱应急响应,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加强技术指导,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抗旱减灾防汛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夏季防洪防汛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防汛当前莫添乱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防汛抗旱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