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精神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14-04-09 04:35方兴林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创业精神徽商经商

方兴林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 黄山 245041)

徽商精神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方兴林

(黄山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安徽 黄山 245041)

有效地解决当前国内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低和创业成功率低的双低局面,根本途径是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将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徽商精神融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借助于徽州人在经商过程中形成的开拓精神、团队精神、务实精神和儒商精神来强化当代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增强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徽商精神; 大学生创业; 创业精神

一、引言

大学生创业教育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各大高校,早在1947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就开设创业类课程。在我国,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9所大学为中国首批创业教育试点院校[1]5-6。一般认为,此举正式开启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此后创业教育逐渐在国内各大高等院校开展起来。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始在国内各大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诞生了一批大学生成功创业者,然而目前中国大学生创业依然面临着双低的局面,即创业率低和成功率低。中华英才网2010年度盘点指数显示中国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率是5%,其平均成功率则仅占这5%中的3%,相比之下,美国大学生的创业率达到20%~30%,其成功率达到了30%[1]5-6。创业率低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意愿不够,对创业有着过多的顾虑与猜疑,不愿意冒风险;成功率低说明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可利用的资源以及自身具备的综合能力不够,没有掌握成功创业的技能。无论是创业率低还是成功率低,其根本原因是创业这一活动的主体,即大学生创业者缺失创业精神,没有从其内心深处认同创业并唤起其创业的欲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9年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就提出:“必须将创新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何谓创业精神?现有的研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个体、企业和社会[2-4]。在此本文主要分析个体层面上的创业精神,即大学生个体创业精神。个体创业精神又称之为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所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创业者个体特质、创业机会识别及创业倾向等,其核心是创新精神,因此归根结底创业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创新精神或者说是首创精神。基于此,当前国内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那么创业精神又该如何培养呢?本文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深度剖析曾在中国商界盛极一时的中国历史十大商帮之一的徽商取得成功的本质,即徽商创业精神,并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用徽商精神来启示和指导大学生创业,藉此探索高校创业教育中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模式,同时也是为了找寻当前高校创业教育的文化支撑点。

二、徽商精神与大学生创业教育

(一)徽商与徽商精神

“徽商”即徽州商人,又称“新安商人”,一般指徽州府所属歙县、休宁、祁门、黟县、绩溪和婺源六县经商之人。据史书记载,徽商发端于东晋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木材等商品的经营。徽商曾雄踞中国商界达300多年,被称之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甚至形成了“无徽不成镇”的现象[5],[6]56-57。徽商取得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不是偶然而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源自于徽商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优秀创业品质,包括价值观、道德操守、思想意识等,今天统称之为“徽商精神”。

(二)徽商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

徽州属山区,重峦叠嶂,川谷崎岖,可耕地面积极其稀少,“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说法在当地流传甚广,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徽州的地形地貌。尽管如此,在“永嘉之乱”、“黄巢起义”和“靖康之耻”三个历史时期,中原人为了躲避战乱,纷纷大规模地迁徙到徽州,有限的耕地和不断增加的人口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以农业为主要生存方式的传统社会里,安稳地耕种土地是最理想的生活方式,然而徽州人面临的客观现实却无法实现这种农业生活方式,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形成了徽州人强烈的危机意识。面对危机和困境,徽州人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积极地思考如何才能活下去,面对有限的资源,他们选择走出大山经商。经商这一选择在今人看来是很平常的,然而在那个传统的封建社会,选择经商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的。首先,“士农工商”的传统思想把社会人分成四类,重农轻商,商人是最被瞧不起的一类人,徽州人选择外出经商需要承受极大的社会压力;其次,徽州特殊的地形结构,使得徽州人要想走出层峦叠嶂的大山异常的艰辛,陆路有山障,水路有险滩,徽州人选择外出经商需要承受极大的意外风险;再次外出经商意味着离开家乡,离开自己的亲人独自漂泊在外,寂寞、空虚和愁闷一次次地考验着徽州人,徽州人选择外出经商需要承受极大的亲情压力。然而所有的一切均没有难倒徽州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使得他们克服了一切的压力,最终取得成功。

