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本科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研究

2014-04-09 04:35李红绿
怀化学院学报 2014年9期
关键词:专业本科译文师生

李红绿

(怀化学院 外语系, 湖南 怀化 418008)

英语专业本科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研究

李红绿

(怀化学院 外语系, 湖南 怀化 418008)

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翻译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反思传统翻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不足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观为理论依据,探讨如何将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中,如何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翻译市场的互动贯穿于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

英语专业; 交互式; 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翻译教学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大学本科外语院系一直以来是培养翻译人才最重要的地方。自2006年至2012年以来在中国高等学校中,除了将翻译作为一门课程或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外,有57所学校设立了翻译本科专业,159所设立了翻译硕士专业(MTI)[1]50。翻译教学效果与翻译人才的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切实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既是翻译学科建设的根本要求,更是翻译市场对当前翻译教学所提出的挑战。但是迄今为止,我国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改进传统翻译教学模式。本文尝试探讨如何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翻译教学中,以求进一步提高翻译教学质量,有效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翻译教学目标。

二、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翻译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的绝对权威,其权威性贯穿于师生交往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剥夺了学生的参与权和发言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非常突出,如在授课模式上,很多翻译教师采用“讲授法”,翻译课被上成了“精读课”、“语法课”。教师的主要角色是讲授者而学生则是倾听者。教师讲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当指挥者。学生一边听一边做笔记,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当作真理全盘加以接受,很少有学生提出疑问,整个课堂井然有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始终是课堂交往行为的绝对中心和主体,师生之间没有对等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在批阅学生作业后,在课堂上对照“参考译文”来讲评学生译文或者是将参考译文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对照找出错误。这种教学模式显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此外,大部分高校在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内容上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现象。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传统教学模式虽有可取之处,但值得大力改进。苗菊甚至指出:“经历了长期教学实践的检验,这种教学方式不是掌握翻译技巧、发展翻译能力的有效方法,而是使翻译教学滞后的原因之一。”[2]50因此,笔者试图以建构主义观为理论依据,探讨如何将交互式教学模式应用于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中,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翻译市场的互动贯穿于课堂教学前、课堂教学中和课堂教学后三个阶段,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主旨,使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有很多学者尝试对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进行界定。伍小君认为:“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是从认知活动的规律出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提出的翻译教学改革的一种思路;是针对传统翻译教学中囿于教材或语言现象,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提出的。”[3]123钱春花认为:“交互性翻译教学模式是通过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师生与翻译市场交互等交互形式,通过交流、对话、讨论等交互学习方法,力图克服传统翻译教学的不足,创造师生、学生互动的教学环境,激活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以期获得最佳教学效果。”[4]19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的内涵达成了共识,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翻译市场之间的互动。

交互式教学理念对于翻译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国内外学者都有阐述。外国学者如Davis(2004)对如何在译者培训中创造有效地学习和教学环境以增强师生互动进行了探讨。Kiraly(2000),Colina(2003)也对于交互式翻译教学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如陈葵阳(2005)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讨论翻译课堂教学的策略,伍小君(2007)开展了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交互式教学研究,戴建春(2011)开展了基于QQ网络平台交互式课外翻译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的研究,张瑞娥(2012)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支撑探讨了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全体交往体系构建。这些研究对交互式教学研究进行了难能可贵的探索,其成果为本课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方法和经验。本文将站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应用进行探讨。

四、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的应用

在美国高等教育学会等组织联合制定的本科教育七项原则之中,“鼓励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接触是首要原则”[12]85。师生互动是翻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交往组合,也是在教学活动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互动形式。但是,在国内高校英语教学中我们并没有充分挖掘出这种交往模式的潜在价值。

1.师生交往互动

师生互动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翻译能力。持续的师生互动改变了传统师生交往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做法。因此,师生互动应贯穿整个翻译教学过程。

