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情难忘是水缘——记靖边县水务局段云瑞同志

2014-04-07 03:40苏培炜
陕西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无定河靖边县靖边

◎苏培炜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发出了根治黄河的号召。地处无定河流域的靖边县各级政府和人民,经过60多年的顽强拼博和不懈努力,全县的年输沙量由建国初期的5660万吨减少到了616万吨,靖边光秃秃的山渐渐变绿了,无定河浑浊的水变清了。靖边的水土保持工作也由此多次受到中央、省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

这巨大的成就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蕴含着许多先进人物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在水利部门工作了40年的高级工程师段云瑞,正是这众多先进人物中的一个。

滴水之志

1948年,段云瑞出生在靖边县一个贫寒农家。从小艰苦的生活环境,既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品格,同时也激发了他要为改变家乡落后贫穷面貌出力尽心的愿望。

1965年,当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陕西省水利学校。1969年毕业后,他便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靖边,被组织分配到靖边水利队工作。

1974年腊月,眼看就要过春节了,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县上突然要他承担王渠则、水路畔、中山涧、新城4个公社的水库淤积测量任务。他踏着积雪,迎着凛冽的寒风出发了。由于工作量大,且道路积雪十分难走,特别是在冰滩上行走,浑身上下都用劲儿,一不小心就被滑倒。因此,他到公社后,每天总是天不亮就出发,在雪里滚爬一整天,晚上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吃饭。白天,每测完一座水库,他脚上的鞋袜便都湿透,冻的硬邦邦的;晚上他一边在火炉上烤鞋袜,一边还要计算综合白天测量的数据。10天下来,他硬是凭着坚强的意志完成了测淤任务,而他的小腿和脚落下了静脉曲张和冻疮病根。

1975年8月,由于中山涧乡的陈羊圈水库被洪水冲垮,上级主管部门要汇报材料。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领导派他前往现场勘测,返回时天色已晚,在路过新桥水库库区时,由于道路泥泞,将车陷入泥坑,他和同事们在五十多米的地方背沙子垫路,直至天亮才将车从泥坑中开出。在水深近2尺的泥泞道路中拼搏了一整夜,冰凉刺骨的泥水使他的静脉曲张和冻脚病根更加严重,但他从不叫苦,只是一心扑在工作上。

1994年7月,新水库上游由于猛隆暴雨,发生严重险情。他挺身而出,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他每天冒着倾盆大雨观测库水位,连续工作26个日日夜夜不离岗。汛后,他被县委政府评为“贡献突出的先进个人”。

正是凭着一颗赤子之心,促使他为全县的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全县建成的1224座坝库,都起到了蓄水保土作用,发挥了应有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治水之才

1983年,靖边县被列为全国水土保持八大重点治理县之一。

从1983年至2002年,先后有126条小流域列入国家一期、二期重点治理,总面积3603平方公里。已升任水利水保局副局长的段云瑞,看到彻底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机遇来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主动请缨,负责承担了这一治理工程。段云瑞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自己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针对靖边地广人稀、广种薄收、小流域治理分散、效益低等问题,写出了8000余字的《靖边县水利水保建设的建议》,并在全县加以实施。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好一二期无定河流域治理工程,他还编写制定了《靖边县无定河重点流域治理措施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靖边的坡耕地沙埌土比较多,修硬埂站立不住,很容易垮塌。他创造性地改修成软埂宽排梯田,并在梯田软埂上种苜蓿、沙打旺、山桃等有价植的林草,这样不但固定了田埂,草可作为饲草,山桃作为药材;试验性地推广了“山顶带帽子退耕种草、山腰系带子(坡耕地上等高灌木带)、山下粮袋子(稳产高产基本农田)的“三道防线”治理模式;应用推广了坡耕地上等高灌木带、涧地搞引洪漫地,缓坡机修软埂梯田,坡上乔灌混交林,有水源的地方打坝用水坠和引进先进草种六项水保持技术措施。全县一期39条小流域在10年治理中完成治理面积851.6平方公里,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治理任务。1993年4月,水利部对无定河流域一期工程验收,给予“十年治理,十年巨变”的高度评价。

十年治理的过程,也是段云瑞不断总结经验的过程。每个工程的设计,他都进行参与、审查。他每年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要在工程上检查、督促,家人几十天见不上他的面。有一次他妻子病了,捎话让他回去,可当时正是工程紧张施工离不开。等十几天完工回去后,妻子的病已好了,他却累倒在病床上。妻子劝他说:“老段,现在干工作哪像你这样拼命的。你本来就胃不好,再这样长年在外饥一顿饱一顿下去,怎么得了!”他安慰妻子说:“没关系,国家每年把几百万资金花在无定河流域治理上,我再要把治理工作搞不好,就成了靖边人民的罪人了。我要是不下去只在家里坐镇指挥,谁敢保证哪个工程不出问题?”

1993年9月,水利部授予靖边县“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县”称号,陕西省水利厅授予段云瑞为“先进个人”。

无定河流域一期综合治理的成功,更坚定了段云瑞要彻底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信心。为了及时做好无定河流域二期治理规划,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段云瑞又组织了60多人的规划队伍,利用了3个月时间,不分昼夜,内查外调,充分借鉴一期流域治理经验,赶编出了8万余字的治理无定河63条小流域、1567.9平方公里的治理规划报告,使无定河二期治理工程在1993年10月得到了批准实施。

二期工程上马后,已升任无定河流域治理办公室主任的段云瑞更忙了。为了继续做好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工作,他选择了10个不同类型的治理区域,树立十大样板。他自己亲自抓了岸门滩、四十里铺两个样板。同时,他每年组织培训一到二期培训班,提高水保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制定了《靖边县无定河重点流域治理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健立健全了账务审批制度。规定千元以上开支,都要由办公室集体讨论研究决定等。制定了《苗种调运制度》,规定由办公室领导和技术人员先验苗,签订合同调运。他主管的财务,经多次审计,均认为资金使用合理得当,账务制度健全,手续严格完备,未有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

