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戏曲艺术为载体拓展红色教育途径的可行性研究

2014-04-09 05:02张雪芳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戏曲民众红色

张 文,张雪芳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公共事务学院,广西 桂林541004)

红色教育是以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红色文化为内容对民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教育方法陈旧,产生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积极寻找有效的实施红色教育的新载体成为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戏曲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历史久远,种类繁多,而且戏曲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表现风格和审美取向,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戏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就为以这种古老艺术为介质宣传红色文化,对民众进行行之有效的红色教育提供了可能。

一、红色教育的内涵

红色教育顾名思义是教育主体利用红色文化对教育客体进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具体来讲,教育主体以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对教育客体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其中包括革命纪念地、标志物及其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红色教育注重红色文化的精神层面,目的在于将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抵御外侮、威武不屈,热爱祖国、维护统一,追求真理、舍生取义,自尊自信、自强不息,励精图治、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伟大精神感染受众者,以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操和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以戏曲为载体进行红色教育

用戏曲对民众进行红色教育也就是利用鲜活的红色内容为素材,对其进行加工和整合,借助戏曲这类载体对民众进行红色思想的熏陶,以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这种以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方式,再加之演员的表演,使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无形中也受到了红色精神的熏陶。《村官李天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部戏曲以濮阳县西辛庄党支部书记李连成为原型,塑造了一个扎根农村基层,带领农民走共同致富的河南农村村党支书的人物形象。这部现代戏受到了中央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列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教材在全国巡演。

用戏曲作为载体来宣传教育民众,这一形式在中国的历史上已有成功的例子。纵观我国戏曲在近现代创作及演出情况,不难发现,它在鼓舞民众,宣传抗日,追寻中华民族自觉自新的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戏曲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1]在解放战争时期,为配合当时的斗争形势,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以晋察冀边区民间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传说为主要素材,同时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的需要成功创作了《白毛女》。它通过对杨白劳、喜儿、黄世仁等人物的刻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劳苦大众要想改变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必须奋起反抗,以此号召广大劳苦大众奋起反抗推翻旧制度,人民当家做主人。《白毛女》一经演出,便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迅速风靡各个解放区,在国统区的演出也广受赞誉,大大激发了人民抗战的积极性。在土改运动和解放战争中它充分发挥了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量,起到了巨大的宣传教育作用。

这部剧作成为了用艺术的形式来宣传教育民众的典范,为今天我们利用戏曲这一载体宣传红色思想,对民众进行红色教育提供了可行性借鉴。

三、以戏曲艺术为载体推动红色教育发展是符合时代需求的战略选择

(一)它是由目前我国红色教育所面临的现状决定的 红色教育虽然是一个新兴的课题,但对其的研究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对教育客体的实施方法、途径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滞后,大多停留在组织受教育者参观革命遗址,革命先烈的故居以及集中进行缅怀先烈的学习等主题活动。有的还试图通过观看红色电影、传唱红色歌曲、建立红色网站等方式进行红色教育。

毋庸置疑,这些相对被动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使教育客体人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这种参观的方式“通常花费的时间长、财力、人力较大,综合成本较高,并且这种教育途径也存在形式主义倾向,早出晚归一整天,匆忙一瞥,短时间内很难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达不到较好效果”[2]。其二,观看革命题材的电影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效果也值得考虑。因为某些红色电影为了追求票房成绩,往往加入过多的娱乐成分,没有很好的根据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涵加以阐述,有的甚至悖离了事件的本身,因此这种一看而过的教育方式所产生的效果值得深思。其三,红色网站这种新的舆论工具,具有传输快捷,信息量大,交互性强,覆盖面广,形式多元,为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提供了新平台和新手段。但纵观这些红色网站普遍存在着“网站建设不健全,网站内容枯燥乏味且更新比较慢”[3]等诸多问题。

鉴于红色教育在开展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时寻找一个新颖、形象的一种实施载体就成了我们思想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正是基于上述的考虑才促成了笔者将红色教育与中国传统的戏曲的结合的构想,以期解决我们现在所面对问题,促进红色教育更有效地开展。

