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2014-04-07 03:40省水利厅副厅长席跟战
陕西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项目法人招标制度

◎省水利厅副厅长 席跟战

一、建设管理取得新成效,存在问题仍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贯彻中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策部署的不断深入,我省水利建设规模之巨、投资之大、强度之高前所未有,建设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而艰巨。在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水利部门迎难而上,负重前进,凝心聚力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一是有针对性地制定落实了严格基建程序、加强建设管理的28条措施,“讲程序、懂规矩”在水利建设领域蔚然成风。二是深化建设管理改革,基本建设“三项制度”实现了由大中型项目向面上小型项目的全覆盖。三是研究落实了依法招标项目未开工承诺书制度、无标底招标、招投标运用信用信息等3项新举措,“未招先建”、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四是指导60%以上县区从无到有设立了质量监督站,县级项目质量政府监督缺位的局面得以扭转。五是重大项目和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强制推行了工程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质量管理科学化水平显著提升。六是出台了信用管理的两个办法,建立了信用信息管理平台和不良行为“黑名单”制度。七是实现了由经费财务向基建财务、基建审计由厅直项目向面上项目的工作重心转移。八是项目稽察制度从无到有、从有到“严”,纠正不规范结算资金4.45亿元,整改问题1400多个。建设管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确保了渭河综合整治等“十大工程”提速推进,确保了中小河流治理等量大面广的民生水利项目顺利实施,确保了大规模水利建设的质量、安全和效益。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梳理历年历次稽察、审计和检查情况,我们清醒地看到建设管理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一是部分项目建设责任落得不实,不少项目法人依法管理能力低下。二是招投标暗箱操作、围标、串标等违规行为依然存在,招标代理、开标、评标和定标等环节监督缺位,存在着人为操控现象。三是部分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把关不严,一些项目质量检测缺位。四是基建财务管理不规范,以借代支、白条抵库、结算与支付手续不全等问题依然存在。五是市场退出机制不活,挂靠资质、出借资质等失信行为时有发生。六是部分地市和厅直单位财务审计、建设管理、项目稽察工作不落实,监管手段落后。以上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威胁水利建设“四个安全”,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会滋生腐败,败坏行业风气,必须在今后工作中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二、坚持深化改革,切实加强和改进建设管理工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建设管理作为水利改革的传统领域,已进入深水区,推进的难度愈来愈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围绕水利建设这一中心,以涉浅滩、渡深水的勇气,坚定不移推进建设管理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紧紧扭住八个抓手,努力实现四个安全。

第一,以目标管控为抓手,促进“十大工程”提速推进。引汉济渭工程要以2017年引水进关中为目标,渭河综合整治要以2014年底全线贯通为目标,东庄水利枢纽要以导流勘探试验洞开工建设为目标,西安李家河、榆林王圪堵水库要以2014年底主体建成为目标,咸阳亭口、延安南沟门等其他重大项目也要以加快进度为目标,科学谋划,精心组织,提速加快建设步伐,努力实现目标管控。

第二,以落实责任为抓手,切实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坚持把落实和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作为规范建设管理的“牛鼻子”来抓。一要从健全机构、人员配备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严格按规定抓好项目法人组建,完善项目法人治理结构,确保项目法人真正具有相应管理能力。二要积极推进项目法人考核制度,研究将考核结果与评奖评优、资金安排等挂钩的措施,构建项目法人管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三要继续大力推行“一县一法人”建设管理模式,整合人才资源,缓解建设管理力量不足的紧张局面。

第三,以行政监督为抓手,进一步严格招投标管理。一要继续落实好招标方案审批制度和依法招标项目未开工承诺书制度,严防规避招标、“未招先建”等行为死灰复燃。二要全面实行最高限价的无标底招标,认真落实2014年起施工、监理招投标必须使用信用平台公布的信用信息的要求,最大限度预防和遏制暗箱操作、围标、串标等违规行为发生。三要切实加强和改进招投标过程行政监督。厅建管处、招标办要认真履行职责,从招标方案审批、专家抽取、开标、评标、定标、结果公示、备案办理等环节,实施对厅直重大项目招投标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和管控,在全省率先做到有标必监、违规必查,为厅党组负责,为社会负责。

第四,以强化监管为抓手,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要强化县级质量监督机构建设,年底前80%以上县区成立质量监督站,实现省市县三级质量监督。要全面强制推行第三方质量检测制度,研究改进质量检测管理的措施,杜绝质量检测走过程、打折扣。

第五,以严格审计为抓手,确保水利基建资金安全。要大力推进基建项目内审、内控制度,在注重竣工决算审计的同时,强化建设过程的审计监督。要借鉴审计署、审计厅的好经验、好做法,突出“严”、“深”、“细”,确保审计质量,确保资金安全。

第六,以深入稽察为抓手,强化工程建设动态监管。要遵照厅党组要求抓好重大项目稽察的同时,把稽察重点加快向社会关注度高及建设管理相对薄弱的民生水利项目转移,促进稽察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要以提升稽察质量和加大工作深度为主线,发挥项目稽察专业化、制度化的优势,坚持多开展“解剖麻雀”式的稽察,加快实现项目稽察由数量频次增加向质量效能提升转变,促进项目稽察取得新的成效。

第七,以资格管理为抓手,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一要坚持宁缺毋滥,严格标准,严格审查,抓好施工、监理、质量检测等市场主体资质许可管理,把好市场准入关口。二要以在建工程为切入点,强化执法检查,下势查处市场主体无证从业及借用资质等违法违规行为,从重惩戒,直至清出市场,建立“进得来、退得出”市场机制。三要加强市场主体动态监管,研究把资格管理与招投标、合同履约、质量安全行为等有机结合的措施,形成“准入—从业—退出”全过程闭合管理,实现建设市场与施工现场监管的联动。

第八,以信用管理为抓手,规范市场主体从业行为。一要建立定期的不良行为记录认定与处理机制,实现常态化管理,对一经认定的不良行为记录及时在信用管理平台上公告、曝光,加快完善严格的不良行为“黑名单”制度。二要研究制定设计、质量检测和招标代理三类市场主体信用档案内容和格式,力争2014年底前将其纳入信用管理范畴。三要坚持分类指导,率先研究制定施工、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并开展评价,在此基础上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促进水利建设市场诚实守信、风清气正。

三、加快转变工作作风,强化建设管理工作措施

第一,健全工作机制。要摒弃重建轻管思想,向管理要效益,把建设管理摆在市县各级水利工作突出位置来谋划、来推动。同时,要认真梳理建设管理等监管职能,下大气力建立完善各级财务审计、建设管理、项目稽察工作机构,明确主管领导,落实专门班子,形成责任有人负、工作有人管、任务有人抓的工作格局。

第二,加快转变职能。要认真贯彻中省简政放权的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职能,对建设管理领域能交由市场管理的事务性、基础性工作坚决不参与、不干预。要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厅有关处室要大胆地将招标方案审批、竣工决算审计、竣工验收等事权下放地市,形成省市县三级负责的联动监管机制。

第三,强化长效机制建设。要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梳理分析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尽快形成一批规范建设管理的制度性成果。不仅要让制度上墙、人人皆知,同时还要让制度从墙上走下来,切实增强制度的执行力,努力做到用制度管项目、管人、管钱。

第四,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要牢固树立一切服务于工程建设的思想,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要“接地气”,经常性深入基层与工程一线调查研究,了解动态,倾听诉求,靠前服务,解决问题。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项目法人招标制度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制浅析
广东省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分析和探讨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的重要性、问题和措施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