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石堡川水库干渠改造与效益分析

2014-04-07 03:40王永红
陕西水利 2014年2期
关键词:渡槽干渠填方

王永红

(渭南市石堡川水库灌溉管理局 陕西 澄城 715200)

1 石堡川水库的作用

石堡川水库位于洛河一级支流石堡川河上,大坝地处洛川县石头乡盘曲河村东500m,水库库容6375万m3。灌区位于渭南市北部,涉及白水、澄城两县14个乡镇180个行政村,设计灌溉面积4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1万亩,解决了灌区内15万人、50万大家畜的人畜饮水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库又承担澄城县城的生活用水任务,年供水500万m3,2012年该水库规划向白水县城进行生活用水补给,计划补水1200万m3,为当地农业增收、经济发展起到了骨干工程枢纽作用。

2 石堡川水库干渠工程现状

干渠是水库向灌区供水的主要干线。目前石堡川水库现有干渠1条,起于水库放水洞出口,止于澄城县西河倒虹八支口,全长38.7km,设计流量 9m3/s,加大流量 11.5m3/s。起点高程904.25m,比降1/2000,其中有5.3km干渠为绕山明渠,为石渠段。库水通过石渠段从黄龙山麓流出,分别有四座隧洞,通称一号、二号、三号和四号隧洞。由于该灌区地形复杂,干渠要途经四座大沟,分别由聿津河渡槽、枣园沟渡槽、张索双曲拱渡槽、石索双曲拱渡槽、北彭衙西沟、东沟渡槽将库水送过,在输送途中还分别要经过落雁填方、孙家山西沟、孙家山西沟、东孙家山填方、郭家山庄填方等五座土填方,这段干渠长15km,其所经地段地形复杂,修建之艰难,动用劳力之多,堪与上世纪“红旗渠”媲美。

3 石堡川水库干渠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3.1 干渠渗漏与渭北旱塬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石堡川水库石渠段经过四十多年运行,由于渠基地质条件差,岩石风化,基础变形,渗漏损失严重,水量浪费大,仅5.3km石渠段水量损失就达到18%,年渗漏量约540万m3。石渠段虽然经过两次防渗改造,过水断面却减小18%,干渠输水只能按其70%的流量运行,致使渠道过水能力降低。近几年来,为了保证干渠运行安全,渠道过水能力只维持在6m3/s左右,无法满足灌溉和城市供水的需要。现状干渠交通条件差,改造工程投资大。由于渠基基础条件差,即使进行内衬防渗,也不能适应渠基的变形造成的威害,仅是治标,不治本,通过干渠改线,可消除渠基带来的不利影响。从长远看,石堡川水库不仅承担灌区农业用水,而且可能承担县城供水、工业用水,采用隧洞输水,对防止水质污染、节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干渠运行现状与适时抗旱之间的矛盾

干渠所经的四座输水隧洞因衬砌勾缝脱落,砌石风化,内水外渗,尤其是3#和4#隧洞,干渠输水时在当地群众的红苕窖内均有水出现,曾多次因渗水引起矛盾纠纷;途经的六座渡槽老化失修,槽墩沉陷造成槽身多处裂缝,渡槽与渠道接茬渗漏严重加之冻胀作用,致使渡槽多处漏水,灌溉期间必须加派专人看护;桥面栏杆缺损,为渠道巡护和行人埋下了安全隐患;五座土填方在施工时量大线长,因质量缘故,加之群众运动,填方碾压不实,与边坡结合部未能经过严格处理,大都出现不同程度沉陷裂缝,经观测沉陷量达到0.6m~1.2m。加上灌区处于副热带气候,黄龙山脉抬升,容易发生强降雨,造成土填方损毁、决口,边坡滑塌,涵洞塌方。这些事故频发,每年管理单位投入到该段的抢修费用均在200万元以上,加之事故发生段交通条件差,维修、抢险不及时,不仅贻误灌溉时机,也使水库不能及时给灌区供水,造成农业减产。

3.3 干渠供水生产与水库防汛安全之间的矛盾

石堡川水库坝址以上流域面积820km2,设计库容 6220万 m3,其中兴利库容3235万m3,滞洪库容2400万m3,死库容585万m3。2002年石堡川水库实施除险加固,2008年水库加固工程经过竣工验收,汛限水位由原来的929m提升到936m,不仅使原来设计库容得到恢复,也使水库总库容增加至6375万m3,水库运行也由年调节变成多年调节。但是由于干渠输水能力不足,输水时事故频繁发生,水库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每年约有2000万m3的水从水库下泄,不能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在贫水的渭北旱塬造成水资源无谓的浪费。