纵观当今的社会,我国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大学生毕业面临的选择是就业、考公务员、考研、出国等,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局限于研究型和应用型,总的来说,大到整个社会,小到一个家庭,均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育。然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阶段,年年扩招致使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加,就业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甚至在萎缩,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甚至是“毕业即失业”。通过对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当前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困境与那时的徽州人面临的困境是类似的甚至是一样的。传统的农业社会,徽州人想耕田,然而没有田可供他们耕种;当今的社会,大学生想找工作,可是没有那么多的就业岗位。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借用徽商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来激励和教育当代的大学生,使得他们丢弃传统的就业思想,更新观念,树立既要就业也要创业的思路。在就业岗位资源稀缺的情形下,当代的大学生要学习徽商,勇于创造岗位资源,从而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国家方针。综上,徽商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可以用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动力,激发起创业的热情。

(三)徽商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

如前文所述,徽州人大多是移民,为了躲避战乱,中原名门望族大量迁移至徽州后,他们依然保持原有的宗族体系,聚族而居,昭穆有序,族规家法甚是严明。这种宗族体系在维护了封建家族势力和秩序的同时,给徽州人经商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精神寄托和凝聚力,使得远离家乡的徽州人在外乡能够团结互助,从而形成团体力量,相互扶持,共同发展,这对徽商最终雄霸商界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属于同一宗族的徽商,他们采取“帮”的策略,相互支持,首先经商富裕起来的徽商往往不吝去帮扶族人经商,从而共同走向富裕,这种帮扶甚至写进了徽州宗族的族规和家规中。此外,徽商为了巩固这种宗族互助的团队精神,他们会在经营之地建立“徽州会馆”,以此来强化宗族意识,从而提高行业竞争力。

大学生在选择创业初期,由于受到资源的限制,不可避免地会在资金、场所、人员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困难,如果不能够适当处理和解决困境,大学生创业均会以失败而告终。如今,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徽商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引导当代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应当具备团队意识,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借助徽商经商之道,培养学生如何经营人脉并利用人脉组建团队,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时应该尽可能合理地利用同班同学、同校校友以及家庭亲戚等宝贵资源,充分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为创业服务,让大学生意识到在创业时团队的力量比个人的力量更能抵御风险。此外,也应当培育学生“反哺精神”,一旦创业成功,那么成功者有义务和责任去帮助后来的大学生创业者,让其少走弯路。借鉴徽商精神,大学生团队的概念应当无限放大,同校、同省的大学生在创业时都可以合理地利用这种“血缘”关系,共同抵御风险。

(四)徽商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胡适曾说过:“一般徽州商人多半是以小生意起家,刻苦耐劳,累积点基金,逐渐努力发展,有的就变成了富商大贾了。”[7]98-99在“士农工商”的传统社会中,徽州人顶住压力选择外出经商的根本原因是他们面对这无田可耕的困境,家境日益贫寒,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他们被迫选择外出经商。正是因为家境贫寒,因此他们不可能一开始就做起大生意,他们只能积跬步而至千里,靠着一点点的小本钱起步,正是因为本钱小,因此他们需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和辛劳才能获得成功,这也正体现了徽商的务实精神。此外,还有一类徽商,起初家境贫寒以至于他们连“小本钱”也没有,此时他们会选择去替那些宗族中已经丰饶的徽商们打工,一方面学习经商的经验,另一方面也是在积累本钱,藉此完成从学徒到老板的身份的转变,进而发家致富,务实的精神在徽商身上再一次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当前大学生创业失败率很高,当然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创业失败或者说不愿意创业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好高骛远,极度缺失徽商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一方面,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吃穿不愁,等到毕业的那一天,让他们披星戴月、不辞辛劳的从零做起,开始艰苦、漫长的创业旅程,他们从一开始就胆怯、害怕选择创业,因为他们无法承受创业过程中的辛苦;另一方面,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毕业生,一旦选择创业,他们会选择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这些“一夜暴富”的创业成功人士作为榜样,梦想着自己的创业过程也会和他们一样,一夜成名、暴富,自己所创的业可以改变世界,自己的公司一定要成为世界500强,要成为上市公司等等。这些雄心壮志固然是好,但是却不是那么容易实现。抱有这些想法而创业的大学生,一旦在创业过程中受到一点挫折就会一蹶不振,继而创业失败。综上所述,当前大学生创业确实需要务实精神,今后可以借鉴徽商脚踏实地、从小做起、从零做起的经商经历予以培养。