在教学前,教师应承认学生在翻译教学中享有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学习翻译的需求、动机,让学生在翻译教学纲领性文件的制定上,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在教学材料、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有发言权[11]173-174。另一方面,教师在选用教学材料上应着眼于选择大部分学生较熟悉,最好是热点、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进行互动。这样,学生才有机会主动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此外,教师要注重选择和本节翻译课程内容相关的话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使学生能迅速融入教学环境,以便更快地进入翻译语境,为新知识的教授营造一种良好的过渡。

在教学中,教师应保证学生在课堂交往行为中的中心地位,扮演好学生翻译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教师可以将教学提纲、翻译重点和难点、翻译例句与例段等制作成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可插入图表、图片、链接、影视画面等,把黑板作为辅助工具,力求讲解、提问、讨论与演示相结合,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引起学生的兴趣,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3]30。此外,在翻译教学中,教授应该抓住学生的翻译难点与学生展开互动。翻译难点是学生比较敏感的地方,围绕这些指示灯开展互动,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总之,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指导学生主动配合自己完成教学内容的教学。

课后的师生互动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课后批改作业时,教师不一定以自我为中心对错误逐条改正,也不一定对没有错误的地方不做点评。教师在讲评时应该注重启发开导学生,可以采用师生互问、共同探讨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在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以及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运用翻译技巧和方法。同时,教师也应该指出学生翻译时存在的问题和错误,表扬有进步的学生,肯定佳译之处,还可印发佳译之作,供学生互相交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超越、敢于创新[13]32。

总之,翻译教学中师生交往应该贯穿于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整个翻译教学过程。

2.生生交往互动

生生交往互动在翻译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Kiraly(2000)认为,即便学习者没有接受专门的训练,也能为同伴的译文提出有效的反馈,帮助同伴改善译文质量。可见,翻译学习者能够利用同伴反馈,提升翻译技巧,增强学习自主性。

生生交往应该在空间上突破教室的局限,延伸到整个教学阶段。在翻译教学中为生生交往而进行的分组是非常必要的。在分组时,应该把学生在翻译学习中存在的差异以及同一小组内的不同成员的差异等因素都考虑进去,利用不同学生在翻译学习中存在的种种差异让其进行充分的交往从而实现不同学生在翻译学习方面的提升。例如,小组合作翻译就能产生质量较高的译文,并推动生生交往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下面以溆浦外宣翻译材料为例进行说明。

上课前,教师首先进行任务分配。一组找出外宣材料的特点;让其中的一组找出几篇有代表性的外宣材料的翻译,分析总结其翻译方法;一组总结相关的术语;另一组就专业知识点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其它两组则对翻译材料进行建议和难点提示。上课过程中不同小组将本组的总结向全班汇报,教师在同学汇报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方面的整合和总结,并将整合和总结的结论发至班上的qq群。课后,学生翻译这段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形成译文并在上课之前将译文发至班级qq群。全班同学相互阅读其它组的译文,在第二次上课时不同小组之间就对方的译文相互质疑发问、进行评价。在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了充分的交往讨论之后,教师将不同译文进行整合,形成参考译文(可以有多种参考译文)发至班级qq群。

总之,在生生交往中,教师是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同时也是促进者和帮助者。合理的设计、精细的组织和严谨的管理是实现生生交往的必要前提。教师在生生交往中应该如催化剂一般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其恰当的帮助会推动生生交往的顺利进行。另外,教师应承担好监督者和评价者的角色。教师的监督和评价能够保证生生交往的效率,发挥生生交往的优势。当然,具体情况应该具体分析,使不同交往方式起到互补的作用,优化教学效果。

3.师生与翻译市场的交往互动

当前,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与翻译行业严重脱节。学生对翻译市场的需求和运作以及行业入门和相关的规定知之甚少。同时,翻译实践材料与翻译市场的关联甚微。因此,翻译教学必须从脱离实践的学院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面向市场,与社会实际需求保持一致。学生只有在翻译市场感同身受,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师生与翻译市场之间的互动主要包括:与翻译市场进行翻译项目的合作、创造与翻译市场相仿的翻译情境、给学生增加与翻译市场相关的翻译实习环节、从翻译市场中聘请相关师资培训师生等等。