(二)戏曲的特点与优势为红色教育新载体的形成提供了可能 1.戏曲种类繁多。中国戏曲在世界的戏剧舞台上可谓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在世界的戏剧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曲的种类多达百个,主要有京剧、越剧、昆曲、豫剧、黄梅戏、秦腔等。这些剧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满足了不同地域的人群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因此一经出现就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根据戏曲的特点,可将各地存在的红色小故事改编成风格各异的戏曲节目,以满足不同地域人群的文化需求,吸引更多的戏迷观众,让其在欣赏戏曲节目的同时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2.完整的故事情节。戏曲这门表演艺术是通过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来演绎故事的情节和人物思想及其发展动态,这就要求其剧本具有完整的故事内容。这就为戏曲艺术与中国的红色文化的巧妙结合提供了契机。通过鲜活生动人物形象的表演来阐述戏曲内所暗含的思想,避免了在对民众进行红色教育时传统说教的方式所带来的反感情绪,相反,民众接受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

3.良好的群众基础。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成熟于宋代,元明清逐渐达到鼎盛时期。最初他们基本上是贵族的专属,自清代起,戏曲艺术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戏曲的民间化和通俗化,戏曲也逐渐成为了一般民众茶语饭后的一种消遣方式。20 世纪初,受中国新思潮的影响,中国的戏曲尤其是京剧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极为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的新兴地方戏也在此时产生,诸如越剧、评剧、黄梅戏、豫剧等。在文化贫乏的过去,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开始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戏曲艺术也在此时不失时机地与新兴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这门传统文化艺术也犹如枯木逢春,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以电视为媒介的戏曲节目犹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到人民的生活中,与此同时,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不同程度设置了“戏曲频道”和“戏曲栏目”。[4]如四川的《川剧戏院》,安徽的《相约花戏楼》,河南的《梨园春》等一大批收视率很好金牌节目,尤其是网络戏曲的出现,它更是继电视戏曲之后迅速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亿万受众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5]这一发展趋势突破了舞台的局限性,使戏曲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同时戏曲便获得了更强的生命力。与此同时,中国的戏迷观众也得到迅速增长,且参与节目的热情也相当高涨,在这些戏迷中,年龄趋向于年轻化的态势。

红色教育的对象是一般民众,而不断增长的戏迷观众为红色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受众者,使戏迷和潜在戏迷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无形中也接受红色思想的教育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戏曲这一平台在红色教育中的作用。

以戏曲为载体进行红色教育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在于突破了传统接受红色教育对受众者所带来的时空限制和资金障碍。采用戏曲这种形式来对民众进行红色教育,可以节约教育成本。尽管红色戏曲编排前期需要资金投入,但在后期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运行,一方面,可以通过戏曲节目的点击率使投资方获得相应的利润回报,保证了此种教育形式的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使受教育者以简单、快捷的方式欣赏到生动鲜活的红色教育素材,使受众者可以随时随地都能接受红色思想的熏陶,这样不但避免了传统的旅游参观红色圣地或纪念地所带来的资金负担,同时也突破了时空的局限。

(三)广泛存在的红色文化为红色戏曲提供了创作素材 红色教育的开展要以红色文化为基础。在我国的现代历史上,由于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民党的高压统治,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众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战,在这一历史时期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这既包含了“坚定信念,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险阻”的长征精神、“改变作风、提高素质”的延安精神、也包含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北大荒精神“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等等,这些红色精神也正是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需的。也正是我们今天开展红色教育的意义所在。

戏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新鲜的元素的加入,尤其是节目内容与题材,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这些广泛存在于革命时期的英勇人物和事迹的红色素材为戏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遵循原有故事的背景下,将历史事件加以改编成,让这些充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事件用这一新颖的形式加以弘扬,这也正是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因此将戏曲与红色教育的结合,利用戏曲这一平台呈现在全国的观众面前,通过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对民众进行视觉和感官的强烈冲击,让观众在享受戏曲艺术的同时也受到红色精神的熏陶,是完全可行的。

[1]王正杰.论中国传统戏曲的改革与意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2]李振东,王姣艳.当前大学生红色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甘肃农业,2007,(10).

[3]冯磊.高校红色网站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4]陈健雄.戏曲电视节目的现状及未来发展途径中国戏曲学院学报[J].2010,(1).

[5]马元素.传统戏曲与现代传媒[J].大舞台,2003,(3).

猜你喜欢
戏曲民众红色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红色是什么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红色在哪里?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追忆红色浪漫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