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汉江综合整治的堤防填筑质量控制

2014-04-07 03:40黄利忠勉县水利局陕西勉县724200
陕西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堤身汉江砂砾

黄利忠(勉县水利局 陕西 勉县 724200)

1 汉江干流堤防现状

汉江在经历了“81·8”和“90·7”两场大洪水袭击之后,沿江群众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治江运动。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防洪工程建设,汉江平川段新修堤防52.02km,加高培厚堤防152.58km,砌护岸基48.52km,基本形成了农防抗御20年一遇、城防抗御50年一遇的防洪体系,但限于当时建设条件制约,堤防修建标准偏低,主要存在堤身断面单薄、填筑密实度不够、砌护标准低、基础埋深浅、局部堤线不顺畅等问题。以勉县城区段堤防为例,近几年共加高培厚堤防13.5km,改建堤防1.5km,经前期设计及地勘部门对原有堤防勘察及触探试验可知:堤顶宽度3.0m~7.5m,迎水坡坡比1∶0.75~1∶1,堤身填筑大部分以细砂和粉土为主,其余为砂砾或素填土,堤基大部置于粉土、粉质粘土、淤泥质土、细砂、砾砂和卵石层之上。查勘结果总体认为存在堤身稳定性不够、填筑碾压不密实、容易出现冲刷和渗透破坏等问题。

2 堤身填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汉江综合整治堤防典型断面设计是依据河势变化特点、功能需求而定,基于梯形断面,有岸堤结合、堤路结合、堤身加设散步平台等几种型式。设计要求一般为砂砾料填筑,每米断面填筑方量在50m3~150m3之间,筑堤材料一般就近河滩取用。工程实施以来,发现一些施工单位违规使用筑堤材料,堤基处理和堤身碾压回填不规范,使堤身填筑质量大打折扣,质量风险增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筑堤材料不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根据地质勘察,汉江河床及漫滩岩性为全新统冲积层,上部为褐黄色粉砂、粉土,局部为粉质粘土,下部为细、中砂及砾、卵石层。由于汉江平川段河道常年人为采砂,造成河道内存在大量人工筛选后的卵砾石弃料,缺失中细粒料,实地检测认为人工扰动后河道内冲积砂砾石层级配总体不良,不宜作为堤防填筑用料。实际施工中发现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不按业主划分的砂石料开采范围取料,而是就近河滩选取筑堤材料,致使淤泥质土、杂填土等粘性土混入,粘粒含量有时达到30%以上。粘粒的掺入不仅在压实过程中出现“弹簧土”,而且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容易造成不均匀沉陷。另外,为了方便省事,有些施工单位把原来采砂后剩余的卵砾石充当筑堤料,其最大粒径甚至达到300mm以上,由于缺少中细颗粒,块间空隙大,难以碾压密实,容易形成渗水通道;还有些施工单位由于计划不周或为了赶抢工期,直接使用水中捞出的砂砾料上堤,砂砾料含水量明显高于最优含水量,碾压过程中形成泛浆,难以达到密实度要求。

(2)堤基未做处理或处理不彻底。

由于加高培厚和改建堤防位于汉江一级阶地,堤基大部分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岩性以粉砂、粉土为主,在饱和状态下,受地震应力或其他震动应力影响,可能发生液化,不宜作为堤防基础持力层,设计建议在埋深不大的情况下将其挖除,使堤基置于下部砾砂、砾石和卵石层上。施工中发现部分堤段堤基仅作一般清表处理,未对含水量极高的饱和粉砂、淤泥质土、杂填土等进行开挖或换填处理就直接填筑;有些部位缺少原基碾压环节,未经原基密实度检测取样是否合格就直接填筑上层土料;未按照规范要求从低洼处分层填筑而是随原有地形填筑,致使有些低洼部位摊铺厚度超过1m以上;堤基清表填筑界限不清,现场施工混乱,造成欠挖漏振情况时有发生。

(3)填筑和压实作业方法程序不到位。

由于堤身填筑战线长、体量大、机械施工、过程重复的特点,造成填筑过程中摊铺厚度随意性大。要求铺土厚度一般不超过50cm,实际摊铺厚度达到70cm以上。要求从低到高分层分段填筑,实际填筑中有些以高处控制低处,使低洼处局部填土厚度甚至达到1m以上;有些随高就低,工作面不平整,造成碾压层数不够。砂砾料含水量波动幅度大,不能达到最优含水量要求,造成碾压效果差。在处理新老堤接触的关键部位时未按要求形成1∶2台阶进行搭接,造成接茬处不均匀沉陷。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未按规范要求进行。对碾压死角、临时堤路交叉口重视不够、处理仓促,造成局部沉降过大。

3 堤身填筑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堤防填筑施工质量控制就是依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参照现场试验确定的压实曲线各项参数,通过仪器检测、标尺丈量、肉眼观察的办法优选筑堤材料,规范填筑行为,强化过程监督,达到碾压密实的要求。