4 石堡川水库干渠改造方案优选分析

4.1 石堡川干渠改良方案

对干渠进行改良,包括对正运行的干渠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对石渠段用C20砼厚12cm进行衬砌,并配备φ6@200钢筋网对渠堤和部分山崖进行加固,对现状的四个隧洞进行内衬砼防渗加固,对六座渡槽用新型涂料赛柏斯进行加固防渗处理,对高填方渠道进行打孔充填灌浆,此项方案工程估算投资在1.45亿元左右。

4.2 石堡川干渠改线方案

其改线方案是用隧洞对该段干渠进行裁弯取直,改线设计隧洞一座,为4级建筑物,起于石堡川水库干渠135m处,呈直线至白水县史官镇东孙家山村北,长7.7km,替代明渠输水,该隧洞设计流量为8m3/s,加大流量10.5m3/s,进口高程 904.18m,出口高程893.20m,高差10.98m,比降1/720。采用城门洞型,按明渠均匀渠过水断面,出口水位与干渠水位一致,避免洞内雍水或水面跌落,经计算设计洞宽3.0m,洞高2.8m,采用现浇C25钢筋砼衬砌,厚30cm,每10m设计伸缩缝一道,对洞顶120°范围进行回填灌浆,孔距4m,洞后明渠长0.215km,与原干渠三支口相接。结合地形,在实施过程中,布设施工竖井3座,作为施工出渣、通风闸,竖井内径1.8m,采用C20钢筋砼衬砌,厚0.25m,1#竖井井深60.92m,2#竖井井深126m,3#竖井井深179.7m。工程大概投资在1.60亿元左右。

4.3 干渠改造方案的对比分析与选择

在干渠改造的两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只是对干渠进行防渗加固处理,暂时解决渠道输水中出现的险情状况,不能彻底消除干渠输水出现的渗漏问题,尤其是石渠段,一到抗旱关键时刻,该段经常发生渗漏滑塌,抢修不仅浪费资金,更会影响到灌区抗旱工作开展。干渠改线通过改线可替代干渠长度14.815km,减少5.3km石渠段、4座隧洞、6座渡槽、3座高填方运行带来的各种病害、险情,隧洞洞线地面高程在1100m~890m这间,沿线分布有5条沟道,但沟底高程均在925m以上,高于洞线30m以上;在地形地貌方面,隧洞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按Ⅶ度设防,符合工程建设要求;隧洞洞线上部出露地层以中—上更新统洪积及风积黄土状亚粘土,在洞线进口山体基岩裸露,在各沟道底部有基岩出露,参考白水县史官镇东孙家山一带机井地质资料,在隧洞出口处基岩埋深高程约830m;在地层岩性方面,改线隧洞前段洞身围岩为砂岩,其它段为黄土,该段地层岩性适合隧洞开挖;在地下水埋深方面,在开挖隧洞出口东面的孙家山村一带,打有许多眼大口井,通过对周边这些水井地下水进行观测,该地域地下水埋深80m,水位在806m,地下水位均低于洞底;干渠改线区所属各村均已修建进村沥青路与乡级公路连接,便于施工机械进出场地及材料运输,交通条件便利。施工用电可就近从附近村网接引至工地,也可采用发电机发电,施工用水可就近拉水运至工地。目前水利施工隧洞开挖技术越来越成熟,为灌区干渠改线提供了技术保障。

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干渠改线由于方案具有安全、节省维修费用、线路短、水利用率高的优点,为彻底根除干渠运行险情状况,宜选用第二种方案,对灌区现有的干渠进行改线,彻底消除渠道运行中出现的险情,根除水库供水与灌区抗旱工作的“肠梗阻”。

5 干渠改线效益分析

石堡川水库干渠改线工程完成后,从放水洞口到三支口,水利用系数可以提升至0.95,按灌区每年渠首引水3000万m3,年可节余水量600万m3,多灌溉5万亩果园,按亩均增产500kg苹果,可增产苹果2.5万t。灌溉增产调查资料及2013年农产品影子价格,经分析计算,正常运行期所产生的灌溉净效益为5000万元,则灌溉净效益为2000万元;间接效益按灌溉净效益的15%计算,则为300万元。同时干渠改线工程一旦实施完成,可节省每年原干渠维修费用200万元,有利用灌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6 结论

石堡川干渠改线具有投资小,规模适当,效益显著,不具投资风险,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具有长久功效的项目,同时可以根除石堡川水库供水生产的瓶颈制约,提高管理局的管理效益,实现灌区供水生产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项目。陕西水利

猜你喜欢
渡槽干渠填方
浅谈水利工程渡槽基础承台施工
不同压实度下黄土填方边坡失稳的模型试验研究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傍山道路泥石流渡槽设计
市政道路高填方区域土石混填技术研究
袁晓峰摄影作品欣赏
如何开展新闻踏访——“三千里干渠探访”报道体会
青海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输水隧洞全线贯通
黄土山区高填方沉降变形的研究
大型输水明渠高填方段渠堤防渗和稳定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