教学前阶段,教师主要是选择翻译课堂上应该教授的内容与材料,使之与社会和市场需求相符。教师应该选择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材料,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将选择好的材料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积极互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后阶段,教师帮助学生创造一些与翻译市场相仿的情境进行实践,并密切跟踪学生的翻译实践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让学生参与一些仿真翻译市场情境有利于学生、老师和虚拟客户展开互动。此外,让学生参与翻译项目也是一种与翻译市场互动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了解翻译市场的运作,切实地培养其翻译能力,也有利于学生培养翻译职业道德,掌握翻译市场的潜在规则与规范。总之,教师应该积极地创造与翻译市场相仿的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与翻译市场发生关系。

组织学生到翻译市场中实习是学生与翻译市场互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实习可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翻译市场情景。通过真实的情景化训练,为学生毕业后走进市场进一步打下基础,也切实地为学生的职业化道路扫除最后的屏障,使学生能够轻松自信地应对毕业后所面对的各种问题。

五、结语

总的说来,翻译教学方法应体现交互式教学的特点,这不仅因为翻译教学活动是语言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而且也是翻译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所致[3]127。学生、教师、翻译市场三个因素应该紧密地结合起来,教师充分营造翻译市场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对其进行指导;而学生则配合教师,了解翻译市场的动态和需求,进行实践锻炼,及时向教师反映存在的问题。学生与翻译市场的互动可以进一步为学生的翻译职业化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翻译市场为师生互动提供了良好的运作平台。学习是师生双方互动完成的,“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过程各主体之间的互动,其目的在于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绝对权威的局面,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与参与翻译市场实践的积极性,为学生与翻译市场的对接做好准备,使之毕业后能够顺利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1]刘和平.翻译教学模式:理论与应用[J].中国翻译,2013(2):50.

[2]苗菊.翻译能力研究——构建翻译教学模式的基础[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47-50.

[3]伍小君.“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构[J].外语学刊,2007(4):121-123.

[4]钱春花.交互式教学对学习者翻译能力的驱动[J].外语界,2010(2):19-24.

[5]Davis,M.G.Multiple voices in the translation classroom:Activities,tasks and projects[M].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2004.

[6]Kiraly,D.C.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r Education:Empower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Manchester,UK & Northampton,MA:St Jerome,2000.

[7]Colina,S.Translation Teaching:From Research to the Classroom:A Handbook for Teachers[M].Boston Burr Ridge etc.:McGraw-Hill,2003.

[8]陈葵阳.从建构主义观点谈翻译课堂教学[J].中国翻译,2005(3):78-81.

[9]叶苗.翻译教学的交互性模式研究[J].外语界,2007(3):51-57.

[10]戴建春.基于QQ网络平台交互式课外翻译教学模式构建及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11(2):61-66.

[11]张瑞娥.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全体交往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12]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13]连淑能.翻译课教学法探索——《英译汉教程》教学方法提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29-34.

OntheApplicationofInteractiveTranslationTeachingModelforEnglishMajors

LI Hong-lu

(EnglishDepartment,HuaihuaUniversity,Huaihua,Hunan418008)

Translation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ranslation talents,thus forming an important part of translatology discipline construction.Based on reflecting on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class teaching model,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takes constructivist view as theoretical base and discusses how to apply interactive teaching model to translation teaching for English majors and how to promo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tudents and translation market through the three teaching stages.

English major; interaction; teaching model

2014-06-05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2WLH38);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3C727)。

李红绿,1976年生,男,湖南新化人,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翻译、翻译教学。

H319

A

1671-9743(2014)09-0126-03

猜你喜欢
专业本科译文师生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译文摘要
I Like Thinking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西藏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新旧课程设置比较
中药专业本科中药化学实验课教学内容探讨
大连民族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