(1)严格控制筑堤材料质量。

汉江综合整合筑堤材料设计以砂砾料为主,局部地段因材料限制也采用中细砂或粉质粘土。对砂砾石而言,良好的颗粒级配是影响压实的首要因素,应重点控制。当所选材料与设计要求各项指标有较大出入时,可通过人工级配拌制砂砾料,并重新对其物理力学指标进行检测,确定碾压参数,否则,即使达到密实度要求,也可能因渗透大、超过允许水力坡降而造成渗漏隐患。其次,对粉质粘土、中细砂而言,含水量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出现含水量偏离最优含水量时,要及时通过干湿料搀和、加水或晾晒等办法使其接近最优含水量。三是通过肉眼观察,对粒径超标、杂质含量过大的上堤料,要及时清除出场,保证原材料合格。

(2)重视对堤基的检测和处理。

对汉江综合整治而言,因堤顶兼作防汛或景观道路,大部分需要硬化或铺装处理,如果出现过大沉降,势必造成路面开裂破损,影响使用寿命。对地基情况复杂的地段,应邀请设计、地勘部门现场勘查,确定处理方案。对一般软弱堤基,如果埋深小于1.5m,建议挖除换填;对埋深大于1.5m以上的软基,可通过抛石挤淤办法处理;对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堤基,应根据地形分段填筑,横向地面坡度大于1∶5时应削至1∶5以下,纵向按照由低到高分层分段填筑。其次,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原基密实度检测,未经检测或密实度未达标的应重新碾压并检测合格。遇到穿堤排水管沟或地下水流,要做好管沟加固延长及截水、盲沟排水措施,以防留下后患。

(3)强化堤身填筑碾压过程控制。

汉江作为二级堤防,规范要求的无粘性土填筑的相对密度不应低于0.65,单元工程压实合格率新堤不低于90%,老堤加高培厚不低于85%,且不合格土样干密度值不低于设计干密度值的96%。按照以上规范要求,堤身填筑碾压应分层分段进行,只有下层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施工。上层铺料前,首先应撒出铺土边线,设立厚度标杆,检查新旧堤搭接处是否开挖至1∶2台阶状;进料时检查筑堤料是否合格,计算好铺料方量后有计划进料,按照倒退铺料办法进行,严禁超厚度铺料。碾压时严格按照“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平行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0.5m,垂直堤轴线方向不应小于3m”的要求施工,碾压结束后按照要求频率检测或抽检,只有在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施工。

4 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中的责任

(1)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对照合同承诺,配备责任心强、业务精炼的专职质检员严密跟踪堤防作业过程质量行为,始终保持堤防施工能够有序进行。

①在业主划定的料场范围内,选取土料进行碾压试验,将取得的碾压试验曲线报监理和业主同意后使用。②建立工地简易试验室或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土壤颗粒、含水量、碾压密实度等指标随时进行检测。③按照放线位置和规范要求范围进行堤基清理和开挖,对不良堤基按照商定方案处理。处理结束并经密实度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堤身填筑。④堤身填筑过程中,现场施工员要画出铺料边线,分段控制铺土厚度,指挥碾压机械工作,特别对接茬部位、碾压死角做好处理,发现作业程序不符合要求及时改进。⑤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监理批准的检测计划做好自检工作,及时出具上道工序密实度检测结果,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监理单位要强化堤身填筑施工过程监督,对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工序运行、施工报验、质量抽查情况进行检查通报,及时纠正存在问题,严防工程质量问题出现。

①现场核查施工单位上报的土料碾压曲线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做出使用与否的回复。②对堤基清理开挖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重点对软弱地基处理、坑槽填筑、地基碾压环节全程监控,做好地基层的密实度抽检。③做好填筑部位的填料质量、铺料厚度、碾压遍数、接茬处理、工作面平整度等工序质量控制,按照规定频数进行密实度检测,确保上层质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施工。

(3)业主单位要依照合同约定,督促相关方认真履行职责,对屡次违反规范标准的建设行为,要按照合同约定给予处罚甚至解除合同。

①指定取料范围,抽检施工单位所用砂砾料是否合格。②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做好软弱地基处理方案论证,做好地基层的密实度抽检。③巡回检查填筑部位的填料质量,按照规定频数进行土料密实度抽检,确保各层填筑质量在可控范围内。④督查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现场人员到岗和履职情况,对脱岗或不认真履职行为进行处罚,甚至解除合同,清理出场。

5 结语

堤防填筑施工是防洪工程的关键环节,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轻者影响使用效果,重者造成溃堤,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重视对堤防填筑的质量控制,对汉江综合整治这样的重大民生工程,意义深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堤身汉江砂砾
汉江春晓
一种基于胶结因子谱的砂砾岩胶结程度的判定方法
施工期堤防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黄湓河新胜段堤顶裂缝成因分析
城市河道边坡病害成因分析及加固方案讨论
汉江之歌
浅谈天然砂砾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砂砾桩处理沼泽段软土地基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