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堡川灌区抗旱工作规划与建设

2014-04-07 03:40
陕西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抗旱灌溉农业

李 锋

(渭南市石堡川水库灌溉管理局 陕西 澄城 715200)

1 石堡川灌区农业现状

石堡川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与渭北黄土高塬接缘地带,地处渭北旱塬,包括洛川县、白水县、澄城县17个乡镇,土地面积159.67万亩,其中耕地面积76万亩,设施面积4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灌区作物逐步形成了以小麦、玉米、苹果为主,蔬菜、烤烟秋杂并举的作物布局。以渠、井、窖等多水源保证的大棚蔬菜从无到有,发展到0.2万亩规模;大田蔬菜0.8万亩。烤烟面积1万亩左右。随着灌溉条件的改善,灌区复种指数现已达到1.35。灌区业已形成小麦40%、春玉米10%、苹果45%、蔬菜2.5%、烤烟2.5%的稳定种植比例,其种植结构构成了该区域农业生产模式。

2 灌区农业抗旱工作中存在问题

石堡川水库工程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属典型的“三边”工程,建设标准低、工程配套不全,挖方渠道多,“灌中旱”、“渠边旱”很多,特别是工程已运行30多年,达到工程使用寿命,设施老化失修,运行效率低,干、支渠衬砌冻胀破坏严重、完好率低,渗漏损失大,“卡脖子”及险工险段较多,造成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低,浇地成本大,致使灌区工程效益难以充分发挥。

3 石堡川抗旱工作规划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石堡川灌区受大陆性气候影响,蒸发量显著大于降雨量,且经常出现冬春夏连旱气候特征。由于灌区长期干旱少雨,给城乡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并严重制约了灌区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特别是2008年冬季至2009年春季以来,灌区遭2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粮食生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当前灌区抗旱减灾工作基础薄弱,抵御旱灾能力不够,抗旱减灾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抗旱工作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因此通过编制和实施抗旱规划,能够逐步提高灌区抗旱减灾能力和管理水平,主动应对日益严重的干旱灾害,最大可能地减轻旱灾损失,为区域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4 石堡川灌区抗旱规划的建设内容

4.1 修建泵站解决灌区“灌中旱”、“渠边旱”

在干渠以北及支渠修建16座固定抽水站,其中16座泵站设计总流量2.7m3/s,总装机容量3586kW。新建各类渠系建筑物9217座,按50%灌溉保证率,年平均可供水997.9万m3。受益区分别位于澄城县冯原镇、刘家洼、罗家洼乡和白水县纵目乡、史官乡,涉及33个行政村,168个村民小组,扩大灌溉面积7.2万亩。对这些抽水站由灌区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配备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维修养护,确保机电和水泵设备正常运转。

4.2 建设灌区旱情预警系统

根据灌区设施控制面积,在灌区分区域建立健全灌区旱情监测预警网络。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站。拟建立5个固定站、20个移动站点和60个旱情信息采集站,配置相关设备;在灌区建立灌溉试验站,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新建站房、试验室、常规仪器设备和用具、办公设施、征用试验田,开展气象观测、土壤理化性质测定、各类农作物的灌溉及农业引种、品种比较等田间试验项目,建设田间试验示范田块,运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引导群众种植优质高效作物,充分发挥其试验、示范、引导作用,服务指导灌区农业生产;健全“三情”测报监测站网。完善澄城、王庄、冯原、史官、路长五个基层管理站雨情、墒情和苗情监测点,进行“三情”测报,定期对测点的降雨和土壤含水率进行测定;根据设施控制面积建立区域性信息采集站和蒸发站,在灌区建立蒸发站55个,配置相关设备,使之布局合理,观测作物生长状况,建立信息快速反应机制,保证信息及时传递,使管理局能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旱情信息,为灌溉工作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科学依据。

4.3 加强抗旱服务组织体系建设

石堡川抗旱服务队曾在上世纪90年代组建并开展工作,成立之初,仅购置了4台机泵及相应装备,经多年使用,抗旱设备陈旧、破损,长期带病运行,根本满足不了大旱之年受旱农田的用水需求。根据灌区实际,在现有抗旱服务组织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充分利用抗旱服务队机动、灵活的特点,切实全面解决灌区的“水中旱,渠边旱”问题,满足群众用水需求。应先对原抗旱服务组织进行充实和壮大,组建抗旱小分队,干渠和每条支渠(分支)配设流动性抗旱提水小分队,隶属五个基层管理站管理。抗旱服务总队沿干渠共设10个抽水点,各抽水点配置一套抗旱设备。根据支分渠长度、控制面积和地形,建立40个抗旱小分队,对其进行抗旱抽水设备和机具的配备,包括运输机械、柴油机、发电机、水泵、管道、电缆及附属配套设施,确保抗旱工作顺利开展。

4.4 加强末级渠系改建,解决灌区最后一公里问题

针对石堡川灌区末级渠系配套不全和跑冒滴漏严重问题,应先完善末级渠系配套和建筑物配套,健全斗分渠量水设施,改善末级渠系工程设施条件,提高水利用系数,保证全灌区群众抗旱用水,全面受益,发挥骨干工程整体效能。目前灌区斗渠以下工程布局基本合理,仅作局部调整,主要对1m3/s流量以下田间渠道工程,配套良好或地形落差小的田块,实施斗渠U型衬砌;在地形自然落差较大,具备采用低压暗管输水条件的地方推广低压暗管防渗形式,同时对渠道进行防渗技术措施,对各类建筑物进行改建配套。总体布局原则为:结合行政区划,斗渠间距控制在300m~500m,根据灌区台塬地形的特点,兼农渠作用。个别斗渠,根据畦子走向及畦长,设下一级渠道—农渠,直接配水至田间。

4.5 加大节水灌溉技术宣传力度,合理确定常规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

根据地形,优化灌区灌溉管理制度,在工程配套较好的地方,对麦田等大田作物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实施膜上灌溉,利用地膜保温作用,在麦后余膜中复种豆类作物,使灌区变一年一熟制为一年两熟制,发挥光热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灌区国民经济的综合效益。石堡川灌区北高南低,灌溉田块多为梯田,田面基本平整,通过筑埂打畦、高茬蓄水、碾压覆盖等农业生产技术措施进行小畦灌溉,在地形有落差的田块进行有压喷灌,在有自压喷灌条件的凹地或高收益的果园,可充分利用地形自然优势实施微喷灌和微灌工程。总之通过典型示范,建设一批好的样板工程,推动节水技术全面展开。

4.6 调整灌区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内部改革

调整灌区农业产业结构,深化内部改革,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在灌区发展“两高一优”农业,构建以小麦为主,果林配套的农业经济模式,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在荒山、荒沟形成以林木、牧草为主的生态模式,使石堡川灌区成为一个粮食自给自足、经济富余、环境优美的生态型灌区。在灌区管理单位进行全方位改革,依据灌区规模,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建立完善高效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水费改革措施,形成一个体制合理,运行机制灵活、水价合理的新型灌区,逐步建立符合灌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定位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长效发展机制。

5 结论

灌区抗旱工作就是要把保障农业供水生产和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在灌区抗旱工作中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防御重大干旱灾害的能力,完善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实现区域农业生产、生态全面抗旱,最大程度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为区域农业生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抗旱灌溉农业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