若水之德

“人不能没有事业心”,这是段云瑞常说的一句话。1994年,正值无定河二期治理工程紧张施工的阶段,他由于平时忙于工作,使患有风温关节炎的妻子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致使妻子瘫痪在床不能料理家务,他这才被迫带妻子到北京看病。在这期间,他三天两头打电话询问工程进展情况,指导工程顺利进展。

“人不能有私心”,这也是段云瑞常说的一句话。无定河重点流域治理以来,每年经他过手的资金200多万元,但他从没有挪用国家一分钱。他的上级、同事、亲朋好友,也有经常求他在项目安排上、资金补助给予照顾,可他就是不答应。1995年秋天,因他的家乡蔡家峁暂未列入治理项目,他的本家几个兄弟多次上门请求,让他想点办法,并答应事成后给他一定的报酬。他先是劝解,给他们讲道理,后见他们仍纠缠不休,便严厉地说:“你们不但不支持我的工作,还想拉我下水,这事是万万办不到的!”

“人应该有恒心”,这又是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在无定河流域一期治理中,他已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他像一头负重极大的老马,刚爬完一道长坡,本应该缓口气调整调整,但他看到二期治理会对靖边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于是按捺不住对事业、人生的追求,不顾身心的极度疲劳,毅然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二期流域治理中。1996年8月,中央、省有关部门来靖边检查二期流域治理情况,段云瑞这时却正好由于重感冒引发了肺炎,医生要求他住院治疗,但他为了让工作组全面详细地了解靖边的流域治理情况,白天仍坚持领工作组深入各个治理区检查,晚上便到县医院输液治疗。同事曾悄悄对他说“老段,实在不行就别跟着去了。”他说,“不行,人家要是对我们的治理情况了解的不清,不但不会给我们增加投入,也许还会减少投入。”在他的全面介绍下,检查组对靖边的无定河流域二期治理进展情况相当满意,并表示将给予更多的支持。

重点流域治理以来,他还创建了无定河流域治理中心苗圃基地220亩。既解决了流域治理长途运输苗木,严重失水份的问题,又解决了本县流域治理的用苗,随起随调运,不失水份,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而且还解决了本单位办公经费紧张的问题。

多年来,段云瑞长期辛勤的工作,担子重、压力大,积劳成疾,2010年经医院检查诊断,他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和冠心病,植入支架三枚。他虽退休了,患病在身,但水务局随叫随到,仍然关心着靖边县的水利水保事业。

辛勤的劳动,必然会浇灌出鲜艳的花朵。无定河一二期工程从1983年起到2002年,这二十年期间,段云瑞同志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在工作中一贯从简,从不给下面增加负担。他热爱水利水保事业,40年如一日,勤奋好学,使他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99年,他被批准为水土保持高级工程师。他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流域治理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总结。多年来他在国家的水土保持杂志和一些书籍刊物上发表了《靖边县引洪治涧技术》、《锁住风沙变绿洲》等水土保持治理的文章。他推广的《沙棘试验示范》工程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获省水利厅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他所写的《靖边县引洪漫地治理模式》被编入了“中国区域杂志社、当代改革文库丛书编委会”出的《与世界同步》一书中,并荣获“2002年度社会实践与理论创新贡献”一等奖。

靖边县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引洪漫地只是星星点点,不被人们引起重视。大面积的涧地,都没有治理措施,洪水一来,涧地里的农作物就被淹没,基本没有收成。自从小流域重点治理以来,段云瑞不断总结经验,在全县推广“引洪漫地治理模式”,解决了洪水的危害,变害为利。靖边县的引洪漫地由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三万多亩,发展到2002年的13.5万亩。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段云瑞根据靖边县地形地貌三个不同类型区,采取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风沙区,以林草治沙和水利治沙、大力发展水浇地和庭园经济为主。加快荒沙绿化,优化产业结构,开发主导产业,走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路子。梁涧区,主抓“治山理水,固沟保涧”,筑拦洪坝,发展引洪漫地,打机井发展水浇地,坡耕地上等高灌木带和涧地林网化,走特色农业的路子。丘陵区,采取上拦下堵中间削的办法,梁峁顶营造草灌防护林,陡坡耕地还林还草,发展适宜本地区的经济林果,近村缓坡发展机修宽排梯田,沟道筑坝淤地,走生态农业的路子。通过重点治理,初步形成了“缓坡梯田化,陡坡林草化,沟道坝系化,滩涧水利化”的格局。

无定河流域重点治理带动了全县的水利水保事业。截止2002年,无定河重点治理新增治理面积2118平方公里,占无定河总面积的48.6%。全县有水土保持林345万亩,森林覆盖率44%;有库坝1224座,库容10.14亿立方米,基本不向黄河输送泥沙,年输沙量由建国初期的5660万吨,减少到现在的616万吨,削减了89%。

靖边县水利水保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是靖边县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凝聚着历代水利水保科技工作者的奋献,凝聚着党和政府以及各级业务部门对老区人民的一片深情厚爱,也凝聚着段云瑞同志四十年奋斗的心血。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无定河靖边县靖边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靖边采油厂
靖边县武术协会到登封开展武术游学活动
绿的靖边
靖边政务中心:“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陕北土地革命的诗意书写
无定河流域洪峰流量的空间变化统计分析
探问无定河
靖边小米
无定河流域槐理河95.9.1暴雨洪水调查分析
我县马铃薯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