(五)徽商贾而好儒的儒商精神

地处皖南群山之中的徽州,伴随着中原士族的迁徙,自古以来就浸润着浓厚的儒家文化传统,素有“东南邹鲁”之称。特别是在南宋以后,程朱理学思想在徽州文化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新安理学”成为中国思想史上有着深刻影响的学派之一。儒家思想,是积淀于徽商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因子,徽商与晋商、宁波商等其它商帮的显著不同在于徽商“以儒道经营”,按照儒家的道德规范来经商,因此徽商也被称为“儒商”,徽商“以儒道经营”的经营道德的显著之处包括“诚信”和“义利”。在中国封建社会,民间普遍认为“无商不奸”,然而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徽商却坚持诚信为本,徽商胡雪岩将假虎骨付之一炬,徽商胡开文徽墨厂将质量有瑕疵的徽墨沉于水池等广为传扬的徽商故事,用事实证明徽商以义取利的诚信品格。

如今,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当今的社会诚信越来越缺失,三鹿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地沟油事件等诸多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现代商人的诚信品质。大学毕业生在创业初期,由于不断地投入资本而短时间内很难盈利的窘境常常会导致他们选择以投机取巧方式实现快速盈利,然而也正因为如此而最终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诚信是经商最为宝贵的资源,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因此,在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颂扬徽商诚信的品质,以此来教育当代大学生,使得他们懂得诚信的可贵并传承和发扬徽商的诚信品质,树立诚信的创业观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徽州商人在300多年经商过程中所形成的徽商精神是徽州人经营理念和处世哲学的集中体现,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今天安徽省特别是黄山市人民的骄傲,作为后人,我们理应更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大学生创业在我国才刚刚兴起,创业之路注定是一条布满荆棘的不平坦之路,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首先必须具备创业精神。当前国内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培训的时候,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来开展创业教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徽商的创业精神正是一面镜子,借助于这面历史的镜子,增强创业教育的有效性,藉此提高大学生创业品质,从而提高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进而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1]吴运迪.大学生创业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叶锡恩,余斌,孙国斌.论田家炳创业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35(3):45-49.

[3]时鹏程,徐磊.论企业家精神的三个层次及其启示[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2):44-51.

[4]樊晶,付明明.论对大学生创业领导力培养和提升的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2011(11):36.

[5]陶锐,汪锋.传承徽商精神的现实意义探讨[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9):141-143.

[6]潘小平.徽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

[7]朱万曙,谢欣.徽商精神[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TheApplicationResearchontheSpiritofHuizhouMerchants’intheUndergraduateEntrepreneurshipEducation

FANG Xing-lin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uangshanUniversity,Huangshan,Anhui245041)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poor entrepreneurship and low success rate among domestic college graduates,a basic way is to inspir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mo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introduce typical local characteristics Hui spirit into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With the aid of Huizhou businessman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doing business with pioneering spirit,team spirit,pragmatic spirit and intellectual businessman spirit,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spirit and enhance the university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spirit of huizhou merchants;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ve undertaking; entrepreneurship

2014-06-03

方兴林,1983年生,男,安徽安庆人,助教,研究方向:信息系统与管理、大学生创业。

G641

A

1671-9743(2014)09-0123-03

猜你喜欢
创业精神徽商经商
集体记忆中的大庆创业精神建构与整合
从部队到经商,从员工到老板,从200万到2个亿,看好润刘爱民三十载奋斗史
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实用人机交互”教学改革
哪些方言有利于经商
徽商回归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徽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明清时代的徽商与江南棉布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